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将相和教案(3篇).docx
《2023年将相和教案(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将相和教案(3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将相和教案(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共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将相和 教案篇一 1、能在阅读中独立相识本课生字。能读准词语“渑池、鼓瑟、击缶、上大夫、上卿”的音;能在语境中理解“勃然大怒、声色俱厉、负荆请罪”等词语的意思。 2、能了解“将相和”的故事,能借助提示简要概括“渑池之会”的内容,知道渑池之会的功劳是二人通力合作的结果;能转述“负荆请罪”中将相二人的话,体会“和”的含义。能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
2、句。 3、感受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的智勇双全,面对廉颇挑衅时的宽敞胸襟;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志气;体会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之情。 1、能了解“将相和”的故事;能转述“负荆请罪”中将相二人的话,体会“和”的含义。 2、感受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的智勇双全,面对廉颇挑衅时的宽敞胸襟;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志气;体会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之情。 预习课文,查找关于廉颇、蔺相如的历史资料。 一、理解课题,整体感知。 1、揭示课题:35将相和 2、理解课题:课题中将指谁?相指谁?和是什么意思?从课题知道课文讲什么? 3、默读全文,了解“不和”的缘由。 (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了上卿。职位比廉颇
3、高。) 4、指导朗读廉颇的话,引入渑池之会。 出示句子: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很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我碰见他,非得叫他下不了台! 二、深化文本,品读感悟 渑池之会 1、自渎38小节,想想:渑池之会这个故事围绕哪些人?写了一件什么事? 2、依据提示简要概括渑池之会的内容,介绍乐器“瑟”和“缶”。 3、再读38小节,划出蔺相如说的话,联系上下文想想他问什么这样说? 4、理解蔺相如说的两句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出示句子:“听说大王善为秦声,请为赵王击缶。” “你我现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应,我就跟你拼了。” 理解句子: 句一:“听说大王
4、善为秦声,请为赵王击缶。” (结合学生的沟通,随即联系前文秦王的话和其次节蔺相如劝赵王赴渑池会的内容。)= 句二:“你我现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应,我就跟你拼了。” (师补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内容) (能从蔺相如的话中知道他这么说、这么做的缘由,感受蔺相如在秦王面前不甘示弱、智勇双全) 指导朗读 5、小结:蔺相如是不是没有能耐,就凭一张嘴呢?看来廉颇说错了。 负荆请罪 1、齐读廉颇的话,并指名转述。 出示句子:“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很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我碰见他,非得叫他下不了台!” (提示学生在这里转述要有称呼,用敬语。) 2、自由读101
5、4小节,找找:蔺相如听到这话怎么做?怎么说的? 3、理解蔺相如说的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正确转述 出示句子:“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国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假如我们两个闹不和,别人不是就有机可乘了吗?” 4、过渡:原来蔺相如对外不甘示弱;对内却到处示弱。不是因为怕,而是以国 为重。 5、联系上下文说说:廉颇“不应当”什么?于是他怎么做? 6、理解“负荆请罪”的意思,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志气。 出示句子: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来到蔺相如门上。 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负荆请罪。“负”的意思就是:背。 7、想象说话 廉颇二人见面会说什么?绽开合志向象。
6、三、总结全文、合为一体。 从今两人结为知己,同心同德保卫赵国!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你、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结合在一起构成了闻名的历史故事将相和。 板书设计: 35、将相和 (完璧归赵)蔺相如 (渑池之会) 以国家利益为重 (不服气)廉颇(负荆请罪) 教学效果反馈: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语句,感受人物特点。在教学中,我留意渗透“抓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特点”的学法指导,因此,学生能较为精确地抓住重点语段进行品读,如能抓住描写蔺相如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进行朗读、理解、体会,感悟蔺相如的机灵英勇与爱国之心。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由于学生对文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较为熟识,因此,让学生以“我特别
7、喜爱(或钦佩)蔺相如(或廉颇)”为开头,联系课文内容写一段话时,学生写得内容较为丰富,语言也较生动。 将相和 教案篇二 1、正确认写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能简要复述本文的三个小故事。 3、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复述“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 引导学生把握三个小故事之间困难的因果关系。 一、 谈话导入 人们都说:“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这说明一个国家的生死攸关和许久发展需文臣武将同心协力,但在战国时,曾发生一件将相有不和到和的故事,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将相和这篇课文。 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提出自读要求: 1、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懂。 2、借助上
8、下文理解词义。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分小组轮番朗读课文,相互订正生字的读音。 2、提出不懂的问题,做好记录,小组内探讨。 三、反馈沟通 1、指名朗读课文。 2、把握词语的词义。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 无价之宝 义正词严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宝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义正词严:理由正确、充分,说话气概壮盛。 完璧归赵: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赵国。 负荆请罪:光着上身,背负荆条,向人请罪。 四、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文题中“将”指谁?“相”指谁?“和”是什么意思? (“将”指廉颇,“相”指蔺相如,“和”是同心协力,共保赵国。) 2、 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个小
9、故事?请简要复述故事。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赵王得到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想占为己有,假意用十五座城交换,蔺相如与秦王奇妙周旋,最终把和氏璧平安送回赵国。 渑池之会: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秦王要赵王鼓瑟,并让人记录下来,蔺相如要求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被逼无奈,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让人记录下来。秦王没占到半点便宜。 负荆请罪:蔺相如官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让蔺相如下不来台。蔺相如一语道破的话语传到廉颇耳中,廉颇深知自己大错,背负荆条,上门请罪。 3、这三个小故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学生能说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即可。老师应引导学生明确“渑池之会”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将相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