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因数和倍数》教学分析及全部教案(共计13课时).pdf
《常州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因数和倍数》教学分析及全部教案(共计13课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因数和倍数》教学分析及全部教案(共计13课时).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教材第30 51页 的“例 1例 12”以及练习五 七。二、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因数和倍数,以及公因数和公倍数等内容。本单元内容大体分三段安排:第一段,认识因数和倍数,学习在 1100的自然数中有序地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以 及 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探 索 2、5、和 3 的倍数的特征,学习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 或 3 的倍数,同时认识奇数和偶数。第二段,认识质数、合数和质因数,学习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第三段,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探索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探索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最后,安排了全
2、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探索因数和倍数的含义;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 在 I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知 道 2、5 和 3 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 或 3 的倍数;了解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2.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会 求 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1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3.使学生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发展数感。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倍
3、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等概念的联系和区别,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灵活地确定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六、课时安排因数和倍数.1 课时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1 课时3 的倍数的特征.1 课时因数和倍数练习.1 课时质数和和合数.1 课时分解质因数.1 课时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2 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 课时因数与倍数整理与练习.2 课时和与积的奇偶性.1 课时市实验小学“四三三”高效课堂模式备课年 级五年级学 科数 学主备教师授课内容书第30 32页例1、例 2 和“试一试”、例 3 和“试一试”“练一练”,35页练习五第1-
4、4 题。授课教师五年数学教师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判断两个自然数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按顺序找出10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因数,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了解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特点。2.使学生经历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特点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方法的内在联系,能有条理地展开思考,培养观察、比较,以及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发展数感。3.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思考、探索等活动,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受,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乐于思考、勇于探究等良好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因数和倍数。难点:求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5、。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媒Wi教学填补自主导入1、操作引入,认识意义,操作交流。引导:你能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吗?请同桌两人合作拼一拼,看看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想想有几种拼法,用算式把你的拼法表示出来。2、学生操作,用算式表示,教师巡视。交流:你有哪些拼法?请你说一说,并交流你表示的算式。3、结合学生交流,呈现不同拼法,分别板书出积是12的三道乘法算式。互动探究第一步:围绕学案,找出困惑,提出质疑。1.认识意义。(1)说明:根据4 X 3 T 2,我们就可以说:4 和 3 都是12的因数;反过来,12是 4 的倍数,也是3 的倍数。(2)启发:现在让你看另外两个算式,你
6、能说一说哪个是哪个的因数,哪个是哪个的倍数吗?同桌互相说说看。一查:检查自学、预习效果。交流预习收获。四2.做“练一练”第1题。先要求分别看乘法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再让学生把乘法算式改写成除法算式,然后分别看除法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第二步:围绕困惑,组织学习,展示效果。1.找一个数的因数。(1)出示例2,要求学生找出3 6的所有因数,并思考是怎样找的。让学生自己找3 6的因数,并把所有因数记录下来。有困难时可以和同学商量。交流:3 6的所有因数有哪些?说说你是怎样找的。根据学生的交流,呈现各人找出的因数,并按交流的方法板书所有因数
7、。比较:你认为这里每人找因数的方法,哪个比较好一点?为什么?追问:想一想,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提问:现在你能说出3 6的全部因数了吗?(指名按顺序说一说)(2)完 成“试一试”。让学生独立找出1 5和1 6的所有因数,教师巡视、指导。交流:1 5有哪些因数,按怎样的方法想的?1 6呢?(3)发现特点。第三步:围绕问题,突出重点,突出难点。2.找一个数的倍数。学生自己找3的倍数并记录下来。三查:针对教学重难点,检查学生学习效果。1.做“练一练”第2题和第3题。2.做 练 习 五 第1题。总结提升提问: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知识,学到了什么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达标检
8、测(1)7的倍数最小是(),7的因数最大是()0(2)一个数有因数3,它一定是()的倍数。(3)8是2的()数,2就 是8的()数。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因数:个 数 最 小 最 大有限 1 它本身倍 数:个数 最小 最大无 限 的 它 本 身 无任何不包括0的自然数都是1的倍数。教学反思市实验小学“四三三”高效课堂模式备课教学过程年 级五年级学 科数 学主备教师授课内容2和5的倍数的特征第32 33页例4和“练一练”,第3 5-3 6页练习五第5 7题。授课教师五年数学教师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认识偶数和奇数;能判断或写出2和5的倍数,并说明判断理由,能说出偶数或奇数。
