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研究_何欢.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研究_何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研究_何欢.docx(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分类号 _ 密级 _ UDC _ 编号 _ 硕士学位论文 初中语文随笔例练反作又 教学研先 学 位 申 请 人 姓 名 : 何欢 申 请 学 位 学 生 类别: 教 首 續 士 申 请 学 位 学 科 专 业 : 学 科 教学 “ 语文 指 导 教 师 姓 名 : 嬅 邦 和 软提 硕士学位论文 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研究 论文作者:何欢 指测币:谭邦和搬 学科专业:语文教育 研究方向:学科教学 “ 语文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3年 09月 A Study of Essay Exercises and Composition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Chi
2、nese language Class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M.A. Degree in Chinese Education By He Huan Postgraduate Program Humanities School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upervisor: TanBanghe Academic Title: Professor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 剞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 : 所呈交的学位
3、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宄工作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己经标明引用的内 .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宄成果。对本文的研宄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 者 签 名 可 次 日期: 4年 月 4日 学隹袼文敕权使用梭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华中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 宄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査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
4、它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 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 _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非保密论文注释 .“ 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 。 p 作者签名:柯夂 导 师 签 名 : - 曰期:加年 /月 P曰 曰期:年 月 0 曰 本人己经认真阅读 CALIS 髙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 ,同意将本人的 学位论文提交 CALI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全文发布 ,并可按 章程 中的 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同意论文提交后滞后 .“ 半年: 一年: 二年发布。 作者签名:柯次 导师签名: 曰期:年 月曰 曰 期 年 曰 摘要 梁启
5、超对于写作曾有过这样的主张: 大匠能予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对此, 中山大学容庚先生的解释是: 大匠予人以规矩而不能予人以巧;巧,只能在刻苦 的磨练中得来 。由此可见,好的作文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导,也更需要学生的多多 练习,而随笔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笔者选择初中语文随笔训练与作文教学为课题研究,尝试完成这几个方面的工 作: 1) 研宄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充分重视基本情况调研:本人查阅了目前国内外关 于作文教学的资料,在此基础之上,自编调查问卷并进行深入访谈,试图了解初中 作文教学和随笔训练的现状,并且针对目前存在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可 以找到一些研宄探索的依据。 2) 初步构建较为合理的
6、有计划的随笔训练的策略:在理论研宄和实际调查的基 础之上,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并结合南京市初中语文学习指导目标序列(试用 稿 ),初步构建较为合理的有计划的随笔训练的策略,改变作文教学中教师教学的 随意性,和学生写作的盲目性,从而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 经过一年的研宄,笔者通过对国内外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的研宄,结合本校实 际的调查研究,以建构主义、自我效能感、系统论等理论为基础,制定出初中语文 随笔训练所遵循的原则一一目标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并 由此制定出了初中语文随笔训练的策略及具体实施方法。 全文包括绪论部分,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
7、了本研宄的背景、研宄的目的和意义,也介绍了笔者 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研宄的方法。 第二章是有关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的理论及研宄。这一部分主要介绍 了随笔及随笔训练的定义及特点,并对国内外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的研究进行了一 个综述。 第三章是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本章以我校七年级学 生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的现状调查入手,分析日常教学中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存在 的问题。 第四章提出了初中语文 随笔训练所遵循的原则,并制定了初中语文随笔训练的 策略与具体实施方法。 第五章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展示了一次随笔训练的具体案例,并以七年 级下学期随笔训练安排来举例,并附有若干学生随笔训练
