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高考真题分类汇编C单元金属及其化合物.pdf





《高考化学高考真题分类汇编C单元金属及其化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高考真题分类汇编C单元金属及其化合物.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高考题分类目录C单元金属及其化合物C 1 钠及其化合物2.2 0 1 4天津卷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制氧气时,用 N a zC h 或 H 2 O 2 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B.制氯气时,用饱和N a H C C h 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C.制乙烯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 a O H 溶液吸收尾气2.A 解析用 N a zC h 和水反应制取氧气,与用在M n C h 催化下分解H 2 O 2 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相同,A项正确;饱和N a H C C h 溶液显碱性,能与氯气反应,B项错误;相同条件下,乙烯的密度与空气的
2、密度相差不大,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乙烯,C项错误;N O 2 与水发生反应3 N O 2 +H2O=2HNO3+NO,产生的NO仍是有毒气体,故不能用水吸收含N O 2 的尾气,D项错误。1 2.2 0 1 4山东卷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 1 3+、N H;,C、S2-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 a+、C IO ,S O K、F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 a 、K C F H C O 3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 e 3+、K+、C、S O F1 2.C 解析 A P+、S 2-发生水解互促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 I
3、O ,B项错误;H C O i 水 解使溶液呈弱碱性,因此弱碱性溶液中可大量存在N a+、K C、H C O 3,C项正确;中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F e 3+,D项错误。7.2 0 1 4山东卷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C H 3 c H 3+C L C H 3 c H 2 C I+H C 1C H2=CH2+H C 1-C H 3 c H 2 c l均为取代反应B由油脂得到甘油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均发生了水解反应CC h +2 B r-=2 C l +B r 2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Z n +C u2+=Zn2+C uD2 N a2O2+2 H2O=4 N a O H +0 2 TC 12+
4、H2O=H C 1+H C 1 O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7.B 解析 C H 2=C H 2 与 H C 1 的反应为加成反应,A项错误;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B项正确;Z n+C u 2+=Z n 2+C u 的反应中被还原的是C u 2+,C项错误;N a zC h 与 H 2 O 的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均为N a zC h,C L 与 H 2 O 的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均为C 1 2,D项错误。9.2 0 1 4新课标全国卷H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 u O 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 a zC h 粉末C.铝与F
5、e 2 O 3 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 U(N O 3)2 溶液9.B 解析氢气能夺取灼热的C u O 中的氧,使固体质量减小,A项错误;N a zC h 粉末能夺取二氧化碳中相当于CO的成分形成N a 2 c o 3,固体质量增加,B项正确;铝与F e 2 O 3 发生铝热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反应前后均是固体,固体质量不变,C项错误;锌粒投入C U(N O 3)2 溶液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锌置换出相对原子质量较小的铜,固体质量减小,D项错误。7.2 0 1 4全国卷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 o l F e b 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B.2 L
