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
《2023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认知与身体的关系一直是认知心理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最初,符号加工模式在认知心理学中居于主流地位。该模式认为认知的本质就是计算,如果把大脑比作计算机的硬件,那么认知就是运行在这个“硬件”上的“程序”。认知功能是相对独立的,不依赖于身体,就像程序在功能上是独立于硬件的,这就是所谓的“离身认知”。离身认知观把人比作机器,把认知过程看成计算,认为人只能接受指令算法。如果把某个人收到的刺激信号输入到另外一个人的大脑中,可以得到同样的感觉体验。可是,现实情况是,不同的人对世
2、界的感知千差万别。面对同一事物可能会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惬意,也可能会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惆怅。其后,联结主义模式进入认知心理学家的视野。大脑是由神经元相互联结构成的复杂信息处理系统,联结主义建构了“人工神经网络”,力图找寻认知是如何在复杂的大脑神经元联结和并行分布加工中得以涌现的。然而,联结主义模式与符号加工模式在“认知的本质就是计算”这一点上是相同的,认知在功能上的独立性、离身性构成了两种理论的基础。目前,具身认知是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取向。该理论主张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身体的。认知是身体的认知,心智是身体的心智,离开了身体,认知和心智根本就不存在。身体
3、的结构、身体的活动方式、身体的感觉和体验决定了我们怎样认识和看待世界。如果我们拥有蝙蝠的生理结构,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就完全不是现在的样子。有些认知内容是身体提供的,身体与世界的互动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初始概念。例如,“冷、热、温”等概念基于身体感受,以这些概念为基础发展出了其他一些更抽象的概念。如形容情感状态,我们会使用“冷漠、热情、温暖”。 (取材于叶浩生、苏得权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有许多实验支持具身认知的假设。例如,有一个实验要求学生参加一个关于耳机舒适度的测试。研究者告诉学生,这种耳机已经在走路、跳舞、听课等情况下进行了测试,现在要测试的是在水平移动头部(即摇头)和垂直移动头部(即点
4、头)时耳机声音的质量。学生被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头部水平移动组、垂直移动组和对照组。在随后的测试中,学生先听到一段音乐,然后是广告商推荐这款耳机的一段话。水平移动组一边听一边摇头,垂直移动组一边听一边点头,对组不需要移动头部。最后学生需要完成一份简单的问卷,给这款耳机打分,并回答是否同意广商的观点。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给这款耳机的打分,还是对广告商观点的认可度,头部垂直移动组分值都大大高于另外两组;而头部水平移动组在这两项的分值上,远远低于其他两组。这说点头的身体运动增强了积极的态度,而摇头的身体运动强化了消极的态度。 (取材于叶浩生的文章)材料三:基于离身认知的教育观认为身体仅仅是一个“容器
5、”,是一个把心智带到课堂的“载体”;教育仅仅是心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思维、记忆和学习等心智过程同身体无关。这种身体“缺席”的教育观使教学变成了传输知识的机械运动,学习变成了简单的知识输入和存储过程,只启动了学生的大脑。学生就像一个接收信息的机器,只需通过记忆与练习将知识纳入自身记忆系统即可。知识的体验环节被忽略,甚至完全缺失。随着具身认知思潮的兴起,离身的教育观受到了质疑。具身认知认为知识经验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身体的体验性,“体验”应是知识获取不可或缺的途径。而身体是处于环境中的身体,接受环境信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产生体验,因此认知离不开身体所处的环境。具身认知带来了教育理念和学习理
6、念的转变,更强调全身心投入的主动体验式学习。通过看、听、闻、触、做等调动身体各部位的参与,引发主体体验式的学习,增强知识接受、获得的中介环节感受、感悟。传统的视听课堂转变为注重操作性的体验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身体充分调动起来,这在教授抽象的概念知识时尤为重要。例如,英语介词很抽象,教师可以用实物演示介词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操作演示,在体验的基础上自我生成对介词的理解。体验式学习离不开情境,情境不限于真实的现场环境,也可以是人为设置的再现情境。比如,学习课文苏州园林时可实地游览;参观博物馆时可通过VR设备穿越时空,触摸秦砖汉瓦,体验古人的生活。 (取材于殷明、刘电芝等的
7、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符号加工模式把人的认知比作计算机的程序。B. 联结主义模式不把认知的本质看作是计算。C. 具身认知在认知心理学中一直居主流地位。D. 根据具身认知,蝙蝠对世界的感知与人一样。2、材料一第二段末尾引用了古诗句,下列对引用目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证明不同的人对相同事物可能会有不同的感觉体验。B. 证明离身认知观把人的身体看成计算机的硬件。C. 证明认知过程中人不只是像机器一样接收刺激信号。D. 证明离身认知观的观点有难以解释的现实情况。3、下列观点来自材料一,其中能被材料二的实验直接证明的一项是( )(3分)A.
