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三角形面积说课稿(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三角形面积说课稿(篇).docx(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小学三角形面积说课稿(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确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识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 小学三角形面积说课稿篇一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75至78页的内容。这个内容是在第八册相识了三角形,第九册会计算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与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联系在一起,为以后学习圆面积和复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起到铺垫作用。教材先从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起先,再运用拼摆、旋转、平移的方法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分别变换成长方形或
2、平行四边形,得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然后归纳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我依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及五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关键。 1、使学生驾驭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图形的割补,剪拼,渗透图形变换等教学手段,培育学生的操作实力,空间想象实力和逻辑思维实力。 驾驭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中除以2的意义。 本节课,我依据五年级学生的学问面较广,学习自觉性较强的特点,采纳尝试教学法、试验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进行
3、教学。让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在旧学问的基础上,通过自学课本,利用学具独立作业,相互探讨和巩固练习,去尝试解决问题,老师再依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加以讲解和点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操作实力。教学时,我按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推导公式、实际应用、巩固练习、课堂总结这六个环节进行 新课的导入是为了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好的导入,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活跃学生的思维。我采纳实物直观法导入新课,先引导学生视察少先队大队旗,说出大队旗的长是120厘米,宽是90厘米,让学生利用旧学问计算大队旗的面积和归纳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再出示红
4、领巾,引导学生说出要计算红领巾的面积,就是求三角形面积,从而发挥学问的迁移作用,激发学生剧烈的求知欲望和深厚的学习爱好,使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境界,为整个教学过程创建良好的开端。 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了激趣法揭示课题,以引起学生的留意和爱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起承上启下、开宗明义的作用。我先干脆板书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再提出问题“这节课要学习哪些内容?”让学生相互探讨,说出三个问题。 (1)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3)怎样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这样,奇妙地让学生自己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把目标变成自身学习的须要,使学生由“要
5、我学数学”变成“我要学数学”。 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学生学问的形成过程。我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动眼视察,动脑思索,动手操作,动口讲解并描述,以试验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时,分四步进行。 (1)引导猜想: 我让学生根据课本75页的方法,用方格纸数出三角形的面积,引导学生视察三角形的底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底和高的长度与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让学生通过视察分析,得出三角形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 底6厘米高4厘米面积12平方厘米,接着引导学生猜想三角形面积是底和高乘积的一半。 (2)尝试操作: 当学生心理上产生疑问,迫切地须要老师的讲解和验证时,老师要
6、求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学生一边说,我一边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的推导方法演示出来(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出一个三角形,把剪下的三角形拼到另一边,变成一个长方形)。 以唤起学生的回忆,促进学问的迁移。然后再要求学生仿照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把三角形转换成其他图形,并拿出课前打算的长方形学具,量出长方形的长与宽是多少?(长10厘米,宽6厘米),计算出它的面积是106=60平方厘米,再沿着长方形的对角线剪开,分成两个大小形态相同的三角形,算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062=30平方厘米(如下图)。学生清晰地看 出这个三角形是原来长方形的一半。使学生沿着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的
7、规律去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接着让学生拿出平行四边形纸片,量出它的底和高分别是10厘米、6厘米,用106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0平方厘米,然后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剪开,可以分成两个大小形态相同的三角形,用1062算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30厘米。学生再一次看出这个三角形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一半,而且视察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剪开的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一样的,攻破教学的难点。 (3)归纳公式: 通过两个试验,学生纷纷探讨,并归纳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底高2,用字母表示写作s=ah2,并点明求三角形的面积必需要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把底和高相乘后不能遗忘除以2,让学生的学问更
8、系统完善。 4)看书质疑: 学生通过自己试验操作已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后,我再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75页至77页的内容,比较与自己推导的方法有什么异同,突出说明课本是用“合”的方法验证公式,而我们是用“分”的方法来验证公式的,两种方法均把三角形变换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来推导,都能尝试胜利。之后,留一点时间让学生提出疑问,我再进行针对性的释疑,创建亲切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疑敢问,进一步把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示范作用及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课堂效率。 学生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后,我便出示一道同课本例题相仿的尝试题:一条红领巾的底是100厘米,高是32厘米,
9、它的面积是多少?让学生独立解答,分别叫好、中、差三类学生板演,我进行巡堂检查,了解信息反馈,去发觉所估计出现的两种状况: (1)100322=1600平方厘米; (2)10032=3200平方厘米,并按反馈信息组织学生探讨和讲解,强调应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把底和高相乘后不要遗忘除以2,否则会计算了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以确保学生系统地驾驭学问。 练习是学生驾驭学问,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检查教学目标落实状况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练习的效率,我合理地设计了三道练习题。 第1题: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这是课本77页做一做的题目,属单一性练习,用于巩固新学问。 第2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2平方厘米
