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紧急施工风险过程控制与风险处置预案.docx





《工程紧急施工风险过程控制与风险处置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紧急施工风险过程控制与风险处置预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四章施工风险控制与风险预案施工风险分析1.1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在管理过程中通过风险识别、风险量化和风险控制,合适地采用多 种管理方法、技术措施和工具,对施工中所涉及的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采取主动行动,尽量最大化风险事件的有利后果,最小化风险事件所带来的不利 后果,以最少成本,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地实现项目的总体目标。风险管 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评价以及风险规划和控制。施工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施工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见图i4-r施工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框图”,施工风险管理职 责见表14-1施工风险管理职责表J 图14-1施工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表14-1施工风险管理职责
2、表序号机构施工风险管理职责项目全面负责本工程项目的施工风险管理工作,负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和预防1各种施工风险,主持召开施工风险分析会并作出相应处理方案,尽可能的降低经理施工风险。项目2负责对风险管理组和紧急救援组的管理,组织各项风险预防措施、紧急救援预副经 理案的实施,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可能出现的施工风险问题,及时预防和消除.项目负责对风险监测组、风险分析组、风险对策组的管理,配合项目经理与副经理3总工 程师做好风险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制定预防施工风险措施和紧急救援预案,提交风险分析会讨论实施。4风险 分析负责收集各种施工风险的资料,包括施工进度、地质预测预报和监控量测结果;组结合工程施工情况
3、对其进行分析,提出风险预警报告。5风险 对策 组依据风险分析结果,及时制定相应的施工风险预防措施和紧急救援预案,规避各种施工风险.6风险一管理负责各项风险措施及紧急救援预案的实施。2、暴雨前加强洞口防范措施,对洞口、井口设 施进行加固,减少暴雨和台风对隧道的影响;| |以、加强地面及隧道内排水。|施工现场建立完善的紧急救援组织结构,见图14-2紧急救援组织机构图。3.1. 2管理职责(1)救援领导小组:主要任务是施工风险的预防、控制、扑救、查处的管理指挥 工作。负责调集人员、救援物资、车辆,抢救生命财产,负责事故现场的指挥工 作。图14-2紧急救援组织机构图(2)行动组:主要是在施工现场发现涌
4、水突泥、隧道坍塌、火情等事故,要立即 召集施工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救护,尽可能把事故控制在最小限度.同时派人迅速报 告项目负责人。平时负有监督、检查、纠正违反程序或技术规定的行为。(3)报警组:主要任务是负责听从第一到达事故现场领导的命令,启动报警系 统,并及时向外发出报警信息,清楚说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方位、是否造成 人员伤亡等情况.(4)通讯联络组:主要任务是上传下达领导指令和有关情况,对内要告知事故 发生情况,如涌水突泥情况、隧道坍塌、发生伤人事故等情况;负责对外联络, 通知人员和设施迅速赶到事故现场进行抢救。(5)疏散引导组:主要任务是在事故发生时,疏散组长应立即带领本组人员正 确逃生;
