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期末测试卷(二)(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期末测试卷(二)(解析版).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沪科)九上期末测试卷(二)选 择 题(满 分 16分,每小题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以哪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A.安培 B.帕斯卡 C.牛顿 D.焦耳【答案】C【解析】A、安培是电流的基本单位。故 A 不符合题意;B、帕斯卡是压强的基本单位。故 B 不符合题意;C、牛顿是力的基本单位。故 C 符合题意;D、焦耳是功和能量的基本单位。故 D 不符合题意。2.如图所示,由三块材质相同、大小不同的长方体拼成的正方体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在 B 上方中央再放置一边长较大的正方体A.若将B 中间的长方体抽掉后,正方体A 对 B 压 强 的 变 化 量 为 地
2、 面 所 受 压强的变化量为A。,则关于Api和 Ap2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一定小于A。B.Api 一定等于A。C.Api可能大于D.Api 一定大于【答案】B【解析】假设正方体A的重力GA,由图可知:拼成正方体B的长方体的高相等,设为h,所以当B中间的长方体没有抽掉时,正方体A对B压强,弓=小,地面所受压强 GA+GB GA GBPBl=+当B中间的长方体抽掉后,A B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变为SB、B的重力也,减小为G g,则:正方体A对B压强1 G弓 地面所受-压GA+强 GD=G”A+G于R;则:正方体AG G对B压强的变化量为A p i:由于拼成正方体B的长方体三块材质相
3、同、高相等设为h,则正方体B对地面产生的压强p=p g h不变,所以等=圣,所以底面受到压强的变化量为:轨二。p产 圣+*-圣-即”=圣-圣,所以SB SR SB SB SB SBP 1=,2,故选 B.3.质量的国际单位是()A.米 B.秒 C.牛顿 D.千克【答案】D【解析】A.米是长度的基本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B.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C.牛顿是力的基本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D.千克是质量的基本单位,故D符合题意.故选D。4.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压强是垂直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一种力C.压强就是压力产生的效果D.压力的大小由重
4、力的大小决定【答案】C【解析】A.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所以它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它不是一种力,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压强表示压力产生的效果,故该选项说法正确;D.当把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压力由重力引起 F =G;但有时压力与重力无关,如向墙上按图钉的压力与重力无关,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5.如图的电路,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图中电流表4、4 2、A 3、A&对 应 的 示 数 为、,3、4,电压表乂、匕、匕、匕对应的示数为G、力、心、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u3 u4 B./|=4,A =h,U
5、=u nC.4=,2,3 /4,U U z,4=4 D./,z2,1.1,5=U”5=5【答案】c【解析】A B D、电压表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电流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由左侧电路图u 知,R 与R2串联,电压表V I测R 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丫2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A 1、A 2均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I j =12,U,U2,故A B D错误;C、由右侧电路图可知,R 3与 并 联,电流表A 3测 支 路 的 电 流,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压表V 3、均测电源的电压,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6、所以,L 1 4,u3=u4,故正确。故选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比热容为1.0 X 1 03J/k g .B.家里电冰箱正常工作的电流约为1.5 m AC.玻璃永远不会导电 D.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 V【答案】D【解析】A.水的比热容是4.2 x l 0 3 j/k g .。(:,A不符合题意;B.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的电流在1 A左右,B不符合题意:C.给玻璃加热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导电,C不符合题意;D.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L 5 V,D符合题意。7.在人类的科学发展史中,很多物理学家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牛顿发现了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B .阿基米德
