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百家讲坛》观后感300字百家讲坛观后感600字(优秀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百家讲坛》观后感300字百家讲坛观后感600字(优秀五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百家讲坛观后感300字百家讲坛观后感600字(优秀五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肯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须要好好仔细地写观后感。观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观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观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百家讲坛观后感300字 百家讲坛观后感600字篇一 我们主要说说近期的钱文忠讲的三字经吧: 钱文忠的三字经植根于传统文化,以中国历史为素材,讲解并描述学习和教化的重要性。其中很多观念已融刻在中国人的思想血脉中,如开篇的“人之初,性本善”,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 虽然在中国思想史上,人性的善恶没有定论,然而三字
2、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观念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人类的完备信念和期望。三字经一方面认为人本性是向善的,另一方面又强调后天环境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得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能够找到许多历史故事来印证成长及教化环境的重要性,比如曹植、曹丕、曹彰和曹冲四人同是曹操的儿子,但由于成长经验不同,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完全不像兄弟。三字经认为,对于孩子来说,假如没有良好的后天环境,再和善的天性都会受到污染。同时,学习是一种生命的过程,学任何一样东西,务必用心致志、持之以恒,一心一意地去经验,才会有所成。 这就是钱文忠讲三字经的根本目的。 百家讲坛观后感300字 百家讲坛观后感600字篇二
3、 有人说,我们中国人缺少信仰,但是,在这个星期六,阿宋给我们全班诠释了什么是中国人的信仰。 有一个人,其貌不扬却变更了中华民族教化传统,有一本书,是这个人的语录却被称为治国之道。这个人是孔子,这本书是论语。于丹教授在理解论语上很有自己的心得,而阿宋给我们看的就是百家讲坛中于丹论语心得的第一集天地人之道。 在这一集中我明白了天、地、人之间的联系。盘古开天辟地后,上面是天,下面是地,盘古就在中间,所以天地人在境界上是一样的。人只有真正感悟到了天地至理,才能纳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于自己胸中,使自己成为天地间最为强大的存在。孔子是凭借什么感染其他人的,正是凭这浩然之气。 孔子有一个“仁”的思想,这大家都
4、知道,可你知道什么是“仁”吗?孔子的弟子就曾经问过他,什么是“仁”?孔子回答:“爱人。”又问,什么是“智”,又答:“知人。”多么玄奥的两个字,孔子就以此作答。原来“仁就是爱人,智就是知人。” 孔子还有一个故事让我深受启发。有位弟子问孔子:“老师,我们向你学了这么久,是想以后能当大官,你说有什么条件,才能治理国家?”孔子的话照旧简短:“足兵足食民信之矣。”学生不甘心,问:“去掉一条的话,您去哪一条。”“去兵。”孔子认为没有兵力也行。“再去一条。”孔子很肃穆地回答:“去食。”人在世上,难免一死,可怕的是国家因为没有人民信仰而崩溃。信仰的力气是那样宏大。 最终,我感动于孔子的一个字:“恕”。对自己宽
5、容一点,对别人宽容一点就是“恕”。有了这个字,我们就可以过好一辈子。 我深深地被孔子的才智所打动。 百家讲坛观后感300字 百家讲坛观后感600字篇三 百家讲坛是我在科教频道中最喜爱的栏目之一,可以说是每天都看。看着主讲人们在讲坛上绘声绘色、挥洒自如地讲解并描述着,时常让我沉醉其中。 在商传先生的永乐大帝中,我望见了一代明君的成长、发家,在靖难中夺得皇位,君临天下,治国安邦,御驾亲征,直至踏上最终的征途,结束他辉煌的一生。 我又在汉代风云人物中相识了忍辱负重,熟读兵书的宏大军事家、战略家韩信,为他的命运扼腕;了解了知人善任,礼贤下士,擅长听人劝说,总是问“为之奈何”的汉朝开国皇帝刘邦 ;见识了
