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六国论》的原文及翻译(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最新《六国论》的原文及翻译(十篇).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最新六国论的原文及翻译(十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育人的视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信任很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六国论的原文及翻译篇1 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
2、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输赢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输赢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翻译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惊奇:全天下的诸侯,靠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索,认为肯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
4、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疆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疆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全部国家,所以全天下特殊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折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折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
5、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急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抗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急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原因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莫非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抗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今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遇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抗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需靠着他们去隔开
6、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靠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帮助面临敌寇威逼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自告奋勇来抵抗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应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救济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疆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反盟誓、毁弃约定,来相互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
7、令人悲伤啊! 赏析 此文的开头,欲擒故纵,引出论题。六国“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的肯定优势,却相继为秦所灭,乃是决策者目光短浅,“不知天下之势”之故。随之,从当时的“天下之势”绽开论述。 文中反复论证秦与六国争天下,关键就在韩、魏之郊野。因为对秦来说,韩、魏首当其冲,若韩、魏不附,乃是其腹心之疾;对山东之各诸侯国来说,韩、魏是他们志向的屏障。所以在七雄相斗的形势下,韩、魏的地位就显得特殊重要。这就是当时起确定作用的“天下之势”。 形势摆出之后,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引例作证。以秦来说,范雎受秦重用,马上助秦昭王收韩;商鞅受秦重用,则助秦孝公收魏。当韩、魏未附秦之时,昭王出兵攻齐,范堆忧之。由此证明秦
8、欲争得天下,必先收韩、魏而后可。当秦军越韩过魏而攻燕赵,这本身是件冒险之举,若燕赵正面迎战,韩、魏再乘机击之于后,那就有全军覆灭的危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秦人远攻燕赵,却毫无韩、魏之忧,那是因为韩、魏屈于秦之淫威而已归附它的原故。文章写到这里,再作收束,归结到“天下之势”。如此说来,韩、魏附秦是不识天下之势了;进而又为其开脱:韩、魏本身势孤力弱,面对虎狼之秦,又怎能自保而不归附于秦呢?其中自含山东各诸侯国“不知天下之势”而不助韩、魏杭秦之意。正由于六国都不能正视天下之势,以致秦人得以东指而“天下追受其祸”。 末段再从各诸侯国着笔,阐明作者为其构想的“自安之计”。当时的天下之势,一方面韩、魏不能
9、单独杭拒强秦,另一方面,山东各诸侯国又要借助韩、魏以巴秦。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山东诸国应不惜代价去“厚韩亲魏以摒秦”。这样,就会出现另一种局面:秦人不敢越过韩、魏的土地远攻齐、楚、燕、赵;而齐、楚、燕、赵也就能安居后方。一旦齐、楚、燕、赵能与韩、魏通力合作,相互支援,那秦国就不能有所作为。这确是当时挽救六国危亡的良方。末尾笔锋一转,回到冷酷的历史现实:即六国决策者目光短浅,不识“天下之势”,彼此“背盟致约,以自相屠灭”,以致“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突”,从而自食恶果,相继灭亡。文章截然而止,含不尽感慨。 全文紧扣“天下之势”,纵论六国与秦争天下中的成致得失,层层解剖,鞭辟入里,说透“自安之计”。
10、而笔又一气流注,曲折尽意。 六国论的原文及翻译篇2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尝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睢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
11、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挡强虎豹之秦,彼得安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挡秦,而天下之诸侯,借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挡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
12、穷,彼秦者将何为哉?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我曾经读史记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世家,私下惊奇这些各霸天下一方的诸侯以五倍于敌的地域,十倍于敌的军民,奋勉向西而进,去攻击崤山之西不过千里之大的秦国,却没能免于灭亡的命运。我经常为他们深刻地考虑,认为他们肯定会找到一条能保全自己的计策。因此不得不责怪当时的谋士们防备祸害之策的疏漏,目光看不到长远利益,并且不了解天下的大势。 秦国和诸侯们争夺天下的要害之地,不是在齐国、楚国、燕国和赵国之内,而是在韩国、魏国的郊外;诸侯各国与秦国争夺的关键之地不是
13、在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之内,而同样是在韩国、魏国的郊野。秦国对于韩国、魏国的存在,就像人患有腹心的疾病一样。韩国、魏国堵塞着秦国东进的要道,而遮挡着崤山之东的各诸侯国;所以天下最重要的战略位置,没有比得过韩国、魏国的。当时范睢被秦国任用就主见收服韩国,商鞅被秦国任用就主见收服魏国。秦昭王没有得到韩国、魏国的真心降服,就出兵攻打齐国的刚(在今山东兖州旁边)、寿(在今山东东平县北)之地,范睢因此很是担忧。因此,秦国所忌讳的就很明白地看出来了。秦国对燕国、赵国用兵,对秦国来说就是很危急的事了。跨越韩国、魏国而攻击他国的都城,那么燕国、赵国在前边抗拒,韩国、魏国乘机在后面偷袭,这就很危急了。但秦国攻
