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内环境的稳态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案】内环境的稳态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内环境的稳态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课时教学设计设计者学校年级高一年级课题1.2内环境的稳态课型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教学内容分析“内环境的稳态”是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稳悉与调节第一章第二节。本节课包括“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建构起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掌握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机制,理解内环境稳态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内环境的概念、血液分层实验、血液组成、人体八大系统的组成以及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等相关知识,这些内容的了解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本章内容。但是学生对于内环境如何进行
2、物质交换,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与成分的相对稳定等内容了解较少,教师可对这部分内容重点引导。本节课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在必修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分子构成”“细胞的结构”以及“细胞的代谢”等内容,从而对生物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已初步具备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归纳分析能力等,但是学生的稳态与平衡观、科学探究能力等有待进一步提升。学习目标确定1. 进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模拟探究活动,阐明稳态的含义。2. 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阐明稳态的调节机制。3. 通过思考、讨论稳态失调的实例,举例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以
3、及内环境稳态对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4. 简述稳态概念的发展,认同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普遍存在稳态。学习重难点1.教学重点: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机制。2.教学难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任务实施过程学习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情境激趣,引入课题播放一段短视频“微碱活力杯”。提出问题:碱性水真能改变人的体质吗?学生在课前以学校教师、同学为调查对象,以“有没有听说过酸碱体质理论?你属于哪一种体质?哪种体质更有利于健康?” 为调查议题,开展关于“酸碱体质理论”的微社会调查。 学生评判“酸碱体质理论”的科学性,设计“外来酸碱物质对生物组织pH的影响”实验,并实施。学生得出实验结论:少量酸碱物质进入
4、机体, 内环境pH保持稳定。并初步判断“酸碱体质理论”不科学。在真实情境中,展开本课时的学习。任务一:理解 内环境稳态的 实质活动1:模拟生物体维持PH 的稳定 追问:内环境的pH可以保持稳态,其他理化性质是否也可以保持稳态呢?活动:调查分析一家人 “ 体 温的日变化规律”。上课前一天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调查、 记录家庭成员体温的日变化情况。 活 动: 观察牛血的溶血现象。迁移必修1中第单元第 节“被动运输” 中学习过的不同浓度的L溶液中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形态变化情况,通过观看加入清水的牛血发生溶血的视频(课前录制), 认识到人体内环境的渗透压也是不断变化的,但能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活动:分析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内环境 稳态 教学 设计 上学 生物 人教版 2019 选择性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