10、,求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 这是课本78页练习十八的题目,属综合性练习,既复习了三角形面积公式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关系,又进一步巩固三角形面积计算,防止学生照样画葫芦。 第3题:计算少先队中队旗的面积,看谁的解法最简便?这题属创建性练习题,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又能促进学生的散发思维。 阿尔法趣味数学小课堂:说课总结 总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使学生更进一步明确详细的教学任务,抓住要点内容,形成系统的学问。我让学生联系本课初提出的学生目标,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得出: (1)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底高2; (2)三角形的底和高确定以后,三角形的面积也就确定了; (3)计算时把底和高相乘后不要遗忘
11、除以2。 这样,通过疏理、归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整节课的支配善始善终。 小学三角形面积说课稿篇二 首先其推导方法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有相通之处。同时本课也是学习梯形、组合图形面积的基础,在实际生活中这部分的应用也特别广泛,所以本课内容的学习是很重要的。 依据三维目标的要求,本节课的目标确定为三个: 1、引导学生经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究过程,驾驭三角形面积公式,并会用字母表示,会用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 2、通过探究,培育学生实际操作实力、自主探究实力、与他人合作沟通实力以及运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3、在学生经验动手操作、探讨、归纳等探究学习中,体验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12、的严密性和公式的确定性,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获得主动的、胜利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探究并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会依据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弄清晰为什么除以2. 教法: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从详细到抽象,他们有新奇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纳情境教学法、探究法、试验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力求体现自主性教学原则。 学法:依据本课可操作性的特点,以及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学法指导上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配以小组合作学习法,探讨法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学具 (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
13、三角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随意三角形3个),剪刀一把。 为了能更好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五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二)合作探究,找寻方法(三)实践应运,拓展延长(四)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我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来引入新课。课件演示:秋天来了,森林的小动物可兴奋了,这一天,小狗、小猫、和大公鸡聚到了一起。,它们都认为自己的三角形最大,可是谁也劝服不了对方。同学们,你们情愿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那么要比较三角形的大小就是比较什么呢?学生会很轻松地回答要比较三角形的大小就是比较三角形的面积。今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从而揭示课题:三
14、角形面积计算,并板书课题。)让学生揣测三角形的面积可能和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有关系?学生独立思索后得出:可能与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关系。由此复习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引导学生思索:能不能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呢?此方法不仅很好的复习了旧学问,为新学问学习做好铺垫,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合作探究,找寻方法 这一环节我支配了4个小环节: 第一个环节合作探究奥苏伯尔说过:只有学生亲身经验、感受的东西才能真正理解和驾驭。这里,我没有采纳传统省时高效干脆告知学生答案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利用手中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
15、和长方形材料小组合作想方法解决。 其次环节汇报沟通在小组充分操作、探讨、沟通后,出示课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者一个长方形可以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出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直角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直角三角形的高。并对表现精彩的小组赐予表扬。 第三环节精讲,再次提出挑战性问题:那么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是否也有这样的关系呢?同学们想不想亲自来验证一下?再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此环节采纳小组合作,自由发挥,自主探究,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子。最终每个小组选代表边演
16、示边汇报探究结果。我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得出:每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每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学习,他们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理解得更加透彻,能清晰的相识到因为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要除以2从而突破难点。然后引导学生说出: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在学生拼摆过程中进行转化很自然地渗透旋转平移的思想。同时我还留意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究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我用课件演示方法,通过演示,使学生的思维开阔了,他们会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很好玩的事,会感到数学问题的解决,往往有多种方法和途径。这样学生在今
17、后解决数学问题时,主动探究的主动性也会渐渐增加。学生动手操作,不仅仅是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这一数学学问的须要,而且也是探究型学习方式的须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沟通,让学生间相互共享各自的学习成果,达到自我教化,相互学习的目的。 第四环节质疑,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在学习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样克服的?学习中你发觉了什么数学问题?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突破难点对这部分的学问理解的更加的透彻。 (三)实践应运,拓展延长 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在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为了了解学生的驾驭程度,检验他们能否学以致用,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与应用达到娴熟敏捷驾驭
18、的目的,实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让学生在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加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我设计下面几组练习: (1)基本练习,检测学生干脆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状况,并适时进行品德教化。 (2)综合练习,深化对推导原理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公式特征的相识。 (3)拓展练习,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紧扣课题,不但使学生所学的学问进一步深化,而且使学生在练习中思维得以发展,探究实力得到提高,创新素养得到锤炼。 (四)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回想这节课所学内容,说说自己有哪些收获? 这一环节主要是再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谈收获谈体会
