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篇).docx
《2023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篇).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须要打算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阅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的时候须要留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须要留意呢?下面是我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爱!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一 1、正确相识正方形和长方形。知道它们的外形特征。 2、学习嵌板与相应卡片的配对。 3、发展幼儿的视觉与触觉。 4、让幼儿懂得简洁的数学道理。 5、培育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嵌板、实心图形卡片、粗线条与细线条卡片(附后)。 一、导入部分,引起幼儿爱好。 师:今日我给小挚友们带来
2、了一对兄弟,请你们细致看一看(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嵌板)。 二、幼儿视察、操作学具,相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1、操作、感知,相识正方形与长方形。提问: (1)这对兄弟长得一样吗? (2)它们哪里不一样? (3)那它们有一样的地方吗? (4)师总结:这个四条边一样长的方形叫做正方形。这个两组对边一样长的方形叫做长方形。 2、三段式教学法教授正方形与长方形: (1)师:这是正方形(长方形)。 (2)师:这是正方形还是长方形啊? (3)师:这是什么? 三、嵌板与卡片的配对。 1、老师出示卡片,展示教具。 师:今日正方形和长方形两兄弟还带来了它们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 (1)(出示实心图卡片) 师:你们
3、看这张照片是谁的啊?(依据幼儿的回答摆放卡片,检验是否正确。然后请幼儿摆放另一张卡片) (2)(出示粗线条卡片) 师:我这里还有两张卡片,和刚才的有点不一样,你们来帮帮忙,看看它究竟是谁的。(请幼儿尝试摆放) (3)(出示细线条卡片,请幼儿尝试摆放)师:你怎么知道照片是长方形(正方形)的呢? 2、幼儿操作嵌板与卡片的配对。老师个别指导。 师:小挚友们,桌子上有许多方形兄弟俩的照片,你们想不想去把那些照片发给它们啊? 蒙台梭利教化的科学之处,在于它能针对幼儿发展的敏感期帮助幼儿发展潜能。敏感期有感觉器官精练的敏感期和肌肉运动协调发展的敏感期。在感觉的敏感期内,孩子会以他的视觉、触觉去学习辨别物体
4、的尺寸、大小、颜色、形态等。本次“方形兄弟”的活动。正是依据蒙台梭利教化理念设计的。但它既不是一个纯粹的蒙氏活动。又有别于我们当前幼儿园的一般教学活动,它是蒙氏教化思想和纲要理念的一个结合。它利用蒙氏教具(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嵌板)这一载体帮助幼儿相识长方形与正方形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分。此次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1、活动的命名和导入部分 设计者将毫无生命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称为“兄弟”,将枯燥的形态拟人化、嬉戏化,这样能帮助幼儿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详细的形象。使学习活动从一起先就让幼儿感到亲切、好玩,激发了幼儿探讨的爱好和欲望。 2、活动充分赐予了幼儿实际操作的机会。幼儿通过触摸两个方形来感知正方形与长