8、的内容,通过教学的实例 来证明通过有序的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可以有效地克服以前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的随 意性,可以激发起学生写作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随笔训练;作文教学 n Abstract The famous ideologist - Liang qichao proposed such a proposition for writing: 6序中这样定义随笔: 意之所之,随即纪录,因其后 先,无复诠次,故目之曰随笔 。此处的随笔应当是指一种灵活随意的笔记或文体。 在鲁迅的书信集 “ 致李小峰中,提到随笔有这样的话: 我们几个人在选我的随 笔,从坟起到二心止 。此处的
9、随笔应当指的是一种篇幅比较短小的、形 式自由灵活的散文体裁,这种散文体裁既可以抒情,也可以叙事或者是议论。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随笔的定义,一是指 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 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 另外一个定义则是等同于笔记,即 听 课、听 报告、读书时所做的记录 。 因此,一般理解的随笔,又称为杂文,属于散文的分支,也可以看作为议论文 的变体,写作者用议论或抒情来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通常篇幅较小,形式多种 多样,语言灵动。 本文主要探讨的 随笔 一词是将外延扩展后,采用的是一个比较宽泛的理解, 是指学生自由练笔的一种作业形式。它包括学生记叙校内外的见闻琐事,抒发生活 中的感
10、慨情怀,可以议论社会上的各种现象等等,也可以进行诗歌、小说、童话等 文学创作,还包括读书笔记等,而从载体上来说,进入信息化社会之后,随笔的载 体除了纸质之外,亦可是各种电子形式。 二、 随笔的特点 1、 体裁题材相对灵活 随笔这种作业形式,和传统的大作文相比,具有形式更加灵活的特点。随笔的 形式可以是很不拘一格的 .“ 既可以是观景抒情,也可以是见事议论;既可以是读书 摘抄,也可以是文学创作。随笔对字数也没有严格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也可 以几百字,篇幅的长短视内容而定。而随笔的内容往往是旁征博引,非常注重知识 的广阔和丰富。 2、 情感思想相对自由 帕斯卡尔说: 人是会思想的芦苇 ,笛卡尔
11、也说过: 我思故我在 ,人是有思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宄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年,第 1208页。 想的生物,拥有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文字,而 言为心声 ,随笔因为更贴近学生 的生活,因而更体现了这种言之有物、情真意切的特点。,周作人曾说过,随笔当 思想博大,见识明达,趣味渊雅。所以,随笔的思想要求摈弃无病呻吟、矫揉造作, 追求深刻而不沉重,轻灵而不虚浮,自然而有品位,闲适而有雅趣。 3、语言表达更富个性 因为随笔的形式更自由,因而在表达方式上更加自如,可以描写一件充 满情趣 的小事情,可以描述一个令人动容的小画面,可以描摹一个个性鲜明的小人物,可 以讲述一个发
12、人深省的小寓言,这样灵活的形式,更有利于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个 性,因而,随笔的语言既可以是婉约抒情的,也可以是幽默诙谐的,既可以是深沉 睿智的,也可以是豁达明理的。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 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因而,有了丰富的生活积淀,流诸 弊端的必然是 活泼泼的 、各具风格的语言了。 三、 随笔训练的定义 本文探讨的随笔训练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系统地利用随笔这一 形 式来训练学生的写作,以积累写作的素材,抒发真实的情感,启迪深刻的思想,锤 炼个性的语言为主要目的,以多样化的记叙、抒情、议论、描写等为主要形式,从 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13、的教学活动。随笔训练包括学生的课外写作、教师 的批改、讲评等过程。 四、 初中随笔训练的特点 正因为随笔姓 随 ,很多教师就将随笔训练当作是一种 随意之笔 ,即随便 写写的东西,既没有任何题材与形式的要求,也没有任何内容与章法的指导。很多 老师甚至将随笔当作一项很随意的作业,想布置的时候就布置一下,想不起来的时 候就不布置,随笔训练一直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中,因而,随笔训练的效果一直不 佳。 而笔者认为,作为作文训练的一种有效方式,初中的随笔训练应当是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 一个好的教练训练运动员是有严格的训练计 划的,训练的计划是很科学的,否则就要影响运动员出成绩,语文训
14、练也应当有并 且可能有科学的方法 。 朱光潜先生也认为,写作就像下围棋,应当一段一段地向前,如果能按照合理 的程序,一步一步地踏实地走,那么一分功夫就会有一分效果,最终 总可以达到 叶圣陶 .叶圣陶教育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 意到笔随的程度 。如果写作没有基本的浅近的训练,认为一动笔就可以一鸣惊人, 那只是痴心妄想。由此可见,我们初中 的随笔训练是需要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的过程的,不要指望一蹴而就。 虽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并没有对随笔训练提出明确的要求, 但参考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可以看到,对随笔写作提出了如下要求: (1) 能对阅读内容进行独立
15、思考,随时用文字简要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和见解; ( 2) 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思,养成写随笔的 习惯;( 3)写随笔做到有中心,有内容,有一定的语言表现力; 能主动与同学、老 师交流随笔的内容,在交流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 可见,初中语文随笔训练 并非是给学生 随便地写 ,而是对内容、立意、评价等有一定要求的训练。 而在徐董梅老师的关于初中语文随笔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一文中,也有如下 阐释: 关于初中语文随笔教学。它不同于高中阶段的随笔教学,更强调三个要素: 一是强调以教材内容为随笔写作的基础;二是强调以帮助学生养成捕捉和记录生活 的习惯为目标;三是强调
