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笔记.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笔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笔记.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笔记)第 1 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 m。常见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2、换算关系: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 m=10-6m;1nm10-9m 3、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使用方法:(1)选:选择合适的刻度尺,看:零刻度线、量程(测量范围)、分度值;(2)放: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一端、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与所测长度平行;(3)看:视线要与尺面垂直;(4)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记:测量结果由准确值
2、、估读值和单位组成;4、时间单位: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符号 s。常用单位还有:分(min)、小时(h)。时间测量工具:停表 5、换算关系:1min=60s 1h=3600s 6、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可减小。误差是小强!7、减小误差的办法:(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2)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 8、三种特殊的长度测量法:(1)测多算少法,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硬币厚度,金属丝的直径(2)化曲为直,如测量地图上铁路的长度(3)辅助工具法(组合法),如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第 2 节运动的描述 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宇宙
3、中的普遍现象。运动是绝对的。2、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看所选择的参照物(被选定做标准的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结果就不同,所以说静止和运动是相对的。第 3 节运动的快慢 1、速度: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路程比时间相同时间比路程比较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速度)2、速度公式与单位:tsv 3、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1km/h=1/3.6m/s 4、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
4、运动。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它的速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5、比较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特点:速度方向都不变,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经常变化的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vtsvst S路程米 m千米 km t时间秒 s小时 h v速度米每秒(m/s)千米每小时 km/h 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一端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与所测长度平行看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表换算关系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错误可以避免误
5、差不可避免只可减小误差是小强减小误差的办法度金属丝的直径化曲为直如测量地图上铁路的长度辅助工具法组合法如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第节运动的描6、图像分析:左图:A 是变速(加速)运动 B是 匀 速 运 动(10m/s)右图:A 是匀速运动(2m/s)B 是静止状态 7、计算题格式:已知、求、解、答;注意:计算时一定要先统一单位;计算过程中要带单位进行计算;火车过桥过山洞的总路程=路长+车长 计算回声 时间或路程要除于 2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源:振动的发声物体。2.声音的产生:由物体的振动 产生的。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但不是所有的声音人类都听得到)振动
6、停止,发声也停止。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速度 v气v液v固。3.声速: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4.影响声速的因素:温度、介质种类。空气中 15时的声速是 340 m/s 。4、听觉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播)听觉神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一端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与所测长度平行看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表换算关系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可减小误差是小强减小误差的办法度金属丝的直径化曲为直如测量地图上铁路的长度辅助工具法组
7、合法如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第节运动的描5、骨传导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头骨、颌骨)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骨传导的原理:固体能传声 。6、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人们通过双耳效应,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但声源在我们正前方、正上方、正后方时我们并不能准确判断,因为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几乎相同,双耳效应不明显。双耳效应的应用:立体声、回声定位。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2.音调:声音的 高低 叫音调。频率:物体在 1s 内振动的
8、次数叫频率。频率的符号为 f,单位为 Hz。1Hz的物理意义:物体在 1s 内振动 1 次。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频率。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 20Hz 到 20000Hz。超声波是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高于 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低于 20Hz的声音。这两种声人都听不到。蝙蝠、海豚能发出超声波。海豚、猫、狗能听到超声波,狗还能听到次声波。演示实验: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设计实验】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比较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一端刻度线应紧
9、贴被测物体刻度尺与所测长度平行看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表换算关系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可减小误差是小强减小误差的办法度金属丝的直径化曲为直如测量地图上铁路的长度辅助工具法组合法如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第节运动的描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现象】在使用同种材料的情况下,伸出桌边越短,音调越高;伸出桌面越长,音调越高。【结论】物体振动的 快慢 决定着音调的高低。物体 振动频率 越高,发出的音调越 高 。乐器调弦,改变的是音调。分辨碗的好坏时(敲击),主要分辨音调,其次分辨音色。课本 37 页的水瓶琴,对瓶口吹气时,声音是由瓶
10、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空气柱越长(水越少),音调越低。敲击瓶体时,声音是由瓶体振动产生的。空气柱越短(水越多),音调越低。3.响度:声音的 强弱(大小)叫响度。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振幅大小、距离发声体远近。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探究实验:探究影响响度的因素。【设计实验】如书上图 1.3-4 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现象】用不同的力敲击,兵乓球被弹起的高度不同。用力越大,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越大。【结论】发声体的振幅决定响度的大小,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注意】乒乓
11、球的作用: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4.音色:反应声音的 特性。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声音。音色决定于材料、结构。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一端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与所测长度平行看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表换算关系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可减小误差是小强减小误差的办法度金属丝的直径化曲为直如测量地图上铁路的长度辅助工具法组合法如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第节运动的描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第三节 声的利用 1.声能 传递信息的重要应用:回声定位:蝙蝠发出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人教版八 年级 物理 笔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