5、方形的典型特征。并且通过触摸比较找出他们的不同点,体现了让幼儿自己动手感知、自己得出结论这一科学的教化理念。 3、嵌板与卡片的配对练习进一步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了方形、长方形的特征。同时,配对的练习又是分层次的。从实心到粗线图再到细线图,逐步增加难度,幼儿必需通过进一步的操作才能解决问题,这种由易到难的卡片让幼儿在按部就班的学习过程中,驾驭了学习的方法,形成了思维推断实力。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二 :中班数学:纽扣分类 1、能根据一个以上的共同特征给纽扣分类,会记录分类结果。 2、复习点数6以内数量的技能。3、乐于参加操作活动,感受发觉的欢乐。 :大记录纸一张;幼儿人手
6、一份纽扣、二个盘子、一张记录纸、铅笔;投影设备。活动过程: 一、导入:视察老师衣服上的纽扣,数数有几粒。二、视察多样的纽扣。 1、师:小挚友,这些都是什么呀?(纽扣)数数一共有几粒?这些纽扣是什么样的?(幼儿相互沟通) 2、师:这些纽扣看上去不一样,但他们也有一些相同的特点。请你说说这些纽扣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3、师:这些纽扣挤在一起,多难过呀,请小挚友按纽扣上的一个相同特点把纽扣分成两份,还要在记录纸上写下来。 4、视察记录纸,说说标记的意思,探讨记录方法。 5、请一个幼儿表演分类方法并记录。 6、激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分类与记录。 三、纽扣拼画。 1、师:纽扣除了可以扣住衣物,还可以拼成
7、美丽的图画呢。你能用纽扣拼出什么呢?请你数数你拼了几粒纽扣。 2、展示幼儿拼画作品,个别幼儿讲解并描述,其余相互观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三 巩固相识10以内的数,流畅地倒数101。 1图片1幅,图中从上到下按红、绿、黄、蓝依次循环排列彩旗,每行彩旗数量从上到下分别有10l。 2数卡110。 3蝴蝶卡片6张,每片分别有49只蝴蝶。 1引导幼儿细致视察图上的彩旗,并说出每行彩旗的数量,让先说对每行彩旗数量的幼儿上来把数卡贴在每行彩旗的旁边。 2让幼儿从上到下读数卡5遍。 3不规则地出示蝴蝶卡片,让幼儿说出蝴蝶的数量,并放上相应的数卡。 4启发幼儿按数量从大到小重新贴卡
8、片,然后读卡片5遍。 5嬉戏:填空 (1)让幼儿根据101的依次排列后面的数。正确选择一个数填空,并说出理由。 (2)让幼儿根据从大到小的依次,从随意一个数接数。正确选择一个数填空,并说出在前,在后,在中间。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篇四 1.尝试将五个蛋糕分给两个小挚友,找出全部的分法。 2.情愿与同伴合作,相互共享不同的分法。 3.培育幼儿比较和推断的实力。 4.引导幼儿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实力。 玩具小蛋糕,盘子,记录纸,笔 一、回忆绘本故事 老师和幼儿一起回忆绘本故事蛋糕长大啦,并创设分蛋糕的情境。 老师:绘本里的佳佳上一次蛋糕
9、没有做胜利,可这一次她的蛋糕做胜利啦!一共做好了5个小蛋糕。刚好,佳佳的好挚友琳琳和小茂来找佳佳玩,佳佳打算把这五个蛋糕全都分给琳琳和小茂吃,你们能帮助佳佳来分蛋糕吗? 二、操作实物进行分解 1.幼儿自主分解,记录自己的分法。 师:请小挚友自己试着将蛋糕分给琳琳和小茂,看看有哪些不同的分法? 2.集体共享自己的分法。 师:请小挚友说说你有哪些不同的分法,看看大家的分法一样吗? 3.比较不同的分法。 师:有的小挚友有两种分法,有的小挚友有三种分法,那你们是怎么分的? 三、梳理阅历 1.将全部的分法排列,请幼儿找寻规律。 2.再思索还可以怎么分?如何分才不会漏掉?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
10、学教案及反思篇五 1、能正确的按数量卡片分类和按数量排序,进一步理解4以内数的实际含义。 2、了解小树的生长过程,有初步的逻辑推断实力。 1、幼儿相识数字14,有初步目测4以内数的阅历。 2、学具:相册模板16个,相应图片16套;教具:相册、照片范例。 (1)师:树妈妈给树宝宝拍了很多照片,你们想看吗? 师:我们来看看,它都给小树拍了哪些照片。 (2)出示小树相片,幼儿感受照片上小树的不同数量和不同的生长阶段。 出示“小芽”的照片。 师:这是树宝宝的照片吗?是树宝宝什么时候的照片? 师:小的时候它叫什么呢? (引导幼儿说出小芽) 师:这是小树在小芽时候的照片,是几个小芽?(目测小芽的数量) 出
11、示“种子”的照片。 师:这是树宝宝什么时候的照片? 师:它们还是树宝宝很小很小的时候,躺在泥土里的时候的照片。有几颗种子? 出示“大树”的照片。 师:这是树宝宝什么时候的照片? 师:是几颗大树的照片? 出示“小树苗”的照片。 师:那这个是什么时候的照片呢?叫什么? 师:是几颗小树苗? 幼儿目测其余照片的数量。 (1)视察相册,精确相识数字1、2、3、4。 师:树宝宝拍了这么多的照片,大树妈妈觉得有点乱,想请我们小挚友把这些照片一起整理到美丽的小树成长相册里。你们想不想帮助大树妈妈啊? (2)出示数字14,理解数物匹配。 师:我们帮她整理到这样一个成长相册里。(出示成长相册) 师:我们看小树苗有
