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及2016年高三地理备考策略.pdf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及2016年高三地理备考策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及2016年高三地理备考策略.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细致扎实重基础,高效创新提能力2016年高考地理备考攻略主讲人 索永清一、明 确 考试大纲中 的 42个必考点目前,高中地理教材的版本有多种,如: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等等,唯 有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只有分析其在能力要求和考试内容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与教材内容上的差别,才能在复习中做到有的放失。必考点1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宇宙探测必考点3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必考点5 时间计算和季节判断必考点7 热力环流必考点9 三圈环流必考点1 1 天气系统必考点1 3 地质构造必考点1 5 河流的补给方式及其特点必考点2 地球运动的特点必考点4 昼夜长短的变化必考点6 大气受热过程必考点8 大气的水平运
2、动风必考点1 0 气候特征及气候类型的判定必考点1 2 地壳物质循环必考点1 4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必考点1 6 水循环必考点1 7 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必考点1 8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必考点1 9 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必考点2 0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必考点2 1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必考点2 2 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必考点2 3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影响必考点2 4 农业区位分析与评价 必考点2 5 农业地域类型必考点2 6 工业区位分析与评价必考点2 7 工业地域的形成必考点2 8 交通运输布局 必考点2 9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必考点3 0 人口迁移的
3、成因及影响 必考点3 1 城市区位因素必考点3 2 城市空间结构 必考点3 3 城市化过程及其影响必考点3 4 人地关系的演变及可持续发展 必考点35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必考点3 6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必考点37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必考点3 8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必考点3 9 产业转移必考点40区域位置描述 必考点41区域特征分析必考点42区域差异比较二、精 准 研 究,制定计划策略1、研究课标中的行为动词如:描述:详细描写;先总体大概描述,后具体细化描述;不必解释理由简述:概要描写,从各个具体要素大概描述,不必细化描述,不必解释理由说明:相当于“罗列”要素,各要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必解释理
4、由分析: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解释原因和理由影响:正面影响+负面影响,本 地 区(事物)影响+其他地区(事物)影响,现在的影响+将来的可能影响,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生态环境影响例如:2 0 1 5 课表卷I 3 6 题(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6分)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3分)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的生长。(3分)(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4分)运输成本高(需低温运输)(2分),市场需求量小(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2 分)2、研究考纲中的能力要求如:如何有效获取和解读信息:/背景材料一 个有效信息为上,干扰信息极少文字信息 0十试
5、题设问 H命题意图,答题方向、试题 分 值H答 案 的 多 少 一,图形名称图表信息4面边坐标、图例 _ J点、线、面分布特征、图中信息-数据、文字、注记全国卷I 3 7 题(2 4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T 1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 -2。C,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 5 0 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
6、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 8 a 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 8 b 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8分)(2)图 8 a 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8分)(3)根
7、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 8 b)的原因。(8分)3、纵向研究考纲(1)2 0 1 4 年考纲与2 0 1 3 年比较发生的变化在考核目标中更换了一道试题2 0 1 3 年【例 1 4】读图,在下表填写北美洲、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共同特点主要原因不同特点主要原因2 0 1 4 年【例 1 4】2 0 0 2 年 1 月 1日,作为欧洲联盟统一货币的欧元正式流通,这将对世界金融的整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回 答 1 7 题:1、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没有用欧元替代本国货币的欧盟国家是A、瑞典 B、德国 C、丹麦 D、波兰2
8、、欧盟中央银行所在地法兰克福是德国A、人口最多的城市 B、最大的港口城市C、最大的航空枢纽城市 D、最大的高新技术工业中心备考启示1:说明自然地理的考法要变,不能是这么直接的考法,同时,要地关注社会,关注生活。(2)2 01 4 年地球运动高考题回归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 0 C.全年日P QD.冬至日P 14、研究考题(1)难易程度止答人数/彘人数10.20 0-50 0.80难题 中等难度题 容易题I*难度在0.500.60之间备考启示2:难度系数:保持稳定,0.5-0.6(2)知识立意 2 002 全国卷
9、第1 题】2 002 年 1 月 1日,作为欧洲联盟统一货币的欧元正式流通,这将对世界金融的整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回答广7 题:1.欧洲联盟是()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体化组织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3)能力立意【2015新课标全国I第1题】L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4)横向对比研究2015年高考题2015年新课标一卷体现高大尚的特点,“高”即综合能力要求高,“大”即思维考察深度大,“尚”即素材选取很时尚。如全国卷: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
10、、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F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1-3题。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C.砂层和砾石层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B.种植土层和砂层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B.保护生物多样性性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调节局地小气候(5)纵向对比高考题特征是:稳中有变,变中有新
11、近五年全国卷的试卷结构年份客观题主观必做开放题选做题2 0 1 1四组3 6 (3小问.2 8 分)3 7 (2小问.1 8 分)3 6.(3)旅游、灾害纯一问,环保包含两小问2 0 1 2五组3 6 (3小问.2 2 分)3 7 (3小问.2 4 分)3 7.(3)均为两问2 0 1 3 I四组3 6 (3小问.2 2 分)3 7 (4小问.2 4 分)无均包含两小问2 0 1 3 I I四组3 6 (3 小问.2 2 分)3 7 (4 小问.2 4 分)3 6.(3)旅游、灾害纯一问,环保包含两小问2 0 1 4 I四组3 6 (4小问.2 4 分)3 7 (3小问.2 2 分)3 7.(
12、3)灾害纯一问,旅游、环保包含两小问2 0 1 4 I I五组3 6 (3小问.2 2 分)3 7 (4小问.2 4 分)无均包含两小问2 0 1 5 I四组3 6 (4小问.2 2 分)3 7 (3小问.2 4 分)3 6.(4)旅游、灾害纯一问,环保包含两小问2 0 1 5 1 1四组3 6 (4 小问.2 2 分)3 7 (4 小问.2 4 分)无均为纯一问近两年全国卷的素材选取:太阳能光热电站,徒 步 旅 游,工业 遗 产,热 棒,大气氮沉降,蓝水和绿水,雨水花园,握手深度游,坡耕地切沟,海洋渔业,卤虫产业,备考启示3:新的文字材料,新的图表信息,新 情 境,新 角 度,融入情境稳:表
13、现为4 点,分别为:考题突出主干知识、考题注重生活化、考题重视四项基本能力、考题图表化特征明显稳1、考题突出主干知识、主干知识中的必考点五年考察重点知识题目总计区域定位及内部特征11 年 9-11 题;12 年 6-7 题;13 年 4-5 题;2014 年 1 题;2015 年 4.75年5次(每年都有)工农业生产11 年 1-5 题;12 年 1-3,8-9 题;13年1-3题;(5年3次)人口问题13年6-8题;14年1 0-H题(5年2次)天气系统及气候问题13 年 9 T l 题;14 年 10-11 题(5年2次)等值线11 年 6-8 题;12 年 10-11 题;13 年 9
14、T l题;2014 年 4-6 题;15 年 7.85年5次(每年都有)备考启示4:注重主干知识的复习、主干知识的重复考查【2014年课标2卷】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67题。7.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A.水田改旱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2015年课标1卷】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
15、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1-3题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2 0 1 3 年课标2 卷】3 6.(2 2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图 5 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年高 地理试题 分析 2016 地理 备考 策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