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三化学第二章第一节教案初三化学第二课(大全五篇).docx
《2023年初三化学第二章第一节教案初三化学第二课(大全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三化学第二章第一节教案初三化学第二课(大全五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初三化学第二章第一节教案初三化学第二课(大全五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须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初三化学其次章第一节教案 初三化学其次课篇一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其次部分为原子结构学问的扩展。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珍贵的自然资源为题,探讨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峻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当对水作进一步相识,但教材只讲了
2、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教材的编排还注意了新旧学问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学问。通过试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2.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b、通过电解水的试验,使学生相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改变的实质。 实力目标:a、培育学生的视察探究实力;b、培育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实力。 德
3、育目标:a、通过电解水的试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化,培育实事求是的看法;b、通过观看有关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增加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电解水的试验和依据试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学问说明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二、说教学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供应丰富、生动、直观的试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如下: 1.以问题导入新课,简洁明白在讲授新课前,通过计算机展示出两个联系实际的问题,然后进入新课。 2.归纳出水的物理性质展示一杯水,培育学生从视察中发觉问题,学生结合教材探究出水的物理性质。 3.分
4、析试验现象,探究水的组成,进行微观说明(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件展示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出水的组成这个重要学问点。因此,作好演示试验尤其关键(展示试验),书第48页,这是未改进的演示试验,试验效果不直观,效果不好;这是改进后的试验,使试验效果更清楚、更直观,更便于学生主动依据试验进行探究。学生通过试验探究出水的电解产物氧气和氢气,然后学生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也很简单探究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水属于化合物,重点学问得以解决。 (展示课件)分析了水的组成后,接着展示电解水的微观说明图片,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从探讨中发觉,问题得到解决,进一步理解化学改变的实质,难点也得
5、以突破。 4.课堂练习巩固,达标检测 5.观看录相:有关水资源及其污染 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坚持“教与学、学问与实力的辨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博采演示教学法、课件展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诸方法之长,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组织,并体现以下特点: 1.培育学生视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实力:重点改进了演示试验,利用实物投影将试验投在屏幕上,将试验加以放大,试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试验装置、步骤、现象都呈现在每一个学生眼前,使试验效果更清楚、更直观,让每个学生通过试验探究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突出了重点。 2.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
6、用:通过课件展示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如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水属于哪类物质?水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给学生创建思维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视察试验、思索、分析,最终探究得出结论。自制电解水的微观说明图片,变抽象为详细,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化枯燥为生动,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当突破。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奇,从而产生乐学心情,激发了他们以探究为特征的求知欲望。 3.加大教学密度: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做到高密度的学习学问,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利用文字闪动,图象移动,颜色变换的手段,不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为了增
7、加学生对水的分布和水的污染的感性相识,课上选择一段“有关水资源和水污染”的录像,增加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4.优化教学过程:计算机以其独特的功能创建良好的思维情景,培育探究实力,发展智力,老师、计算机、学生形成一个有机的组合。通过计算机不仅能学懂、学会、学活、学精,而且能促使学生乐学、善学、勤学、活学,师生共同进入教与学的自觉状态和状态,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总之,我在设计本课教学程序时,力求符合探究学习的三个特征:(1)学习者由问题或设计任务动身;(2)学习者通过视察、假设、试验等探究活动提出自己的说明;(3)学习者通过表达和沟通,检验或修正自己的说明 初三化学其次章第一
8、节教案 初三化学其次课篇二 教学目标: 学问技能:知道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了解离子的概念及其与原子的区分和联系; 实力培育:通过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想象和描述以及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培育学生的抽象思维实力和逻辑思维实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学习,让学生相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学习方法;通过对核外电子排布学问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 教学重点: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的原子结构亲密相关。 教学难点: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想象,表象的形成和抽象思维实力的培育,离子的形成过程。培
9、育学生的微观想象实力和推导思维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构成原子的微粒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有什么关系?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哪些? 新课引入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除了分子和原子以外,还有一种粒子是离子。 什么是离子?它是怎样形成的?首先要探讨原子的结构。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相对来说,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那么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又是怎样排布在核外空间的呢? 板书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讲解并描述在含多
10、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我们将电子离核远近不同的运动区域叫电子层。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依此向外类推,分别叫二、三、 学生回答: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分子和原子 学生倾听 留意想象 集中精力,主动思索 复习巩固旧学问 通过设问,激发求知欲 这方面的学问学生缺乏,老师讲解要具体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四、五、六、七层,即在多个电子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在能量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的。 设问多个电子又是如何分布在电子层上的呢? 讲解并描述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n为电子层数);
11、 电子总是从内层依次向外层排布;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一层的不超过2个)。 提问核外电子的排布如何表示呢? 提问下面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请说出它的涵义。 练习1、写出核电荷数为1、11、17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写出下列三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he、ne、ar 金属元素的原子:na、mg、al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c、n、p、s 视察分析引导各组对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视察对比,分析探讨,找出各类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总结 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是一种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
12、应。 学生计算:第一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12=2 其次层:222=8 作好笔记 学生看书回答: 原子结构示意图 看图分析回答: 小圆圈表示原子核,+8表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请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学生在下面写。 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写三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各组分析探讨后沟通结果: 第一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只有氦原子为2个); 其次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 第三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或等于4个 学生简单理解核外电子的排布 培育阅读实力 让学生运用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培育学问的运用实力 培育动手实力 培育协作精神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
13、图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电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问题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什么呢? 画出na、cl原子结构示意图 提问 na、cl原子结构稳定吗? 简单得电子还是简单失电子?数目呢? 要求学生画出na、cl原子得失电子后的示意图 提问它们得失电子后,是否显电中性? 讲解并描述当原子得失电子后,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相等,即正负电荷不能抵消,会带有电荷,此时该原子就叫离子。 离子即是带电荷的原子,依据所带电荷的性质,离子可分为: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 提问原子用符号是怎样表示
14、的? 那么离子又怎样表示呢? 离子符号的写法: 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而所带正负电荷的数目,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例如: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失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镁离子的 学生回答: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学生回答:不稳定 na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cl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它们才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8 依据质子数与电子数不相等的关系可分析出会带正电荷、负电荷 学生回答:用元素符号 从上面的总结中学生可以分析得出。 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思索问题 依据原子不显电性的原理分析得出 巩固复习元素符号的学问 老师活动 学生活
15、动 设计意图 符号为mg2+。氧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为6,得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氧离子符号为o2-。 练习写出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及符号。 讲解并描述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可形成化合物。如氯化钠就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因此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 提问离子与原子有什么区分和联系? 布置作业教材p78页 学生上台演板 倾听 学生分析总结 让学生在黑板上写,若出现错误可刚好订正,若无错误则可增加信念 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实力 板书设计 课题3 离子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电子的排布: (1)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因为电子的能量不同,电子在不同
16、的电子层上运动。 (2)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电子层运动。 (3)离核最近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离核最远的电子层叫第七层。 2.原子结构示意图 氧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圆圈表示原子核,在圆圈内用正数+8表示质子数,用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3.元素的分类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 (1)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是一种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初 化学 第二 第一节 教案 初三化学 大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