14、击燕国、赵国,却不曾对韩国、魏国的存在感到担忧,这是因为韩国、魏国依附于秦国的原因。 韩国、魏国作为诸侯各国的屏障而秦国能在其中进进出出,这莫非说那些谋士了解了天下的大势吗?任由弱小的韩、魏(两国)去反抗如狼似虎的强大秦国,那他们(韩魏)怎么能不屈服并归降秦国呢?韩国、魏国依附了秦国,于是秦国便能派兵通过其地而向东进攻诸侯各国,从而使整个天下的诸侯国遭遇到被秦国灭亡的祸害。 韩国、魏国不能独自抵抗秦国,而天下各诸侯国可以凭借韩国、魏国而拦住秦国向西进攻的道路,因此,还不如亲近厚待韩国和魏国以抵抗秦国。秦国既然不敢轻易越过韩国、魏国以谋取齐国、楚国、燕国和赵国,那么,齐国、楚国、燕国和赵国,便可
15、以因此保全自身了。靠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帮助面对强敌的韩国和魏国,使韩国、魏国没有来自东面的后顾之忧,而为天下各诸侯国的平安去抵抗秦兵。用韩国、魏国应付秦国,而其他四个国家在内部养精蓄锐,并在暗中帮助韩国、魏国的紧急,这样的话,便可以应付一切变故,那强大的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不知道出此计策,却贪图边土上的尺寸小利,违反誓言破坏协约,而自相残杀。秦兵还没有出击,而天下的诸侯国已把自己搞得困顿不堪了。因此使秦国能乘机攻取他们的国家,这能不令人悲叹吗? 世家:指史记中记述诸侯王的家世兴衰的传记。六国在史记中专列“世家”记述。 山西:战国秦汉时,崤山或华山以西为山西,即关西;以东为山东,即关东,
16、也指秦以外的六国。秦国地属山西。 塞秦之冲:堵塞、阻挡着秦国的军事要道。 刚:今山东宁阳。寿:今山东郓城。皆齐国领地。 出身:自告奋勇。 场:边界。 伺其隙:利用六国间的冲突。 六国,指战国时韩、赵、魏、齐、楚、燕六国。作者分析了六国先后被秦灭亡的历史,指出六国诸侯眼光短浅,胸无韬略,不能联合一样,共同对敌,以致先后灭亡。此文可与苏洵的六国论并读,二者都是总结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洵文着眼于政治形势,指责苟安的国策;辙文着眼于战略形式,指责六国没有战略眼光,不能联合抗敌,却相互残杀。 六国论的原文及翻译篇3 原文: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17、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
18、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
19、悲哉! 译文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军:全天下的诸侯,靠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挡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索,认为肯定有能够用来和求安定的计策;我总是军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挡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挡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可,而是放在归、魏的边疆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挡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可,而是放在归、魏的边疆上。对秦国来说,归、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归、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全部
20、国家,所以全天下特殊看重的地可,再也没有比得上归、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折服了归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折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归、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急的事情;越过归、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抗它,归、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急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挡曾有归、魏的顾虑,就是因为归、魏归附了秦国的原因啊。归、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和如,这莫非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归、魏两国,去抵抗像虎
21、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挡屈服而归向秦国呢?归、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今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遇到他的。祸害。 归、魏是挡能单独抵抗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需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挡如亲近归、魏来抵挡秦国。秦国人就挡敢跨越归、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和己的国家了。靠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帮助面临敌寇威逼的归、魏两国,让归、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自告奋勇来抵抗秦国军队;用归、魏两国应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救济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挡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
22、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挡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疆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反盟誓、毁弃约定,来相互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和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挡令人悲伤啊! 注释 六国:齐、楚、燕、赵、归、魏。世家:史记记述诸侯王的传记称为世家(农夫起义领袖陈涉、儒家创始人孔丘也被列人世家,此属例外)。“六国世家”,即六国诸侯王的传记。 窃:私下,用作表示个人看法的谦词。 五倍之地、十倍之众:谓六国与秦相比,有其五倍的土地、十倍的人口。 山西:古地可名。战国、秦、汉时期,通称崤山或华山以西为山西。这里指崤山以西。 咎:军罪。 疏:粗忽。
23、势:大势、形势。 挡在齐、楚、燕、赵:这四国皆远离位于西部的秦国,挡与其接壤,故云。 而在归、魏之郊:归国疆土有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南中部,介于秦、楚、魏三国之间,为军事上必争之地。故云秦吞六国,首先战事当发生在“归、魏之郊”。郊,邑外为郊野。周制,离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后泛指城外、野外。与下句“归、魏之野”,的“野”,同义,都是田野、国土的意思。 塞:堵塞,拦住。 冲:要冲,军事要道。 蔽山东之诸侯:遮挡了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 范雎:字叔,战国时魏人。后入秦说秦昭王,他曾劝告昭王:“天下无变则已,天下有变,其为秦患者孰大于归乎?王挡如收归。”(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收归,收服归国。 商鞅:
24、也叫卫鞅,卫国贵族,公孙氏。后入秦,劝告孝王伐魏,“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即秦并魏孝公以为然。使卫鞍将而伐魏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史记商君列传)故云“用于秦而收魏”。 “昭王未得归魏之心”三句:范雌说秦王曰:“夫稚侯越归、魏而攻齐纲寿,非计也。少出师,则挡足以伤齐;多出师,则害于秦。越人之国而攻可乎?其于计疏矣。王挡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释此而远攻,挡亦缪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刚,故刚城,今山东省宁阳县。寿,今山东省郓城县。 乘:乘势攻击。 附:依附。 障:屏璋。 委:抵抗。 可可:小,少。 当:抵当。 折
