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归园田居》教案【优秀10篇】.docx
《最新《归园田居》教案【优秀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归园田居》教案【优秀10篇】.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归园田居教案【优秀10篇】归园田居(其一)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四课诗三首中的一首诗,这三首古诗分别为汉末古诗和魏晋古诗,在我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单元学习目标是通过反复吟诵,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本诗是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诗。可说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辞,迎新我的颂歌。一秘范文为您带来了10篇最新归园田居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归园田居教案 篇一 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象、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领悟陶渊明诗意田园的内涵; 掌握诗歌的意象的组合方式; 学以致用,运用所学方法鉴赏同一类诗。 学生对“意象”这一概念理解模糊,甚至完全不知。 准确把握诗歌
2、的意象、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领悟陶渊明诗意田园的内涵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人物对比 把周杰伦与陶渊明在一次作文大赛上学生作文中引用频率进行对比引入新课 活动2【讲授】整体阅读 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诗歌内容是从哪几个方面展开的? 活动3【活动】诵读感悟 通过学生读诗来领悟诗歌情感。 活动4【讲授】破译意象 意象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是诗歌的精灵。 活动5【活动】找意象 找出诗中的意象 活动6【练习】鉴赏探秘 方法之一:意象修辞手法把情感演绎得可感可见 方法之二:意象成对出现,可以旋转出独特的审美天地 方法之三:要从结构上将意象组合成一幅画,融绘画欣赏技法于其中(
3、色彩美、意境美)。 活动7【测试】延伸拓展 田园诗的意象 稻禾、豆架、流水、蓑衣、草帽、犁铧、锄头、耕牛、鸡鸣、犬吠、猪叫,农夫、牧童、村姑 这是田园、每一件事都是一首诗,田园,乃是生长植物粮食也是生长诗意的地方。 活动8【作业】说说陶渊明 有人说陶渊明弃官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选择,也有人说他的选择是勇敢高洁的,那么你又是如何看待陶渊明的这种弃官归隐的人生选择的?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否值得赞赏?在当今时代是否可以提倡?请用200字左右的文段阐明自己的观点。 归园田居教案 篇二 1、熟知作者及其影响。 2、了解鉴赏古典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能力目标训练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与体味情感来鉴赏古典诗歌
4、情景交融意境的能力。 1、提高文学作品的欣赏层次,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 2、体悟古典诗歌中融注的积极健康的情感。 逐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并形成能力。 通过诗中形象及语言的分析来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 自制多媒体课件、播放诵读录音 一课时 导入分析文本把握主旨解析景语体味意境总结规律扩展练习 一、回顾旧知,介绍新知 1、有“田园诗人”、“隐逸诗人”、“靖节先生”、“五柳先生”之称的东晋最杰出的诗人是陶渊明。 2、桃花源记、饮酒、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归去来兮辞等诗文描写了田园生活。 3、陶渊明的诗歌喜写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现了对官场污浊风气的憎恶和对田园劳动生活的赞美。他的诗歌语言像雨后麦苗一
5、般清新。风格像田野间的春风一样真实、自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学们能说一说陶诗的影响吗? 4、明确: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题材,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朱自清也说:“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 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二、分析诗歌,明确主旨 1、播放朗读录音。 2、学生模仿诵读,熟悉作品,了解诗歌内容。 3、列结构图摒弃世俗喜爱自然 村居生活 田园美景 本性复苏 心旷神怡 4、归纳主旨 学生归纳:赞美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表达回归后的舒畅喜悦,
6、透露出其对官场污浊生活的憎恶、摒弃。 三、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体味情感,欣赏诗歌意境。 1、教师点拨: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借助哪些景物描写表现出来的? 2、学生选出描绘景物的诗句。 3、教师点拨: 这些乡村平平常常的事物,到诗人笔下却组成了一幅优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像世外桃源一样。诗人怎样点石成金,化平凡为神奇的呢?我们来品味写景诗句的语言美和情境美。(出示鉴赏提示) 4、学生讨论诗句“方宅十余亩”到“鸡鸣桑树颠”,分析景语,体会情思,教师点拨。 5、师生总结本诗情景交融的意境。 6、教师小结: “一切景语皆情语”,中国古典诗歌以抒情为主体,非常重视意境的创造,把情景交融作为创造意境的基本要求。读
7、者解读诗歌、鉴赏诗歌,正是要通过揣摩诗句,借助想象,再现情境,鉴赏融注了诗人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才能身临其境,领悟到诗歌的韵味、情趣。 四、拓展练习,巩固鉴赏方法 1、鉴赏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等诗歌的情思意境。 (课件展示诗文) 2、学生各抒己见,注意仔细分析、研读品味、体会意境。 3、学生讨论、回忆所学过的古典诗歌,进一步品味诗歌意境 原文: 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_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
