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鸟类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DB23-T 3226—2022).pdf
《湿地鸟类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DB23-T 3226—202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地鸟类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DB23-T 3226—2022).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CCS 65.020.01 B 05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湿地鸟类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 2022-05-25 发布 2022-06-24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23/T 32262022 DB23/T 3226-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黑龙江省森林草原防火预警监测中心、黑龙江省宾县大泉子林场、黑龙江嘟噜河省级自然
2、保护区、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设计院、黑龙江朗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黑龙江孙吴红旗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吕忠海、陈庆、徐红丽、马振东、左玉涛、张振伟、李林、王清力、周树革、邢昭然。DB23/T 3226-2022 1 湿地鸟类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湿地鸟类生物多样性监测的监测范围和对象、监测地点选择、监测方法、监测要求、监测频次和时间、数据处理和分析、监测报告和监测档案。本文件适用于湿地鸟类生物多样性监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3、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HJ 710.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鸟类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监测范围和对象 监测范围 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监测对象 4.2.1 对监测区域内所有湿地鸟类物种进行监测;4.2.2 对监测区域内湿地鸟类指示物种进行重点监测;4.2.3 选择监测区域内珍稀、濒危或特有物种进行重点监测。5 监测地点选择 选择原则 以监测对象的分布特征确定监测方法。监测样地和路线选择 5.2.1 生境中均匀分布的湿地鸟类适用于样线法、样点法;集群分布的湿地鸟类适用于分区直数法。在每年不同时期存
4、在变化的湿地鸟类监测具体按分布特点确定。DB23/T 3226-2022 2 5.2.2 种群密度低,大面积、连续的高度开放生境适用于样线法;大面积、不同形状的生境,特别是呈斑块状生境适用于样点法;鸟类种群密度高的开阔生境适用于分区直数法。6 监测方法 样线法 监测者按照1 km/h2 km/h的速度沿样线行进,同时统计样线两侧发现的(包括见到的和听到的)鸟类种类及数量。记录表格参照附录A中表A.1。样点法 监测者在按预定规则布设圆形样地,以圆心为中心,统计监测区域内发现的(包括见到的和听到的)鸟类种类及数量。记录表格参照附录A中表A.2。分区直数法 将调查区域根据地形、地貌或生境类型划分为若
5、干个监测样区,逐一统计监测样区的鸟类种类及数量。记录表格参照附录A中表A.3。7 监测要求 监测条件 监测应在晴朗、风力不大(3级以下风力)的天气条件下进行。监测时间通常在日出后或日落前3 h内进行,具体按鸟类活动高峰确定。样线设置 7.2.1 样线应尽可能覆盖鸟类在湿地范围内的所有生境类型。7.2.2 样线长度应3 km,样线间距离500 m。样点设置 7.3.1 样点应覆盖鸟类在湿地范围内频繁活动的主要生境类型。7.3.2 样点间距离200 m,每个样点监测时间为 10 min。分区直数设置 7.4.1 根据具体地势和物种实际分布情况确定分区,监测点视野开阔,分区间有明显景观界限。7.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湿地鸟类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DB23-T 32262022 湿地 鸟类 生物多样性 监测 技术规程 DB23 3226 202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