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课题申报书:《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全人模式”分析》课题申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舞蹈课题申报书:《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全人模式”分析》课题申报材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全人模式”分析课题申报材 料材料清单:1、课题研究方案2、课题研究论证一、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全人模式”分析课题研究方案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全人模式”分析课题研究计划一、研究背景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更加重视体育教育的全面 性和个性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体育舞蹈课程逐渐成为了学生们 备受关注的教学内容之一。体育舞蹈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体育项 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审美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如何完善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模式,并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成为了当前体育教育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全人模式”的分析,探
2、 讨如何构建一种适合于当前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模式,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三、研究内容义;双人舞可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与沟通表达能力;舞蹈教育将育人 功能蕴含于学生亲身参与中,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和自我教育的教 育原则。3. 2体育舞蹈课程的智育功能。体育舞蹈具有丰富的文化 底蕴与教育意义,在舞蹈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可对学生进行自然、 历史、文学、地理等多学科的知识;舞蹈动作的学习可提高学生的 记忆力和想象力、对动作的理解;在课程教学中,无论基本步伐练 习训练,还是汇报演出,都建立在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对舞蹈作品 的移情与共鸣,以及对技术动作的记忆与理解,对促进学生智力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3. 3体育
3、舞蹈课程的体育功能。体育舞蹈作为一 项有氧运动,集合舞蹈与健身于一体,对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及改善 心肺功能,健美形体具有显著作用。舞蹈课程的学习,不仅对于参 与者的力量、柔韧、灵敏、协调、速度、耐力具有较高要求,而且 体育舞蹈锻炼对改善大学生身体形态,提高大学生心肺功能、神经 系统有积极影响,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的效果。高 校体育舞蹈课程在具有大学体育课程的增强体质、发展身心的功能 基础上,实现对学生“全人教育”的目的。3. 4体育舞蹈课程的美 育功能。美育作为培养完全理解和正确鉴赏艺术美与现实美的才能 的一种教育。我国自古都非常重视美育。我国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 主张以美育替代宗教,
4、以陶冶情操,悦心娱情。体育舞蹈作为一种 美的教育,通过审美、识美与舞蹈艺术实践,感染大学生的思想情 感,陶冶大学生的性格情操,提高大学生辩美与识美能力,促进大学生对美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与审美 观。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在增强体质,发展身心的高校体育课程目标 的基础上,通过发挥体育舞蹈课程的隐性功能,落实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理念,通过在课堂上发展学生主体性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 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方面品质的培养,既符合高校体育课程 目标诉求,又可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实现体育 舞蹈课程发展身心、启迪智慧、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 目标,有助于对学生全面
5、发展。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应在体育课程基 础目标与功能的基础上,充分重视舞蹈教学对学生历史、人文知识 的灌输,并激发学生课下体育兴趣,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实 现“全人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单科,育全人”的课程目 标。参考文献:1赵俊亚.全人教育的优势及对高等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 业,2015 (02).董炎.中国当代健身舞蹈的功能性研究J.舞蹈,2014 (01代3楚君.关于体育舞蹈美学价值的研究J .课程教育研 究,2018 (09).4詹中辉.体育舞蹈运动的项目特点及价值研究的分析j,当 代体育科技,2014 (12).关键词:高校,体育舞蹈,全人模式1 .体育舞蹈课程的现状及其存