12、单人照,有双人照(两个小数宝宝的),还有更多小树宝宝的,你们觉得可以用数字来表示么?怎么表示? 师:那一颗小树苗可以用几来表示?幼:1。(出示数字1) 师:两个小数的合影呢?幼:2。(出示数字2) (同样方法引出数字3) 师:4怎么表示,表示几个小树宝宝的合影?幼:4个。(出示数字4) (3)激励幼儿找出全部与数字1相同的照片。 师:相册里有了1、2、3、4,那后面呢还要插几张相片。就要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究竟在1后面放哪些树宝宝的照片更合适。 师:待会汇给每个小挚友发一张小的成长相册,请你们呢把1后面合适放哪些照片插 进去。 (幼儿操作) (4)展示幼儿的成长相册。 师:请小挚友上来再大相册
13、上摆摆你是怎么排照片的?并且说说你为什么这样排? 师:还可以怎么排?你为什么这么排? 师:她们谁排的更合适?为什么? (老师依据幼儿的操作状况展示讲解幼儿的成长相册) 师:1颗种子、1颗嫩芽、1颗小树苗,1颗大树,那1还可以表示什么呢?(幼儿说一说) 师:原来1可以表示许很多多都是1个的物体。 (5)请一个幼儿尝试排列数量2. 师:她是根据什么依次放的啊?(出示从小到大的标记) 师:大树妈妈觉得你们这样放真好,她很兴奋!待会请你轻轻地到前面来把你的成长相册拿回去,先把数字1后面的相册调整好,再把它排完。整理好后把成长相册给客人老师看一看,看看他们会不会满足,假如有须要调整的地方请你再调整一下。
14、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篇六 1.学习用自然物一个接着一个的方法测量出蔬菜的长度。 2.尝摸索索不同的测量方法,会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记录测量的结果。 1.课件-黄瓜,茄子 2.长长的蔬菜实物若干,各种小型测量工具如小棒等若干,记录纸。 1.视察图片:黄瓜,茄子 老师:这是什么蔬菜? 黄瓜和茄子看上去怎么样? (引导幼儿说出长长的蔬菜。) 2.这些长长的蔬菜有多长呢?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量一量) 1.老师:用什么量?怎样量? 引导幼儿回忆测量图形边长的阅历。 2.请幼儿演示用一个接着一个的测量方法测量黄瓜。 告知幼儿量好后还要想方法记录下来,怎么记录呢? 老师:有一根小
15、棒就画一条短线,量出来有几根小棒就画几条短线。 (老师在黑板上示范。) 让幼儿想一想除了可以画短线来表示,还可以画什么呢? (提示幼儿还可以用圆点、图形等。) 1.提出测量要求: 每张桌子上有两种蔬菜和一种测量工具,先量一种,然后跟小伙伴交换。 量好了拿出记录纸和笔用刚才说的方法记录下来。 2.幼儿操作,老师视察,对记录有困难的进行引导。 3.沟通: 你们用的是什么工具测量的,你们的蔬菜量出来有多长? 4.引导幼儿从结果不同的小组中发觉问题并探讨: 为什么两个人用同样的工具量一样的蔬菜,可是量出来是不一样长的呢? 引出测量方法的问题,师幼一起探讨。 1.老师:我们用了一种工具来测量蔬菜,现在请
16、你们相互交换, 试试用其他的工具去测量,然后也像刚才一样记录验证。 2.幼儿操作。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七 1、尝试依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数数。 2、熬炼细致视察物体的实力。 幼儿用书、水彩笔 引导幼儿细致视察、描述图中蚂蚁的特征 1、看看说说:小蚂蚁起先打算过冬的食物了,看看图片里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四周还有些什么? 重点启发幼儿细致视察、描述图中蚂蚁的特征 2、找找数数: (1)师:你能在图画中找出数量分别为1、2、3、4、5、6的东西吗?(引导幼儿细致视察讲解并描述) (2)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分别可以用数字1、2、3、4、5、6来表示的? 3、圈圈画画: 师:
17、请把找到的结果画在表格里,找的越多越好。(幼儿视察记录,老师启发幼儿运用分类的方法进行视察记录。) 1、学习按嬉戏规则及图示依次找寻几何图形,并正确相识正方形、梯形。 2、找寻图形的排列规律。 幼儿用书、水彩笔 1、看看说说:小蚂蚁出门去玩,可一会儿在回家的路上迷路了。你能帮小蚂蚁找到自己的家吗?(引导幼儿视察图片,相识几何图形,发觉规律。) 2、幼儿讲解并描述发觉的规律。 3、幼儿操作:帮小蚂蚁找家。老师提示幼儿记住图形排列规律并接着往下排。 4、评价幼儿操作状况。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篇八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改变规律产生爱好和探究的欲望
18、。为了提高幼儿对高矮的爱好,将这一现象从生活中的偶发状况转化提炼为数学学问,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高矮,结合幼儿教学用书第7页的内容,我设计支配了数学活动比高矮。 1、培育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2、发展幼儿的视察力及比较推断的实力。 3、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学习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较高矮,并能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4、发展目测力、推断力。 5、激发幼儿学习爱好,体验数学活动的欢乐。 重点: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学着比较高矮和一样高;能正确运用高、矮、一样高的.语词。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 难点: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
19、高的有序排列,并留意要将高矮差别不显著的物体进行正确排序。 1、悬挂气球,幼儿每人两套操作材料(长短不同的筷子 高矮不同的杯子) 2、小熊、小兔、等动物头饰各一套。 3、音乐找挚友。 1.谁拍到了气球 请甲乙两名幼儿来拍悬挂着的气球(不能踮起脚或跳动),可看到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老师为什么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引出比高矮话题) 2、嬉戏找挚友 音乐找挚友幼儿两两找挚友进行比高矮,引导幼儿学会比较高、矮、一样高. 3、引导幼儿发觉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 (1)请一个比前面二个小挚友更矮的小挚友上来与他们比高矮,问:怎么一会儿说这个小挚友矮,一会儿又说这个小挚友高,究竟他是矮还是高呢?一
20、个人是高还是矮? 引导幼儿视察、思索得出结论:说一个人是高还是矮要看他和谁比。使幼儿懂得了一种物体不能比出高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之间才能比出高矮来。 (2)让一个小挚友站在凳子上,一个站在地面上比高矮,启发提问:这样比高矮可以吗?引出高矮比较应在统一高度平面上进行。 4、比用具 幼儿在活动室中自由找寻两种用具比较高矮:如热水瓶高,杯子矮;组合柜高,小椅子矮 分组操作:幼儿人手一份高矮不等的材料进行比较。 让幼儿将大小不同的两只量杯比高矮。(老师问:哪只高,哪只矮?幼儿:大杯高,小杯矮)将长短不同的小棒比高矮。(老师问:哪根小棒最高?哪根最矮?) 5、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形态的影响,按高矮
21、给物体排序。 指导语:一天,几只小动物在一起吵吵嚷嚷,它们想出去走走,可是不知道该怎么排队,现在请小挚友都来帮它们排排队,排好以后要说说你们是怎么给它们排的队。 (让高矮不同的几个小挚友分别扮演小动物,老师可以参加) 将长短不同的小棒和高矮不同的杯子放在一起比高矮。(老师问:哪个最高?哪个最矮?) 1、幼儿到户外找寻物体比较高矮。 2、带回家的活动:回家后和爸爸、妈妈或是和爷爷奶奶分别比高矮,看看谁高谁矮? 本次活动我结合纲要精神,将学问寓于生活和嬉戏之中,特设计了拍气球,举气球,找挚友,排排队等活动,增加孩子的学习爱好和求知欲望,同时重视面对全体,关注每个孩子的状况,培育他们动手操作实力。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幼 中班 数学教案 幼儿园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