6、0.5 m ol L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C.1 m ol N 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 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A7.D 解析 1 m ol F e b 与足量C L 反应时,F e?+被氧化为F e 3+,I-被氧化为L,转移电子3NA,A项错误;2 L 0.5 m oi I 的硫酸钾溶液中(S O Z)=1 m ol,所带电荷数为2NA,B项错误;N a z Ch由N a 卡 和 0 勺(过氧根离子)构成,1 m ol N a z Ch中的离子总数为3NA,C 项错误;丙烯和环丙烷为同分异构体,其分子式均为C3 H6,最简式为CH2
7、,42 g 混合气中的氢原子个数为一JX2NA=6NA,D1 4g-m ol 1项正确。1 3.2 0 1 4安徽卷室温下,在 0.2 m ol L r A b(S O 4)3 溶液中,逐滴加入1.0 m ol L-N a O H 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 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KNaOH)/mLA.a 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1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13+3OH-A1(OH)3B.ab 段,溶液pH增大,AP+浓度不变C.bc 段,加入的OIT主要用于生成A1(OH)3沉淀D.d 点时,A1(OH)3沉淀开始溶解13.C 解析 AP+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8、为AP+3H2O A1(OH)3+3H+,A 项错误;ab 段,A13+与OH-作用生成A1(OH)3沉淀,A13+浓度不断减小,B 项错误;c 点溶液p H 2生成,因此bc 段,加入的OIF主要用于生成A1(OH)3沉淀,C 项正确;在 cd 段 pH逐渐增大,说明沉淀逐渐溶解,到达d 点,A1(OH)3沉淀已完全溶解,D 项错误。9.2014北京卷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测 0.1 mol/L氨水的pH 为 11:NH3 H2。NH;+OH 一B.将 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2NaOH+H2tC.用 CuCL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 uC h C u
9、2+2C rD.A 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1+2 O H+2H2O=2A1O2+3H2T9.C 解析 0.1 mol/L氨水的pH 为 1 1,说明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A 正确;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B 正确;用氯化铜溶液作导电实验,是氯化铜在水溶液中发生了电离:CuCb=Cu2+2C1,C 错误;金属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D 正确。2 3.(双选)2014广东卷甲辛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甲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3,戊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丁与辛属同周期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性:甲 乙 丁B.原子半径:辛 己 戊C.丙
10、与庚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1 3D.乙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2 3.B C 解析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单质,因而戊是C、己是S i、庚为G e、辛为G a;既然丁与辛同周期,则甲与戊同周期,二者原子序数相差3,所以甲为Li、乙为N a、丙为K、丁为C a 金属性:Li N a A l S i C,B 项正确;K是 1 9 号元素,G e 是 32号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 3,故核外电子数相差1 3,C项正确;N a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N a 2 O2 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D项错误。1 0.2 0 1 4全国卷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选项被提纯的物质杂质除杂试剂除杂方法A.c
11、 o(g)c o2(g)N a O H 溶液、浓 H 2 s。4洗气B.N H4C l(a q)F e3(a q)N a O H 溶液过滤C.C h(g)H C l(g)饱和食盐水、浓 H 2 s o4洗气D.N a 2 c o3(s)N a H C O3(s)一灼烧1 0.B 解析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 a O H 溶液的洗气瓶时,C O2 被吸收,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时可将带出的水蒸气除去,得干燥、纯净的C O,A项正确;N a O H 溶液可与N H 4c l 溶液发生反应 N a OH+N H 4C l=N a C l+N H 3T+H 2 O,B 项错误;C b 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