19、,刚好评价,学生间相互补充,共同完善,既整理了本课所学学问,又有利于学生学习实力的培育。 板书设计力求简洁明白重点清楚,能让学生一目了然。突出了教学的重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驾驭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小学三角形面积说课稿篇三 我总的教学设想是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开展操作、探讨、沟通、视察、归纳、分析等活动进行探究和实现问题的解决。在本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型学习是我的基本动身点,我注意渗透“转化”思想,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变静为动,从多个角度去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学生供应生动、形象的视察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0、,从而完成新知建构,达到培育学生实力的目的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驾驭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支配的,并且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所以若想使学生理解驾驭好三角形面积公式,必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正方形的面积以及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相关学问为基础,运用迁移和转化的思想,使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一新学问纳入到学生原有学问体系中。三角形面积计算同时也是梯形面积公式推导的前提和基础。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探究过程,精确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3、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培育学生多角度地思
21、索问题,渗透转化思想;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参加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全过程。 难点: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觉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推导说理。 (一)教法 1、试验法。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习新学问,比听老师讲解新学问记忆更加深刻,爱好更加深厚。因此,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探讨、沟通汇报,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2、多媒体协助教学。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的过程中,采纳多媒体课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精确地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进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3、发展迁移法
22、。运用迁移规律,留意从旧到新、引导学生在整理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体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 (二)学法 依据本课可操作性的特点,以及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学法指导上应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配以小组合作学习法,探讨法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了一个工厂加工红领巾和流淌红旗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三)汇报沟通 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抽象的学问详细化;把静止的学问动态化;拓展时空,发展实力) 依据学生的汇报演示:演示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两个完全一样
23、的锐角三角形通过“旋转、平移”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同样的方法,两个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也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接着引导学生发觉平行四边形与原来三角形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媒体协助演示,使学生发觉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原来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原来三角形的高,以及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就等于底乘高除以二。 依据学生的汇报,演示直角三角形转化乘长方形、正方形的过程,是学生发觉每个三角形与长正方形的关系,从而也能推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二。 后面的三种方法是学有余力的同学所能想出来的,对想出来的同学赐予充分的确定。 演
24、示三个内角折向底边,折成两个完全重合的长方形,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长是三角形底的一半,高是三角形高的一半,那么三角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乘2,也就是三角形的地的一半乘高的一半再乘二,推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二。 演示剪拼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的过程,并引导学生发觉剪拼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与原来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导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演示在三角形的外面添加协助线,以三角形的底为长,三角形的高为宽,在三角形的外面画一个长方形,引导学生视察发觉三角形的面积等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的一半,也能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四)总结归纳 1、概括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用字
25、母表示公式 2、巩固练习:让学生体会求三角形面积时高和底的对应性。 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回来生活,回来课前的生活情境) (五)拓展延长 1、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感受同底等高的三角形不管形态怎样改变,面积相等。 2、课外学问: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了解三角形面积的历史,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大约在20xx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吕的方田章就论述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书中说:“方田术曰,广从*步数相乘得积步。”其中“方田”是指长方形田地,“广”和“从”是指长和宽,也就是说:长方形面积=长宽。还说:“圭田术曰,半广以乘正从。”就是说:三角形面积=底高2。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协助教
26、学,可以使教学形象生动,学生感知显明,印象深刻,可以使抽象的学问详细化、形象化;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反映图形运动改变,变更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为学生供应主动探究问题的情景,学生可以利用它来做“数学试验”,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真正的数学体验,加深对三角形面积的深层理解,积累丰富的数学体验,拓宽学生思维的角度和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小学三角形面积说课稿篇四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75至78页的内容。这个内容是在第八册相识了三角形,第九册会计算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与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联系在一起,为
27、以后学习圆面积和复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起到铺垫作用。教材先从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起先,再运用拼摆、旋转、平移的方法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分别变换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得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然后归纳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我依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及五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关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驾驭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图形的割补,剪拼,渗透图形变换等教学手段,培育学生的操作实力,空间想象实力和逻辑思维实力。 教学重点:驾驭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
