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定常系统的串联校正实验报告文档.pdf
《线性定常系统的串联校正实验报告文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性定常系统的串联校正实验报告文档.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控制理论(乙)指导老师:成绩:_ 实验名称:线性定常系统的串联较正 实验类型:_同组学生姓名: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理解所加校正装置的结构、特性和对系统性能的影响;2掌握串联校正几种常用的设计方法和对系统的实时调试技术。二、实验设备 1 THBDC-2 型 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2 PC 机一台(含“THBDC-2”软件)、USB 数据采集卡、37 针通信线 1根、16 芯数据排线、USB 接
2、口 线。三、实验内容 1 观测未 加校正装置时系统的 动、静态 性能;2 按动态 性能的要求,分 别 用时 域 法 或频域 法(期望 特性)设计串联校正装置;3 观测引入 校正装置 后 系统的 动、静态 性能,并予以 实时调试,使之动、静态 性能 均满足设计要求;4 利 用 上位 机软件,分 别 对校正 前 和校正 后 的系统 进行仿真,并 与 上述模拟 系统实验的结果 相比 较。四、实验原理 图 6-1 为 一加串联校正 后 系统的方 框图。图中 校正装置 Gc(S)是 与 被 控对 象 Go(S)串联 连接。图 6-1 加串联校正 后 系统的方 框图 串联校正 有以下 三种 形式:1)超前
3、 校正,这 种校正 是利 用 超前 校正装置的 相位超前 特性 来改善 系统的 动态 性能。2)滞后 校正,这 种校正 是利 用 滞后 校正装置的 高频幅值衰减 特性,使 系统 在满足稳态 性能的 前提下又 能 满足其动态 性能的要求。3)滞后超前 校正,由于这 种校正 既有超前 校正的特 点,又有滞后 校正的 优点。因而它适 用系统需要同时改善稳态和动态性能的场合。校正装置有无源和有源二种。基于后者与被控对象相连接时,不存在着负载效应,故得到广泛地应用。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校正方法:零极点对消法(时域法;采用超前校正)和期望特性校正法(采用滞后校正)。1.零极点对消法(时域法)所谓零极点对消法
4、就是使校正变量 Gc(S)中的零点抵消被控对象 Go(S)中不希望的极点,以使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均能满足设计要求。设校正前系统的方框图如图 6-2 所示。图 6-2 二阶闭环系统的方框图 1.1性能要求 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25 1/S,超调量:2.0 P;上升时间:S tS1。1.2 校正前系统的性能分析 校正前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 5.0(25)1 5.0(2.05)(0S S S SS G 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为:25)(lim00 S SG KSV,刚好满足稳态的要求。根据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2 222002 50 250)(1)()(n nnS S S S S GS GS 求
5、得 50 n,2 2 n,14.0501 1 n 代入二阶系统超调量P 的计算公式,即可确定该系统的超调量P,即 63.021 eP,sn3t 3s(0.05)这表明当系统满足稳态性能指标 KV的要求后,其动态性能距设计要求甚远。为此,必须在系统中加一合适的校正装置,以使校正后系统的性能同时满足稳态和动态性能指标的要求。1.3 校正装置的设计 根据对校正后系统的性能指标要求,确定系统的 和n。即由 212.0 eP,求得 5.0)05.0(13 S tns,解得 65.03 n 根据零极点对消法则,令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11 5.0)(TSSS GC 则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25)1
6、 5.0(2511 5.0)()()(0 TS S S S TSSS G S Gc S G 相应的闭环传递函数 2222 22/25/2525251)()()(n nnS ST T S STS TS S GS GS 于是有:Tn252,Tn12 为使校正后系统的超调量%20 P,这里取%)3.16(5.0 P,则 T T1 255.0 2,T 0.04s。这样所求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1 04.01 5.0)(SSS Go 设校正装置 GC(S)的模拟电路如图 6-3 或图 6-4(实验时可选其中一种)所示。图 6-3 校正装置的电路图 1 图 6-4 校正装置的电路图 2 其中图 6-3 中
7、 4.7uF=C 10K,=R 400K,=R 200K,=R=R3 1 4 2时 S 04.0 10 7.4 10 10=C R T6 33 5.0 10 7.44002000 40000 200064 24 3 4 2 3 2 CR RR R R R R R 则有1 04.01 5.011)(34 24 3 4 2 3 214 2 SSCS RCSR RR R R R R RRR RS Go 而图 6-4 中 K R 5101,uF C 11,K R 3902,uF C 1.02 时有 1 04.01 5.01 039.01 51.011)(2 21 1SSSSS C RS C RS Go
8、 图 6-5(a)、(b)分别为二阶系统校正前、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的示意曲线。(a)(P 约为 63%)(b)(P 约为 16.3%)图 6-5 加校正装置前后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2期望特性校正法 根据图 6-1 和给定的性能指标,确定期望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 L(),并令它等于校正装置的对数幅频特性 Lc()和未校正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 Lo()之和,即 L()=Lc()+Lo()当知道期望开环对数幅频特性 L()和未校正系统的开环幅频特性 L0(),就可以从 Bode图上求出校正装置的对数幅频特性 Lc()=L()-Lo()据此,可确定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具体说明如下:设校正前系统为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线性 系统 串联 校正 实验 报告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