7、发现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C.欧姆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D.焦耳发现了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电阻的关系【答案】B【解析】A.伯努利发现了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A错误;B.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故B正确;C.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故C错误;D.欧姆发现了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电阻的关系,故D错误。故选B o8.下列数据符合常识的是()A.令人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6CB.中学生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60NC.中学生走上3
8、楼做的功大约为36JD.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IPa【答案】A【解析】A.使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在25。(3左右,故A符合常识;B.中学生游泳时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约为5 00N,故B不符合常识;C.中学生自身重力约为500N,三楼的高度大约为6 m,则中学生走上3楼做的功约为W=片=500N x 6n1=3000J故C不符合常识;D.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受力面积约为0.035m3,自身重力约为500N,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F 500NS 0.035m21.4xlO4Pa故 D不符合常识。故选A o二.填 空 题(满 分26分,每 空1分)9.如图甲所示,R是压敏电
9、阻,其阻值随压力的变化而改变,R o 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改变R上压力大小,两电表示数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电 源 电 压 V,4=Q。【答案】6 1 0【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与 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图像可知,当电路中电流人=0.2 A时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t/i=4 V,电路中电流h=0.5 A时,压每电阻两端的电压S=1 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由可得RU=IiR+U=I2R()+U2即0.2A x 仆+4V=0.5A x&+IV解得&)=1 0 C,电源的电压+/=0.2Axl0Q+4V=6V1 0
10、.如图所示,按到光滑墙上的吸盘不会掉下来,此时是把吸盘压在墙上,吸盘又受到了墙施加的向上的 力,所以没有掉下来。【答案】大气压强(或大气压力)静 摩 擦(或摩擦)【解析】(1)吸盘不会掉下来是因为大气压强的缘故.(2)吸盘受到物体给的向下的力作用没有掉下来,是因为墙壁给了吸盘一个向上的静摩擦力.1 1 .市场上出售的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6 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 X 1 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 kg,如果此瓶油用去一半,瓶中剩余油的密度为 kg/m3,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油时多 kg。【答案】5.4 0.9 X 1 0:1 0.6【解析
11、】油的质量为m =p V =0.9 x 1 0 3kgzm 3 x 6 x =5.4 kg;如果此瓶油用去一半,瓶中剩余油的密度不变,为 0.9 x 1 ()3 kg/m3;如果用此瓶装满水,水的质量为m 水=p 水 V =1.0 x lO kg/m3*6 x 1 0-im3=6 kg,所以装水时的总质量比装满油时多的质量为A m =m 水-m=6 kg-5.4 kg=0.6 kg。1 2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2A=m A 2 x 1 04Q =MQ 2 x 1 0 3 V =K V【答案】2 0 0 0 0.0 2 2【解析】因为 lA=1000mA,所 以,2A=2xl000mA=2000
12、mA;因为 1Q=1O 6 MQ,所 以,2x104 Q=2xl04 xlQ-6 MQ=0.02MQ;因为 1V=1O 3 kV,所 以,2x103 V=2xl03 xl0-3 kV=2kV1 3.我们日常生活用品都有用到物理知识:(1)如 图 是 一 个 平 底 茶 壶 的 构 造.它 的 壶 嘴 和 壶 身 构 成 了 一 个;而壶嘴做得和壶身一样高的目的是为了:当里面的液体 时,壶 嘴 的 液 面 和 壶 身 的 液 面,而壶嘴做得太低的话,壶 身 里 的 水 就 (填“能”或“不能”)装满.(2)有些跑车在车尾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如 图 所 示,由 于“气流偏导器”上表面平直,下