6、在的问题分析2 .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全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讨3 .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全人模式”下的教学评估与优化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践经验法和统计分析 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体育舞蹈课程的现状、教师和学生的需求 以及教学实践进行调研,来构建一种符合实际需要和教育理念的教 学模式。五、论文组成与安排1 .绪论:研究目的和意义2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3 .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现状分析4 .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全人模式”的理论构建5 .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全人模式”的实践探讨6 .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全人模式”下的教学评估与优化7 .结论与建议:总结研究成果,提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7、的建议。六、研究时间表本研究的时间表如下:第一阶段:文献调研和理论框架构建(2022年1月-2022年3 月)。第二阶段:问卷调查和实践研究(2022年4月-2022年8 月)。第三阶段: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2022年9月-2022年12 月)。七、预期成果1 .建立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全人模式”的教学框架。2 .探讨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全人模式”下的教学策略。3 .对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全人模式”下的教学评估及优化提出 建设性建议。4 .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二、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全人模式”分析课题研究论证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全人模式”分析【摘要】高校体育是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 是学校体
8、育开展的最重要的环节。全人教育其宗旨是培养品德、智 能、身体、社群、技能、情绪、美育等七个方面全面发展的“全 人”。大学生通过参与体育锻炼,基于对项目的理解,培养学生终 身体育习惯,实现大学体育课程“教单科,育全人”教学目标。高 校体育舞蹈课程具有悦心、怡情、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 对于大学生发展审美,控制情绪,建立信任和团队合作意识具有重 要意义。本文以全人教育为出发点,在深入挖掘体育舞蹈课程教育 内涵的基础上,对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全人模式”进行相关探讨。【关键词】高校;体育舞蹈;全人模式1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的高校体育教学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肩负着学校体育向社会体 育过
9、渡的任务,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与 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以教师、 教材、课堂为中心,教学内容呆板、无趣,导致学校体育课程质量 不高,学生体育参与积极性不强,学生体质连续下降,同时,忽略 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与体育兴趣、审美能力、品德与意志的培 养,人格的塑造等。2 .“全人模式”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基于对全人教育对学生品德、智能、身体、社群、技能、情 绪、美育等七个方面的诉求,通过以学生为中心为出发点,将传统 的高校体育教学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 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通过发挥 体育课程发展体能、
10、提高体质的基础功能外,挖掘体育舞蹈课程发 展审美、锻炼形体、社会交往、开阔视野、积极心态等方面的作 用。通过在体育舞蹈课程践行“全人模式”指导下的高校体育课程 模式,关注学生多元发展与素质能力提升,促进学生身心发展。3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实践研究体育舞蹈作为一项典型的体育艺术类项目,是一项具有很高的 审美价值和健身娱乐价值的综合性艺术,是融舞蹈、音乐、服装、 风度和形体美于一体的高雅体育项目。它横跨体育、艺术、教育三 大领域,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良好的锻炼价值。在承载着体育课 程强健体魄、发展体能的功能基础上,还承载着陶冶身心、完善人 格、提升审美、启迪智慧的育人价值。3. 1体育舞蹈课程的德
11、育功 能。美学教育自古有之,审美教育从商周时期,就被视为对贵族进 行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舞蹈作为一门表现难美性的综合艺术,以 个体情感发展为中心,在内容、形式、实践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德 育功能。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舞蹈,可促进学生爱国精神的培 养;集体舞对学生集体主义和纪律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具有培养意 义;双人舞可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与沟通表达能力;舞蹈教育将育人 功能蕴含于学生亲身参与中,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和自我教育的教 育原则。3. 2体育舞蹈课程的智育功能。体育舞蹈具有丰富的文化 底蕴与教育意义,在舞蹈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可对学生进行自然、 历史、文学、地理等多学科的知识;舞蹈动作的学习可提