25、:损折。 东诸侯:山东的诸侯,这里指齐、楚、燕、赵。 摈(bn):解除。 完:全,这里指保全国家的完整。 寇:敌寇,侵略者,这里指秦国。 出身:献身。 “以二国”三句:意谓用归、魏二国的力气共同应付秦国,齐楚燕赵四国则可在后方养精蓄锐,并且暗地帮助归、魏二国的急需之物。阴助,暗中帮助。 疆埸(y):边界。 背盟败约:即“背败盟约。背,背弃。败,破坏。 和相屠灭:指六国间和相残杀。 伺其隙:窥侧着六国疲困的可乘之机。 赏析: 此文的开头,欲擒故纵,引出论题。六国“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的肯定优势,却相继为秦所灭,乃是决策者目光短浅,“不知天下之势”之故。随之,从当时的“天下之势”绽开论述。 文中
26、反复论证秦与六国争天下,关键就在韩、魏之郊野。因为对秦来说,韩、魏首当其冲,若韩、魏不附,乃是其腹心之疾;对山东之各诸侯国来说,韩、魏是他们志向的屏障。所以在七雄相斗的形势下,韩、魏的地位就显得特殊重要。这就是当时起确定作用的“天下之势”。 形势摆出之后,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引例作证。以秦来说,范雎受秦重用,马上助秦昭王收韩;商鞅受秦重用,则助秦孝公收魏。当韩、魏未附秦之时,昭王出兵攻齐,范堆忧之。由此证明秦欲争得天下,必先收韩、魏而后可。当秦军越韩过魏而攻燕赵,这本身是件冒险之举,若燕赵正面迎战,韩、魏再乘机击之于后,那就有全军覆灭的危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秦人远攻燕赵,却毫无韩、魏之忧,那是因
27、为韩、魏屈于秦之淫威而已归附它的原故。文章写到这里,再作收束,归结到“天下之势”。如此说来,韩、魏附秦是不识天下之势了;进而又为其开脱:韩、魏本身势孤力弱,面对虎狼之秦,又怎能自保而不归附于秦呢?其中自含山东各诸侯国“不知天下之势”而不助韩、魏杭秦之意。正由于六国都不能正视天下之势,以致秦人得以东指而“天下追受其祸”。 末段再从各诸侯国着笔,阐明作者为其构想的“自安之计”。当时的天下之势,一方面韩、魏不能单独杭拒强秦,另一方面,山东各诸侯国又要借助韩、魏以巴秦。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山东诸国应不惜代价去“厚韩亲魏以摒秦”。这样,就会出现另一种局面:秦人不敢越过韩、魏的土地远攻齐、楚、燕、赵;而齐、楚
28、、燕、赵也就能安居后方。一旦齐、楚、燕、赵能与韩、魏通力合作,相互支援,那秦国就不能有所作为。这确是当时挽救六国危亡的良方。末尾笔锋一转,回到冷酷的历史现实:即六国决策者目光短浅,不识“天下之势”,彼此“背盟致约,以自相屠灭”,以致“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突”,从而自食恶果,相继灭亡。文章截然而止,含不尽感慨。 全文紧扣“天下之势”,纵论六国与秦争天下中的成致得失,层层解剖,鞭辟入里,说透“自安之计”。而笔又一气流注,曲折尽意。 六国论的原文及翻译篇4 苏轼(宋)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
29、以馆于上者,不行胜数。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多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来宾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此皆役人以自养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 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行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
30、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
31、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楚汉之祸,生民尽矣,豪杰宜无几;而代相陈g过赵从车千乘,萧、曹为政,莫之禁也。至文、景、武之世,法令至密,然吴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之流,皆争致来宾。岂惩秦之祸,以谓爵禄不能尽縻天下士,故少宽之,使得或出于此也邪? 若夫先王之政则不然,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呜呼,此其秦汉之所及也哉? 六国论的原文及翻译篇5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闻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
32、,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举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与考试,他推托有病,不愿应诏。嘉祐五年,授职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参加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北宋建国以来,宋军和辽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无作为,带来政治、外交上的懦弱,只能靠割地赔款以求和平。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害。
33、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此文的。 六国论的原文及翻译篇6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锐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气,(这就)是灭亡的缘由。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缘由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斗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丢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丢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
34、诸侯最大的祸害,当然不在于斗争。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乘风破浪,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疼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日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平稳觉。(可是其次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恒久没有满意。(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斗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晰楚了。最终落到全部覆亡,是天经地义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似乎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
35、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开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准备,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终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应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害。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惋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究竟。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歼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气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
