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调研总结(4篇).docx





《环境保护调研总结(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调研总结(4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环境保护调研总结(通用4篇)环境保护调研总结(通用4篇)环境保护调研总结篇1(一)河流域概况河是*县的最大河流,位于松花江干流中游左岸。发源于*县北 部小兴安岭的青山岭。源头高程在410.00米,发源以宝林河为主, 与安乐河汇合于太平林场后,始称河。河流域面积1929平方公里,全部在*县境内,占*县行政区域 总面积的34. 8%o流域地理位置,东和东南与大、西北河两流域分水, 北与铁力县巴兰河流域相接,西北为庆安县界,西与木兰县木兰达河、 白杨木河、*县浓浓河、富拉浑河四个流域接连,西南为*县小桥河 流域,南为松花江。河流域地理座标为:东经 128°; 11'; 128°;
2、52′, 北纬 45°; 58′ 46°; 37′ o河流域形若仙人掌,南 北中线长91公里,东西平均宽20公里。最大宽度在上游凤山屯附近, 宽36公里,最小宽度在下游桦树屯处,宽5公里。河网密度系数0. 33O(二)河采砂现状据向有关部门了解,目前,我县河干流上现有砂场8个,都经县 水务局颁发了采砂许可证。经现场调查,我局感到,目前,我县河河 道采砂行为,虽然都有水务部门的审批手续,属于合法经营,合法采 砂,但在采砂的过程当中,这些采砂业主都存在超范围开采,无秩序 开采,随意开采的行为。现在的河在每个采砂段上,采砂业主是哪的 砂料好就采哪,根本
3、不管是否会改道,是否会造成水土流失,是否会 造成耕地的毁坏,到处都是千疮百孔。现在的河可以说是“开膛破肚” “心、肝、肺”都被掏空了,我们的母亲河已是满目疮痍,遍体鳞伤, 不堪重负。一是河采砂给河道行洪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8处砂场中,有部 分采砂场不按规定,严重违法开采。如有的采砂主在稳定性很好的河 岸边,或者禁采区开采砂石料,违背自然规律改变河道行洪方向;有 的采砂主不按照河道主管部门批准的开采方式进行开采和弃料,没有 源,又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应倡导改进。近几年政府投入不少, 但在项目的后续管理方面尚显薄弱,需改进。进一步加快城市污水 管网改造完善工程,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必须通过
4、引入 市场竞争机制,对项目建设与管理按照企业化、市场化的模式动作,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金不足以及投资、运行效率不高的问题。树立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意识。 只有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的每一件细小的事 情做起,从选择善待环境的生活方式做起,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的 社会才能具备现代社会应有的文明程度,才能真正愉快舒适的生活, 我们生存的土地也才能生命之水长流,青山常绿空气长鲜。环境保护调研总结篇4一、城区环境保护管理现状(一)城区环保体制演变状况xx区环保管理体制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初创期。1980年,始 设“江北县革命委员会环境保护办公室”,隶属
5、县计建委,这是最初 的环保管理机构。1984年,江北县革命委员会环境保护办公室与江 北县城建局等合并成立“江北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85年,江 北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撤销,成立“江北县环境保护局”。二是调 整期。1980年,市环保局设立xx市环境污染检查管理所江北县管理 所。1984年,撤销江北县管理所,成立江北县环境监测站,负责为 县城环境管理提供各种技术依据。1985年,成立江北县环境监理所, 负责排污费征收、污染源监管、污染事故纠纷查处。20xx年,机构 改革后,设立xx区双凤桥、双龙湖、回兴、龙溪环境保护站,承担 各街道小型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小规模排污单位监管、排污费征收和 污染
6、事故纠纷查处。20xx年,四个街道环保站经整合成立两路城区、 龙溪城区环境保护站。三是稳定期。目前,xx区环保局有办公室、 综合科、行政审批科、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管理办公室、区环境监 察支队、区环境监测站、两路城区环境保护站、龙溪城区环境保护站 等内设机构,职能和机构已经趋于稳定。(二)城区环保工作重心逐步转移1990年以前,城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是工业污染防治,主要 是监督工业企业防治废气、废水、废渣污染。从1989年启动两路镇 烟尘控制区建设开始,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上来。 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技术的手段,开展“蓝天、碧水、绿地、 宁静”四大行动,对城市大气、噪声等面
7、源进行了治理。实施了双龙 湖、宝圣湖等城区湖库的污染治理,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建设了 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环境基础设施。先后开展噪声达标区、清 洁燃料区、基本无煤区、无煤区域建设。20xx年,将160多户皮鞋、 服装、家具等加工企业迁出了城区居民楼院,有效改善了两路城区人 居环境质量。(三)城区环境保护运行机制基本成型经过多年探索,城区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了以下工作机制。一是全 面规划、综合决策的引导机制。将“环境立区”作为全区发展战略, 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的方针。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意见、XX市 xx区环境保护规划纲要、XX市xx
