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培优提升卷(附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培优提升卷(附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培优提升卷(附答案).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培优提升卷(附答案)时 间:9 0分钟 满 分:100分学校:姓 名:班 级:考 号:选 择 题(共6小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野马脱缰(jiang)吞噬(shi)琼 浆(qi6ng)青 面 猿 牙(liao)B.优晟游鼠(zai)招在(la)随 心 所 余(yu)毫 无 倦 意(juan)C.映堂大笑(hong)结集(shu)行 善 和 德 雪 端 高 原(yu)D.响初旷野(che)婀赢(nuo)赞 叹 不 巨(yi)一 鼓 一 镂(ba)2.下面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通 霄 水 绞 摆 摊 残 灯
2、未 庙B.板 栗 肿 胀 碗 筷 无 可 奈 何C.僧 人 脱 僵 演 译 青 面 猿 牙3.老师在黑板上写了春联的上联:龙腾虎跃迎盛世。你觉得最适合的下联是()A.莺歌燕舞贺新春 B.鹊向鼠年报好音C.春满神州万物荣 D,欢天喜地闹龙乡4.下列句子中,习俗与寓意对应不正确的是()A.立春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这一天人们给小孩佩戴“春鸡”,寓意茁壮成长,吉祥如意。B.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取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吉祥之意。C.爷爷七十大寿时,家人做了长寿面给爷爷祝寿,祝福爷爷福寿绵长。D.过年奶奶包饺子时,在饺子中包进了一枚硬币,并告诉大家:“饺子下锅,象征着财源滚滚。”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
3、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一带施广入奇,我们驱车数十里不见一个村落。B.试卷上这两篇习作的主题截灰未就C.小弟弟得到玩具后破涕为笑,他这种两面三刀的性格真让人难以捉摸。D.喜剧演员的精彩表演逗得我们盛密大至。6.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寒食描写了古代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的习俗,但权贵豪门得到皇帝赐火,可以例外,诗歌暗寓讽刺之意。B.迢迢牵牛星记叙了古时候人们在七夕节望月的习俗。C.十五夜望月描写了中秋节赏月的习俗。D.十五夜望月分别写了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填 空 题(共7小题)7.看拼音,写词语。jiang 绳 边-shi图 擦jun
4、俏 严-nub 婀 动8.照样子,填一填。例:搅(拌)凉(拌)(拌)嘴(1)干 清-骨(2)煎 汤-药(3)浇 溉 水9.补 全 本 单 元(部编版六年级下第一单元)所学的词语,并完成练习。灯结 能歌 舞心所 然不同独出 开 山 祖两 三 堂大笑(1)给画线的词语含有一对近义词,这样的词语还有:。(2)这两篇文章,尽管风格上,但内容上却有相通之处。(选词填空)1 0 .指出下面句子的描写方法。(1)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2)“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3)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1 1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
5、崔是玻璃的,有的洛一冠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1)句中加点的词语都表示“”,体现了老铺的灯笼 的特点。(2)对在句段中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oA.语言丰富B.表达活泼C.避免重复D.加重语气(3)根据具体语境,尝试用不同的词语表达与“人头攒动”相近的意思。节日期间,北京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故宫博物院人妻施初,八达岭长城 南锣鼓巷,什刹海 O12.查字典填空“腻”用音序查字法,应 先 查 大 写 字 母,再查_ _ _ _ _ _ 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_ _ _ _ _ _ _画。“腻”在字典中解释有:食品中油脂过多;因食品中油腻过多而使人
6、不想吃;腻烦、厌 烦;细 致;黏;污垢。下列词中的“腻”分别应该选择哪种解释。细减_ _ _ _ _ _ _油麻_ _ _ _ _ _ _听就了_ _ _ _ _ _ _13.下面的诗句分别描写的是什么节日和什么习俗?(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5)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6)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三.现 代 文 阅 读(共2小题)1 4.课内阅读。腊 八 粥(节选)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
7、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春夜要爰血五他一个人迸诳由由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1)用一句话概括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选取了,表现了。(3)在 第1自然段中,作 者 先 后 调 动 了 大 家 的、感官。(4)第2自然段中,加点词句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5)文 中 对
8、 腊 八 粥 的 描 写 表 达 了 作 者。1 5.课外阅读。故乡的元宵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丧有狮子、龙灯,丧有高跷,丧看跑早船,饭有“大头和尚戏柳翠”,丧看花担子、茶担子。很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球元宵却是静静的。街上掷骰子“赶老羊”的赌钱的摊子上没有人。六颗骰子静静地在大碗底卧着。草巷口有个吹糖人的。孙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北市口有捏面人的。青蛇、白蛇、老渔翁。老渔翁的蓑衣是从药店里买来的夏枯草做的。到天地坛看人拉“天嗡子”一一即抖空竹,拉得很响,天嗡子牛似的叫。到泰山庙看老妈妈烧香。一天快过去了。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各屋里的灯都点起
9、来了。大 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张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上街去看走马灯。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隆和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手脚会上下动。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
10、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整个画面表现的是 西游记唐僧取经。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粘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蔑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牯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虾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看围屏。这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年过完了,明天十六,所有店铺就“大开门”了。年,就这样过去了。(1)读短
11、文,完成填空。文中画横线的这句话从侧面表现了故乡的元宵的 0“一天快过去了”在文中起到了 的作用。(2)短文开头用排比的手法,连用五个“没有”有什么作用呢?(3)作者写了元宵节这一天的哪些活动?什么活动写得最详细?(4)结尾句“年,就这样过去了”,意蕴丰富。请你体会一下,其中包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_四.习 作(共1小题)1 6.“记忆,好比一口深遂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但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某些东西,让我们刻骨铭心,难以忘记。因为那种记忆是美丽的,芬芳的,让人心情愉悦的,能够温暖人心的请以“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为题,写一篇记叙文。(1)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详略
12、得当。(2)数不少于5 0 0字。参考答案选 择 题(共6小题)1.【解答】A、C、D正确,B.有误,故 招徒 的除”应读“囱”。故 选:Bo2.【解答】A.通 宵:指整夜。故“通霄”的“霄”应改为“宵”。水 饺:指用水煮的饺子。故“水绞”中的“绞”应改为“饺”。残 灯 末 庙:是指快要熄灭的灯,将要结束的庙会;比喻事情已经衰落,接近完结。故“残灯未庙”中的“未”应改为“末”。B.正确。C.脱 缰:指失去控制。故“脱僵”中的“僵”应改为“缰”。演 绎:指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三段论就是演绎的一种形式(跟“归纳”相对)。故“演译”中的“译”应改为“绎”。故 选:A 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人教版 小学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一 单元 提升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