36、的确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如与秦国相比较,或许还不简单推断(出凹凸来)呢。 唉!(假如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分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思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应付秦国),那么,我唯恐秦国人吃饭都不能吞下咽喉啊。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每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逼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贿赂国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
37、,却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六国论的原文及翻译篇7 兵:兵器 善:好。 弊在赂秦: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赂,贿赂。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道:缘由 或曰:有人说。这是设问。下句的“曰”是对该设问的回答。 率:都,皆。 盖:承接上文,表示缘由,有“因为”的意思。 完:保全。 以攻取:用攻战(的方法)而夺取。 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 其实:它的实际数目。 所大欲:所最想要的(东西),大,最。 厥先祖父:泛指他们的先人祖辈,指列国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祖辈与父辈。 暴(p)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和下文的斩荆棘,已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创业
38、的艰苦。 视:对待 举以予人: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实际是举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厌:同“餍”,满意。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诸侯)送给秦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也越厉害。奉,奉送。弥、愈,都是“更加” 的意思。繁,多。 判:确定。 至于:以至于。 颠覆:灭亡。 理固宜然:(根据)道理原来就应当这样。 “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事,侍奉。 此言得之:这话对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说的道理。 终:最终。 继:跟着。 迁灭:灭亡。古代灭人国家,同时迁其国宝、重器,故说“迁灭”。 与嬴:亲附秦国。与,亲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国。
39、既:连词,既然 免:幸免。 始有远略: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这句中的“始”与下文“至丹”的“至”,“洎牧”的“洎”,“用武而不终”的“不终”,相互呼应。 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斯:这。 始:才。 速:招致。 再:两次。 却:使退却。 洎(j):及,等到。 以:因为 谗:小人的坏话。 邯郸为郡:秦灭赵之后,把赵国改为秦国的邯郸郡。邯郸,赵国的都城。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歼灭干净的时候。 革,变更,除去。殆,几乎,将要。 智力:智谋和力气(国力)。 向使:以前假如。 输赢之数,存亡之理:输赢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理数。皆指命运。 当(tng):同“倘”,
40、假如。 易量:简单推断。 以:用。 礼:礼待。名作动。 食之不得下咽也 :指寝食担心,内心惶恐。下,向下。名作动。咽,吞咽。 势:优势。 而:却。 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劫:胁迫,劫持。 日:每天,一每天,名作状。下文“月”同。 于:比。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胁迫啊! 可以:可以凭借。 苟:假如。 下:自取下策。一本无“下”。 从:跟随。 故事:旧事,先例。 下:指在六国之后。 六国论的原文及翻译篇8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很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
41、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缘由。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缘由是不能团结一样,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从历史状况看,六国灭亡的缘由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应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
42、,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定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缘由,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反抗。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实行了“虚外实内”的政策,
43、减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逼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其次年(1043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苏洵对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改弦易辙,增加国
44、力,与敌斗争。苏洵的争论虽不无可商榷处,但总的立论是正确的,并且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就在苏洵死后六十年,最终发生了“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 六国论除去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第一段的逻辑性是特别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然后,作者说明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
45、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最终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面的二、三两段事实上是围绕第一段绽开的。 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争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方等手法,使语言敏捷多样,增加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殊是四字句占了肯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文章史实论据典型、充分,分析、对比、比方等论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劝服力,句式多变,感情激切,富有感染力。本文虽是史论,但作者本意不在于论证六国灭亡的缘由,而在于引出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放弃妥协苟安的政策,警惕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概如同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争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 六国论的原文及翻译篇9 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锐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缘由。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