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黑龙江省突发性、杂食性重大虫害防控技术.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黑龙江省突发性、杂食性重大虫害防控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黑龙江省突发性、杂食性重大虫害防控技术.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突发性、杂食性重大虫害防控技术一、总体防治策略粘虫、草地螟、蝗虫等是具有突发性、杂食性、多食性、 暴食性特点的重大害虫,一旦暴发危害,关系粮食生产安全 和农村社会稳定。应强化“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加强 组织领导,落实属地责任,加强监测网点建设和管理,配备 先进监测设备,定点监测和巡回普查相结合,确保第一时间 掌握田间虫情。在准确的监测预报基础上,依照防治指标, 明确应防地块和防治适期,科学指导防控。充分发挥舆论导 向作用,强化宣传指导,组织地面高效施药机械和航化作业, 开展统防统治、联防联治,及时有效科学控制害虫为害,保 障粮食生产安全。二、粘虫防治技术采取性诱、灯诱成虫,谷草把诱卵,田
2、间早期查幼虫等 多种措施,全面掌握田间虫情,科学分析发生趋势,及时发 布预报预警。根据田间幼虫虫量,依照防治指标,确定应防 地块,避免盲目打药。防控中,突出早查早治,抓住幼虫3 龄集中危害前的防治关键期,集中连片普治重发生区。1 .生态、农业控制。在成虫产卵期间,根据产卵特点,在 田间连续诱卵或摘除卵块,减少田间幼虫数量;幼虫发生初 期,可利用中耕除草将杂草及幼虫翻于土下,杀死幼虫,同 时也降低了田间湿度,增加了幼虫死亡率。杂草是很多害虫 的寄主和隐藏场所,是幼虫向作物迁移为害的桥梁,铲除杂 草可减少害虫栖息场所和消灭大量的虫卵和幼虫。2 .生物和物理防治。成虫发生期,田间设置性诱捕器、糖 醋
3、盆或田间施用食诱剂诱杀成虫,要集中连片使用。防治三 代粘虫成虫,可在田间设置杨树枝把诱杀。3 .药剂防治。当二代粘虫幼虫在玉米、高粱田平均超过2 头/株,小麦、谷子田达到20头/平方米时,或三代粘虫幼虫 在玉米、高粱田平均超过5头/株,谷子、水稻田达到30头/ 平方米时,应及时迅速进行田间喷药防治。在粘虫卵孵化初 期,或玉米田低龄幼虫期(1龄2龄)集中在田间杂草上为 害时,可对田间杂草喷施生物药剂苏云金杆菌(Bt.)、金龟子 绿僵菌CQMa421、印楝素防治。化学药剂可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粘虫进入4龄后 食期,抗药性将大幅度增强,单剂的施药剂量应适当加大, 或多
4、种药剂混合施用。玉米田防治三代粘虫可兼防穗期玉米 螟,混用叱嗖醛菌酯、肠菌戊嗖醇可兼防玉米大斑病,混用 嚷虫胺、喂虫嗪可兼防螂虫,实现“一喷多防”、“一喷多效”, 防病虫促增产。水稻田施药要避开扬花期,不可使用菊酯类 农药,高粱田避免使用有机磷类农药。飞机航化作业时每亩 喷液量需保证在1.5升以上,植保无人飞机施药应优先选用 单旋翼机型,保证药液尽可能分布到植株中下层。三、草地螟防治技术以强化虫情监测预警为基础,及时防治低龄幼虫为主, 诱杀成虫为辅。加强农田周边公共地带及草荒地的联防联控 与统防统治。重点监测与防控区域为我省中、西部地区。主 要技术措施:4 .生态调控。对越冬区,实行秋翻春耙,
5、破坏越冬场所。 种植草地螟非喜食作物实行生态控制。5 .诱杀成虫。在重点发生区提前安装杀虫灯、性诱捕器 等物理诱杀工具,及时诱杀草地螟成虫,减少虫源基数。杀 虫灯、性诱捕器等应重点安置在豆类、向日葵、苜蓿等蜜源 植物较丰富的场所,安置高度应高出作物顶部20厘米为宜。6 .除草灭卵。对草地螟非喜食作物,如禾本科作物和马 铃薯等,于产卵前除净田间杂草。对于草地螟喜食性作物, 如豆类、向日葵、麻类等,于产卵盛期结合中耕除草灭卵, 将除掉的杂草带出田外泌肥或集中处理,要注意清除藜科和 蓼科等杂草。在幼虫已孵化的田块,要先打药,后除草,避 免幼虫集中向农作物转移为害。7 .阻止幼虫迁移。草地螟严重发生区
6、域,为防止幼虫从 草原、荒地、林带等交界处以及退化草场向农田迁移,可在 未受害或田内幼虫量少的地块和幼虫龄期较大、虫量集中危 害的地块周围,实行挖沟、打药带、立膜阻隔等方法,防止 迁移为害。8 .药剂防治。当大豆田幼虫密度平均1头/株或甜菜、向 日葵、马铃薯平均每株3头5头时,应在多数幼虫3龄前 (卵始盛期后10天左右),立即喷药防治。可选用生物药剂 苦参碱、苏云金杆菌(Bt.)、印楝素或除虫腺;或化学药剂甲 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高效 氯氟氟菊酯、高效氯氟菊酯等。严重发生区采取应急防控, 集中歼灭,重点及时挑治幼虫分布不均匀的地块,注意对田 边、地头、摞荒地幼虫防治
7、。四、蝗虫防治技术我省发生的蝗虫以土蝗为主。我省中西部苇塘湿地较多、 农牧交错地区应重点监控亚洲飞蝗,一旦发现坚决灭杀。农 区土蝗主要种类有亚洲小车蝗、大垫尖翅蝗、毛足棒角蝗、 中华稻蝗、宽翅曲背蝗等,重点防治区域为齐齐哈尔、大庆、 绥化南部等中西部地区。防治适期为蝗蛹3龄4龄盛期。 主要技术措施:1 .生态控制。在土蝗常年重发区,可通过垦荒种植、减少 摞荒地面积,春秋深耕细耙(耕深10厘米20厘米)等措 施破坏土蝗产卵适生环境,压低虫源基数,减轻发生程度。2 .生物防治。主要在中低密度发生区(土蝗密度在20头 /平方米以下)、湖库及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使用蝗虫 微抱子虫、金龟子绿僵菌CQ
8、Ma421、白僵菌等微生物农药或 苦参碱、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防治。使用蝗虫微泡子虫防治 时,可与昆虫蜕皮抑制剂混合进行防治。3 .化学药剂防治。主要在高密度发生区(土蝗密度在20 头/平方米以上)采取化学应急防治。可选用马拉硫磷、高 氯.马、阿维三嗖磷和菊酯类杀虫剂等。大面积集中连片区域, 应组建打药队,利用大型施药器械或飞机航化作业开展统防 统治,确保及时有效控制蝗虫为害。资料性附录:主要农作物病虫鼠害防治指标(供参考)病虫害名称防治指标粘虫二代幼虫:玉米、高粱2头/株;小麦、谷子20头/平方米;三代幼虫:玉米、高粱5头/株;谷子30头/平方米;水稻1头/穴。应在多数幼虫3龄进行防治。草地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黑龙江省 突发性 杂食性 重大 虫害 技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