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农业农村局人才工作述职报告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农业农村局人才工作述职报告2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农业农村局人才工作述职报告2篇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2022年农业农村局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人才发展战略和工作部署,着力培育高素 质农业农村人才,为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一、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智力支持一是倾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积极开展乡土人才选拔推荐 活动,评选一批作风优良、贡献突出、技术水平高、带动作用 强的乡土人才,陈记茶业*、旭丰生态农业*分别被评为*省优秀 农村实用人才;团黄贡茶徐柏云被评为*市“十佳农民”。按照 “扶持主导产业、培训专业人才、进村办班指导、全年跟踪服 务”的要求,选拔2名村两委成
2、员、6名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 赴*来凤新街村、蔡甸星光村等地参加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培养一批技术骨干和引领乡村发展的“领头雁”。为进一步建 设一支素质过硬的乡村人才队伍,选派8名农业经营主体负责 人参加全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养计划,进一步提升干事创 业、联农带农的能力,让乡村产业领头雁”引领一方,带动一 方”。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 略目标,2022年着力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 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高素质农民578名,培训农村示范带 头人、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265人。通过科技教育培训,培养 了一批有一技之长、掌握了 1-2项实用技术的“田秀才”;通
3、 过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了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土专家”; 通过生产加工示范基地,培养了一批产业致富带头人和致富能 手。选拔31名优秀农村青年参加“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围 绕产业发展、社会治理、乡村规划、公共服务、农业科技等领 域开展定向培养,让高素质农村人才“回得去、留得住、用得 上“,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二是突出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进一步加强我县“一懂两 爱三过硬”的农业基层科技队伍建设,组织70余名一线的农业 技术推广骨干,参加知识更新培训,以“观技术、学经验、提 理论”等方式,考察学习外地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与成功经 验,集中学习乡村振兴先进理念和支农政策等,打造了一支精 干专业的农技
4、推广队伍,进一步推进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围绕* 特色产业发展,组织专业技术骨干80人次,开展技术培训120 余场次,培训3000余人;以乡镇为单位开展送科技下乡50 次,接受咨询1.5万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 2万份;遴选农 业科技示范主体150户,培植种植大户100户、种植能手100 人。全年组织培训11场,对全县科技示范主体、种养大户和致 富能手进行全覆盖培训,带动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 质。组织百余名技术指导员对全县305个村开展定点技术服 务,技术指导员每月至少到村2次。通过进入各村微信群,及时了解农民群众需要,及时解决群众农业生产技术难题710余 个,服务产业基地37万亩,为服
5、务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集聚优秀人才营造良好的创业 氛围一是创新人才政策。2022年新出台*县茶叶产业链建设 实施方案*县现代中医药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加快 推进茶叶产业链建设若干措施关于加快推进现代中医药产 业链建设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激励企 业做大做强;为支持茶叶、中药材产业产品开发、产业链延伸 和三产融合发展,相关部门出台关于服务茶叶、药材产业链 建设“四奖一免五优先”十项优惠政策;通过加大财税支 持、改善金融服务、落实用地用电保障政策、完善社会保障政 策等措施,大力引导各类新型人才回归农村,围绕农旅开展创 新创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
6、二是创建合作机制。采取校地、区域协作交流的人才引进 培育机制,建立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 培训、实践锻炼等多措并举的农村人力资源协同开发机制。加 强与中国茶叶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中医药大学、省农科院 等“校地院县合作”,在团黄贡茶、宏图药业等地创办院士工 作站、博士服务团,为新品种研发、农产品精深加工提供科技 支撑。三是创优实践平台。创办农民田间学校,创新培育方式, 培育了一大批专业技术型、技能服务型人才,共举办各类培训 班61期1.25万人次,*志顺农民田间学校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 田间学校。利用农业专家大院,组织近30名农业专家开展院县 共建,转化成果项目20余个,创办
7、核心示范基地25.6万亩, 实现新科技应用全覆盖。利用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组织全 县78名专业人才开展线上服务,为*10万农户提供在线技术指 导,有效提升了农业人才服务科技推广效能。三、细化人才管理举措,为培植留用人才提供有力的制度 保障一是完善政策扶持机制。充分发挥现有人才政策的正向激 励作用,加强政策落实力度,吸引有一技之长在外农村优秀人 才回乡创业、创办经济实体。二是健全管理服务机制。建立全县现代农村实用人才信息 库,加强人才动态管理与服务。借助省市科研平台,加强对农 业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服务,在提升培训、技术职 称评定等方面提供服务,为农业人才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三是构建