28、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 教学关键: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中除以2的意义。 本节课,我依据五年级学生的学问面较广,学习自觉性较强的特点,采纳尝试教学法、试验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在旧学问的基础上,通过自学课本,利用学具独立作业,相互探讨和巩固练习,去尝试解决问题,老师再依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加以讲解和点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操作实力。教学时,我按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推导公式、实际应用、巩固练习、课堂总结这六个环节进行。 新课的导入是为了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
29、方式。好的导入,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活跃学生的思维。我采纳实物直观法导入新课,先引导学生视察少先队大队旗,说出大队旗的长是120厘米,宽是90厘米,让学生利用旧学问计算大队旗的面积和归纳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再出示红领巾,引导学生说出要计算红领巾的面积,就是求三角形面积,从而发挥学问的迁移作用,激发学生剧烈的求知欲望和深厚的学习爱好,使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境界,为整个教学过程创建良好的开端。 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了激趣法揭示课题,以引起学生的留意和爱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起承上启下、开宗明义的作用。我先干脆板书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再提出问题“这节课要学习哪些内容?”让学生相
30、互探讨,说出三个问题。(1)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3)怎样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这样,奇妙地让学生自己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把目标变成自身学习的须要,使学生由“要我学数学”变成“我要学数学”。 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学生学问的形成过程。我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动眼视察,动脑思索,动手操作,动口讲解并描述,以试验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时,分四步进行。(1)引导猜想:我让学生根据课本75页的方法,用方格纸数出三角形的面积,引导学生视察三角形的底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底和高的长度与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让学生通过视察分析,得出
31、三角形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图1), 底6厘米高4厘米面积12平方厘米 图1 接着引导学生猜想三角形面积是底和高乘积的一半。 (2)尝试操作:当学生心理上产生疑问,迫切地须要老师的讲解和验证时,老师要求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学生一边说,我一边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的推导方法演示出来(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出一个三角形,把剪下的三角形拼到另一边,变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 图2 以唤起学生的回忆,促进学问的迁移。然后再要求学生仿照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把三角形转换成其他图形,并拿出课前打算的长方形学具,量出长方形的长与宽是多少?(长10厘米,宽6厘
32、米),计算出它的面积是10x6=60平方厘米,再沿着长方形的对角线剪开,分成两个大小形态相同的三角形,算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0x62=30平方厘米(如下图)。学生清晰地看 出这个三角形是原来长方形的一半。使学生沿着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的规律去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接着让学生拿出平行四边形纸片,量出它的底和高分别是10厘米、6厘米,用10x6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0平方厘米,然后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剪开,可以分成两个大小形态相同的三角形,用10x62算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30厘米。学生再一次看出这个三角形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一半,而且视察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剪开的三角形的底和高
33、是一样的,攻破教学的难点。(3)归纳公式:通过两个试验,学生纷纷探讨,并归纳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底x高2,用字母表示写作s=ah2,并点明求三角形的面积必需要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把底和高相乘后不能遗忘除以2,让学生的学问更系统完善。(4)看书质疑:学生通过自己试验操作已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后,我再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75页至77页的内容,比较与自己推导的方法有什么异同,突出说明课本是用“合”的方法验证公式,而我们是用“分”的方法来验证公式的,两种方法均把三角形变换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来推导,都能尝试胜利。之后,留一点时间让学生提出疑问,我再进行针对性的释疑,创建亲切和谐的课堂气
34、氛,使学生有疑敢问,进一步把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示范作用及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课堂效率。 学生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后,我便出示一道同课本例题相仿的尝试题:一条红领巾的底是100厘米,高是32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让学生独立解答,分别叫好、中、差三类学生板演,我进行巡堂检查,了解信息反馈,去发觉所估计出现的两种状况:(1)100x322=1600平方厘米;(2)100x32=3200平方厘米,并按反馈信息组织学生探讨和讲解,强调应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把底和高相乘后不要遗忘除以2,否则会计算了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以确保学生系统地驾驭学问。 练习是
35、学生驾驭学问,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检查教学目标落实状况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练习的效率,我合理地设计了三道练习题。 第1题: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这是课本77页做一做的题目,属单一性练习,用于巩固新学问。 第2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2平方厘米,求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 这是课本78页练习十八的题目,属综合性练习,既复习了三角形面积公式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关系,又进一步巩固三角形面积计算,防止学生照样画葫芦。 第3题:计算少先队中队旗的面积,看谁的解法最简便?这题属创建性练习题,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又能促进学生的散发思维。 总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使学生更进一步明确详细的教学任务,抓住要点
36、内容,形成系统的学问。我让学生联系本课初提出的学生目标,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得出:(1)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底x高2;(2)三角形的底和高确定以后,三角形的面积也就确定了;(3)计算时把底和高相乘后不要遗忘除以2。这样,通过疏理、归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整节课的支配善始善终。 小学三角形面积说课稿篇五 本课是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4页至85页的教学内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在驾驭了它的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学问之一。因此,体验和感知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探究过程,驾驭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学生后继学习的重要基本技能和基础学问。教材
