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理论视阈下《红楼梦》称谓语的翻译.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顺应理论视阈下《红楼梦》称谓语的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顺应理论视阈下《红楼梦》称谓语的翻译.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顺应理论视阈下红楼梦称谓语的翻译摘要:维索尔伦的顺应论提出了语言的四个维度:语境关系顺应、 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以及顺应过程的意识程。顺应论的四 维度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对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以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支撑,构建动态顺应模式,对比分析红 楼梦两个译本的称谓语翻译。关键词:顺应论;动态顺应模式:红楼梦一、弓I言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真实写 照,其字里行间无不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中国学术界对红 楼梦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流派,即“红学”。现当代的“红学”著作、文 章不计其数,其热度并未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衰退。关于小说的研究成 果以文学领
2、域居多,其次是语言学领域。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通 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和错综复杂的家族人物关系展示了中国古代封建 社会大家庭的家族式特征。书中的称谓语可以算是古典名著之最,多 达1600个左右。小说中的亲属称谓共325个,社会称谓共945个, 其他类型的约330个。(高宁,2010)称谓语很好的体现了中国传 统文化的“长幼有序,亲疏有另的特点。翻译界比较有影响力的红 楼梦英译本的主要有着名学者杨宪益和其夫人戴乃迭的译本和汉学 家霍克斯的译本(以下简称杨译和霍译)。杨译主要以原文文本为中 心(Textorient ed),因此译文倾向于文化上的异化,以直译加注为 主;而霍译则是以译文读者为中心(rea
3、deroriented),因此倾向于文 化上的归化,以意译为主。本文将以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支撑,构建动态顺应模式,对比分析 两个译本的称谓语翻译。二、顺应论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维索尔论(JefVerschueren)在其 著作语用学新解中提出了顺应理论,从而在语用学界引起了不小 的反响。维索尔论提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使用 语言就是不断地选择语言,这种选择发生在语言结构的各个层而,也 包括交际策略的选择,这是由语言的三个特性:变异性、商讨性和顺 应性决定的。(维索尔伦,2000:F21)这三个特性是密切相关的, 并且遵循严格的顺序。其中,顺应性是核心内容。除此之外,书中还提
4、出了顺应的四维度,即要从以下四个方而描 述和解释语言的使用,即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 态性以及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即意识突显性),这四个方而是语用 学方法论的一个统一体。(维索尔伦,2000:F15)语境是动态的, 从而话语生成也是动态的。语境因素可以改变话语的意义,而不同的 语言选择也会对语境产生不同的影响。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主要指顺 应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因素,即意识程度。顺应过程中的不同心理因素 直接影响交际过程中语言手段的选择,而社会规范也制约着交际者的 选择过程。由于社会和认知心理因素的存在,交际者作出顺应的意识 程度便不同,从而使作出的语言选择也不相同。顺应论的提出,为
5、语用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框架,同时,也为翻译研究提供 了全新的思路。三、顺应论与翻译维索尔伦指出,顺应的四个维度互为补充,作用不同(如图1所 示)。语境关系和结构客体是语言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语境关系 和结构客体相互作用的动态性体现在语言生成过程中。而语言使用者 的意识程度在不同语境关系和结构客体中也不尽相同。因此,顺应论 的动态顺应是多层次、多维度的。COXTDG STRIXTIIRFDYIAMCSlocus 、SAJENQSAJENQ dah.q 1(维索尔伦,2000:67)(维索尔伦,2000:67)图1总之,这种动态顺应在语言行为发生的最初就出现了,一直到交 际过程中语言
6、行为的终结才停止。翻译的过程也是语言选择的动态顺应过程,是译者(口译或笔译) 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双向选择过程。不同的语境使所使用的语言结 构不同,而不同的语言结构又推动了不同交际语境的构建。在这一过 程中,译者的意识程度和认知心理也尤为重要。由于译者的文化背景、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语言能力不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 结构和翻译策略也不同。处于源语文化的译者可能选择文化上的异化, 即让译文读者走近原文作者,充分感受异国文化;处于目的语文化的 译者可能选择文化上的归化,以译文读者为中心,让作者走近读者, 使译文更贴近目的语文化。(如图2所示)选择与顺应认知语境JI si(社会又化X素)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楼梦 顺应 理论 视阈下 谓语 翻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