9、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提高归纳推理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3.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规律的活动,体验发现规律的喜悦;感受数学充满规律,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2和5的倍数的特征。难点:认识2和5的倍数的特征。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媒 彳Wi教学填补自主导入一、激活经验引导:我们已经认识了因数和倍数,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说一说找倍数的方法。揭题:认识2和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互动探究四第一步:围绕学案,找出困惑,提出质疑.探索新知1.找2和5的倍数
10、。出示例4,呈现百数表。引导:先在5的倍数上画“二再在2的倍数上画“0”。学生画符号,教师巡视、指导。第二步:围绕困惑,组织学习,展示效果。2.探究发现特征。(1)引导:请观察表里5的倍数,你能发现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交流:你发现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指出:5的倍数,个位上是5或0。引导:你能任意说一个这样的三位数或者四位数,验证我们发现的特征吗?大家试一试。追问:怎样的数是5的倍数?(2)提问:观察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指出: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o板书: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引导:请同桌两人互相举出三位数或四位数的例子,验证发现的2的倍数的特征。交流:你是怎样
11、举例的?追问:怎样的数是2的倍数?(3)引导:观察表里5的倍数和2的倍数,看看什么样的数既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交流:怎样的数既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说明:个位是0的数,既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第三步:围绕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认识偶数和奇数。说明:我们已经认识了 2 的倍数的特征。我们把是2 的倍数的数叫作偶数,不是2 的倍数的数叫作奇数。引导:你能说出几个偶数吗?奇数呢?追问:偶数和奇数就是我们以前说过的什么数?(双数和单数)组织练习1.做“练一练”第 1题。2.做“练一练”第 2 题。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奇数和偶数。总结提升四、全课总结提问:通过
12、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达标检测3.做练习五第5 题。4.做练习五第6 题。5.做练习五第7 题。6.填充。(1)二个两位数是5 的倍数,它最小是(),最大是()o(2)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奇数是()o(3)比 10小的数里,偶数有()个,奇数有()个。(4)8 的倍数除了也是1 的倍数,还是()或()的倍数。板书设计2、5 的倍数的特征5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 或 5 的数。如:20,75,9 5-2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 的数,如:8,22,9 0-偶数:2 的倍数,如:54,728奇数:不是2 的倍数,如:245教学反思市实验小学“四三三”高效课堂模式备课年
13、 级五年级学 科数 学主备教师授课内容3 的倍数的特征第 33 34页例5、“练一练”和“你知道吗”,第 36页练习五第8 10题。授课教师五年数学教师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点,能判断或写出3的倍数,并能说明判断理由。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和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归纳推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3.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规律的活动,获得探索数学结论的成功感受;体验数学充满规律,体会数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难点:研究并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课日寸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
14、学过程教学填补自主导入1.复习回顾。提问:2和5的倍数有哪些特征?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发现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板书:找出倍数一一观察比较一一发现特征)2.引入课题。谈话:我们上节课通过找2和5的倍数,对找出的倍数进行观察、比较,分别发现了 2和5的倍数的特征。今天,我们就按照这样的过程,探索、寻 找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互动探究四1.提出猜想,引导质疑。引导:我们知道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5的倍数,个位上是5或0.那你能猜想一下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吗?为什么这样想?说说你的想法。许多同学认为,3的倍数可能是个位上是3.6.9的数。(板书:3的倍数,个位上是3、6、9)
15、质疑:利用以前的经验学习新内容,是不错的学习方法。今天大家联系2和5的倍数的特征这样猜想,想法是很好的,数学学习经常可以这样类推。那这一次的猜想还对不对呢?大家来看几个数:13是3的倍数吗?2 6和4 9呢?(根据回答擦去板书内容后半部分)一查:交流预习收获。2 .利用经验,组织探究。(1)找 3的倍数。(2)探索特征。二查:做“练一练”第 1 题。3 .学生归纳,强化认识。追问:观察比较,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让学生读一读板书的结论。4 .阅读“你知道吗”。启发:当你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时,你对数学有什么感觉?阅读课本第3 4 页的“你知道吗”,看看会有什么神奇的规律告诉你。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16、?什么样的数叫完全数?举例说一说。总结提升提问: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判断3的倍数的方法,和判断2、5的倍数不同在哪里?达标检测2 .做“练一练”第 2 题。3 .做练习五第8 题。4 .做练习五第9 题。5 .做练习五第1 0 题。板书设计3的倍数特征3的倍数,个位上是3、6、9、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教学反思市实验小学“四三三”高效课堂模式备课年 级五年级学 科数 学i 洛教师授课内容因数和倍数练习第 3 6 页练习五第1 1 1 4 题,思考题。授课教师五年数学教师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因数和倍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或