5、在要道关口处设专人指挥,克服拥挤情况.(6)救护组:主要任务是及时赶到事故现场救护伤员,送往医院医治伤员和完成领 导交给的其他任务.3. 2救援预案3. 2. 1避难措施(1)避难设备在隧道内的适当场所除要准备相当数量救生圈等便携式器具、呼吸用保护器具、 应急灯外。同时,要避难和救护人员清楚紧急之际所设置的防水闸门、各种避难 急救场所和避难路线,在这种场所或路线要布置指示灯或用荧光涂料等显示出来。 而且,对这类装备的场所和器具的使用方法都要大家详细知道,同时,还必须经 常保持有效和清洁。呼吸用保护器具,是在因洞内有火灾、爆炸、燃烧等而发生的一氧化碳、缺氧空 气中进行躲避时备用的,这类简易扩护器
6、、呼吸用保护具、一氧化碳面罩(在缺 氧空气中无效果)等的准备数量,必须要多于在作业地点附近工作的作业人员数。 在距掌子面200m外设置以作备用。(2)通讯与报警设备在工程施工中,为了使有关作业人员及周边人员能迅速知道在隧道内的坍塌、异 常涌水涌泥、火灾等突发事件,设通话装置和警报设备,而且,还必须将设置的 场所和使用方法让有关作业人员周知.通讯设备:在项目经理部各部门、工地值班室、洞口、竖井井口、工作面、防 水闸门及其它必要的地方设置通讯设备。通讯设备采用洞内电话或者矿用对讲机、 无线通讯设备等。使用电源的的通话装置,要配备备用电源,以便停电时也能使 用。警报设备设在距掌子面达100m远的地方
7、。设置有警报设备的场所,要做到即便是 在停电时也能够识别。传递警报用的机器,要在使洞内全体作业人员都能听到警 报的地方设置,在噪音大的场所,最好并用除警报声以外的旋转灯等能用肉眼看 到确认出为警报的综合方式。警报设备采用手动警报设备(手动警笛、便携式话筒警笛、电灯闪光装置、紧急 铃声等)、自动警报设备(带警报便携式警报测定器、集中管理自动警报器等)、 旋转灯(自动警报连动旋转灯等)、广播设备用的扩音器、其它警报设备的任何 一个种类和组合。使用电源的警报设备,要配备备用电源。(3)避难设施成为避难通道的地方,要努力整理整顿,不妨碍运输材料等的通行,同时必须确 保不妨碍作业人员等通行。为了作业,在
8、成为避难道路的地方放置机械和材料时,要设置安全灯或涂发光涂 料的标识,以便即使停电时也能识别。此外,在洞内的交叉点和估计有危险的通 路上也设置能识别的标识。在避难场所里要设置压缩空气的送气设备、通话装置、呼吸用保护具、便携式照 明器具、灭火器、灭火用具、洞内消防水拴、抢救医药等.(4)避难措施为了在发生紧急事故时能迅速地进行避难,要在主隧道、服务隧道和各横洞通道 口上按一定的间隔距离设置备有应急电源的应急(诱导)灯,在应急灯的附近要 设通报设备、避难用器具、灭火器等.为对紧急事态有所准备,必须定期进行能安全退避的避难演练,并将其结果记录 保存。对紧急事态发生的避难演练,要训练成让洞内作业人员向
9、安全场所避难的 一系列方法,采取的警报、通报、灭火、避难等紧急的相应措施。避难训练要预 告制订训练计划后实施,要将有关警报设备、通话装置、避难用器具等的使用方 法使大家熟知。避难训练的周期:是在距隧道洞口 500m处时进行一次,以后 每3个月内进行一次。3. 2. 2救援措施(1)救护计划在发生灾害时或人员被关闭在洞内时,制定能够将被害者和洞内作业人员迅速救 出救护的体制。在洞内由于发生紧急事故造成有受伤灾害时,或作业人员逃避迟 缓被关闭在洞内时,要迅速向有关部门通报与协商,充分考虑防止二次灾害发生, 救出受伤者或留在洞内的人等,进行适当的救护。救护计划主要包括下列内容:在紧急事故发生时,有关
10、部门与作业所内的联络体制。救护技术管理者与救护班成员的组成编制等救护管理组织体制。救护机械器具的种类与保管场所.救护机械器具的维修保养管理。救护教育训练计划。为了确保救护作业的安全需要注意的事项。(2)救护管理体制为对紧急事故发生有所准备,施工前要选出救护技术管理者,并让其进行有关救 护训练及救护必须措施训练等.拟定出救护管理体制,成立救护班,一般由班长1 名、负责准备救护器械供给员1名、班员35名组成。在救护时,由于二次灾害 的危险性高,所以经常与消防队等有关单位取得联系,首先要考虑到救护班全体 人员本身的安全。(3)救护设备为对紧急事故的发生有所准备,不但要准备救护所必须的呼吸用保护器具、