13、表面呈弧形凸起,当跑车高速行驶时,流 过 它 上 方 的 空 气 速 度 比 下 方 空 气 速 度 (选 填“大或小”),此时,上 方 空 气 压 强 比 下 方 空 气 压 强(选 填“大或小”),这 样“气流偏导器”受到一个向(选填“上或下”)的压力差,从而使车轮抓紧地面.【答案】连通器 静止 相平 不能 小 大 下【解析】由图可知,平底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了 一个连通器;而壶嘴做得和壶身一样高的目的是为了:当里面的液体静止(不流动)时,壶嘴的液面和壶身的液面保持相平;而壶嘴做得太低的话,壶身里的水就不能装满.故答案为连通器:静止;相平;不能.14.海里与河里相同深度的两条鱼,河 里 的
14、 鱼 比 海 里 的 鱼 受 到 的 压 强 (填“大”或“小”)【答案】小【解析】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即压强p 与液体的密度P 成正比,因为河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所以河里的鱼比海里的鱼受到的压强小.15.某导体两端电压为12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5 A,导体的电阻为Q.如果电压增大到2 4 V,导体中的电流为 A,导体的电阻为C.当电压减小到零,导体的电阻为 C.【答案】24 1 24 24【解析】导体两端电压为12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5 A,由/=UZR知道,导体的电阻是:R=57=12V/0.5A=24Q;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15、,所以,无论电压增大到24V还是电压减小到零,导体的电阻保持不变都是24C,当电压增大到24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次=24V/24C=1A.16.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如图所示.放学后张明和同学们走在盲道上,感觉到脚有些不舒服,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是因为:走在盲道上,脚与地面的 减小了,从 面 增 大 了.【答案】受力面积 压强【解析】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地面对脚的压强.17.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小灯正常发光。一段时间后,小灯L 突然熄灭,若电路故障发生在电阻R 或灯L 上。若电压表Vi有示
16、数,示 数 一 定 为 零 的 电 表 是;若电压表V2有示数,则小灯L o【答案】电流表 完好或短路【解析】1若电压表V i有示数,则电压表V i可以连接到电源的正、负极,因此电阻R 是完好的,故障是灯L 断路,所以示数一定为零的电表是电流表。若 电压表V2有示数,则电压表V2可以连接到电源的正、负极,所以小灯L 是完好或短路。1 8.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小明同学发现:在闭合开关后,灯 L i比灯L2要亮。则两个小灯泡电压的大小关系是Ui(填“V或“=”)U2【答案】=【解析】由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可知,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即 Ui=Uz三.作 图 题(满分6 分,
17、每小题2 分)19.小 明想利用下图的器材验证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请你帮他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以便实现他的目的.心二人【答案】【解析】验证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应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的不同位置观察电流,因此可得实物图如下:2 0.如图所示,重10N的圆球沿着斜面向下滚动.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圆球到的重力.【答案】【解析】画出重心,然后沿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这个力,并标出重力大小.2 1.如图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左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解析】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一匕一下”,滑片左移时其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如图所
18、示:四.实验探究题(满分32分,每 空1分)2 2.小芳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心的阻值,阻值大约为5 C。(1)请你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2)该 实 验 原 理 是;(3)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 端(选 填 A”或);(4)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小芳利用另一只完好的电压表进行检测,把电压表分别接在“,。之间和b,c 之间,电压表均有示数;接在a,c 之间,电压表无示数。如果电路连接完好,只有一个元件有故障,该故障是;(5)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多组数据,画出了待测电阻尺的/-U 图象,如 图(丙)所