17、说明两个数之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判断或说明2、5、3的倍数,以及偶数和奇数。2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知识间的联系;通过判断、说明等活动,进一步体验简单的演绎推理,发展分析、判断和推理等思维能力。3.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应用数学知识判断、推理的过程,养成善于思考和言必有据的良好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巩固倍数、因数和2、5、3的倍数的特征。:巩固倍数、因数和2、5、3的倍数的特征。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媒教学填补自主导入基础练习1、揭示课题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今天我们主要练习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能进一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能判断或说明数
18、与数之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能应用知识判断2、5、3的倍数,以及偶数、奇数。互动究四一查:交流预习2、回顾内容对于因数和倍数,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内容?你能举例说说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吗?2、5、3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根据 2的倍数你认识了什么知识?什么是偶数或奇数?结合回顾、交流板书:整数乘法a X b=c (0除外)里,a和 b是 c的因数一一c 是a和b的倍数2的倍数:个位上2、4、6、8、0一偶数、奇 数 5的倍数:个位上5 或 0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二查:做练习五第1 1 题。L指出:在整数乘法里,两个乘数是积的因数,反过来积是两个乘数的倍数。2、5的倍数只要看个位上的数,
19、3的倍数看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2.练习。(1)写一个能除尽的整数除法算式,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交流:你写的什么算式,可以怎样说?(2)用因数和倍数说说下面每组数里两个数的关系。72 和 8 13 和 65 20 和 5(3)写出下面各数的因数。4 15 28 4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说说怎样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4)写出下面各数的倍数。4 6 8 9指名说说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写一个数的倍数要注意什么。总结提升1.练习小结。提问: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需要提出的问题吗?2.完成思考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交流:你找到的是哪个数?怎样
20、想的?达标检测1.填充。(1)36的因数有(),其中偶数有().奇数有().(2)9 的最大因数是(),最小倍数是().(3)1 的倍数有:().(4)所有大于。的自然数都是()的倍数;()是任何大于。的自然数的因数。让同桌学生先讨论、交流,再集体交流,说明理由。2.做练习五第12题。3.做练习五第1 3 题。4.做练习五第14题。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练习2 的倍数:个位上2、4、6、8、0 一偶数、奇数5 的倍数:个位上5 或 03 的倍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3 的倍数两个乘数是积的因数,反过来积是两个乘数的倍数。市实验小学“四三三”高效课堂模式备课年 级五年级学 科数 学主备教师授课内容质
21、数和合数第 3 7 页 例 6、“试一试”和“练一练”,第 39页练习六第13 题。授课教师五年数学教师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能判断或写出质数或者合数,并说明理由;体会非0自然数的分类,了解5 0以内的质数。2.使学生通过比较、分类、概括等活动认识质数和合数,积累认识数学概念的基本活动经验,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观察、比较,以及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3.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体会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和主动学习数学的愿望。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理解和认识质数和合数。:理解和认识质数和合数。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媒 彳W
22、3教学填补自主导入1 .回顾:同学们在前面研究因数和倍数中,把大于。自然数分成了哪几类吗?板书:偶数奇数2 .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大于0的自然数的分类。今天要按怎样的标准分类,可以分成哪几类,分成的每一类是什么数呢?老师期望大家一起来研究分类的标准,通过自己的分类认识质数和合数。(板书课题)互动探四1 .教学例6。(1)了解题意,明确要求。(2)分别写出6个数的所有因数。交流:这6个数各有哪些因数?我们请一位同学来交流一下。指名交流,并板书出6个数的全部因数。引导:现在大家观察这些数的因数,看看它们因数的个数有什么不同,你想按什么分类?可以分成几类?在小组里先讨论,等会我们一起交流。一查:
23、交流学习收获。你想按什么把这些数分类,分成几类交流:你是怎样填的?观 察 这3个数,只有两个因数的数,它们的因数是怎样的两个数?第二步:围绕困惑,组织学习,展示效果。1、揭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2、追问:上面这几个数里,哪几个先是质数?为什么?哪几个是合数?你是怎样想的?二查:完成试一试让学生先填写因数,再判断各是什么数。说说你的判断依据和判断结果。3 .回顾整理。第三步:围绕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4 .完善分类。提问:J是质数还是合数?说说你的想法。说明:1只有一个因数,所以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二 杳.拗“维一绰三学.生先填着最:再判断各是什么数。说说你的判断依据和判断结果。回顾整理
24、。总结提升提问: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知识,学到了什么本领?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认识质数和合数的,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体会?达标检测1.做练习六第1题。2.做 练 习 六 第2题。3 .填充。(口答)(1)质数只有()个因数,合数至少有()个因数。(2)自然数中,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3)比1 0小的数里,质数有()个,合数有()个。(4)20的因数有(),其中是质数的有()o4.做 练 习 六 第3题。板书设计质数和合数自然数 质 数:只 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大 于0的)合数:除了 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两个以上)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依据是质数和合
25、数的意义。如果只有两个因数,就是一 一(质数);如果有两个以上因数,就是一 一(合数)。教学反思市实验小学“四三三”高效课堂模式备课年 级五年级学 科数 学主备教师授课内容分解质因数第3 8页 例7、例8和“练一练”“你知道吗”,第3 94 0页练习六第4 8题。授课教师五年数学教师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质因数,知道合数能写成质因数才解质因数;了解可以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2.使学生经历探索分解质因数的过程,理解分夕解质因数的技能,发展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3.使学生主动参加探究活动,在探索分解质因?信自己能学会数学,产生学好数学的信心。由乘的形式,能把合数分犀质因数的方法,掌握分进一步提升数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因数和倍数 常州市 苏教版五 年级 数学 下册 第三 单元 因数 倍数 教学 分析 全部 教案 共计 13 课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