8、长效宣传机制。挖掘推广一批政治素质高、科技 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农业人才,推荐参加全国和省市农技人 才培训和“十佳农民” “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最美农技员”等评选活动,营造尊重人才、聚集人才、争当人才的良好氛 围,为*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2022年我们在农业农村人才培育、发展和服务上做了一些 实际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一步,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 面进一步做好人才服务工作:一是创新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人才工作职责, 增强人才工作合力;出台激励措施,“筑巢引凤”,吸引人才 落户*、扎根农村、建功农业。二是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建立县乡村“纵向到底、横向到 边”的人才
9、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和乡土人才培养 力度,按照产业类别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不断提升人才的政 策水平和业务素质,着力打造一支懂政策、精业务、善创新、 能服务的人才工作团队。三是突出发挥人才作用。组织农业科技人才、农村乡土人 才在各自领域和岗位创新创业、建功立业、服务发展,为推进 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2022年度抓人才工作情况述职报告根据安排,现将2022年度抓人才工作情况述职如下。一、人才工作主要做法(一)抓制度建设强领导。我局继续坚持党管人才的原 则,将人才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 定期研究、安排部署并注重抓落实,做到制度健全,职责明 确
10、,人员落实,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主要 职能股室具体抓,其他职能股室协同抓的工作格局。按照全县 人才工作年度安排,认真贯彻县委关于人才工作的重大决策及 会议精神,并结合民政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制定方 案落实并按时完成任务,及时报送人才工作信息,加强人才工 作宣传。(二)抓基层人才筑力量。根据关于推行政府购买社会 救助服务加强基层经办服务能力的实施意见(办法)文件精 神,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行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加 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建设,确保各项社会救助和社会 福利政策落实,我局结合实际,制定了本系统人才队伍建设规 划和人才培养、开发、吸引和稳定的措施。通过
11、公开招标、招 考给全县各乡镇民政办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购买社会救助经办 服务人员42名,有效促进民政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三)抓社工培育增服务。认真贯彻落实人事部、民政部 联合发布的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加大社会 工作人才培育力度,宣传动员组织乡镇村(社区)人员以及民 政系统人员参加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 为进一步加快社会服务工作体系建设,壮大人才队伍,XX县民 政局发动社区工作者和党员干部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宣传,积极 组织并动员我县有志之士参加2022年全国社会工作人员资格考 试;同时在XX市民政局联合XX职业技术学院开展2022年XX 市“社会工作”培训工作,XX
12、县共有406名学员参训。截至到 2022年11月,我县共计有持证社工51人,其中中级社工4 名,初级社工47人。(四)抓高校合作引人才。充分发挥XX省高校资源丰富的 优势,鼓励支持民政各类人才接受学历教育和相关专业教育、 职业教育,积极推荐重点领域骨干力量到相关院校学习进修, 通过与高校合作社会救助、福利福事、医疗养护等调研实践活 动,引导大学生参与民政实践、加入民政队伍,促进民政职业 教育和民政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培养民政急需的各类职业技能 人才。2022年与高校合作开展社会救助、福利福事、医疗养护 等调研评估活动4余次,撰写调研报告2篇,为高校学生提供 参与民生实践的机会,引导他们了解民生工
13、作,加入民生事业 队伍。(五)抓社区队伍保待遇。通过公开招聘面向社会招录了 22名专业社工充实到各个社区,举办社区工作者业务培训班, 对新上任的社区工作者进行专业知识业务培训。出台关于深 化党建引领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等4个文件,对城 乡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等职业的保障待遇进行详细规定,对所 需资金全额纳入了县级财政预算。(六)抓社会问题优服务。联合武汉市文澜社工服务中心 和XX县凤凰琴社工服务中心,在南河镇瓦寺前村、温泉镇花园 村、方咀乡白羊山村引入社工服务机构,由专业社工为“三留 守”及家庭提供困难帮扶、寒暑假托管、尊老爱幼、睦邻友 好、传统文化宣传、健康知识普及等各类服务。同时完善社
14、工 站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共引进腾讯公益五社联动家园助力站 和中华慈善总会五社联动志愿加油站两家社会公益组织,更 好的为社区居民进行多方位的服务。积极探索社会工作者分类 分级管理办法,探索适合我县的服务模式,推进网格员、人民 调解员等队伍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融合发展,由引进的专业社 工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培养村(社区)周边的社工人才。 全年服务村(社区)周边“三留守”群体2100余人次。二、存在的突出问题(一)人才引进数量不高。在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等 方面,由于思路陈旧、投入不足、措施乏力、财力的限制,用 于人才培养上的资金相对较少,对人才工作“抓什么” “怎么 抓”思路不清晰,普遍存在抓手
15、不实、不硬的问题,制约了对 人才的培养。(二)人才使用机制有待健全。存在人才岗位匹配不强的 问题。由于身份、资历等因素的限制,一些人才从事着与自己 特长不相匹配的工作,导致一些专业、行业技术很强的人才,没用武之地,出不成绩。为此,在人才的使用上,人才与岗位 的匹配性尤为重要。三、下一步打算(一)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坚持以用为本,把优秀民政人 才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承担重要任务。完善干部交流和轮岗制 度,通过挂职锻炼、参与乡村振兴、对口支援等方式,为民政 干部成长提供平台。实施民政人才项目,通过课题研究、业务 实践、项目孵化等措施增强民政人才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二)支持人才创新创业。鼓励民政专业技术人才、技能 人才及优秀大学生在民政相关领域创新创业,支持他们创办养 老服务、儿童保护、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企业或社会服务机构。 支持民政各类人才积极参与实践,打造一批能叫得响、立得 住、群众认可的民政人才品牌和服务品牌。(三)加强人才激励表彰。定期组织开展优秀民政人才评 选,表彰奖励民政系统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各类优秀民政 人才。举办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加强获奖表彰,突 出导向作用,激发人才活力。积极推荐民政人才参加各级各类 评选表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