12、度很小,而 H C 1 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大,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时H C 1 气体被吸收,再通过盛有浓 硫 酸 的 洗 气 瓶 时 可 除 去 带 出 的 水 蒸 气,C项 正 确;灼 烧 时,杂 质 N a H C Os 发生反应2 N a H C O3)=N a 2 c O3+C O2 T +H 2 O,D 项正确。3.2 0 1 4四川卷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C L 通入N a O H 溶液:C L+O H-=C+C I O-+凡0B.N a H C C 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C O f+2 H+=C 0 2 T+H20C.A 1 C L溶液中加入
13、过量稀氨水:A 13+4 N H3H2O=A I O 2 +4 N H 4+2 H2OD.C u 溶于稀H N O3:3C u+8 H+2 N O3=3C u2+2 N OT+4H2O3.D 解析 A项不满足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 1 2 +2 OH =C 1 +C 1 0+H 2 O,错误;N a H C C h的电离方程式为N a H C O3=N a+H C C 3,N a H C C h与稀盐酸反应,实质是H C 0 3和 H+发生反应H C O3+H+=C O2 T +H 2。,B 项错误;氢氧化铝不能与过量氨水反应,A 1 C 13中加入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4、为A 1 3+3N H 3-H 2 O=A 1(OH)31 +3N H 7,C项错误;铜溶于稀硝酸生成硝酸铜,还原产物为NO,则 D正确。C 2 镁、铝及其化合物3.2 0 1 4四川卷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C L 通入N a O H 溶液:C 1 2+0 H-=Cr+C10+H2OB.N a H C C 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c o r+2 H+=CO2T+H2OC.A l C b 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A l3+4N H3-H2O=A1O2+4N H 4+2 H 2 OD.C u 溶于稀H N O3:3C u+8 H+2 N O r=3 C u2+2 N O t+4 H2
15、O3.D 解析 A项不满足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 L+2 0 H-=C+C 1 0 -+H 2 O,错误;N a H C C h的电离方程式为N a H C O3=N a+H C OI,N a H C C h与稀盐酸反应,实质是H C O 5 和 H+发生反应H C(K +H+=C O2 T +H 2 O,B 项错误;氢氧化铝不能与过量氨水反应,A 1 C 13中加入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1 3+3N H 3-H 2 O=A 1(OH)31 +3N H;,C项错误;铜溶于稀硝酸生成硝酸铜,还原产物为NO,则 D正确。1.2 0 1 4四川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
16、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B.硅胶可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福尔马林可作食品的保鲜剂D.氢氧化铝可作胃酸的中和剂1.C 解析乙烯可以作生物调节剂,催熟果实,A正确;硅胶具有吸水性,可以作干燥剂,B正确;福尔马林中含有的甲醛具有毒性,不能作为食品的保鲜剂,C错误;氢氧化铝具有两性,可以中和胃酸,作胃酸中和剂,D正确。30.2 0 1 4山东卷离子液体是一种室温熔融盐,为非水体系。由有机阳离子、A LC 1 7 和A 1 C 1 4组成的离子液体作电解液时,可在钢制品上电镀铝。(1)钢制品接电源的 极,已知电镀过程中不产生其他离子且有机阳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阴极电极反应式为。若改用A
17、l Cb水溶液作电解液,则阴极产物为 o(2)为测定镀层厚度,用 N a O H 溶液溶解钢制品表面的铝镀层,当反应转移6 moi 电子时,所得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 moU(3)用铝粉和F e 2 O 3 做铝热反应实验,需 要 的 试 剂 还 有。a.K C1 b.K CI O 3 c.M n O2 d.Mg取少量铝热反应所得的固体混合物,将其溶于足量稀H 2 s 0 4,滴 加 K S C N 溶液无明显现象,(填能”或不能”)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无F e z Ch,理 由 是(用 离 子 方 程 式 说 明)。3 0.负 4 A h C1 7+3 e-=A l +7A 1 C1;H2(2)3
18、(3)b、d 不能F e 2 O 3+6H+=2 F e3+3 H 2 O F e+2 F e3-=3 F e2+(或只写 F e+2 F e3*=3 F e2+)解析(1)电镀时,镀件应连接电源负极,作阴极;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结合题中“电镀过程中不产生其他离子且有机阳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可知阴极上的反应式是4 A 1 2 c l 3 +3 e-A l +7A 1 C1 4;若改用A l Cb水溶液作电解液,则阴极反应是水电离出的H 得电子还原为H 2。(2)用 N aO H溶解铝镀层时发生反应:2 A l+2 N aO H +2 H 2 0=2 N aA 1 0 2+3 H 2 f,H
