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年度市残联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全文完整).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度年度市残联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全文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度年度市残联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全文完整).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度年度市残联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全文完整)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年度市残联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2023年度市残联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3篇第1篇: 2023年度市残联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原创素材 仅供学习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党课同志们:按照县委统一安排,今天来县委党校和大家共同交流学习十九大精神的一些学习心得。十九大闭幕以来,我相信大家都反复读了报告,听了不少宣讲,对十九大精神也都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今天,我主要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全
2、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和大家交流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准确认识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 二是深刻领会十九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新要求; 三是牢牢把握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一、准确认识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加强自身建设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党都必须直面的课题,更是执政党跳出“历史周期律”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五年来,从制定出台中央八项规定破题,持续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
3、在构筑,可以说,赢得了党内外以及国内外高度评价。党的十九大报告用“成效卓著”一词来总结过去五年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实效。我们在座各位都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我相信大家都切身感受到了全面从严治党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前逢年过节,大家张罗的就是“拜年”“送礼”的事,还生怕没送到位,领导不高兴。以前我们在部队,跟地方上也是一样的,也不是一块净土,也存在“拜年”“送礼”的情况,搞得大家都很累。现在好了,大家都可以更好的回归家庭。但整治“四风”只是大家对全面从严治党成效中感受最为明显的成效之一。我认为,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主要成效至少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党治党责任不断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是必须兑现的政
4、治承诺,也是必须担当的政治责任。十八大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掷地有声地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五年来,全党始终坚持“向中央看齐”的管党治党思路,构建了从党中央特别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到省区市党委、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组(党委)直至基层党支部的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体系。不论是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还是教育约束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等要求,都是从中央政治局管起、从高级领导干部严起。在党中央的示范引领下,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更加明确具体,应该说已经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压力传导机制。而且,通
5、过强有力问责从党中央到最基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既挂帅又出征,使正风反腐和从严问责落到了实处。二是整治“四风”赢得了党心民心。5年来,在中央的示范带动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年节假期,从一块月饼、一张贺卡抓起,抓早抓小、串点成线,以一个个具体问题带动面上问题的解决,遏制了“舌尖上的浪费”、刹住了“车轮上的腐败”、整治了“会所里的歪风”,等等,刹住了一些曾被认为难以刹住的歪风邪气,攻克了一些曾被认为司空见惯的顽瘴痼疾。现在,干部普遍反映,应酬少了,精气神也好了。要是在以前,像这种党校的培训班,大家相互吃请、喝得“不醉不归”,还谈何学习效果?下面,我们来看几组数据。截至2023年10月31日,各
6、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9.32万起,处理26.26万人,平均每天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被查处的问题超过100起。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截至2023年10月,全国查处违规公款吃喝、送礼、旅游(国内)三类突出问题共计45502起。其中,违纪发生在2023年、2023年的共31223起,占68.6%;发生在2023年的7794起,占17.1%;发生在2023年的4908起,占10.8%; 发生在2023年的1577起,仅占3.5%。总体上,各类问题呈逐年大幅下降趋势,这充分表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中不断落地生根,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持续好转。 三是反腐败斗争压
7、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十九大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时指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党中央对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判断,从“呈胶着状态”到“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到“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再到“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折射出五年来全面从严治党波澜壮阔的历程。2023年12月6日,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涉嫌严重违纪接受调查。这是党的十八大以后落马的第一位省部级干部,当时就引起舆论高度关注。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端,之后党中央相继查处了徐才厚、周永康、令计划、孙政才等高级干部,这些都表明了党中央重拳反腐的决心和勇气,也一次次刷新了人们的认识。一方面是坚持“打虎”无
8、禁区。党的十八大以来,经中央批准立案审查的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余人。总之,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任何人都不是“铁帽子王”。其次是坚持“拍蝇”零容忍。五年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1218.6万件(次),处理问题线索267.4万件,立案154.5万件,处分153.7万人,其中厅局级8900余人,县处级干部6.3万人,打破所谓“法不责众”的观念。最后是坚持“猎狐”撒天网。从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3500人,“百名红通人员”已超半数到案,释放“天网恢恢、虽远必追”的强烈信号。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持续量变产生质变。
9、2023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接到的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比2023年下降17.5%,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首次回落;2023年,在高压之下,有5.7万名党员主动向组织交待了自己的问题。2023年底,中央对形势作出判断,“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已经初步实现。党的十九大作出最新判断,“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四是党的自我监督体系不断完善。自我净化能力不断增强。5年来,党内监督方式方法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向着全面覆盖、不留死角迈进。巡视监督的震慑效应不断放大。中央巡视共开展12轮,对277个地方、单位党组织进行了“政治体检”,对16个省区市开展“回头看”,对4个单位进行
10、“机动式”巡视,实现党的历史上首次一届任期内中央巡视全覆盖。各省区市党委也完成8362个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全面巡视任务。中央纪委立案审查的中管干部案件中,超过60%的问题线索来自巡视。根据巡视移交的问题线索,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厅局级干部1225人,县处级干部8684人。派驻监督的“探头”作用充分发挥。中央纪委设立47家派驻纪检组,实现对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监督全覆盖。实现全面派驻后的2023年,中央纪委派驻纪检组共谈话函询2600件次,立案780件,给予纪律处分730人,分别增长134%、38%、56%。坚决清除“灯下黑”,让监督者时刻受监督。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机关内
11、部谈话函询232人、组织调整24人、立案查处22人; 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共谈话函询1.1万人、组织处理7600余人、处分1万余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使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相互促进。在北京、山西、浙江3个省市试点基础上,截止2023年3月,已构建完成党统一领导下的中央、省、市、县四级监察委员会,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五年来,党中央通过制定出台一些列的措施,并坚持“以上率下”,稳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解决了管党治党“宽松软”以及存在的贪污腐败、党的领导弱化等突出问题。这些都充分彰显了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无畏勇气和坚定决心。二、深刻领会十九大关于全
