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5篇.docx
《最新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5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5篇2022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一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围绕复式条形统计图精心设计思考题,先引导学生讨论,然后总结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及绘制方法。本节课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的。 1创造性地选择例题素材。 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某地区城乡人口数量)与本地区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差距,因此对教材例题进行了改编。这种以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情境导入新课的方式,达到了激趣引入、复习旧知的目的,并对学生动手绘制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练习进行改进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直条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或底纹。从课堂效果来看,多数学生能说清楚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及绘制方法,从而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
2、学习做好铺垫。 2让学生学会思考、与他人交流和聆听他人的意见。 在教学设计上,通过演示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图例,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教学时首先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然后提问“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引起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在讨论和交流中学生聆听和进行简单的辩论。最后引导学生根据新的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观念和知识上都得到提升。从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来看,都是学生在自主探究,通过合作交流掌握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 3自主学
3、习,关注类推能力的培养。 学生掌握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之后,出示不完整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运用类推的方法自己独立补充完整,并通过交流汇报完善知识结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卡片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调查本班同学喜欢吃的水果情况(梨、苹果、橘子、香蕉),现场统计,每人只选一种。 1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制成统计表。 2、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两个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吗? (组织学生绘制统计图) 3小组内交流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1)画纵轴和横轴。 (2)确定单位长度。 (3)写类别,画直条。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在生活
4、中收集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完成单式条形统计图,并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由此导入新课。这样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绘制好的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最新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自然数。 2.认识自然数的6种含义。 3.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认识自然数,及自然数的一些含义。 教学重难点: 认识自然数的6种含义。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看图编题。 出示图片、学生编题 小结:自然数0、1、2、3、4、5等,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 二、揭示课题 认识自然 三、新
5、课探索 (一)探究一:自然数 1.数苹果,看个数。 (1)出示:1个苹果。 提问:现在你看到了什么? 回答:1个苹果。 (板书:1) (2)逐步的一个一个添加苹果。 提问:现在有多少只苹果?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成:1、2、3、4、5 提问:这里的1、2、3、4、5表示什么? 回答:苹果的个数。 (板书:表示个数) 2.找名次,看序数。 (1)出示:刘翔110米栏比赛后的领奖的情景 提问:谁得了冠军?冠军还可以怎么表示呢? 回答:第1名。 (板书:1) 提问:那亚军和季军又可以怎样表示? (板书:2、3) (2)提问:这里的1、2、3表示什么? 回答:表示比赛的名次。 小结:比赛的名次是一种有序
6、的排列。1、2、3也可以表示这样的序数 板书:表示序数 3.小结:像1、2、3这些用来表示计数编序的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被称为自然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深入地了解自然数。 (出示课题:自然数) 4.认识自然数。 (1)提问:谁能说说看你在平时生活中的哪些情况下可以用自然数表示? (2)学生举例回答 (3)小结:所以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做自然数。 (二)探究二:自然数所表示的6种含义 1.自学。 2.交流反馈。 学生逐步归纳自然数的6种含义。 3.小结。 表示序数如第3个。 表示个数如3个。 表示代码如:邮政编码中的3,3号运动员等。 表示量数如:“多长?多大?多重?”。 表示计算结果
7、如:2+1=3。 表示重复计算的次数如:2重复加3次:2+2+2=32=62重复乘3次:222=23=8 探究三:“0”的认识 1.提问:“0”是自然数吗?说说你的理由。 (1)学生介绍说理。 (2)小结:从历看,国内外数学界对于0是不是自然数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0是自然数,另一种认为0不是自然数。建国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材一直规定自然数不包括0。目前,国外的数学界大部分都规定0是自然数。为了方便于国际交流,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11-2.9)第311页,规定自然数包括0。所以在近几年进行的中小学数学教材修订中,教材研究编写人员根据
8、上述国家标准进行了修改。即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0、1、2、3、4、5、6、叫自然数,简单说就是大于等于零的整数。 (4)板书:0是自然数。 2.提问:有比“0”更小的自然数吗? (1)回答:“0”是最小的自然数。 (2)提问:的自然数会是几? (3)回答:没有的自然数。 (4)板书: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的自然数。 3.小结。 0是自然数中最小的一个。0加1得1,1加1得2,2加1得3,这样继续下去可以得到任意一个自然数。而从自然数的排列顺序可知,后面一个自然数比前面一个自然数多1。因此,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合并而成,所以1是自然数的
9、单位。0可以看成是由0个1组成的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集合。如果把任意一个自然数用字母n表示,那接在这个自然数后面的一个自然数可以表示成“n+1”。 板书:每个自然数都只有一个自然数接在它的后面。自然数n的后一个自然数是“n+1”。 四、课内练习 1.找出下面哪些是自然数。 18、100.01、0、10000000、-9 2.判断。 (1)从1开始的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 ) (2)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都是自然数。( ) (3)没有的自然数,也没有最小的自然数。( ) (4)接在自然数18后面的自然数只有1个。( ) (5)在4.2和8.5之间有4个数。( ) 3