19、2 是还原产物,当转移6moi 电子时,该反应可得到3 moi 还原产物。(3)引发铝粉和F e 2 O 3 粉末反应的助燃剂为K CI Ch,然后插入镁条,点燃镁条即可使铝热反应发生:混合物中即使含有F e z Ch,F e z Ch 溶于酸后生成的F e 3+与反应生成的F e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 e 2+,再加入K S C N 溶液后溶液也不显红色,因此不能证明反应后固体不含F e z Ch。9.2 0 1 4 新课标全国卷H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 u O 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 a2 O 2 粉末C.铝与F e z Ch 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
20、入CU(N O 3)2 溶液9.B 解析氢气能夺取灼热的C u O 中的氧,使固体质量减小,A项错误;N az Ch 粉末能夺取二氧化碳中相当于C O的成分形成N a2 c o3,固体质量增加,B 项正确;铝与F e 2 O 3 发生铝热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反应前后均是固体,固体质量不变,C 项错误;锌粒投入CU(N O 3)2 溶液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锌置换出相对原子质量较小的铜,固体质量减小,D 项错误。9.2 0 1 4 福建卷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 反应的是()XYzN a O H 溶液A 1(O H)3稀硫酸KOH溶液S i O2浓盐酸02N2H2F e C b
21、 溶液C u浓硝酸A.B.C.D.9.B 解析中Y是两性氢氧化物,常温下既能与N a O H 溶液反应又能与稀硫酸反应;中S iO 2不能与浓盐酸反应;中N 2与 0 2在高温或者放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N O;N 2与 H2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N H3;中在常温下,2F e C L+C u=2F e C L+C u C L,4HN C h(浓)+C u=C u(N O 3)2+2N O 2t+2H2O,B 项正确。32.20 1 4广东卷石墨在材料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初级石墨中含S iC 2(7.8%)、A b O 3(5.1%)、F e z C h。1%)和 M g O(0.5%)
22、等杂质。设计的提纯与综合利用工艺如下:声丽用。晞液其含水玻璃的混合溶润活性炭脂叫 冷疝:过量NaOH溶液g乙酸乙番剧 赢 2磁 回*屡 氤 破 诵-纯化石墨Af石墨电极(注:S iC 1 4的沸点为5 7.6 ,金属氯化物的沸点均高于1 5 0 C)(1)向反应器中通入C 1 2前,需通一段时间N 2,主要目的是。(2)高温反应后,石墨中氧化物杂质均转变为相应的氯化物。气 体 I 中的碳氧化物主要为。由气体H中 某 物 得 到 水 玻 璃 的 化 学 反 应 方 程 式 为(3)步骤为:搅拌、o 所得溶液IV 中 的 阴 离 子 有。(4)由溶液I V生 成 沉 淀 V 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3、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 0 0 k g 初级石墨最多可能获得V的质量为(5)石墨可用于自然水体中铜件的电化学防腐,完成如图防腐示意图,并作相应标注。-.;二 二二三住三水 体 二 与 三 工32.(1)排除装置中的空气(2)C O S iC l4+6 N a O H=N a 2S iO3+4N a C l+3H2。(3)过滤 A 1 O 厂和C 厂(4)A 1 O2+C H3C O O C H2C H3+2 H 2 O C H3
24、C O O +C H3C H2O H+A 1(O H)31 7.8 解析(1)通入N 2的目的是为了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特别是氧气),防止在高温时石墨与氧气反应。(2)高温反应后,S iC h、A I2O 3、F e z C h、M g O分别转化为S iC L、A IC I3、F e C b、MgC l2因为石墨是过量的,故高温条件下,C和 S iC h、F e z C h反应生成的是C O。由于S iC L的沸点为5 7.6 ,低于8 0 ,故气体 I I 为 S iC k,在 N a O H 溶液中水解生成 N a2S iO3 N a C l:S iC 1 4+6 N a O H=N a2
25、S iO3+4N a C l+3H2OO(3)A lC b、F e C b、MgC b 的沸点均高于 1 5 0 ,在 8 0 下变为固体III,A 1 C L、F e C b、MgC h和过量N a O H 反应后生成N a A lC h、F e(O H)3、Mg(O H)2和 N a C l,通过过滤将沉淀F e(O H)3 和 M g(O H)2滤出,得到的溶液I V主要含N aA l C h 和 N aC l。N aA l C h 发生水解导致溶液显碱性:N aA 1 02+2 H2OA1(OH)3+N aO H,力口入乙酸乙酯后,发生水解:C H 3 co O C H 2 cH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化学 分类 汇编 单元 金属 及其 化合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