19、示。由图象可得R r=C;oA,0.6-0.4-/-/-R,-2Ul1 III,七O 1.0 2.0 3.0*当(W)(6)小芳又设计了一种方案,也测出了 R的阻值。o 0(T)电 路 如 图(丁)所 示,Ro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未知且恒定不变。测量步骤如下:当开关_ _ _ _ _ _ 时,电流表读数为4 当 开 关Si,S2都闭合时,电 流表读数为/2 待 测 电 阻R产_。(用已知和测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答 案】圆昱R 4*开 2 J 滑动变阻器断路 4 S i闭合,S2断【解 析】电 源 是2节 干 电 池 为3 V,尺 的 阻 值 大 约 为5 C,电路中最大电流约0.6
20、A,电流表量程选0 0.6A,&与滑动变阻器串联,连接如下图所示:Bmmn.(2)2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口 =7(3)3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大阻值处,图中应置于B 端。(4)4 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电路可能是断路,把电压表分别接在a,b 之间和6,c 之间,电压表均有示数;接在m c 之间,电压表无示数,只有一个元件有故障,该故障是滑动变阻器断路。(5)5 由图丙可知,当电压为2 V 时,电流为0.5 A,电阻为4。(6)当开关S i 闭合,S 2 断开,凡与心串联,电流表读数为A;当开关S”S 2 都闭合时,电路中只有R o,电流表读数为/2;此时可求
21、出电源电压为/2&;结合第一次的电流小可求出第一次息电阻减去即为&阻 值 上/以。2 3.小 明 探究了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如图甲所示,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2)小明在A B间接入5Q的电阻,闭合开关后向右移动滑片,电 压 表 的 示 数 将(变 大/不变/变小)。实验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时,小明记录下电流表的示数,其值为 A,同时他也记下了电压表的示数。(3)保 持(2)中滑片位置不变,小明在A B 间换接入1 0 Q的电阻,闭合开关后,他应向(左/右)移动滑片,直到 表 的 示 数 为。小 明 在 分 析 数 据 得 出 结 论 前 (需要/不需要)在A B 间再
22、换接其它阻值的电阻进行实验。【答案】见 解 析 变 大 0.3A左 电 压 1.5 V、需要【解析】(1)由图知,大部分元件以连接完毕,只要将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即可,实物连接如下:(2)在串联电路中,一 个电阻不变,另一个电阻增大,电路总电阻增大,滑片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减小,根据电阻的串联规律,所以电路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不变,由公式/=U不知,电路电流增大;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U=/R,所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增大,也就是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选择的是00.6A,对应的分度值为0.02A,此时的电流为0.3A;(3)由上知,当定值电阻为5 c 时,由/=次知,两端电压为U=/
23、R=0.3Ax5c=1.5V;在 A B间 接 10C电阻,闭合开关,根据分压原理,电压表示数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应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变阻器的电压,由分原理,应增大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即向左移动滑片,直到电压表示数为1.5V不变,为使结论更具普遍性,在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前需要在A B 间再换接其它阻值的电阻进行实验。24.测量鹅卵石的质量:过程小雨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小雨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_ _ _ _ _ _ 左端的零刻线处。此时发现指针如图所示:100gA 20s_ fiwm 1丁T一|i Lr 1。二 4 5gl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 _
24、 _ _ _(选填“左”或 右 )移动使天平平衡;将鹅卵石放在左盘里,用_ _ _ _ _ 向右盘加减祛码并移动游码直到衡量恢复平衡。此时鹅卵石的质量如图所示。岩石的质量为_ _ _ _ _ _ g;问题讨论小雨把绿石送给北京过来的晓丽,晓丽带回家之后重新测量了一下鹅卵石的质量,晓丽测得的鹅卵石质量应为_ _ _ _ _ _ _ _ _kg.【答案】横粱标尺 右 镶子 121.4 121.4【解析】使用天平前,应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天平放置于水平桌面上,游码应放在横粱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若此时指针左偏,可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使天平平衡。称量过程时,应用镜子取用祛码,所称物体的质量等于祛码质量加
