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实验题(提升题).pdf
《安徽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实验题(提升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实验题(提升题).pdf(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实验题(提升题)一、实验题1.(2 0 2 2 安徽模拟预测)2 0 时,将镁条放入饱和(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 7.7%)的 N a2 c溶液中,观察到持续产生较多气泡,且有白色沉淀生成。实验小组对其进行探究。【查阅资料】镁能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N a2 c。3、K 2 c 0 3 溶液均显碱性,其溶液中除金属离子、C O;外,还有OH。实 验 1:探究反应产生的气体【猜想与假设】I .气体是H2I I .气体是C O 2i n.气体是H 2 和 c o?【进行实验】取适量镁条、1 0 0 m L 饱和N a2 c 0 3 溶液,按如图所示方案进行实
2、验。实验2:探究持续产生较多气体的原因【猜想与假设】N a2 c C h 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从而产生较多气体。【进行实验】2 0 时,利用图示装置分别完成下列实验,记录如下:装置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2-1向试管中加入2 m L 1 7.7%的 N a2 c C h 溶持续产生较多气道里出 镁 条液泡2-2向试管中加入2 m L 1%的 N a2 c o3 溶液有少量气泡2-3向试管中加入2 m L 1 7.7%的 K 2 c C h 溶液持续产生较多气泡2-4向试管中加入2 m L 1 7.7%的 X溶液无明显现象2-5向试管中加入2 m L 1%的 X溶液无明显现象【解释
3、与结论】(1)依据实验1-1、1-2 的现象,可得出猜想I 正确。补全实验1-1 的现象。实验1-2 中 有 小 液 滴 生 成 的 原 因 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2)实验2-4、2-5 中加入的X是。得出“N a2 c 0 3 溶液浓度越大,反应更剧烈 的结论,依 据 的 实 验 是 (填编号)。(4)实验2的结论是。【反思与评价】(5)欲进一步检验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中是否含有碳酸盐,写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2.(2 0 2 2.安徽.模拟预 测)某学习小组对铁锈蚀进行探究。(提出问题)铁锈蚀与哪些因素有关?【查阅资料】(1)氯化钙固体可作干燥剂。(2)一定条件下,碳可加快铁的锈蚀,但
4、碳本身不参加反应。(3)常温常压,氢气密度是d g/m L。【设计与实验】实验一:定性探究铁锈蚀的因素取四枚相同的洁净无锈铁钉分别放入试管,进行如图实验,一周后现象如表。试卷第2页,共 2 0 页试管ABCD现象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铁钉表面有较厚铁锈(1)对比A、B、C 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发生化学反应。铁锈为什么要即时除去的原因是。写出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实验二:定量探究铁锈蚀的因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检查气密性,将 5g铁粉和2g碳粉加入三颈烧瓶,口时刻加入2mL饱和N aQ 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5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采集数据
5、。是,分析t3时刻后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实验三:测定铁锈含量将实验二烧瓶中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得 m g固体,连接如图装置,检查气密性,加入固体与足量稀盐酸进行实验。(3)完全反应后,常温常压下测得生成气体体积为V m L,则该固体中铁锈质量分数表达式为(4)该实验条件下测得铁锈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反思与评价】(5)与实验一对比,实 验 二 铁 锈 蚀 明 显 更 快 的 原 因 是。3.(2022 安徽 模拟预测)某兴趣小组对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展开探究。甲组: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醐溶液,溶液变成红色。乙组: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刚开始没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
6、产生大量气泡。丙组: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丁组: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1)由甲组实验可以得出,碳酸钠溶液呈_ _ _ _ _ _ _ _ _ _ 性。(2)检验乙组实验中生成的气体所用试剂的名称是 o(3)请写出丙组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个大烧杯中,得到无色溶液,并且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4)除了酚酸,烧 杯 中 一 定 含 有 的 离 子 有;对于可能含有的离子,他们的检验方法是。小明同学对乙组实验进行探究,他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 与加入稀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试卷第4 页,共 20页4
7、 pH己知:通常情况下,碳酸氢钠溶液的p H 约为8.5。(5)刚 开 始 没 有 气 泡 产 生 的 原 因 是。(6)B C 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o4.(2 0 2 2.安徽.模拟预 测)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图1 燃烧法 图2 缓慢氧化法【实验步骤】实 验 1:按 图 1 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2:按图2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现象】(1)实 验 1 中,红 磷 燃 烧 的 主 要 现 象 是,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8、;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中,若发现进入装置中的水少于五分之一,可能原因是(写一点即可)。【分析实验】(2)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 4所示。依据图3、图4信息,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氧 气 体积分 数 20%15实验1氧气体积分 数 20实脸210651&15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10 20 30 40图3【拓展 延 伸1 实验小组同学将足量白磷放在集气瓶中,白磷能发生缓慢氧化从而消耗氧 气,并用压强传感器测定瓶中压强的变化,根据压强的变化来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
9、验装置及数据采集如图5.(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与气体所占的体积成正比。)口、j 何/s(3)在 开 始2 0 0 s内压强增大,增大的原因是(4)用如图所示数据计算,用 这 种 方 法 测 得 的 空 气 中 氧 气 的 体 积 分 数 是 (精确 到0.1%)。【拓展 延 伸2】“温控保鲜”和“气调保鲜”是两类食品保鲜技术。它们通过降低温度和改变气体成分,达到抑制储藏物细胞呼吸的目的。如 图6所示是工业上用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的流程。(5)冰箱中常用的是“气调保鲜”,在空气分离后,进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填“富氧空气”或“富氮空气”)。(6)富氧空气中氧气和 其 他 气 体 的 体