8、区保护环境三年大整治工程 实施方案,20xx年又启动了国家生态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在 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园区在开发建设、重大项目 引进时,必须征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意见。二是“谁污染谁治理、 谁破坏谁恢复”的责任机制。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 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开展环境执法监督,查处和纠正环境违法 行为。三是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考核机制。出台了XX 区镇街开发区和有关部门党政一把手环保工作绩效考核办法,不断 强化对镇、街、开发区和有关部门党政一把手的环保工作年度考核。 四是统一监管机制。即由区环保局依法对全区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宏观 指导、统一规划、组织
9、协调、督促检查和提供服务。五是分工负责、 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协作机制。根据环保法律法规规定,规划、建 设、国土、安监、公安、交警、文化、卫生、水利、农业、林业等部 门必须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密切配合、加强联动、形成合力,对违 法排污、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以及侵害人民群众环境权 益、危害环境安全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近年来,已联合开展蓝天行 动联合执法、城区禁煤整治行动和娱乐业噪声污染整治行动。六是预 防为主、源头控制的治理机制。鼓励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 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将高能耗、高污染、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和 工艺拒之区外。(四)环保管理富有成效一是抓创建提升环保层次。十
10、多年来,先后开展了创建卫生县城、 XX市环境保护模范区、XX市山水园林城区、国家卫生区、国家环境 保护模范城区、国家园林城区、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系列创建活动, 最后均通过考核验收,实现全面达标。二是抓联动整合管理资源。通 过形成和完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促进了夜市扰民、加工企业扰民、 双龙湖污染等系列重大环境问题的解决。三是抓预防争取治理主动。 通过严格执行环境准入规定,近几年共否决了近100亿元的建设项目, 减少了大量污染源,减轻了环保治理的工作压力和难度,留下了更大 的发展空间和容量。二、城区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一)主要问题1、城区湖库污染严重。城区湖库水体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
11、 但城区湖库水体污染却十分严重,已经成了无库不污。5个湖库中红岩水 库长期处于劣五类水质;双龙湖、宝圣湖、木鱼石等湖库一度出现劣 五类水质,碧津湖水质污染亦不容乐观。2、大气污染日趋加剧。由于开发建设规模大、速度快,城区施 工扬尘、道路扬尘成了大气污染的祸首。加之主次干道车流量大幅提 升,监管执法乏力,汽车尾气污染日益严重。餐饮业快速发展,金港国际餐饮一条街、龙溪龙华大道餐饮一条街等餐饮业 集聚区,以及居民住宅楼下餐馆的油烟污染相当突出;小餐馆燃煤禁 而不绝,容易反弹。3、噪声污染愈演愈烈。居民住宅楼中开设的歌城,尤其是以两 路一支路卡厅一条街噪声污染最为严重。市民在居民楼院办丧事,在 户外跳
12、院坝舞等造成的噪声污染时有投诉。汽车鸣笛、餐饮、宾馆酒 店中央空调噪声污染等对周围住户正常生活都造成了一定干扰。4、城乡结合部环境面貌堪忧。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家庭作坊多,环境设施不全,市政管理不力,往往垃圾乱倒、污水乱排,人居环境 质量较差。(二)问题成因1、规划失误。一是城市规划未进行严格的功能分区。如位于回 兴的原空港工业园a区,由于规划不当,在引进工业企业同时,又在 其周围兴建了大量居民住宅楼,噪声污染、大气污染严重,民企矛盾 尖锐,政府不得不对污染企业进行搬迁买单。二是高密度、高楼层的 建筑物与湖库零距离接触,过度“亲水”的建筑规划,开发商急功近 利的雨污混排,不但破坏了湖库良好的自然
13、生态景观,而且增大了污 水收集难度,难以使污水离开湖水,无湖不污、无湖不臭在所难免。 三是对文体设施规划布局不科学,群体性文化体育活动和商业性文化 活动,难免产生让人无法忍受的噪声。2、体制不顺。目前湖库管理的体制,是湖库水环境保护工作由 区环保局监督管理,而水体由水利局管,岸边植被由建委管,岸边道 路及卫生管护由市政委负责,形成多头管理,谁都难以对湖库水质保 护负责的困境。又如城区噪声污染防治,区环保局负责工业生产和建 筑施工噪声监管,而社会生活噪声主要由公安部门管理,机动车鸣笛 管理的执法主体则是交警支队。对歌厅的噪声管理,公安、环保、文 化、工商都涉及,但产生噪声污染以后往往都推诿给环保