8、返自然。 译文: 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十三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一、学习目标简要明确。 学生学习古诗,往往不知从何入手,更不知用什么方法去学习。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9、我根据新课标对学生学习古诗的要求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将这一节课的教学设定为“目标导学”课。我认真研究文本后,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定为“五个会”,即会朗读、会理解、会欣赏、会背诵、会默写。这样的目标即全面又简要。更值得欣喜的是,这样的目标,学生更易于执行与记忆,它为整节课的学习定下了科学的基调。 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落实到位。 整节课,我都十分注意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与落实。在“会朗读、会理解”的层面上,我指导学生学习了古今字词的读音差异,如“荷花”与“荷锄”中“荷”等字的读音,也指导学生理解了古诗字词的意思,如“荒秽”等字词句的意思。在“会背诵、会默写”层面上,我注重了学生对知识的积累训练
10、。这些教学环节的成功进行,使学生的古诗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三、学生能力得到了切实的训练与确实的提高。 我在引导学生进行目标式学习的过程中,注重了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自学能力、朗读能力、理解能力、赏析能力、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从他们的课堂表现来看,他们的这些能力确实得到了提高。 四、学生有了情感的体验。 教学中,我把诗歌中的语言美、意境美等的欣赏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他们在品析中得到了情感的体验。 五、学生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 在整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带着学习的目标,有层次、有步骤、有主见地完成
11、了既定的学习任务,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这种明了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这不正是我们教学的宗旨吗? 六、由于缺少了多媒体等的辅助教学,教学缺失明显。 这一节课,虽然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也比较积极主动,但课堂容量少了一些,比如拓展阅读虽然有了安排,但远远做得不到位;诗歌的相关习题也没进行专门的训练;对于诗人当时的田园生活场景想象的训练时间也过少等。这些缺失值得我认真思考与改进。 这一节课虽然已成为过去,但是,我会从这一节课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进步 归园田居教案 篇三 1、激发联想与想象,再现丰富的诗歌画面。 2、背诵诗歌。 1、通过联想与想象再现诗歌
12、画面,以此来理解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 2、讨论探究,感悟陶渊明及其诗歌的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宁谧优美的田园风光,体悟陶渊明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理解“田园”的深层意蕴。 2、汲取陶渊明及其诗歌给予我们的精神营养。 教学重难点: 1、借助联想与想象再现诗歌画面,以此来理解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 2、感悟陶渊明及其诗歌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探究法,情境创设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 魏晋时期,因为社会日渐动荡,政治权利更迭频繁,内部纷争剧烈,战祸不已,疾疫流行,因此魏晋人士们普遍感受到生命短促,人生无常。有人“晤言一室之内”,
13、有人“放浪形骸之外”,以此来对抗那个时代给人们所带来的压抑。今天我们要介绍一位魏晋名士,他也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之下,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为后世求而不得的知识分子们提供了一种理想生活的范式。他就是陶渊明。今天,我们通过归园田居其一,来了解陶渊明的生命之场。 二、初读,自读感诗意 1、齐读,矫正字音,感受意境。 2、解题 衔接语:诗的题目犹如人的眉和目,所谓“眉目传情”,你认为题目中哪个字是题眼? “归”。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在听的过程中思考: “归” 换成“去”“来”可以吗?文本中哪里可以体现出来“归”?在文本中找到呼应“归”的依据,选取1-2处解释。 三、再读,品读赏田园 衔接语
14、朱光潜: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融合。诗歌里面还有一组意象显示出了与上面一组意象不同的特点与感情。请同学们自己齐声诵读并在诵读的过程中划出来。 1、 齐读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方宅十余亩虚室有余闲”。 2、赏景:借助想象和联想,描绘画面。(概括景物特点) 请同学们以句号为单位,选取一句或两句你喜欢的写景的句子,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预设: “方宅十余亩,草屋九间”:宽敞,整齐,闲适。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赏心悦目,怡然自得,花荣实繁,生机勃勃。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安宁,祥和,朦胧,恬静,温暖,淡远,自在。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淳朴,自然,幽静,辽阔,安闲自在。 “忽听无
15、尘杂,虚室有余闲”:纯粹,干净。 3、诵读:读出怡然自得与轻松闲适。 这首诗歌颂田园生活。而田园生活轻松、清新,淡雅,读出这种和谐之美。语气应该缓和而自然,让人听了感到很温馨,很轻松。 四、三读,联读现启迪 衔接语: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鼻祖,他创造了一种范式,从此士大夫心里便有了田园。对于陶渊明诗歌风格的把握和情感的理解,解读“意象意境”很重要,“知人论世”这一点也很重要。我们先来看一下他的为官经历(ppt展示)。 393 年(29岁),任江州祭酒。 (不久解归) 400 年(36 岁),在桓玄手下当幕僚。 (三年后归隐) 404 年(40 岁),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 (三年后归隐) 405 年