10、 积 比 可 能 是 (填 字 母)。A.1 :3 B.1 :4 C.1 :5 D.1 :65.(2 0 2 2.安徽.模拟预 测)酸是初中化学重要的一类物 质,化学兴趣小组以“探究酸的性质”为主题开展如下项目式学习,请你一同参与。试 卷 第6页,共2 0页【项目一】酸的物理性质(1)浓 盐 酸 和 浓 硫 酸 放 置 一 段 时 间 浓 度 均 会(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某同学将稀盐酸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结果浓度反而变大了,可能的原因是【项 目二】酸与金属反应向4个 2 5 0 m L 的烧瓶内分别注入2 5 m L 稀盐酸,分别剪取大小相同、质量相等的镁、铝、锌、铜四种
11、金属条,投入烧瓶中,迅速塞紧带有压强传感器的橡皮塞,并与电脑连接(如 图 1),采集数据得到如图2所示的压强变化曲线。图1图2(3)曲线A对 应 的 金 属 是(填 化 学 式):写出曲线B对 应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4)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得知曲线D是铝的反应曲线,请解释刚开始压强变化较小,后 期 却 变 化 非 常 大 的 原 因 是。【项 目三】酸与碱反应(5)兴趣小组为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是否发生反应,用小烧杯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用 pH计测出溶液pH为 1 3.8,滴加2滴稀硫酸后,再测溶液的p H 变 为 1 3.1,同学们认为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你是否同意此
12、观点?,理由是。(6)小组同学想从生成物的角度验证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是否发生。【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和乙醇,硫酸钠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小组同学根据上述资料设计了验证方案:。6.(2 0 2 2 安徽安庆 统考一模)某实验小组在2 0 时,将镁条放入饱和的N a 2 c o 3 溶液中,观察到持续产生较多气泡,且有白色不溶物生成。对此该小组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铁能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N a 2 c o 3、K 2 c O 3 等溶液均显碱性,其溶液中含有少量O H、实 验 1:探究反应产生的气体【猜与假设】1、气体是H 2 I I、气体是C O z I I I、气体
13、是H 2 和 C 02【进行实验】取适量镁条、1 00m L 饱和N a 2 c C h 溶液,按下图所示方案进行实验。编号置装实验现象 澄清石灰水不浑浊【解释与结论】(1)依据实验1 一 1、1 一 2的现象,可得出猜想1 正确,则实验1-2 的现象是。实验2:探究持续产生较多气体的原因【猜想与假设】N a 2 c C h 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从而产生较多气体。猜 想 1:(写离子符号)促进了反应:猜想2:C O;促进了反应;猜想3:OH促进了反应。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2。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猜想2正确【反思与评价】(2)2 0时饱和的N a 2 c 03 溶 液 的
14、 溶 质 质 量 分 数 为 (2 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 0g),某同学在2 0时将镁条放入浓度为5%的碳酸钠溶液中,观察到只有极少量气泡,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0实验3:探究白色不溶物成分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分析得知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 g (OH)2 和 M g C C h 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试卷第8 页,共 2 0页(3)根据实验I 的现象,写出加热白色不溶物时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4)实验H结束后,称得干燥的晶体质量为m,理论上m的 取 值 范 围 是 (用含a的表达式表示),证明白色不溶物是M g (O H)2 和 M g C C h 的混合物。7.(2
15、 02 2 安徽合肥一模)中和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小组以“探究中和反应 为主题展开研究性学习。【任务一】宏微结合初识中和反应(1)向滴有酚献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变为,证明反应发生,该反 应 化 学 方 程 式 为,从 微 观 角 度 解 释 该 反 应 的 本 质 是。【任务二】转换思维再探中和反应(2)用 p H 传感器按下图再次实验,将注射器内的液体全部缓慢注入烧瓶。烧瓶内溶液p 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取 c 点 溶 液 加 热 蒸 干 后 得 到 的 固 体 是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烧瓶内溶液的pH(3)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
16、的是A.使用浓硫酸干燥C O?气体B .服用含Al(O H)3 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即热食品中使用生石灰加热D.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任务三】探究中和反应能量变化(4)将上图装置中p H 传感器换成温度传感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匀速加入初温相同的稀盐酸,得到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酸碱中和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约 2 3 s 后曲线下降的原因是 o【交流与反思】(5)小雨同学认为第(4)题的结论不够严谨,她 的 理 由 是。8.(2 0 2 2 安徽模拟预测)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1 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点燃燃
17、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应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原因是。整 个 实 验 过 程 中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是,实 验 结 论 是。(2)红 磷 燃 烧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在 整 个 实 验 过 程 中 集 气 瓶 内 压 强 的 变 化 为。(3)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 确 的 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A.红磷点燃后,燃烧匙缓慢伸入集气瓶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B.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立即读数,导致测量结果偏大C.冷却过程中有空气进入集气瓶,导致测量偏小D.该实验可以说明空气是混合物(4)该小组同学尝试使用其他物质代替红磷进行上述实验,并且查阅了相关资料,如图2所示,下列物质