16、教师的指导和激励作用 。 因而,随笔训练也应当是根据 初中生心理特点进行的有一定基础、有目标、有计划的训练。 因此,作者总结初中随笔训练具有如下的特点: 1、 是有目标、有计划 的训练 2、 随笔训练符合初中生心理特点,循序渐进 3、 训练形式多样,提倡 抒真情,说真话 4、 结合课内外阅读,多角度体验生活 5、 教师的指导、批改、讲评及时跟进 第二节国内外对随笔训练及作女教学的研究 一、国内对于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的研究现状 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在写作教学方面都曾指出要重视学生的自主练笔。梁启超先 生主张 让学生在课外随意做笔记 ,即我们所说的 随笔训练 ,以此作为课内作 文的必要补充。他对作文训
17、练量的要求是:重点作文少,应当反复揣摩认真下笔, 随感笔记多,养成习惯经常写,而这二者应当是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叶圣陶也说 : 百度文库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http:/wenku. baidu. C m/view/elld29f80242a8956bece434. ht ml. 徐董梅 .关于初中语文隨笔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http:/eqkg. sjedu. cn/jcxkc/jxfs/cz_l/yw/201005/t20 100S24_65013.htm. 2010-05-24。 什么事情都一样, 要求熟练,惟有常常去做,规规矩矩去做,要把写作的手腕训 练到熟练,必须常常去写,
18、规规矩矩去写。 ,他进一步强调训练要贯穿于课内课外, 练似宜通乎课内课外,不宜专以课内作文为练。 而当代的许多语文一线教师对于随笔训练方面也总结出许多经验: 早在 1986年,刘脑脑、高原老师在作文三级训练体系简介一文中提出了 写语感随笔与章法随笔的办法,语感随笔可以训练语言的敏感性,而章法随笔,可 以训练学生写作的结构能力。因此,通过做这两种作业,既可以提高学生组织、运 用语言的能力,也可以用来提高学生的构思能力。 1994年,黄先法老师在试论初中学生 课外练笔 的若干原则一文中谈道 : 初写随笔,学生大都挤不去什么东西来,写出来的大都是小猫小狗、钓鱼捉虾, 花瓶闹钟之类少儿旧事,或是摘抄文
19、选,总是将手抚摸着往事沉吟、咏叹。鉴于此, 有重点的进行单项练习指导是很必要的。 王欣欣老师在写好随笔一一写作教学的切入点一文中认为,要想提高学生 的写作能力,就必须要养成学生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而这一过程,是可以通过随 笔的形式进行的。我们教师工作的重点就应该是培养学生养成写随笔的好习惯。从 而日积月累,丰富学生的生 活阅历,广博学生的知识储备。 陈志平老师在随笔式写作一一让作文变得轻松而有诗意一文中也指出了随 笔的作用: 随笔式写作提倡随意,能培养兴趣 , 随笔式写作联系生活,能增加 写作积累 , 随笔式写作重视个性,能促进感悟提高 , 随笔式写作追求自主,能 激发创意表达 , 随笔式写作
20、以人为本,能促进素养提高 。 邱华兰老师在浅谈随笔训练一文中谈到: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项活动的强 大动力,随笔训练也不例外,激发、保持、提高学生对随笔的兴趣是随笔训练的关 键。 而徐董梅老师对于随笔教学的课题从随笔教学 的内容、学生随笔写作、反馈评 价三个环节进行。对于随笔教学提出了几点原则: 指导性原则、与教材互动性原 则、体验性原则、拓展性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激励性原则 。 另外,有一些老师通过学位论文对于随笔也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研宄: 刘脞胜、高原 .作文三级训练体系简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6年第 6期。 黄先法 .试论初中学生 课外练笔 的若干原则,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 199
21、4年第 2期。 王欣欣 .写好随笔 写作教学的切入点,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第 28期。 陈志平 .随笔式写作 一 _让作文变得轻松而有诗意,当代教育论坛, 2008年第 9期。 邱华兰 .浅谈随笔训练,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 11期。 徐董梅 .关于初中语文随笔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http:/ 100524_65013.htm. 2010-05-24 湖南师范大学的李芳的高中随笔写作教学实验与研宄用实验的方式总结了 高中随笔写作教学实施的原则为 真实性、历练性、自主性 ,并提出了实施的策 略,即 激趣策略、反馈策略、提高策略 。 上海师范大学的许钟予的中学语文随笔写作教学中
22、的美育渗透是从美育的 角度来思考中学语文随笔写作教学对学生感知认知生活、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积极 意义,对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健全学生人格的深度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的孙飞飞在初中随笔教学策略研宄一文中,也提出了初中随 笔教学的基本策略与路径,总结起来:一是随笔写作兴趣的激发策略,二是个性激 发的策略,三是习惯养成的策略,四是反馈评价的策略。 二、国外对于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虽然没有所谓 随笔训练 的说法,但是笔者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发现 , 实际操作中,国外是将我们国内的这种课外随笔训练穿插安排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 进行的。因此要研宄国外的随笔训练,离不开研究国外作文教学的现状。 根据
23、笔者对美国教育的研宄发现:美国中小学生从小学三年级起就开始写一些 实用性很高的文体,比如说调查报告、信息说明、劝说信等文体,这种实用文体写 作甚至在各年级写作文体中的比例超过了 5 0 %。而且美国特别重视学生写信的能 力,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都有写作的相应训练。 另外,美国在每单元的作文训练中 都安排了六个步骤一一先是读范文,然后再 给学生预写,还需收集资料,进行草稿,后面再进行修改乃至发表,显然,这些阋 读、预写、收集资料、草稿等活动都需要课外去完成,可想而知,国外虽然没有所 谓 随笔 这项课外作业,但是我们可将学生需要完成的跟写作有关的课外作业看 作是随笔的各种形式,他们和国内的随笔训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随笔 训练 作文 教学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