6、威猛过人,力能扛鼎,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最终因为政治糊涂,失去天下的西楚霸王项羽。 在蒙曼的武则天中,我见到了一代女王武曌的入宫、出宫,及再次入宫,由天真的少女蜕变成叱咤风云的女王,励精图治,成就了唐朝的盛世。 钱文忠娓娓道来,在一个个小故事中,三字经、弟子规也变得通俗易懂,生动好玩。 周思源正说三国人物,揭示了很多历史真相刘备并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鞭打督邮尽然是出自于刘备之手,周瑜并不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他反而是一个豁达、心胸宽广的人,也没有总在诸葛亮之下。相反,诸葛亮在历史上只是一个无名小辈,他几乎成为三国演义的主角的缘由竟然是因为相比之下他去世最晚 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让我在消遣中
7、培育了对历史的爱好。 百家讲坛观后感300字 百家讲坛观后感600字篇四 前段时间,我看了百家讲坛中的爱上语文,感悟很深。 爱上语文总共有12集,讲的都是如何学习中国的古典诗词。其中我最有印象的是第1集和第6集。 第1集主要讲了王安石觉得自己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过江南岸”中的“过”字用的不好,推敲修改了许多次,先后改成了“满”,“去”,“近”等,还是不满足,总觉得有欠缺。直到他看到了一首诗当中的“绿”字,眼前一亮,最终定下了。我想:作为北宋出名的诗人,王安石写诗都要修改那么多次,那我们写作文修改的次数岂不是更多?我确定以后写作文肯定要多修改,争取更加完备,使作文无可挑剔! 第6集讲的是“言与意
8、之间的转换”,让我懂得了怎样去解读诗。解读一首诗,要联系诗人的生平去联想他写这首诗时的画面,从而去理解其中的韵味,意思。而言与意这个中介就叫意象。例如,“饱经风霜”这个成语,老师们有两种教法。第一种是让同学们先预习这篇文章,再说出这个成语的意思;其次种是由同学们在生活中见到过的饱经风霜的脸,把所见描绘出来。两种方法都可以学会饱经风霜这个成语,但明显,其次种方法更能加深大家对成语的印象和理解。这,就是言与意中意象结合的方法。 爱上语文对同学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我建议大家去看看! 百家讲坛观后感300字 百家讲坛观后感600字篇五 今日,我看了百家讲坛,由王立群老师为我们解读史记秦始皇之唐人论秦。
9、 本节主要讲了唐朝人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他们评价秦始皇有什么特点。 通过王立群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秦始皇在唐朝人的心目中是多种多样的,没有统一的评价,有指责也有确定,但从许多评秦的史料来看,秦始皇备受唐人的关注。但他也成了一个警示皇帝教化的反面教员,王立群老师说,皇帝是须要人来约束,没有约束的皇朝都很短命,而皇帝都怕失去皇权,正是因为这点,大臣们才有机会教化皇帝,于是,教化皇帝的最佳人选,便是秦始皇。 在秦始皇对很多皇帝起到警示作用的同时,晚唐大诗人杜牧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在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提出,秦国的速亡,是因为秦王太过于骄奢淫逸,太重视自己的享乐了。而且,一个帝国的灭亡自身的缘由是最主要的,只要对他的臣民不施仁义,不爱自己的老百姓,心里没有老百姓,最终全部的老百姓都会抛弃这个君王。在后人感叹秦国的速亡的时候,没有吸取到秦国速亡的阅历,结果自己又亡国了。在秦朝,还有一件大事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有两种记载,一是司马迁,二是卫宏,在卫宏的记载中,秦始皇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暴君,而在司马迁的记载中,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事出有因的。但唐朝的四位学者颜师古、张守节、李善、李贤在为古书作注释的时候都选择了卫宏的说法。由此可见,在唐朝人的心中,秦始皇是一个及其阴险的暴君。 在唐人对秦始皇的评价与王立群老师的讲解中我明白了:事情是有多样性的,每一个人对事物的相识都不一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