16、(41 岁),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参军。 (很快辞职) 405年(41 岁),任彭泽县令 。 (81天后辞归) 1、自主思考 结合你诗歌内容及你所了解的陶渊明思考:为何陶渊明在短短13年内五入五出? 小结 : 所以陶渊明不是真的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所以他把自己比成“羁鸟”和“池鱼”。当陶渊明觉察到官场与自己的本性相违背的时候,便毅然的决定隐居,回归到自己的田园。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无力改变,转而追求自己的道德完善,寻求人性的复归。田园生活意味着自由、自然、自足,它是陶渊明的灵魂容器,是他表达生命忠诚的唯一住所,也是他现实人生的一个驿站。 真正纯净的灵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不
17、断地滤出思想杂质的过程中逐渐变得澄澈的。 2、小组探究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出示ppt)“归隐”的深层动因求得内心的宁静和谐 这种内心的宁静和谐,这种寄情山水、回归自然的情怀,不仅是中国文人独有,更是一种全人类普遍意义上的情感需求。德国诗人赫尔德林曾经说过,“世界充满劳绩,人却诗意
18、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晚年时的看到这句话时亦幡然醒悟,说:人类的本质,就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何谓诗意?在陶渊明清新舒缓的田园生活的诗句中,蕴含着几千年来人类对生活最朴质的追求。 小组讨论:如何“诗意地栖居”?(学生小组讨论,形成文字,选代表作答) 预设: 1、学会欣赏平凡之美 2、偶尔给心灵放个小假 3、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小结:读遍天下诗书,尽赏人间美画,聆听经典名曲,游览祖国山河,都是走向诗意人生的最佳途径。 五、本课小结 可以说,诗意,就是静下心来,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从这个意义上说,陶渊明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念想不尽的桃源幻境,留下了心旷神怡的田园牧歌,更以
19、他躬耕自足的归隐生活给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陶渊明早已成为过去,但人们面对“进退出处”的人生选择从未停止。祝愿大家不管身在何处,过着怎样的生活,都能够有一方心灵的净土可供灵魂诗意地栖息。 六、作业 背诵全诗。 归园田居教案 篇四 1、以“归”为线索,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思想感情 2、训练学生欣赏诗歌意境,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3、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1、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理解作者感情的读诗方法。 2、把握诗歌意象,欣赏诗歌的意境,体会平中有奇,淡中有味的语言特色。 1、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 2、理解作者不满现实,反抗黑暗,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
20、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学习方法:朗读、品读、比较、探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图猜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提示语: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草,芳草凄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2)“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 2、看图猜诗,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和饮酒(其五) 明确: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
21、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文常简介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挚,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开创田园诗一派,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写于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五个方面描写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抒发了作者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全诗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二、朗读探究,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1、听读录音,标出生字词的读音,简单批注难点字词。 2、学生自由朗读,感
22、知课文。 请两位同学扼要概述诗文内容,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到两句进行朗读,读出感情,并说出喜爱的依据。 3、集体朗诵 三、小组合作研究 提问:“归”字是诗眼,标题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值得我们思考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讨论 明确: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朗读课文,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 1、从何而归?官场生活喻 尘网樊笼 情厌恶悔恨 2、为何而归? a、少无适俗韵: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 性本爱丘山: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 b、守拙归园田:保持自己高尚的节操和自由的品性3。归向何处?“守拙归园田” 4、归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归园田居 优秀10篇 最新 园田 教案 优秀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