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DB46-T 573-2022).pdf
《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DB46-T 573-202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DB46-T 573-2022).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65.020.99 CCS Z 06 46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 46/T 5732022 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angrove Wetl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2022-06-23 发布 2022-07-31 实施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6/T 5732022 I 目次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修复原则.3 4.1 坚持生态优先、整体保护的原则.4 4.2 坚持尊重自然、科学修复的原则.4 4.3 坚持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的原则.4 4.4
2、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的原则.4 5 一般规定.4 5.1 工作流程.4 5.2 相关单位.4 5.3 文件审核.4 6 调查分析.4 6.1 调查内容.4 6.2 分析评价.5 7 营造红树林.6 7.1 宜林地确定.6 7.2 林地改造.6 7.3 种植方式.6 7.4 树种选择.6 7.5 苗木要求.7 7.6 种植季节.7 7.7 种植规格.7 8 修复红树林.7 8.1 退化修复.7 8.2 退塘还湿.8 8.3 退养还滩.8 8.4 封滩轮育.8 8.5 种群恢复.8 9 抚育管护.8 9.1 管护时长.8 9.2 抚育措施.9 10 项目验收.9 10.1 验收时间.9 DB 4
3、6/T 5732022 II 10.2 验收标准.9 10.3 验收方法.10 11 成效评估.10 11.1 评估时间.10 11.2 内容与依据.10 12 档案管理.10 附录 A(资料性)海南省原生真红树植物种类及分布.11 附录 B(资料性)海南省原生半红树植物种类及分布.13 附录 C(资料性)海南省珍稀濒危红树植物名录.14 DB 46/T 5732022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海南省林业局提出。本文件由海南省林业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厦门大学、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
4、究院)、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海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文卿、钟才荣、周志琴、莫燕妮、刘超。DB 46/T 5732022 1 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相关的修复原则、一般规定、调查分析、营造红树林、修复红树林、抚育管护、项目验收、成效评估、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海南省行政区域内实施的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
5、7 海水水质标准 GB 12763.6 海洋调查规范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GB 17378.5 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HJ 495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HY/T 081 红树林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HY/T 214 红树林植被恢复技术指南 LY/T 1938 红树林建设技术规程 LY/T 2853 红树林主要食叶害虫防治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红树林 mangrove 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植物群落。3.2 红树林湿地 mangrove wet
6、land 有一定面积红树林存在的滨海湿地,其基本地貌单元包括:红树林、林外光滩、潮沟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水域。其中红树林面积不少于5%。3.3 红树林生态系统 mangrove ecosystem DB 46/T 5732022 2 由生产者(包括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红树林伴生植物、底栖藻类及水体浮游植物)、消费者(鱼类、底栖动物、浮游动物、鸟类、昆虫和兽类等)、分解者(微生物)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集成系统。3.4 红树植物 mangrove plant 包含真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3.5 真红树植物 true mangrove 专一性地生长在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及2种草本植物(卤蕨和
7、尖叶卤蕨)。海南省原生真红树植物种类及分布见附录A。3.6 半红树植物 associate mangrove 能生长于潮间带,但不成为优势种,也能在陆地非盐渍土生长的两栖木本植物。海南省原生半红树植物种类及分布见附录B。3.7 潮间带 intertidal zone 平均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也就是从潮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方开始至潮水退到最低时露出水面的范围。3.8 林外光滩 mudflat outside mangrove forest 退潮时红树林外的裸露滩涂。3.9 红树林宜林地 land suitable for mangrove afforestation 温度、滩涂高程、底
8、质、盐度、潮汐、流速等条件满足红树植物生长基本要求的区域。3.10 退塘还林 conversion pond to mangrove forest 打开养殖塘堤坝缺口,利用大型机械整地,使之达到红树植物生长的要求,种植红树植物苗木使养殖塘变为红树林有林地。一般情况下,红树林种植面积应超过养殖塘面积的60%。3.11 退塘还湿 conversion pond to mangrove wetland DB 46/T 5732022 3 打开养殖塘堤坝缺口,恢复养殖塘与外界的潮汐连通性,让红树植物的繁殖体可以随水漂入并定居,达到恢复红树林湿地的目的。3.12 退养还滩 conversion inte
9、rtidal-breeding to mudflat 清退红树林林外光滩、潮沟及水域的贝类、藻类养殖(如泥蚶、缢蛏、文蛤、巴非蛤、牡蛎等),以恢复滩涂及浅水水域的功能。3.12.1 滩涂造林 bare mudflat afforestation 在无红树林生长的裸露滩涂人工种植红树植物,常需要人工填土增加滩涂高程以满足红树植物生长的基本要求,并在外围修建简易围堰以防止泥沙流失,围堰上部高度不得超过平均高潮线。3.13 封滩轮育 alternate mudflat closing for benthos recovery 利用底栖动物的自然更新能力,定期划出一定面积的滩涂,禁止滩涂养殖和捕捞,以