25、游码示数加 物=机 码+机 游=120g+l.4g=121.4g小雨把绿行送给北京过来的晓丽后,绿石的质量不因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绿石的质量依然是121.4g。2 5.如图所示是小超同学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其中桶A 为圆柱形。(1)正 确 的 操 作 顺 序 最 佳 是;A.乙丙甲丁 B.乙甲丙丁 C.甲丁乙丙 D.乙丙丁甲(2)将空桶A 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 桶 B 接住溢出的水,如图丙所示。则空桶A 受到的浮力为_N;(3)测出桶B 和溢出水的总重力,如图丁所示,则桶A 排 开 水 的 重 力 (选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桶 A 受到的浮力;(4)在实验中,排除测
26、量误差因素的影响,小芳若发现桶A 排开水的重力明显小于所受的浮力,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5)接着小琴同学往桶A中加入沙子进行实验,得到4组数据,表格如下,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第次,实验中,随着加入沙子越多,桶A浸 入 水 中 就 越 (选填“深”或“浅”);次数1234桶A与沙子的总重力/N2.42.83.23.4桶B与水的总重力/N4.04.44.65.0(6)小燕同学进一步探究,她将装有适量沙子的桶A分别放入水中和另一未知液体中,桶A浸入水中的深度 为hi,浸入另一液体中的深度为力2,设水的密度为,水,则 另 一 液 体 的 密 度 表 达 式 为(用题中所给和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27、;(7)小敏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再用弹簧秤挂着铝块,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在铝块浸入水的过程中,溢 水 杯 底 所 受 水 的 压 力 将 (选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电子秤 的 读 数 将 (选 填“变大”或“变 小”或“不变”)o【答案】B 2 等于 溢水杯中没装满水 3 深 不变 不变【解析】要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即要探究尸方和G用的关系,根据图示可知,该实验中是用漂浮条件测出小桶受到的浮力,即需要测小桶A的重力;而测排开水的重力时,根 据G v =Ga-G酒B,需要测出小桶B的重力、小桶B与溢出水的总重力,即先测GW B再 测Ga;考虑到实验操作的方便
28、性,应先测小桶B的重力,并把它放在溢水杯的正下方,再测小桶A 的重力,测完之后再将小桶A 放入溢水杯中处于漂浮状态,最后测小桶B 与溢出水的总重力,所以合理的顺序为乙甲丙丁。故选Bo(2)2由图甲知,空桶A 的重力为2 N,如图丙,小桶A 处于漂浮状态,由物体漂浮的条件可知,小桶A 受到的浮力与小桶的重力相同,即F:产GA=2N.(3)3由图乙知,空桶B 的重力为1.6 N,图丁中桶B 和溢出水的总重力为3.6 N,桶 A 排开水的重力GXGLG桶 B=3.6N-1.6N=2N所以比较可知F*=Gi*,即桶A 排开水的重力等于桶A 受到的浮力。(4)4桶 A 排开水的重力明显小于所受的浮力,G
29、*偏小,说明收集到的水较少,可能是溢水杯中没装满水,物体开始进入水中时排开的水没有溢出来。(5)5往桶A 中加入沙子进行实验时,装有沙子的桶A 在水中仍然处于漂浮状态,则排开水的重力等于桶A受到的浮力,也等于桶A 和沙子受到的总重力,第三组数据中G=G&B G槎B=4.6N-1.6N=3N不等于桶A 与沙子的总重力3.2 N,则该组数据是错误的。6沙子越多则越重,排开水的体积越多,桶 A 浸入水中深度就越深。(6)设桶A 的横截面积为5,已知桶A 浸入水中的深度为俯,浸入另一液体中的深度为无,则桶A 和沙子在水中受到的浮力、1 k=p *gVn=p 卡 g S M桶 A 和沙子在液体中受到的浮
30、力F;,松=p&gVn=p AgShi因装有沙子的桶A 在水中和在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所以两次受到的浮力相等,即P*gShi=p gShi解得0 木 m =(7)8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溢水杯中水的深度不变,根据公式夕=g/7可知,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不变,根据公式G p S 可知,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不变。9 由于溢水杯中装满水,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铝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重,铝块对水的压力大小与浮力相等,所以溢水杯对电子秤的压力不变,即电子秤示数不变。2 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 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中填写的表格,少填了几项,请你帮他填出来,
31、并回答:俵 一)水的深度an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液面m m右液面m m3朝上2853153朝下(表二)水深5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海面m m右液面m m3朝侧28531563309255表(一)是根据 来补填的;表(二)是根据 来补填的.【答案】水的深度6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港面一 右淹面33朝上2853153朝下285315在同一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水深6橡皮1方向氏0计左滑面u右滑面M3帽伊2853156朝例2703909朗恻255345在同一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解析】(1)根据表一两组数据两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不同,但压强相等,表一如:水的深
