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2-2023学年高三5月国都省考模拟检测语文(解析版).docx





《湖北省2022-2023学年高三5月国都省考模拟检测语文(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2022-2023学年高三5月国都省考模拟检测语文(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北省2023届高三5月国都省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2、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君子不器”,孔子认为君子作为价值的承担者,不能仅满足于掌握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物质追 求,还要能够胸怀天下,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因此教育之重, 首要“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篇。“务本”,首先要塑造人格,做一个“泛爱众” “博 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一个人值得称赞的不是他的技能,而是他的人格。完善人格的培养,在某种程 度上其意义要重于技能的培养。因此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成人” “成德”上,并始终贯穿这一目标。孔子认为,技能培养必须以人格培养为基础。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 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
3、)一个人如果没有完善的人格,那么即使他掌握了一 定的技能,却仅仅用来为自己谋事、谋食的话,也未必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甚至若缺乏完善的人 格,一个人掌握的技能愈高,就愈有力量危害人群。这从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可以清晰地看出。比如他认 为以“言语”著称的子贡不如以“德行”著称的颜渊。对同样以“言语”著称的宰我,孔子更是因其不 行三年之丧而斥之“不仁”。冉有精于“政事”但他帮助季氏搜括钱财,孔子号召弟子群起而攻之:“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篇子夏以“文学”著称,孔子告诫他“汝为君子 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这说明孔子评价弟子的首要标准是人格而非技能,绝不会因为其某 方面的技能而对人
4、格缺陷姑息迁就。孔子把培养学生人格作为教育首要目标,强调以完善人格为目标, 重视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而不是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发展。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孔子不仅把人格教育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还提出了完整的人格体系理论。“圣人”是孔子的人格 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但圣人的境界即便尧舜也做不到,遑论普通人。但孔子依然提出圣人的目标,意在 使人始终具有提升的目标。但这种几乎达不到的要求可能会使人产生畏难心理,从而放弃提升努力,甚D. “是为批评当时神仙鬼怪说法的荒谬可笑”错误。作者引述世俗传说不是为批评说法的可笑,而是认 为不能与一般鬼神迷信等同看待,更主要是用历史上忠贞爱国的人物与史可法相比,
5、说明他的爱国精 神、民族气节的崇高,值得人们永远纪念。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 “大恚”,非常恼怒;“麾下”,部下;“驱”,推出。(2) “兵”,军;“审”,确凿;“故”,原;“抑”,还是。【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结合“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可知,史 可法死后将其衣冠葬在梅花岭上。结合“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 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可知,作者登上梅花岭,凭吊先贤,表达 心中的敬