18、中,不 能 用 于 代 替 红 磷 进 行 该 实 验 的 有。A.木炭 B.铁丝 C.镁条(5)该小组同学又查阅了以下的资料:试卷第1 0 页,共 2 0 页资料:SO2和 N a O H 在常温下反应生成H2O和易溶于水的N a 2 s。3。据此改进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用硫粉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将足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挤入瓶中,并充分振荡。之后打开弹簧夹,实验获得成功。此实验能用硫粉代替红磷的原因是 O9.(2 0 2 2.安徽.模拟预测)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校两个化学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欲用
19、它们完成各自的探究实验。塑料试样碎屑(1)第一组的同学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收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提示:盐酸中挥发出的少量H C 1 气体可用硝酸银溶液吸收)所 选 仪 器 的 连 接 顺 序 为 (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仪器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若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至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显(填“酸性”“碱性“中性之一)。(2)第二组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Mn C h 为催化剂)制备氧气,并对某种塑料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所选仪器按“A-E I-D-E
20、 2-B-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E i、E 2 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气密性。使该塑料试样碎屑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仪器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上述连接中装置E i的 作 用 是,装置B的作用是。仪器D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碎屑质量为5.6 g,它充分燃烧后,测得仪器E 2 质量增加7.2 g,则 5.6 g 该塑料试样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g o1 0.(2 0 2 2 安徽模拟预测)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如下两个实验进行探究:(-)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图 D 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H
21、)(选用容积为4 5 m L 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 n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按图I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红 磷 在 瓶 中 燃 烧 时 的 主 要 现 象 有、放热和生成白色固体。若图I中集气瓶口漏气,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小”、偏大或 不变”).(2)按图II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 0 m L 刻度处向左推至1 5 m L 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按图II实验时的有以下操作步骤:a.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b.撤去酒精灯,待试管中物质冷却到室温后再松开弹簧夹c.将红磷装入试管中,将
22、 2 0 m L 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 5 m L 刻度处,并按图II中所示连接方式固定好,再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d.点燃酒精灯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字母)。实验结束,注射器的活塞将停留在约为 mL刻度处。(3)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为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是 o(二)小组同学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实 验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停止收集,测定瓶中氧气的浓度,重复实验3次。【实验2】用排水法收
23、集氧气,以观察到气泡自集气瓶内向外冒出为氧气集满的标准,测定瓶中氧气的浓度,重复实验3次。实验数据见表:实 验 1实验2氧气浓7 9.67 9.77 9.99 0.08 9.88 9.3试卷第1 2 页,共 2 0 页度氧气平均浓度79.789.7(4)以上两种收集方法中,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5)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 o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B.加热高镒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实验3】同学们又对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进行了改进,当放置在集气瓶
24、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40秒,测定瓶中氧气的浓度,重复实验3 次。实验数据见表:实验3氧气的浓度()88.489.087.9氧气的平均浓度()88.4(6)综合实验1、2、3 实验可知,要获得较高浓度且干燥的氧气,可 采 取 的 措 施 是。11.(2022安徽模拟预测)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下列实验药品: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稀盐酸、氯化钙溶液、酚酸溶液、石蕊溶液以及硫酸铜溶液,然后邀请珊珊和小恒同学为同学们演示了下列两个实验:【实验活动1】珊珊同学先取少量两种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再将这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然后用吸管向溶液中吹气,观察到溶
25、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溶液逐渐变为无色。出 现 上 述 现 象 的 原 因 是;。【实验活动2】小恒同学也取少量两种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再将这两种无色溶液混合,溶液显红色;用吸管向溶液中吹气,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推测小恒所取药品为【提出问题】初心同学取少量小恒同学实验后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再向其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开始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实验结束后他绘制了此过程中离子的变化趋势图,你认为离子应为一。0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深入交流】小成同学结合初心同学的实验,认为可以另外选取一种足量的无色溶液加入到小恒同学得到的溶液中,观察到 现象,也能确定溶质的组成。【总结归纳】从上述实验中同学们了解到碱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各地区 2022 年中 化学 模拟 试题 汇编 实验 提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