11、可燃 性气体等浓度测定仪器、便携式照明用器具等救护设备和器械设备,还要进行适 当管理,以便能够随时有效使用。为了救护,更需配备救护用呼吸保护具、便携 式氧气和可燃性气体等的测定仪器、便携式照明用器具、便携式电话、小型灭火 器、担架、安全绳索、长筒靴、粗白线手套及其它的必须救护设备和器械,为了 救护所需的呼吸用保护具有氧气呼吸器和空气呼吸器,要选择使用时间长的类型。作为主要救护器具有氧气呼吸器、救生气垫船型空气呼吸器等。再者,救护设备 和机械,必须经常进行保养管理,以便在紧急时能够立即使用。(3)救护训练要就有关救护必须的机械器具等的使用方法、急救措施、救护方法救护对训练. 救护训练要对呼吸用保
12、护具、救护机器、测定仪器仪表等的操作和使用方法进行 训练,以便为了救护而入洞的救护人员能够安全活动。并且,除了对受伤者做人 工呼吸、心脏按摩苏醒抢救措施外,还要进行止血、骨折部位的固定、烧伤、溺 水等的应急治疗。再者,其训练周期规定为当隧道等长度达1000m时要训练一次, 其后每一年以内训练一次。(4)救护物资为对付可能发生的隧道涌水、隧道坍塌等突发事件,要事先准备一定量的编织袋 (沙袋用)、注浆设备、排水泵、材料(现场配制)及其他突泥涌水处理用材料、 机具.设专人进行管理,确保抢险物资设备能随时投入使用。(5)救护措施当发生险情时,在场值班领导、领工员、工班长或安全员,应立即组织人员迅速 撤
13、离危险区域,无法立即撤离的机械不予撤离,以人为主,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 全。撤离危险场所(一般撤离至洞外)后,立即清点现场施工人员数量,查看有无人 员未逃离现场,并立即上报有关情况给项目部领导。项目经理部领导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灾程序,组织人力、物力全力抢险 救灾,减少降低灾害损失。当发生人员伤亡时,按紧急抢险方案及时进行救援工作.在确保救援工作人员无 生命安全威胁的情况下进行抢救工作,若自身无救援能力时,及时上报当地政府 或相关部门进行救援,同时做好相关配合救援工作。当抢救出伤员时,根据伤员人数、受伤程度,由医务人员在现场采取相应的急救 措施后,按照先重后轻的原则,及时将伤员送到医院进
14、行抢救、治疗。现场采取安全警戒线或隔离措施,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避免灾害损失的 扩大。根据灾害损失情况,按照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及条文的相关规定, 及时上报上级机关或相关部门,等待下一步的调查处理.主要施工风险紧急救援预案 本工程虽然存在地质、风化深槽及全强风化段等不良地质施工风险,但其发生 后最终导致的结果都是隧道坍塌或涌水突泥,因此,本工程的救援预案主要针对 各种风险产生的不良后果一一隧道坍塌或涌水突泥以及隧道施工中各种突发事 件产生的不良后果制定。3. 2. 3隧道涌水突泥紧急救援预案(1) 一旦服务隧道掌子面发生险情,掌子面人员迅速按逃生路线撤离,同时启 动报警系统,
15、发出警报信号。主隧道掌子面人员听得报警后迅速撤出,如主隧道 已安设防水闸门必须立即关闭,阻止涌水对主隧道掌子面的冲刷.对连接主隧道 与服务隧道的横洞采用提前储备砂袋等物资材料进行封堵,减少泥水对主隧道的 破坏,如果涌水量较大,人员可利用救生圈、皮划艇等进行逃生,待人员撤离至 防水闸门以外,迅速关闭服务隧道防水闸门,另一主隧道掌子面根据施工情况组 织人员避难。根据发生险情的情况,及时上报地方政府或相关救助部门,请求紧 急救援,并做好相关配合救援工作。(2)当服务隧道险情处理完毕,在险情发生位置提前向主隧道进行预注浆,避免 主隧道通过此段时险情的发生。(3)主隧道应根据服务隧道提供的地质资料,并结