12、高学生的 记忆力和想象力、对动作的理解;在课程教学中,无论基本步伐练 习训练,还是汇报演出,都建立在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对舞蹈作品 的移情与共鸣,以及对技术动作的记忆与理解,对促进学生智力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3. 3体育舞蹈课程的体育功能。体育舞蹈作为一 项有氧运动,集合舞蹈与健身于一体,对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及改善 心肺功能,健美形体具有显著作用。舞蹈课程的学习,不仅对于参 与者的力量、柔韧、灵敏、协调、速度、耐力具有较高要求,而且 体育舞蹈锻炼对改善大学生身体形态,提高大学生心肺功能、神经 系统有积极影响,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的效果。高 校体育舞蹈课程在具有大学体育课程的增强体质、发
13、展身心的功能 基础上,实现对学生“全人教育”的目的。3. 4体育舞蹈课程的美 育功能。美育作为培养完全理解和正确鉴赏艺术美与现实美的才能 的一种教育。我国自古都非常重视美育。我国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 主张以美育替代宗教,以陶冶情操,悦心娱情。体育舞蹈作为一种 美的教育,通过审美、识美与舞蹈艺术实践,感染大学生的思想情 感,陶冶大学生的性格情操,提高大学生辩美与识美能力,促进大 学生对美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与审美 观。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在增强体质,发展身心的高校体育课程目标 的基础上,通过发挥体育舞蹈课程的隐性功能,落实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理念,通过在课堂上发展学生主体性教育的基
14、础上,对学生进行 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方面品质的培养,既符合高校体育课程 目标诉求,又可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实现体育 舞蹈课程发展身心、启迪智慧、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 目标,有助于对学生全面发展。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应在体育课程基 础目标与功能的基础上,充分重视舞蹈教学对学生历史、人文知识 的灌输,并激发学生课下体育兴趣,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实 现“全人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单科,育全人”的课程目 标。参考文献:1赵俊亚.全人教育的优势及对高等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 业,2015 (02).2董炎.中国当代健身舞蹈的功能性研究J.舞蹈,2014(01).3楚
15、君.关于体育舞蹈美学价值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 (09).4詹中辉.体育舞蹈运动的项目特点及价值研究的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 (12).关键词:高校,体育舞蹈,全人模式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全人模式”分析【摘要】高校体育是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 是学校体育开展的最重要的环节。全人教育其宗旨是培养品德、智 能、身体、社群、技能、情绪、美育等七个方面全面发展的“全 人”。大学生通过参与体育锻炼,基于对项目的理解,培养学生终 身体育习惯,实现大学体育课程“教单科,育全人”教学目标。高 校体育舞蹈课程具有悦心、怡情、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 对于大学生发展审美,控制情绪
16、,建立信任和团队合作意识具有重 要意义。本文以全人教育为出发点,在深入挖掘体育舞蹈课程教育 内涵的基础上,对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全人模式”进行相关探讨。【关键词】高校;体育舞蹈;全人模式1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的高校体育教学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肩负着学校体育向社会体 育过渡的任务,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与 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以教师、 教材、课堂为中心,教学内容呆板、无趣,导致学校体育课程质量 不高,学生体育参与积极性不强,学生体质连续下降,同时,忽略 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与体育兴趣、审美能力、品德与意志的培 养,人格的塑造等。2
17、.“全人模式”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基于对全人教育对学生品德、智能、身体、社群、技能、情 绪、美育等七个方面的诉求,通过以学生为中心为出发点,将传统 的高校体育教学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 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通过发挥 体育课程发展体能、提高体质的基础功能外,挖掘体育舞蹈课程发 展审美、锻炼形体、社会交往、开阔视野、积极心态等方面的作 用。通过在体育舞蹈课程践行“全人模式”指导下的高校体育课程 模式,关注学生多元发展与素质能力提升,促进学生身心发展。3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实践研究体育舞蹈作为一项典型的体育艺术类项目,是一项具有很高的 审美价值和健身娱乐价值的综合性艺术,是融舞蹈、音乐、服装、 风度和形体美于一体的高雅体育项目。它横跨体育、艺术、教育三 大领域,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良好的锻炼价值。在承载着体育课 程强健体魄、发展体能的功能基础上,还承载着陶冶身心、完善人 格、提升审美、启迪智慧的育人价值。3. 1体育舞蹈课程的德育功 能。美学教育自古有之,审美教育从商周时期,就被视为对贵族进 行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舞蹈作为一门表现难美性的综合艺术,以 个体情感发展为中心,在内容、形式、实践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德 育功能。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舞蹈,可促进学生爱国精神的培 养;集体舞对学生集体主义和纪律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具有培养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