32、度O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港面A*右液面*3期上2853153朝下285315水的深度O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港面A*右液面*3期上2853153朝下285315可得出结论:在同一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2)液体压强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说明压强计探头处受到的液体压强越大,如表二:水岸o称皮RI方向反计左港面M右港面M32853156朝例2 7 03309朝例2553 4 5由表二说明,同一液体压强计放入液体内部越深,两边液面的高度差越大即压强越大,五.计 算 题(满 分 20分,每小题5 分)2 7.学校进行“注模”艺术品的展示活动。小闵同学制作一底部面积S=2 X 1 0 T m
33、 2,高力=0.1 5 m 的作品,将密度0=0.9 Xl()3 k g/m 3 的某种液体注入模具内,用了体积V=5 X 1 0 4 m 3 的液体,如图所示,g取 1 0 N/k g,求:模具八作品(1)成型前液体对模具底部的压强p:(2)成型作品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P 2。【答案】(1)l 3 5 0 P a (2)2 2 5 0 P a【解析】(1)由题意可知,成型前模具内液体的深度A=0 1 5 m,则液体对模具底部的压强p pgh0.9X 1 03k g/m3X 1 0 N/k g X0.1 5 m=1 3 5 O P aJ 1 7(2)因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 态、空间位置
34、无关,所以,由 夕=可得,作品的质量m=pr=0.9 X 1 8 k g/m 3 X5 X 1 0-4m3=0.4 5 k g成型作品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F=G=琢=0.4 5 k g X 1 0 N/k g=4.5 N对桌面的压强F 4 5N,=2250Pa2 S 2 x 1 0 答:液 体 对 模 具 底 部 的 压 强 为1 3 5 O P a。(2)成型作品放在水平桌面上,对 桌 面 的 压 强 为2 2 5 0 P a。2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只闭合开关航时,灯L 1和L?都发光,电流表A示 数 为0.1 6A;当只闭合 开 关S 2和S 3时,灯L 1和L?都发光
35、,电 流表A示 数 为0.5 8 A。试完成下列问题:(1)当开关4闭合时,通 过 灯 泡 的L?的电流是多大?(2)当只闭合开关S 2和S 3时,若 通 过 灯L 1的电流是0.3 A,则 通 过 灯L 2的电流是多大?【答 案】(D 0.1 6 A;0.2 8 A【解 析】(1)当只闭合开关S 1 时,灯 L|和L 2 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由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知可得,通过灯泡L 2 的电流I =0.16A(2)当只闭合开关S 2 和S 3 时,灯 L 1 和L 2 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可得,灯泡L,的电流=0.58A 0.3 A=0.28A答:(1)当
36、开关斯闭合时,通过灯泡的L 2 的电流是0.16A;(2)通过灯L2的电流是0.2 8 A o2 9.一空瓶质量为2 0 0 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 0 0 g.若在空瓶中放入一金属块,测得金属块与瓶子的总质量为1 0 0 0 g,然后再往瓶中装满水测得瓶子、金属块和水三者的总质量为1 4 0 0 g,则:(1)求瓶子的容积;(2)求金属块的体积;(3)求金属块的密度,并判断它可能是什么金属?物质金铅铜铁铝密度/(g/c m D1 9.31 1.38.97.92.7【答案】(1)5 0 0 c m 3;(2)1 0 0 c m 3;(3)8 g/c m3【解析】(1)空瓶装满水m 水=700g
37、-200g=500g空瓶容积(2)金属块的质量01金=m总 一 1 7 1瓶=1000g-200g=800g瓶中装了合金属片后再装满水,水的体积m 水 1400g-1000glg/cm3400cm3P水金属块的体积/=V唳 =500cm3-400cm3=100cm3(3)金属块的密度陛=心/城咚 100cm3 因为铁的密度为7.9g/cm3最接近所求金属的密度,所以该金属可能是铁。答:(1)瓶子的容积为5 00cm 3;(2)金属块的体积为1 00cm3;(3)金属块的密度为8 g/cn?。3 0.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杯底,另一端拴住一个体积为5 00cm 3的小球A,向杯内缓慢注水,当小球A浸没在水中时(如图所示),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为3 N.求:(1)小球A受到的浮力;(2)小球A的密度PA.【答案】(1)5 N (2)0,4 x1 03/加【解析】(I)F,i-=1.0 x 1 03/m3 x 1 O N /k g x5 00 x 1 0-6m3=5 N,(2)由题意可知小球受到向上的浮力,,G向下的拉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小球的重力G=F浮一F z=5 N-3 N=2 N,小球的密度p =:V g2 N ,=5 0O x(r加 x 0N/a C l。依/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