8、 身体的生理结构会影响人的认知。B. 身体的活动方式会影响人的认知。C. 有些概念源自身体与世界的互动。D. 人类认知过程类似于计算过程。4、根据材料三,下列做法不符合具身教育理念和学习理念的一项是( )(3分)A. 学习成语“手舞足蹈”时,手和脚都舞动起来。B. 上生物课时,带领学生到动物园和植物园研学。C. 朗诵李白静夜思时,随之做抬头低头动作。D. 上音乐课时,要求学生把手横放在课桌上端坐。5、有同学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列了下面的表格式提纲,请你填写-处,帮他补充完整。要求简要概括。模式观点学习理念离身认知具身认知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贵廉汉元帝
9、时,贡禹上书言:“孝文皇帝时,贵廉洁,贱贪污,贾人、赘婿及吏坐赃者,皆禁锢不得为吏。赏善罚恶,不阿亲戚,罪白者伏其诛,疑者以与民,无赎罪之法。故令行禁止,海内大化,天下断狱仅四百,与刑措亡异。“武帝始临天下,尊贤用士,辟地广境数千里。自见功大威行,遂从嗜欲。用度不足,乃行一切之变,使犯法者赎罪,入谷者补吏。是以天下奢侈,官乱民贫,盗贼并起,亡命者众。郡国恐其诛,则择便巧史书、习于计簿、能欺上府者,以为右职;奸究不胜,则取勇猛能操切百姓者、以苛暴威服下者,使居大位。故亡义而有财者显于世,欺谩而善书者尊于朝,悖逆而勇猛者贵于官。故俗皆曰:何以孝弟为?财多而光荣。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何以谨慎为?
10、勇猛而临官。故黥劓而髡钳者,犹复攘臂为政于世,行虽犬彘,家富势足,目指气使,是为贤耳。故谓居官而置富者为雄杰,处奸而得利者为壮士。兄劝其弟,父勉其子,俗之败坏,乃至于是!察其所以然者,皆以犯法得赎罪,求士不得真贤,相守崇财利而诛不行之所致也。“今欲兴至治,致太平,宜除赎罪之法。相守选举不以实及有赃者,辄行其诛,亡但免官,则争尽力为善,贵孝弟,贱贾人,进真贤,举实廉,而天下治矣。”呜呼,今日之变,有甚于此!自神宗以来,黩货之风日甚一日。国维不张,而人心大坏,数十年于此矣。书曰:“不肩好货,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必如是而后可以立太平之本。贡禹又言:“欲令近臣自诸曹侍中以上,家亡得私贩卖
11、,与民争利。犯者辄免官削爵,不得仕宦。”此议今亦可行。自万历以后,天下水利碾硙,场渡市集,无不属之豪绅,相沿以为常事矣。 (取材于顾炎武日知录)【注】便巧史书:这里指善于舞文弄墨。相守:诸侯国相、郡守。神宗:明朝皇帝,年号万历。“不肩好货”句:大意是不任用贪财的人,而举用懂得养民、能改善百姓生活的人。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辟地广境数千里 广:宽广B. 遂从嗜欲 从;放纵C. 则取勇猛能操切百姓者 操切:胁迫D. 黩货之风日甚一日 黩:贪求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 无不属之豪绅 行一切
12、之变B. 是以天下奢侈 相沿以为常事矣C.则择便巧史书者 则争尽力为善D. 数十年于此矣 今日之变,有甚于此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与刑措亡异同把刑罚搁置起来差不多B. 悖逆而勇猛者贵于官违反正道又凶猛的人比官员的地位还高C. 相守选举不以实及有赃者相守中选拔推举官吏不按实情的以及收受贿赂的人D. 国维不张国家纲纪制度形同虚设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顾炎武引用贡禹的上书,旨在以史为鉴,说明廉之可贵。B. 汉孝文帝时,崇尚廉洁,官场清约,赏罚分明,风气纯正。C. 武帝后期,世风败坏到极点,父兄规劝子弟要洁身自好。D. 顾
13、炎武认为,任用廉洁爱民的人为官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10、根据第二段内容,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赎罪之法”滋生了哪几方面弊端。(6分)(二)(共10分)11、阅读下面四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 (史记孔子世家)先生(王阳明)曰:“为学大病在好名。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 (传习录)【注】去声:第四声。声闻过情,君子耻之:语出孟子。情,实情。对于中画线的句子有两种解读,今人杨伯峻的解读是“到死而名声不