6、意。结合“梅花如雪,芳香不染,异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诸公谅在从祀之列”可知,借梅花傲霜怒放,冰 清玉洁的象征意义,赞颂史可法等民族英雄的崇高气节。参考译文:顺治二年乙酉(年)四月,江都被(清兵)围困的(形势)很危急。督相史忠烈公知道局势(已) 不可挽救,(就)召集众将领告诉他们说:“我发誓与扬州城同作殉国(之物),但(在)匆忙慌乱中不 能落在敌人的手里死去,谁(能)替我在临近城破时完成这个(为国而死)的大节呢? ”副将军史德威 悲痛激昂地(表示愿意)担负这一任务。忠烈高兴地说:“我还没有儿子,你应当凭同姓的关系作我的 后嗣。我(要)写信(禀告)太夫人,把你(的名字)记入(我的)家谱,排在(太夫
7、人的)孙儿辈 中。”二十五日,(江都)城沦陷,忠烈抽出刀来自刎。众将领果然争着上前抱住他(不让他自杀)。忠烈 大声呼唤德威,德威(悲痛)流泪不能举刀,于是被众将领簇拥着走。到小东门,清兵像密林般地到 来,副使马鸣禄、太守任民育及都督刘肇基等众将领都战死了。忠烈就瞪着眼看敌人说:“我就是(大 明朝的)史阁部”。被(俘)押到南门,和硕豫亲王用“先生”称呼他,劝他投降。忠烈大骂而死。当 初,忠烈(留下)遗言:“我死后应葬(在)梅花岭上。”到这时,德威寻找史公的尸骨不能找到,就 拿(他的)衣冠(代替尸骨)埋葬他(在梅花岭上)。有人说:“扬州城被攻破时,有人亲眼看见忠烈穿青衣戴黑帽,骑着白马,跑出大宁门
8、跳入长江而 死,不曾死在城内。”自从有了这种话,长江南北就传说忠烈没有死。不久英山、霍山(抗清)义军大 规模起义,都假托忠烈的名义(来号召群众),(就)好像陈涉(起义时)假托项燕(的名义)一样。吴 中的孙兆奎因起兵失败,被俘押到南京。经略洪承畴同他有老交情,问(他)说:“先生在军中,(是 否)确凿知道原扬州阁部史公真的死了呢,还没有死? ”孙公回答说:“经略从北方来,(是否)确凿知道原(在)松山殉难的督师洪公真的死了呢,还是没有死? ”洪承畴(听后)非常恼怒,急忙叫部下 (把他)推出去杀了。唉!(那些)成神成仙的荒唐无稽的说法,说颜太师因被杀而成仙,文少保也因彻悟“大光明”佛法 像蝉脱壳一样遗
9、下了躯壳而成佛,实际上(他们都)不曾死去。殊不知忠义是圣贤人传统的道德准则, 那种凛然正气浩大磅礴,永远存留(在)天地之间,为什么一定要(问他的)面目形象是出世成仙成佛 还是入世为人了呢?(那种关于他们成为)神仙的说法,正是(人们)所说的“画蛇添足”。就像忠烈 的遗骨,(现在)已不可能找到了,(但)百年之后,我登上(梅花)岭,同朋友们谈起忠烈的忠言,没 有(一个人)不泪如雨下,想象当天扬州被围的情况,忠烈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人们眼前,(这也说明) 不必去问他果真成仙成佛了没有,更何况假托他没有死而冒他的名义呢?梅花像雪,芬杳而不染尘埃,将来如果有人修建忠烈祠,马鸣禄副使等想必要列入从祀的位置。(
10、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秋日沅隐居致蓬三十束杜甫隐者柴门内,畦蔬绕舍秋。盈筐承露萩,不待致书求。 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箸头。 衰年关鬲冷,味暖并无忧。【注】关鬲:即关膈,指胸腹之间。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笔两句描写阮隐居柴门内的秋日景象:一畦一畦的蔬菜环绕在房屋四周。或许种植的蔬菜就是给作 者送来的“迷”,即俗称的“篇头”。B. “盈筐”两句,既有对阮隐居的友情常来常往的交代,又有对自己日常生活潦倒穷顿的暗示:三十捆 塞头主动送过来,何其及时。C. “束比”两句,从色形展开描写,形象地描画出一束束菖头如青青草料、如玉制的
11、筷子,这是作者眼 中事物的客观呈现。D.全诗记叙了诗人晚年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充满感情。 16.这首诗一反作者“沉郁顿挫”的风格,请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答案】15.C16.本诗取材日常琐事,表达了对普通生活的关注,感情轻松闲适,与“沉郁顿挫”展现的宏大的家国情怀不同。本诗语言朴素自然,叙事客观真切,与“沉郁顿挫”风格呈现的停顿转折、深沉蕴藉不同。【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C. “这是作者眼中事物的客观呈现”理解错误,“束比青刍色”是指捆起来的长叶青翠可爱,“圆齐玉 箸头”是指“蒜头”圆洁鲜亮,而且长短一
12、律。可见,“眼中的事物”不是“客观呈现”,而是融入了 作者主观情绪的意象。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及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理解“沉郁顿挫”的含义,首先,“沉郁顿挫”在情感上展现的宏大的家国情怀。而本诗 是作者杜甫写给隐者阮昉表示感谢的诗作。杜甫在秦州期间,隐者阮昉多次拜访他,两人过往甚密,阮 昉曾送给杜甫三十束萩,杜甫就写下了这首诗。一二句“柴门内” “绕舍”写出了阮昉院、园、舍的特 殊结构;三四句“盈筐”写赠予之多,“露莲”写出了菜的新鲜。可见,本诗取材日常琐事,表达了对 普通生活的关注,感情轻松闲适,与“沉郁顿挫”展现的宏大的家国情怀不同。其
