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对现代诗教学设计的规约与指引--以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docx
《新课标对现代诗教学设计的规约与指引--以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对现代诗教学设计的规约与指引--以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课标对现代诗教学设计的规约与指引一以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现代诗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入了大量现代诗,现代诗的教学受到了 广泛的关注。虽然大家总结了一些现代诗教学的经验,但是现代 诗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第一,抓住语文要素进行教学,针对性强,但学习目标相对 窄化、单一,未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用学程的视野去思 考目标的制定。第二,从教学设计和学习过程来看,教学活动的设计未能体 现学习任务群的基本理念和特点,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设计 不够,任务之间的关联性和学生的自主性、深度学习还未真正实 现。第三,“教一学一评” 一体化,尤其是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出发的基于大概念、大任务的评价设计还未得到体
2、现,更多的是 围绕知识和能力要素进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以下简称“新课标”)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对课程 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评价等进行了修订,对单元整体教学 的目标设计、内容组织和学习评价等形成了新的规约与指引。本 文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聚焦教学设计的核心环 节,从目标、内容、评价三个方面,讨论如何依据新课标的规约 与指引,用好教材,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一、目标的规约与指引:聚焦审美创造,设计发展序列新课标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确定了 “总目标”,进而分解为“学段要求”。“从上位到下位,环环相扣,相互影响 和制约。上位概念规定和指引着
3、下位概念,是对下位概念的总括; 下位概念支撑和丰富着上位概念,是对上位概念的具体化。”教 师在使用教材进行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中,应受课程目标中 具体内容的规约与指引。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现代诗为基本学 习内容。从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看,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应侧重“审美创造”,使学生“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 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从“总目标”的角度看,第5条“初步鉴赏 文学作品”、第8条“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和艺术价值,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 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第9条“
4、能借助不 同媒介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学习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都是基于“审美创造”提出的具体目标。 从学段要求看,第二学段进一步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 等方面提出了与“审美创造”相关的各项具体要求,在此不再赘 述。基于对新课标课程目标体系的分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应聚 焦为:引导学生通过对现代诗的品读鉴赏、仿写创作、朗读交流, 初步掌握现代诗的特点,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丰富审美体 验,提高审美情趣。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又该如何 将其具体化、层级化、序列化呢?受美国学者埃里克森、兰宁“KUD” 目标模式的启发,我们尝试在新课标课程目标体系的基础上,
5、结 合本单元具体学习内容,将学习目标确定为三个层级:基础性目 标、理解性目标和迁移性目标。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我们将 其具体化,设计了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KUD目标模型(见表1)。衰1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KUD目标模型口标层级单元学习目标基础性 目标1.能识、写本单元的生字,理解并积累相关问 语,了解现代诗的基本特点以及相关文学常识; 2.通过听录音、白己朗读等方式了解并掌握朗 诵现代诗的一般技巧;3 .通过查找赞料,获得举办诗歌朗诵会的一般 程序性知识;4 .通过查找资料和交流分享.知道编创、推理诗 收的标准.知道诗集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功能理解性 目标5 .深入理懈、把握现代诗的语言表现特点.
6、例悟 诗歌表达的情感;6 .体会诗人是如何发现美、表现美的从而理解诗人要有第三只眼睛;7 .能够调动自己的.第三只眼睛”去观察世界、 体验情感.裳试仿创诗歌:8 .能够通过朗诵.学习如何体会、表达诗歌中美 的情感;9 .能够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情感内容.知道 诗歌可以按一定标准分类迁移性 目标10 .能说出课外的一些现代诗的特点和表达的 情感;11 .能基于自己的情感仿写或创编诗歌.并在此 基端上合作编写一案:12 .能成功举办诗歌朗诵会本单元共设计了 12个目标,其核心指向三个迁移性目标,基 础性目标和理解性目标为达成迁移性目标服务。这样,教师在教 学之前就有了一个清晰的、指向“审美创造”目
7、标达成的路线图。 这一目标模型也为学生在不同的学程应达到何目标提供了参考,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检测自己的达标情况,以培养其自主学习 能力。二、内容的规约与指引:以任务群组织,聚焦而有结构课程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凭借。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可 将本单元置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就本学习任 务群第二学段“学习内容”的规定性来讲,本单元内容体现的是 “阅读描绘大自然、表现人类美好情感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珍爱 生命的情感”以及“阅读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儿童文学作品, 欣赏富有童趣的语言与形象,感受纯真美好的童心,学习用口头 或者图文结
8、合的方式创编儿童诗和有趣的故事,发展想象力”。 对于这部分课程内容,新课标中“教学提示”指出,“可以根据 学段学习要求,围绕多样的学习主题创设阅读情境在主题情 境中,开展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之美、 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促进学生的精神生长”。依据新课标中“文 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规约与指引,设计本单元的学 习任务和教学过程,以达成审美鉴赏与仿创诗歌的教学目标。探 究现代诗的特点与情感表达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而发现美、表 现美、创造美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向。那么,在教学内容的 组织上,如何基于大的情境和任务,既体现“文学阅读与创意表 达”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又聚焦“审
9、美鉴赏与仿创诗歌”教学目 标的达成呢?我们将单元大概念确定为“诗人要有第三只眼睛 引导学生发现现代诗的语言特点及其与情感抒发的联系,进而发 展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单元大情境以海报的形式呈现: 你期待已久的校园诗歌节要来啦!诗歌节的主题是“用美丽的眼 睛看世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两只眼睛,它们能看见高山,看见大海, 看见蓝天,看见田野,但是诗人却拥有“第三只眼睛”,他们的“第三眼睛”在哪里呢?他们看到了什么?现在,让我们一起轻 叩诗歌的大门,开启探秘之旅吧!“寻找诗人的第三只眼睛”是单元大任务,我们将大任 务分解为三个逐渐深入、逐层推进的子任务。任务一:探究准备。本任务包括两项学习活动。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现代诗 教学 设计 规约 指引 四年级 下册 第三 单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