10、恢复底栖动物尤其是主要经济动物资源。3.14 退化红树林 degraded mangrove 因自然(风暴潮、病虫害、寒潮、生物入侵等)或人为因素(污染、过度捕捞、砍伐、水利工程等)导致红树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稳定性、抗干扰能力下降的现象。3.15 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 mangrove wetl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识别并排除或减缓导致红树林湿地退化的自然或人为因素,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适当的时候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或退化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其功能的过程。3.16 临界滩涂高程 critical tide flat elev
11、ation 满足红树植物存活最低要求的滩涂高程。3.17 繁殖体 propagule 指任何可以用于繁殖目的的植物材料。对红树植物而言,常见的繁殖体有:胚轴、种子、果实、插穗和孢子。4 修复原则 DB 46/T 5732022 4 4.1 坚持生态优先、整体保护的原则 在增加红树林面积的基础上,突出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功能,维护红树林湿地各地貌单元的连通性和完整性,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修复作为评估修复成效的主要依据,全面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4.2 坚持尊重自然、科学修复的原则 充分重视红树林湿地的特殊性,遵循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科学评估确定适宜修复区域,采用自然恢复为主和适度人工修
12、复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生态修复,降低修复成本;4.3 坚持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的原则 以问题为导向,分区、分类、逐步推进海南全省红树林湿地的生态修复,及时完善修复缺位,同时避免过度修复;4.4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的原则 充分考虑修复活动给修复区周边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可能带来的影响,确保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发展。除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湿地公园的湿地保育区外,其他区域的生态修复方案应考虑红树林的可持续利用。5 一般规定 5.1 工作流程 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工作流程为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分析评价规划设计工程实施抚育管护项目验收成效评估。5.2 相关单位 5.2.1 项目建议书、分析评价报告
13、、修复方案需在本底调查基础上编制(调查内容见第 6 部分)。其中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优先考虑具有丙级以上(含丙级)林业设计或咨询资质的机构承担,规划设计编制优先考虑由具有丙级以上(含丙级)林业设计机构承担。5.2.2 项目监理优先考虑具有丙级以上(含丙级)营造林工程施工监理资质的单位或机构承担。5.2.3 项目方案设计、施工单位须具有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相关经验,或聘请红树林生态专家作为技术指导。5.3 文件审核 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规划设计等相关文件需组织3名以上红树林技术专家审核。6 调查分析 6.1 调查内容 6.1.1 社会经济 DB 46/T
14、 5732022 5 社会经济现状调查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国土空间规划、区域海洋功能区划、生态红线、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城市建设等相关规划,如属于河道,还需考虑防洪需求;b)现有滩涂及红树林权属;c)修复区及周边水产养殖、红树林果实采摘、捕捞、禽畜养殖等生产活动及污染物排放情况;d)修复区是否临近机场等对鸟类有特殊要求的设施。6.1.2 历史及现状 红树林历史及现状调查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红树林分布、面积及树种组成;b)珍稀濒危红树植物种类、分布及生存现状,海南省珍稀濒危红树植物名单见附录 C;c)红树林林带宽度、郁闭度、林分高度;d)修复区及周边红树林修复案例及成败经验。6
15、.1.3 种源及苗木 红树林自然种源及苗木供应调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修复区红树植物繁殖体自然传播及定植情况;b)苗木供应情况(苗圃地点、种类、数量、规格及水体盐度)。6.1.4 生境状况 生境现状及历史重大变化调查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气候因子(温度、降水和极端天气);b)滩涂高程及红树林种植临界滩涂高程;c)底质类型;d)水体盐度;e)潮汐特征。6.1.5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调查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鸟类多样性,参照 HY/T 081 的规定执行;b)底栖动物多样性,参照 GB 12763.6 的规定执行;c)海草床位置、面积、种类组成、密度等。6.1.6 威胁因素
16、红树林湿地退化因素多样,大致可分为病虫害、污损生物、污染、砍伐及修枝、过度捕捞、海漂垃圾、生物入侵、极端天气、滩涂侵蚀、潮汐和水文改变等。6.2 分析评价 6.2.1 问题分析 在历史及现状调查基础上,对红树林湿地面临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判,科学诊断红树林湿地退化的原因、程度、范围及修复的紧迫性等。DB 46/T 5732022 6 6.2.2 确定目标 综合考虑区域生态功能定位、修复紧迫性、财力及群众意愿等,确定修复区域、面积、模式、时间安排等。7 营造红树林 7.1 宜林地确定 7.1.1 底质为泥质、泥沙质或沙泥质。7.1.2 高程为临界滩涂高程以上至大潮高潮线之间,或是现有红树林分布
17、地长势良好的红树植物生长高程的区间范围。7.1.3 风浪较小的河口、隐蔽海湾或潟湖。7.1.4 严格控制通过人工填滩、挖沟起垄等方式实施的滩涂造林规模。红树林带宽度达到 160m 的外围滩涂不列入滩涂造林区。7.1.5 在红树林断带、海岸侵蚀严重或现有红树林林带狭窄的区域,可以开展滩涂造林。7.1.6 避开海草床、重要鸟类栖息地、重要水生生物栖息地等生态敏感目标。7.1.7 避开机场飞行器安全管控区。7.2 林地改造 7.2.1 退塘还林 对于历史上毁损红树林修建的养殖塘,退养后挖除或部分挖除无红树林生长的堤坝,恢复养殖塘与外界的潮汐连通性,改造养殖塘作业区地形,使其高程达到宜林地条件。7.2
18、.2 滩涂造林 高程低于临界滩涂高程时,采取人工填滩、挖沟起垅的方式实施块状或条带状整地,适当抬高滩涂,满足红树植物生长的要求。7.3 种植方式 7.3.1 自然恢复 周边有大面积原生红树林的修复区,通过挖除养殖塘堤坝或闸口等方式,让红树植物繁殖体自然传播到修复区定居。7.3.2 人工种植 参照 HY/T 214 的相关规定执行。7.4 树种选择 7.4.1 禁止使用原产地不是海南岛的红树植物种类。7.4.2 选用修复区或毗邻区现有天然分布和历史上天然分布的红树植物种类造林,参照附录 A 和附录B。7.4.3 半红树植物在高潮带以上区域种植,真红树植物配置按照 HY/T 214 的相关规定执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DB46-T 573-2022 红树林 湿地 生态 修复 技术规程 DB46 573 202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