13、次,沉郁是指杜甫诗中情感的深沉蕴藉。杜甫的诗歌中,鲜有个人的小情小爱,并不是说他没有个人 情感,而是他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融合在了一起,使得他情感更为深厚;顿挫是指杜甫诗歌韵律的抑 扬顿挫,表现手法的含蓄曲折。而本诗语言朴素自然,客观叙述阮昉送给自己三十束迷的情况,叙事客 观真切,“不待致书求”表达诗人对阮昉的感激之情,“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箸头”写出了迷的新鲜喜 人,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与“沉郁顿挫”风格呈现的停顿转折、深沉蕴藉不同。(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古人写文章常借古讽今。苏洵在六国论中悲叹六国的形势理应对抗秦国,但“”,据此对治
14、理国家的人提出建议:“! ”(2)念奴娇过洞庭中的“, ”两句,描写诗人放声高歌,抒发满腔豪 情,与苏轼赤壁赋中“扣舷而歌之”有异曲同工之妙。(3)山河是心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华夏儿女的精神故乡,“山河”一词作为家国的代名词频繁 出现在古诗词中,例如“, ”。【答案】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扣舷独啸 .不 知今夕何夕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或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或波涛 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词:“舷”“啸”。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
15、11分)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电视纪录片潍北的土地中的主题音乐,采用了中国管乐器与电子音乐配合,呈现了一种 的音乐效果,是民乐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表达。新民乐要吸引观众、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短视频直播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首先,各类自媒体平台非常注重和提倡作品的原创性,这是民乐生命力的所在,也是汇聚观众的关键。其次,民乐主播通过 视频号、抖音等直播平台,打破了古筝、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的神秘感,让大家对民乐有了新的认 识,并将家喻户晓的一些影视剧、卡通作品以民乐的形式重新编排和演绎,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视听效果上让人 ,从而获得了更多粉丝的关注。由国潮民乐大师方锦龙领衔的“斗乐二次元
16、”民乐演奏会在哗哩哗哩上进行网络直播,吸引了大量 年轻的民乐爱好者,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音乐与文化的盛宴。他在现场演奏了三十余种民族乐器,舞 台表现 ,透彻展现了一位虔诚习乐人对琵琶不变的热性与迎国乐传承者对中国传统乐 器与文化承续的信心。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20 .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表达效果。【答案】18.别具一格(与众不同/别出心裁)耳目一新(焕然一新)游刃有余(炉火纯青)19 .示例:新民乐能吸引观众是因为平台注重作品原创性、主播用传统与现代的演绎方式打破民族乐器神 秘
17、感并将民乐作品呈现全新的视听效果。20 .用对偶(整句或对称的句式均可);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现了方锦龙作为国潮民乐大师的实力与魅力;又阐释了前文他能给直播平台的观众带来音乐与文化盛宴的原因。【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处,根据前一句“采用了中国管乐器与电子音乐配合”可知,这里是指电视纪录片潍北的土地中 的主题音乐效果独具特色,与其他的民乐不同,所以可填“别具一格(与众不同/别出心裁)”。别具一 格: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与众不同:表示与其他人不一样。别出心裁: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 办法。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特。处,根据空前句“并将家喻户晓的一些影
18、视剧、卡通作品以民乐的形式重新编排和演绎,体现了传统 与现代的碰撞”可知,新民乐在视听效果上与以前完全不同,让听众感到新鲜,所以可填“耳目一新(焕然一新)” o耳目一新:意思是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令人感觉到很新鲜;形容事物的面 貌有了显著的变化。焕然一新:指改变陈旧的面貌,呈现出崭新的样子。处,根据语境及空后句”透彻展现了一位虔诚习乐人对琵琶不变的热忱与初心,一位国乐传承者对于 中国传统乐器与文化承续的信心”可知,这里是说国潮民乐大师方锦龙在舞台上三十余种民族乐器演奏 非常纯熟,所以可填“游刃有余(炉火纯青)”。游刃有余:形容技艺熟练,做事轻松利落。炉火纯 青: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