14、部门处理, 互不配合。体制不顺导致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长期无法根除。3、重经济轻环保。我区在发展上更多强调的是快,先发展后治 理的潜意识从未改变。因此,要求环保让路,让项目建设先上车后补 票,往往造成环评、“三同时”等措施不到位,留下环境污染后遗症。4、监管能力建设滞后。环保事业人员不足,且人员结构不合理。 区环保局57名在职职工中,学环保专业的仅5人。同时,管理任务 过分繁重。城区面积与几年前“创模”相比扩大了 1倍以上。区环保 局要承担全区1700多家排污工业企业、4300多家生活源、6家集中 式污染治理设施的监督管理。过去市环保局监管的重点企业也将全面 下放到区环保局管理。另外,执法工作压
15、力太大。20xx年,仅区环 保局处理环保投诉案件达2100多件,今年已处理投诉案件近1100件。 环境监测任务也越来越重,我区监测站属二级三类,需要配备监测人 员30人,目前人员差距太大。5、环保执法不严。为了改善发展环境,促进我区招商引资,有 关部门在环保执法方面往往只能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没有发挥环保 执法遏制环境违法、推动环保工作的应有作用。三、提升城区环保管理水平的建议(一)统一认识,坚持环保基本国策不动摇牢固树立城市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双赢”观念,在推进城区发 展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区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不断强化 环保“高压线”意识和“红灯”意识,彻底转变重经济轻环保的观念,
16、 全面贯彻环保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巩固和发展国家 环境保护模范城区成果,努力把打造成为宜居名区。(二)开拓创新,不断完善环保管理体制面对城区湖库、大气、噪声三大污染难题,必须要有超乎寻常的 管理体制,按多头管理的现行体制,是难以治愈这三大顽症的。一是 创新城区湖库管理体制。建议城区湖库定位为城市公园,并按城市公 园进行管理。为此,城区湖库可全部归区建委管理,区环保局负责水 质监测,水农局、市政委的管理职能可依法委托区建委履行。二是继 续大力开展“蓝天、碧水、宁静、绿地”四大主题活动,针对突出问 题重点实施城区水体治理、建设施工环境整治以及对交通噪声、工业 污染排放的长效管理。逗硬
17、实行牵头部门负责制,相关执法部门必须 无条件配合。三是各街道设置环保站,具体负责辖区内环境保护工作。(三)科学规划,从源头上预防污染一是区政府应出台XX区湖库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建 筑物与水面距离(30米或50米以外为宜)、容积率和建筑物高度、排 污管网建设要求等,防止有关部门乱作为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发生。二 是群众健身广场、歌厅、夜啤酒街等应纳入控规和建筑规划,防止面 源性噪声扰民,打造符合“使用清洁能源、保持宁静洁净、绿化美化 较好、餐饮管理达标、建设施工文明”等要求的人居环境。坚持城乡 统筹的发展思路,防止城区污染向周边郊区和广大农村扩散和转移。(四)夯实基础,着力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
18、设将环境保护的投入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保证其增长幅度高于同 期经济增长速度。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 制,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建立社会各方参与的大环保工 作格局,积极推进环保投资主体多元化、产权股份化、运营市场化和 服务专业化。健全完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环境监测网络等城市环 境基础设施,加快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和应急能力建设。(五)依法行政,继续强化环境保护执法严格环境执法,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坚持严管重罚不 动摇,严厉惩处环境违法行为,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对环保执法人员、 执法单位和有关领导,在环保案件执法中不作为或乱作为,给环境保 护造成严重危害的,应严肃
19、追究其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加强宣传教 育,营造环境保护的良好执法环境和社会氛围。就地整平回填恢复河道原来状况,在河道形成了 “采砂矶头”,严重 影响河道上下游、左右岸的防洪安全;有的采砂主,违反规定在禁采 期违法开采,给河道行洪安全造成威胁。二是河采砂对沿岸的水利基础设施造成了破坏。挖走河道内的砂 石料,形成的洼地,以及弃料堆积而形成的障碍物,改变了河流方向, 加剧了河水对河岸、河堤和河床的冲刷,导致河道河床下切深陷,河 岸、河堤抽根坍塌,河势发生变化,造成河床下降。汛期发生洪水极 易冲毁农田,淹没村庄,同时,还会对桥梁、拦河坝、沿岸渠道等基 础设施构成被洪水冲垮的危险。三是河采砂给生态环境造
20、成了严重影响。河道砂石资源是生态环 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道砂石资源无节制的掠夺性开采,造成对生 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使河道涵养水源的能力大幅度下降。过渡的开采, 一方面会造成主河道缺水,甚至出现河水断流,另一方面会导致地下 水下降,影响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四是河采砂导致国有资源大量流失。由于后期环境监督管理不到 位,导致采砂业主超范围、超深度开采,致使大量国有资源大量流失。 同时由于缺乏合理规划,有些采砂主对资源的无序开采和掠夺性开采, 已经造成河道砂石资源在一定区域相对匮乏,影响到当地经济建设和 发展。五是河采砂严重影响了我县生态旅游开发事业的健康发展。无序 的滥采乱挖,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保护 调研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