16、合超前地质预报,提前做好 预防工作,尽量避免险情发生。(4) 一旦主隧道掌子面发生险情,掌子面人员沿逃生路线迅速向洞外或竖井口 撤离,同时启动报警系统,发出警报信号,待人员撤离至防水闸门以外,迅速关 闭防水闸门,其他人员通过就近横洞沿服务隧道方向继续向洞外撤离.服务隧道 掌子面人员及其他人员停止施工,迅速向洞外撤离,待人员撤离后,关闭服务隧 道防水闸门。并根据发生险情的情况,及时上报地方政府或相关救助部门,请求 紧急救援,做好相关配合救援工作。(5)发生突水突泥险情时,可根据施工人员所在的位置,各班组负责人应带领 自己的班组,就近选择逃生线路,分别通过主隧道和服务隧道向洞口或竖井口方 向撤离,
17、进行避难,不允许有人员在横洞及其他非避难处所停留,避免发生拥挤。 现场最高管理者负责疏散撤离的指挥工作,各级调度人员坚守岗位,保持通讯畅 通,及时反馈人员撤离及险情出现情况等信息.(6)待涌水突泥保持稳定后,利用潜水泵进行排水,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事故处理。请海底潜水员探测海底地形是否出现沉降或塌陷,是否有海水回灌,根据探测 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处理。用于封堵的防水闸门距掌子面较近时,且探明围岩有坍塌,在安全地段设置挡 水墙,并对受害地段的隧道进行帏幕注浆,对突水突泥及坍塌面进行加固,然后 继续施工.涌水量较大,受害地段较长,可采用迂回导洞,避开受害地段施工,与原隧道 相接,然后处理受害隧道。在陆
18、域全强风化岩地段发生涌突水或隧道坍塌时,可在发生事故的地面采取措 施进行排水和隧道加固处理。(7)其他同本章5。2救援预案。3. 2. 4隧道坍塌紧急救援预案当发现坍塌时,发现人应及时发出警告信号,在危险区域的人员立即撤离, 同时禁止其他工作人员接近或进入危险区域。(2)工作人员撤离至安全位置后,及时核对现场人员数量,查看有无人员伤亡。(3)现场负责人或值班安全员、工班长等立即报告项目部领导,并立即启动应 急抢险程序.(4)当发生人员伤亡时,立即采取紧急救援工作,救援时必须2人以上进行防护, 在确保救援人员无生命危险的情况下进行抢救工作;若继续坍塌无法救援时,则 在安全位置守候待命,以便及时进
19、行抢救,抢救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抢救人员的生 命安全,防止坍塌损害进一步扩大。(5)当抢救出伤员时,根据伤员人数、受伤程度,由医护人员在现场采取相应 的救治措施,采取先重后轻的原则及时将伤员送到医院进行抢救、治疗。(6)若坍塌特别严重,自身救援能力有限时,应立即上报地方政府或相关救助部 门,请求紧急救援,同时做好相关配合救援工作。(7)根据伤亡程度及时向上级机关汇报坍塌损害情况,等待上级指令或进一步 调查处理。(8)现场采取与坍塌程度及范围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控制坍塌的进一步发展。 在确保施工人员安全的环境下,积极进行坍塌处理,尽快恢复正常施工生产.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包括:详细观测隧道坍塌范围、形
20、状,塌穴的地质构造,分析塌方原因和地下水活动 情况,制定处理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实施。发生塌方后,及时加固未坍塌地段,防止塌穴扩大和继续发展,同时加强排水 工程。当塌方规模较小时,首先加固塌体两端洞身,尽快施作喷射混凝土或锚喷联合 支护,封闭塌穴顶部和侧部,然后清渣。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塌渣上架设 施工临时支架,稳定顶部而后清渣。当塌方规模很大,塌渣体堵死洞身时,采取先护后挖的方法。在查清塌穴规模 大小和穴顶位置后,采用管棚法或注浆凝固法稳固围岩体和渣体,待其稳定后, 按先上部后下部的顺序清除渣体.对塌方冒顶,在清渣前应支护陷穴口,地层极差时,在陷穴口附近地面打设地表 锚杆,洞内采用管棚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紧急 施工 风险 过程 控制 处置 预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