10、.有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间的一个数可以表示为(a1),那么另外两个自然数可以表示为( )和( )。 五、本课小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自然数有哪些深入地了解呢? 1.0是自然数。 2.每个自然数都只有一个自然数接在它的后面。自然数n的后一个自然数是“n+1”。 3.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的自然数。 六、课后作业 找找身边的自然数,说一说它所表示的含义。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篇三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2、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11、。 3、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前质疑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小魔术,我们来看看。 这个数认识吗?几呀?出示数字卡片:1 我能让这个数变大,看仔细哟。(添了一个0) 这个1的末尾添了一个0,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老师还能把这个数变小,知道怎么变吗?就要把末尾的0(去掉),看着啊。 看来,我把整数末尾的0 去掉,这个数就缩小。那100去掉末尾两个0,大小怎么变化的?(缩小了100倍,好极了) 师:刚才我将这个整数的末尾
12、添上0,这个整数就变大了,我又将这个整数的末尾去掉0,这个整数就变小了。 2、师:接下来再变一个小数的魔术。这是几?(0.1)看着啊,老师还能把它变大。变大了吗? 这可奇怪了,刚才整数的末尾添上0,这个数会变大,整数的末尾去掉0,这个数就会变小,那我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变不变呢?你认为呢?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只是大家的猜想,这个猜想对不对呢?这就需要大家一起来验证一下。 板书:猜想 验证 二、探究新知、课中释疑 1.探究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 (1)有以有的知识来解释一下这三个数的大小。 请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 板书:1分米=10厘
13、米=100毫米 (2)导入例1: 你能把它们都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的形式吗?必须体现它们的原先单位。 导:分米和米有什么关系?厘米、毫米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演示: 1分米是1/10米,写成0.1米 10厘米是10个1/100米,写成0.10米 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写成0.100米 并板书:01米 0.10米 0.100米 那0.1米、0.10米、0.100米之间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很快回答后课件演示。并在他们之间加上等号。 我们还可以用重合法比较一下。(课件演示) (3)指导看黑板: 1分米 = 10厘米 = 100毫米 0.1米 = 0.10米 = 0.100米 提问:
14、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等式,可以从左往右看,再从右往左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在什么地方多(少)0?在这个小数的什么位置?多(少)0还可以怎么说? 小数的末尾添上0大小不变,去掉0大小也不变。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有这个性质呢?这是不是一个特例?我们还需再验证一下。 2.教学例2。 (1)比较1.30和1.30的大小。 导:想想0.30表示什么意思?0.3呢?应该涂多少格? 学生涂完色问:你为什么这样涂?之后演示涂色过程。 (2)同桌商量比较,汇报结论。 问:谁涂的面积大?1.30和。1.3的大小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直观比较法:看上去都一样大; 理论推导法:1.30是130个1
15、/100,也是13个1/10;1.3是13个1/10。 课件演示重合图形。(在原板书下再板书:1.301.3) (3)观察思考 观察板书1.30=1.3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看来不仅仅是个特例,再次验证我们的猜测。 3. 讨论归纳 教师指着板书说:你能把上面的研究结论归纳成为一句话吗?4人小组之间讨论一下,想想该怎么说才比较完整? 教师提问几个小组代表让其归纳,不够完整可以由其他小组代表补充。得出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课件展示) 4、指导阅读。 讲述:书上也证实了我们的研究,并把它称为“小数的性质”。齐读小数的性质。 5、质疑问难:(
16、判断) 你们对这句话理解的够不够透彻呢?挑战一下你们。(以下题目陆续出现) (1)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举例说明后返回小数的性质,红字强调“小数”。 (2)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举例说明后返回小数小性质,红字强调“末尾”。 (3)10.50=10.5=10.500 判断后返回小数小性质强调“大小不变”。 三、巩固运用、交流反思 小数的性质有什么作用呢? 强调: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l.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思考: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17、(1)提问:0.70你认为可以怎么化简才能大小不变? (2)学生自己完成。指名回答,让其说说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3)为什么105.0900的5左边的0不能去掉呢?(强调小数的性质中“小数的末尾的0”。) (4)练习: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0.40 1.820 2.900 0.080 12.000 回答后小数末尾的0红色闪现。 问12应该去掉0后是多少?还可以怎样表示? 强调:12去掉0后,小数部分没有数,可以把小数点也去掉。 过渡:同样,应用小数的性质,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个数改写成含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 2.出示例4:。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
18、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想想可以怎么做? (1)学生自己完成。 (2)大家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3能不能直接在后面添0? (3)练习:下列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3.4 18 0.06 700 3.0 4.90 整数和小数用不同的颜色区分。 如果整数想改成大小不变的小数,必须先做什么?(先添上小数点,再添0)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 篇四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1718。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经历探索
19、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 3.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学习难点: 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学习准备 课件、学习单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暑假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时节,好多人都旅游去了,当然李叔叔也不例外,看他是怎么去的?课件出示: 生:骑自行车。 师:你们看的真准,再仔细看看,你从图中还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1:李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周。 生2:李叔叔上午骑了40km,下午骑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四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优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