37、的编排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动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来计算面积,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和思维实力。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相识,根据新课程理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培育学生视察实力、动手操作实力和类推迁移的实力。 3、培育学生勤于思索,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 重点是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会依据公式进行计算。难点是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采纳: 1、试验法 学生通过
38、自己动手操作学习新学问比听老师讲解新学问记忆更加深刻,爱好更加深厚。因此,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探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2、课件演示,协作启发。 学生动手试验,沟通汇报之后,再看课件演示,老师赐予点拨,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一)创设情境,引入探究。 1、谈话导入:植树节快到了,我们学校要进行一些绿化、美化,看,这是块平行四边形的空地,你们能先求出它的面积吗?现在要把这块地平均分成两份,一半种月季,一半种菊花,如何分?你能算其中一块花坛的面积吗?请同学们猜想三角形的面积是怎样算的?(设计意图:渗透几何图形之间联
39、系,为新学问的学习作好铺垫。) 2、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二)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导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请同学们拿出学具,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 1、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1)小组合作,动手拼摆。(说明:学生打算直角、钝角和锐角三角形各两个,且两个直角、两个钝角和两个锐角三角形的形态分别完全一样。设计意图:老师为学生供应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亲身经验自主探究的过程。创设了一个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发觉问题,解决问题之中感悟出“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是拼摆的前提,通过学生亲自拼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有助于“用两个形态完全一样
40、的三角形拼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等概念的建立。) (2)小组代表汇报试验成果,并演示拼摆的操作过程,说明拼摆的方法。老师激励学生充分、大胆地发言,说出自己在操作中的发觉,对学生的发觉赐予确定。(设计意图:让学生汇报试验成果,老师赐予表扬确定,使学生体验学习胜利的喜悦,设置“我的发觉”这一开放性的问题,培育学生发散思维的实力。) (3)课件演示三角形拼摆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由做试验,有利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自由发挥,而不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实力。学生汇报试验成果之后,再观看课件演示,这就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的呈现了图形拼摆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实力的培育。) (4)总结
41、归纳计算公式。 问题: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什么?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什么?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 学生借助手中的图形探讨问题。 小组代表汇报探讨学习成果。 老师结合课件补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探讨、沟通中发觉三角形的底、高和面积与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的关系,帮助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培育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5)回顾推导过程(用自己的语言来填空)。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 ,三角形的面积是它面积的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 用字母表示为
42、 。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 2、公式的运用 (1)解决例1:利用公式,计算一下佩戴的红领巾,它的面积是多少? (2)让学生阅读书本85页的“你知道吗?”。并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感想?(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解决例1,巩固学生对基本学问的驾驭。阅读“你知道吗?”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数学文化,渗透爱国、爱学习的思想品德教化,激发学习热忱。) (三)实践运用,拓展创新 1、基本题的练习。 基本题的练习设计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留意梯度性。学生独立计算,老师指名学生上黑板板演。推断题要求学生做出正确的推断后并说出理由。(设计意图:基本题的设计,巩固了学生对基本学问的驾驭,明白计
43、算三角形的面积必需要找准对应的底和高,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联系。) 2、拓展题的练习。设计有肯定的开放性,重点突出“等底等高”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提高。) (四)归纳总结,回顾全课 同学们,这节课经过大家亲自试验,归纳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真了不得!但请大家细致想想,这节课,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设计意图:一堂课的学习,不能让学生产生错觉,认为把本节课全部的问题都解决了,老师要注意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产生了疑问,才会主动地去探究。)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三角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2 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2 s = ah2 例1:s=ah2 =100332 =330
44、02 =1650(cm2) 答:它的面积是1650平方厘米。 小学三角形面积说课稿篇六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487页。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充分相识三角形的特征及驾驭了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驾驭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会用公式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同时加深对三角形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 本课内容编排的最大特点是突破实践性、探讨性,加强了学生动手操作实力的培育。让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探讨,渐渐明白所学图形与已学图形之间的联系,达到将所学图形(三角形)转化
45、为已学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平行四边形),从而找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实力。依据新的教学理念与教材的编排特点及学生的学习须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理解的基础上驾驭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视察和比较,使学生相识转化的思想方法在探讨三角形面积时的运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育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实力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驾驭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培育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仿照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突破传统的以老师讲解与示范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广泛参加操作实践,使学生的数学实力与数学情感得到发展。 学具与教具的打算:完全相同的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各两个。 依据这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结合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图形的面积计算?(平行四边形)你还能记住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吗?(s=ab)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