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鱼我所欲也》原文(八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鱼我所欲也》原文(八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鱼我所欲也原文(八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信任很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鱼我所欲也 原文篇一 1、 积累文言词语。 2、 精确、明白地翻译文句。 3、 学习本文比方恰当、对比显明、说理透辟的论证 4、 相识孟子“杀身成仁”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2、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行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
3、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两文均出自 一书。 2说明下列加线的词语。 生死攸关 生 不能自已 已 延年益寿 益 是可忍,孰不行忍 是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译文: 4概括文第段的主要内容。 答: 5两文都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点,请你以选文为例加以详细
4、赏析。 答: 1孟子 2生存 停止,放弃 增加,增长 这个、这样、这种 3从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悉的穷人感谢自己却接受了。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4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状况下,应当“杀身成仁”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或:作者用比方的方式引出“杀身成仁”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只要答出“提出杀身成仁的观点”即可) 5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运用生僻词汇;大量运用排偶句,这样就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概;善用比方。这些比方大多是依据生活常理设计的,这种取义浅近的比方,既使他所讲的道理易于为人接
5、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学趣味。(举例略)(有例子,有分析,符合三点中的任何一点即可。) 鱼我所欲也 原文篇六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肾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6、,乞人不屑也。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b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必以分人 c所欲有甚于生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谓为信然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_ _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_ 小题3:在这篇文章中,孟子提出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提出的?(2分) 小题4:古今中外有很多杀身成仁的英雄人物,试举出一位,并用一句话概括其事迹。(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假如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
7、(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这种本性,(只是)贤人能够不丢失罢了。(4分) 小题3:舍生而取义;用“舍鱼而取熊掌”作比方提出的。(答成用“鱼”和“熊掌”作比方提出的也可得分)(2分) 小题4:文天祥宁死不降元。 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2分)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加点字意思的实力。a项中的两个“而”都为“连词、表转折”的意思。 小题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实力。翻译句子时留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3:本题考查争论文的观点是怎么提出来的。依据文章的开头来分析即可。 小题4: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列举的英雄人物以及事迹只要
8、与杀身成仁有关即可。 鱼我所欲也 原文篇七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9、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行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此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它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见是什么? 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当杀身成仁。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杀身成仁。 3、什么是“义”呢?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他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羞愧,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需遵循的正路。一般指公正的道理或正义的行动。 4、孟子是怎样提出和政论他的主见的? 把生命比做鱼,把义比做熊掌,在二者不行得兼的
10、状况下,用舍鱼而取熊掌设喻,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自然引出“杀身成仁”的主见。 5、为什么用比方形式说理,而不干脆提出来? 这样说理形象通俗,易于接受。 6、第一段分几层论述?分别从哪个角度论述? 三层: 第一层:“鱼,我所欲也一一舍生而取义者也。”用比方引出中心论点“杀身成仁” 其次层:“生亦我所欲一一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用生与死进行对比论证为什么要“杀身成仁”。(指出人间有比生更珍贵的东西,就是义,也有比死更可怕的东西,就是不义。) 第三层:“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贤者能勿丧耳。” 激励众人,此心人皆有之。 7、文中至今流传的一个成语是? 杀身成仁。 8、作者说“杀身成仁”之心“人皆有之
11、”意图何在? 激励众人崇尚道义。 9、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提出“生与义不行得兼,则杀身成仁”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杀身成仁”,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假如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丢失。接着举例说明,人既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终,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莫非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12、与”?从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当停止吗? 总之,这段文章是说,能做到“杀身成仁”是人有羞恶之心;假如不顾羞愧,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当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10、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有比死亡更令人厌恶的东西是什么? 义:不义。 11、为什么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为什么有的灾祸不能躲避? 因为苟且偷生的事往往违反道义,假如背弃信义去做,就会为人所唾弃。 因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义。 12、“贤者”和一般人的区分在于什么? 能否固守道义。贤者能坚持操守,勿丢失。 13、“一箪食乞人不屑也”。运用
13、的论证方法是: 举例论证。 14、“一箪食乞人不屑也“。化用成语故事是: 嗟来之食。 15、用这一生动的事例的目的是为了证明什么? “一箪食,一豆羹”看似微乎其微,但却关乎生死。假如带有羞辱性的施舍即使是无人相识的路人和贫贱的乞丐宁愿饿死也不接受,说明“所恶有甚于死者”既义重于生。 16、“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此之谓失其本心。”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对比论证;举例论证。作用是从反面论证“万钟”亦不该接受。 与“一箪食,一豆羹”段进行对比,从正反两方面印证了“杀身成仁”。 17、孟子在文中表扬了哪些人?斥责了哪些人? 表扬了那些重义轻生、杀身成仁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贪图享受
14、、见利忘义的人。 18、如何看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义”字是一种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有,但当面临生死攸关的考验时,大多数人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 19、对孟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的评价。 他认为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善心,在文中这种思想明显有它的进步性。但是这种牢固没有强调后天教化和社会环境对人的作用。在文中阐发了唯心主义的性善说,说什么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合事实的。此类糟粕,应予剔除。 20、从古到今,多数的事例验证“杀身成仁”的人可以流芳百世,见利忘义的人遗臭万年。请举例一一加以验证。 杀身成仁之人如,文天祥、史可法、谭嗣同