14、被人家称述,君子引以为恨”。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解读,与杨伯峻有所不同。(1)说明杨、王两种解读对“称”的读音和词义的理解有何不同。(3分)(2)用自己的话写出王阳明对“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解读的大意。(3分)(3)在杨、王两种解读中任选一种,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依据,简要解释其合理性。(3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五)杜甫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在还思归。昔去为忧乱兵入,今来已恐邻人非。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共说总戎云鸟阵,不妨游子芰荷衣。【注】此诗作于公元764年。杜甫于760年在成都营建草堂。762年,严武
15、入朝,杜甫送行至绵州。其后,成都发生兵乱,杜甫流亡至梓州。764年,严武封郑国公、拜剑南节度使,再次镇守成都。乌皮几:包着黑皮的小桌。息机:熄灭用世之心。总戎:主帅。云鸟阵:一种作战的阵法。12、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锦官城西”句写诗人在成都生计微薄,感慨世事之艰难。B. “乌皮几”句,诗人借“乌皮几”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之情。C. “昔去”句,诗人叙写昔日离开成都,担忧乱兵入城骚扰。D. “今来”句写诗人回到成都后,看到兵戈扰攘、物是人非。13、以下对诗歌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律诗一般只有中间两联对仗,而此诗四联皆对,属对精切,律法谨严B. 诗人
16、借众人的评价,从侧面称赞严郑公的才能,语言得体而蕴藉有味。C. 此诗尾联在语意上与第一句中的“生事微”前后呼应,可谓章法井然。D. 末句化用离骚典故,借芰荷衣显示杜甫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14、杜甫的诗内涵深刻而丰富,往往一联就有多重意蕴。此诗“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一联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这一联有哪些内涵。(6分)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1)宋代爱国名将宗泽因朝廷掣肘,没有机会北渡黄河与金兵作战。相传他在临终之际慨叹壮志未酬,仍在吟咏杜甫蜀相中的名句“ , ”。(2)绍兴很多桥的命名都有典故。“题扇桥”相传是王羲之为卖扇老妪题扇的地方,“杏卖桥”则得名于陆游临安春雨
17、初霁的诗句“ , ”。(3)古人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可以达到高度审美化的境界。论语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 ”的场景便是生动的例子。(4)苏洵在六国论中将六国灭亡的原因归结为“弊在赂秦”,进而阐释说:“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黄姚酿不错,又是古镇。但这是不一样的黄姚。许多地方都有古镇,媒体已就此探讨同质化的问题。然而,作为古镇的黄姚,并非复制的赝品、复述的往事它是活的,从未丧失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在入口处,我就被震动,仿佛看到黄姚的心脏。那是一棵巨大而古老的榕树。通常,榕树的气根向下垂挂
18、,服从着地心引力和生长规律;而这棵巨榕整体倾斜,枝干依然参天,尤其是气根呈放射状铺张,沉重、繁密而交错,如虬结着的粗大血管。如果你观察过孵化中的蛋卵,就会发现,最先发育的是心脏,然后从心脏里长出枝枝蔓蔓的血管,如同树枝,布满蛋膜。黄姚的这棵巨榕,气根如血管般蓬勃有力,又保持着内在的通畅,仿佛为整个古镇输送着养分和力量。为什么命名为“黄姚”?史料并无确凿记载。说法数种,基本认同与黄、姚的姓氏相关。光阴流转,古镇早就不是两个户族,许多宗族在此落地生根,修建祠堂。宗祠也如同心脏,溯流而上血缘意义的心脏,由此,宗族后代得以生生不息。即使这里地处偏远,甚至曾是荒川野岭,但踏山渡水的祖辈们终于在此停下脚步
19、从此,灶火不熄。古镇不大,街巷也窄,但取景框里处处是风景。方寸之间,明清古建筑就有三百多座,有许多老屋、石桥、庙祠、亭台和匾额。假如从空中俯瞰,黄姚的檐顶覆瓦如鳞,那些瓦片显得薄而服帖;黄姚的街巷细窄,如鱼背上的脊线。每一户人家,都是这小镇一片既坚硬又柔软的鳞,游过如水岁月。当垂挂的灯笼,映在夜色中湿黑的路面上,朦胧中,就像锦鲤般的光影,我想,走在上面的人,是不是能在梦中骑跃龙门?其实,整个黄姚古镇就如一条千年之鲤,根本无须飞跃,它已如龙,具有神话中的不朽之力。生活在黄姚,是神话般的日子,也是家常的日子。这里有许多商铺客栈和茶舍酒庄,沿街闲逛,感觉瓶瓶罐罐特别多,都跟零食铺或药铺似的。细看,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北京 高考 语文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