19、的境界。【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概括语段主要内容的能力。根据第二自然段“新民乐要吸引观众、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可知,此段的结果是“新民乐能吸引观 众”,根据下文的“首先”“其次”可知,下文说明的是原因,根据“首先,各类自媒体平台非常注重 和提倡作品的原创性”可知,第一个原因是平台注重作品原创性;根据“其次,民乐主播通过视频号、 抖音等直播平台,打破了古筝、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的神秘感,让大家对民乐有了新的认识,并将家 喻户晓的一些影视剧、卡通作品以民乐的形式重新编排和演绎,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可知,第二 个原因是主播用传统与现代的演绎方式打破民族乐器神秘感并将民乐作品呈现全新的视
20、听效果。再按题 干要求的因果关系句及字数要求组织答案即可。【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画线部分的两个句子“一位虔诚习乐人” “一位国乐传承者”结构一致,两个句子句式整齐对称,使 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使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一位虔诚习乐人”“一位国乐传承者”“对琵琶不变的热忱与初心”“对中国传统乐器与文化承续 的信心”语言简洁凝练,充分展现了方锦龙作为国潮民乐大师的实力与魅力;这两句话照应前文“由国潮民乐大师方锦龙领衔的斗乐二次元民乐演奏会在哗哩啤哩上进行网络 直播,吸引了大量年轻的民乐爱好者,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音乐与文化的盛宴”,正是因为方锦龙 “对琵琶不变的
21、热忱与初心”“对中国传统乐器与文化承续的信心”才有了他演奏的游刃有余,阐释了 前文方锦龙能给直播平台的观众带来音乐与文化盛宴的原因。(二)语言运用文字11(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嗅觉是一种由感官感受的知觉。它由两感觉系统参与,即嗅神经系统和鼻三叉神经系统。嗅觉和味 觉会整合和互相作用。嗅觉是外激素通讯实现的前提。嗅觉的受器位于鼻腔上方的鼻黏膜上,其中包含了支持功能的皮膜细胞和特化的嗅细胞。 _,即是说它是通过长距离感受化学刺激的感觉。相比之下,味觉是一种近感。脊椎动物的嗅觉感受 器通常位于鼻腔内由支持细胞、嗅细胞和基细胞组成的嗅上皮中。在嗅上皮中,嗅觉细胞的轴突形成
22、嗅 神经。嗅束膨大呈球状,位于每侧脑半球额叶的下面;嗅神经进入嗅球。吸入的空气中含有一些能够引 起嗅觉的物质,这些物质穿越鼻粘膜到达上皮组织与嗅觉纤毛接触;嗅觉纤毛会刺激细胞质延伸物末端 粘膜芽状物的细胞膜,将此一嗅觉刺激传送到休耳菜氏细胞的细胞质。人生病时, 。若不明原因的闻不出气味则叫作失嗅,此症由于鼻腔阻塞,空气到达不了鼻 子的灵敏区;其次是嗅觉神经受伤或损坏,以及脑的嗅觉中区有病。鼻阻塞性失嗅是由于鼻息肉、肿瘤 和鼻粘膜肿胀。鼻的嗅觉神经损伤多由于病毒感染和过敏反应,此外头部损伤、鼻部手术或肿瘤也会造 成嗅觉神经组织损伤。失嗅的人仍可靠舌头分辨出咸、酸和苦味,但 。21 .下列句子的破
23、折号用法和文中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好香的干菜,一一听到风声了吗? ”赵七爷低声说道。B.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总共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一一 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C. 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一一内山老板走了过来。D.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一一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 字。【答案】21.C22.嗅觉是一种远感常常会嗅觉消失无法分辨香、臭/气味【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例句中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A.破折号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2022 2023 学年 国都 模拟 检测 语文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