15、、李大钊等。 见利忘义的人如,吕师孟叔侄、秦会、洪承畴等。 21、联系全文的大意,用“生”与“义”开头,拟写一副对联(不少于五字)。 22、你过去肯定也做出过很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印象最深?你从中总结出一些阅历或教训。 (思索人生选择的意义及应当遵循的原则,树立起义重与利、杀身成仁的价值观念。) 23、文章开篇运用了什么修辞?为何运用这一修辞? 比方,因为本文是论述“杀身成仁”的,重在“义”,“义”是抽象事物,难以把握,理解,用比方使人简单接受。 24、本文围绕什么绽开争论? 孟子设喻,从人的口腹之欲起先通篇争论,也围围着人的口腹之欲绽开。 25、文章从所欲入手,说明人的所欲发
16、生冲突时应当怎样? 应实行一个正确的原则看法,要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取舍。 26、文章用“鱼”和“熊掌”分别比方什么? 鱼喻生命;熊掌喻“义”,形象的区分“生”与“义”的价值高下。 27、面对生与义不能得兼时,孟子认为应当怎样做? 宁可取义,也不苟且偷生。既故不为苟得也。 28、面对死与不义不能同时避开时,孟子认为应当如何处理? 拧可赴死,也不愿躬躬不义。 29、作者在文中把什么看作比死更令人厌恶?(用两个字概括)不义。 30、作者认为面对正义时,人表现应如何? 为了正义绝不能贪生怕死,屈辱人格,而要无所畏惧,义无所顾。 31、指出文中从反面论述:假如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凡是可以苟且偷生的无耻手段
17、都做得出来的句子: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32、指出文中:有的人明知采纳某种手段就可以生存却不采纳,其缘由是: 所欲有甚于生者。 33、指出文中有的人明知采纳某种手段就可以躲避辟患却不采纳,其缘由是: 所恶有甚于死者。 34、为什么世人的行为仍有贤与肖,义与不义的区分呢? 因为贤者能坚持“杀身成仁”,始终“勿丧”,一般人则难免因环境变更,而“失其本心” 35、文中作者认为“杀身成仁”之心,不仅仅是贤人所具有的语句: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6、文中“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有何作用?
18、 承上启下 37、“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为什么饥饿的行人,乞丐不接受呢? 因施与者看法不好。他们认为接受这“嗟来之食”,将陷身于不义,这是人们天生的羞恶之心。 38、用者对于“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行为,是如何回答的: 万钟于我何加焉! 39、文中指出从前宁死不受嗟来之食的人,此时却不辨礼义而受之,你如何理解这种现象? 这类人是在无尽的利欲的旨诱一丢失了本心。即受环境影响。 40、文章其次段举实例的目的是: 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命,并在篇末点题,指出不应为物欲所蔽。 41、指出文中点题的句子: 此之谓失其本心。 42、孟子在文中虽探讨的是一般人的道德标准,但实质另有它论,
19、你认为作者意在职责谁,体现什么思想? 意在职责统治者,不应被物欲所蔽,而丢失羞恶之心。体现了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43、出自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的成语有什么? 杀身成仁 嗟来之食 44、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以“鱼”与“熊掌”比方引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为什么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所欲有甚于生者。 作者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论点,得出结论的句子是: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
20、有甚于死者。 强调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的句子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强调“一箪食,一豆羹”看似微乎其微,但却关乎生死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作者赞颂无人相识的路人和贫贱的乞丐宁愿饿死也不接受带有羞辱性的施舍,说明“所恶有甚于死者”即义重于生的句子是: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 结尾“此之谓失其本心”照应开头哪句话?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5、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白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杀身成仁这一观点。生活中有很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
21、准则,请你依据对这个观点的相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 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气坚决反抗外来入侵,失败被俘后,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他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是恒久值得后人学习的。 鱼我所欲也 原文篇八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
22、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行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是我所宠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宠爱的,假如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宠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宠爱的,假如这
23、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宠爱的,但我所宠爱的还有赛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假如人们所宠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行以采纳呢?假如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躲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行以干呢?采纳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愿采纳;采纳某种方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愿采纳。由此可见,他们所宠爱的有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峻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
24、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丢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视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愿接受。 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相识的穷人感谢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相识的穷人感谢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丢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1、 选自孟子
25、告子上。 2、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3、 患:祸害,灾难。 4、 辟:通“避”,躲避。 5、 如使:假如,假使。 6、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行用呢? 7、 勿丧:不丢掉。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发展。他生活在诸侯相互攻伐“无义战”的时代,目睹了人民遭遇涂炭的社会现实,也看到了人民的力气。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民本思想,明确提出“民为贵”、“君为轻”。政治上主见实行“王道”、“仁政”。反对“霸道”、“暴政”。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安定人民、少收赋税,减轻刑罚,使百姓“不饥不寒”。这些观点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有肯定进步意义,但却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根本行不通。孟子还主见社会分工,这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但却得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结论,为阶级剥削和压迫制造了理论依据。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和善的本性,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小无有不下。”还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尊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知也。仁义礼智,非曲外铄(给与)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殊强调后天环境和教化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认为“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做到“杀身成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