12、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新要求整个十九大报告3.2万字,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就有4100字,占了整个报告的八分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提出了“三个不能有三个更加”的要求(即:在全面从严治党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差不多了,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见成效就见好就收的想法。要把管党治党的螺丝拧得更紧,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 在2023年1月11日13日参加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重整行装再出发,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开创全面从严
13、治党新局面”。在贯彻落实这些新部署、新要求上,我认为要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十九大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就在于,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将其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的第一项任务进行部署,明确指出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全局中的性质、地位、作用一目了然,其“首要”地位充分彰显。报告明确指出,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这一提法开宗明义、直指关键。十九大闭幕刚三天,2023年10月27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审议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
14、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这是十九大后出台的第一个党内法规,也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就此专门作出规定,决心之坚定、落实之迅速,为全党树立了表率。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也指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对党内政治生活状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民主集中制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七个有之问题高度警觉,坚决清除对党不忠诚不老实、阳奉阴违的两面人、两面派。聚焦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担当和政治纪律,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廉洁关、形象关,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种种信号表明:旗帜鲜明讲政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将成为十九大后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谁要再无视党的
15、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破坏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搞“七个有之”那一套,必定付出代价。二是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十九大报告对作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要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这些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根本宗旨的坚守,对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深恶痛绝。2023年10月27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还审议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对这项工作作出进一步规范、细化和完善,传递出十九届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从落实“八项规
16、定”开局深化的信号,给期盼作风建设再接再厉的广大干部群众以积极有力回应,也给还在观望或者存在侥幸心理的人强烈警醒。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也强调,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关注“四风”问题新表现新动向,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下更大功夫,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严肃问责”。对标对表,2023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也将进一步加大作风建设的力度,坚决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形势新表现,固化作风建设成果。三是要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在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两个“最”字,再次表达了我们党对腐败危害的清醒认识“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
17、威胁”。站在人心向背的高度,十九大报告对加强反腐败工作进一步作出系列部署,力度、广度、深度都明显“加码”:在“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基础上加入“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彰显反腐力度只增不减; 强调“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表明反腐广度也将进一步拓展; 明确“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强调“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着力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十九大期间,中央纪委副书记杨晓渡在记者会上回答关于反腐败工作的一系列尖锐问题时,也用“在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工夫,巩固不敢、强化不能、促进不想”,宣示了
18、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决心。党的十九大闭幕以来,从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鲁炜接受组织审查,不到半年时间,已有李贻煌、王晓林等8名省部级干部落马,可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号角已经吹响,任何喘息之机都不会给腐败分子留下。2023年,我县成立监察委员会以后,较之前监督范围更广,对此,我们也将不断加大对脱贫攻坚、黑恶势力“保护伞”等重点领域监督执纪力度,以案件的查处体现改革的成效。 四是要全面加强纪律建设。十九大报告在阐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时,首次将“纪律建设”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并列纳入党的建设中。纪律建设被写入十九大报告和党章,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19、和制度建设等并列为党的六大建设,引起广泛关注,这凸显了纪律建设的重要性,反映了我们党对党的建设规律把握更加深刻”。尤其是里面提到“赋予有干部管理权限的党组相应纪律处分权限”等新提法,被广泛认为是加强纪律约束力的又一力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一以贯之的“红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中央纪委全会上反复强调纪律和规矩,强调把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明确提出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用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等要求。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全面部署,巩固深化纪律建设要求,在审议通过的党内监督条例中,明确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纪律挺起来、立起来、执行到位。
20、基于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央纪委向十九大工作报告用“全面加强纪律建设,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对今后5年工作提出建议;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可以预见,十九大后,纪律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治本作用将进一步发挥,纪律规矩的刚性作用将进一步强化。 这些新部署、新要求,鲜明的传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强烈信号:决不给不收敛不收手者留下任何幻想。从查处的违纪案件来看,鲁炜、刘强也好,王晓林也罢,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党的十八大后依然不收敛、不收手,而且落马前都在重要领导岗位且可能进一步提拔重用,他们正是要被严肃查处的重中之重。十九大后,
21、从“百名红通人员”超过半数到案,到党的十九大后首次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月报数据,充分展现了一刻不停歇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韧和执着。大家一定要深刻领会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新要求,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有约束环境中工作生活和工作。3、牢牢把握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应当看到,尽管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但一些领域基层党建工作还比较薄弱,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充分; 尽管“四风
22、”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不良作风反弹回潮的隐患和压力犹存,新的隐形变异问题时有发生; 尽管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员违纪问题依然频发,“微腐败”问题严重。所以,在全面从严治党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不能有差不多了,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还得继续真抓实干、抓出成效。 对于今天参加培训的领导干部而言,可以说都是从严治党的具体执行者,都肩负着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着重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各级党委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大家都要毫不含糊地把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中、落到实处。根据前期县委巡察和专项监督检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度 残联 全面 从严 党风廉政建设 反腐败 工作 要点 全文 完整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