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案例分析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舆情案例分析课程教学大纲.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网络舆情案例分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网络舆情案例分析课程代码:050306T1942学分与学时:2学分36学时课程性质:专业拓展课程授课对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网络舆情拓展分析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已学习过的其他专业 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对舆情基础理论、舆情监测方法论、舆情产业论三大部分内 容的理解与把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基本管理技能,培养学生一定的 基本从业素质,并进而为学生从事媒体新闻工作和进入之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 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网络舆情的基本理论,熟悉网络舆情的 监测方法及其发展趋势;最终能够用网络舆情分析的
2、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 题。课程的基本要求: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社会功能、传播场域等基本理 论知识;使学生们掌握行网络与新媒体方面的主要知识体系、基本理论与基本管 理方法。2、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学生课下阅读、思考,使学生在掌握网络舆情及 其实践分析技术方法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现实中的一些问题能有一定的独立思 考能力。六、使用的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网络舆情分析教程(初级),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1 .李弼程,网络舆情分析理论、技术与应对策略,国防工业出版社发行 部,2015 ;3,王兰成,网络舆情分析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4.程工,网络
3、舆情研究与应对,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3、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运用网络舆情分析的方法和基本理论,独立地分析网络舆情的具体分析及其应对措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O三、学时安排章节内容理论学时备注第一章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功能3第二章舆情生成中的受众认知特点2第三章“大智移云”开启微传播时代2第四章畸变形态的舆情:谣言3第五章风险管理框架下的舆情应对2弟八草网络舆情信息源2第七章网络舆情选题价值判断2第八章舆情分析报告架构及规范2第九章舆情报告撰写注意事项2第十章舆情评论的写作2第十一章网络舆情数据挖掘与分析2第十二章舆情研判及舆情工作体系2第十三章舆情产业市场需求分析1第十
4、四章舆情产业服务现状1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功能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了解网络舆情的传播场域,网络舆情构成要素、生成机制 与演进模型,以及网络舆论的生态环境。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网络舆情的传播场域.两级传播论与多级传播论1 .网络舆情传播路径与扩散规律.议程设置与意见领袖2 .大众麦克风时代与两个舆论场.网络舆情中的新老媒体互动第二节网络舆情构成要素、生成机制与演进模型L网络舆情的基本概念与构成要素3 .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与演进模型.次生舆情与舆情长尾第三节网络舆论生态环境.网络生态背后的社会机理1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
5、局部矛盾变得尖锐.社会突发事件发展的新特点2 .网民表达意见的新公共领域”重点和难点: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生成机制与演进模型。第二章舆情生成中的受众认知特点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了解舆情生成中的受众认知特点,包括先入为主、信息接 收的选择性以及群体讨论中的心理效应。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先入为主L拟态环境中的信息加工与解读3 .网络语境中的刻板印象第二节信息接收的选择性L选择性注意4 .选择性接受第三节群体讨论中的心理效应1.群体无意识2,一边倒的群体意志重点和难点:网络语境中的刻板印象、群体讨论中的心理效应。第三章“大智移云”开启微传播时代教学目的与基
6、本要求:了解技术创新对于传播生态的影响、微能量的聚合与放大 等相关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技术创新改变传播生态.置身“天地物人无缝联通”的时空1 .“大智移云”:催生变革的驱动力.全民报道:原子式分解的信息传播和消费2 .传播新常态下的三重复杂性第二节微能量的聚合与放大.舆论场的“长尾聚能”效应1 .邻避设施”的公众沟通难题.个体情绪的传染和放大2 .蝴蝶效应与系统性风险.“第一扇破窗”的心理暗示重点与难点:微能量聚合与放大的基本规律。第四章畸变形态的舆情:谣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了解畸变形态的舆情:谣言的基本概念及其传播规律、网
7、络自净机制以及谣言的破解和治理。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谣言及其传播规律.流言与谣言的区别3 .谣言产生的条件.谣言传播公式第二节网络自净机制L网络自净机制4 .网络自净机制的形成条件第三节谣言的破解和治理.谣言破解1 .谣言治理重点与难点:谣言的传播规律、网络自净机制以及谣言的治理。第五章风险管理框架下的舆情应对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了解舆情风险管理的特点、目标和原则,舆情风险管理的 机制建设,舆情管理的大格局观。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舆情风险管理的特点、目标和原则.十年发展,舆情产业迈向2 . 0时代1 .舆情
8、风险管理的特点.舆情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二节舆情风险管理的机制建设.黄金四小时法则:危机应对机制1 .舆论对冲机制:声誉管理长效机制.声誉风险管理能力建设第三节舆情管理的大格局观.网络统一战线2 .寻求最大公约数.关注在地政治重点与难点:舆情风险管理的机制建设。第六章网络舆情信息源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了解网络舆情信息源的主要形式,如BBS和论坛、互联网 网站、SNS社交网站、新兴社交类应用、新闻客户端以及传统媒体新闻网站的特 点及其治理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BBS和论坛第二节互联网网站第三节SNS社交网站第四节新兴社交类应用L微博2.微信第五节新
9、闻客户端第六节传统媒体新闻网站L体制内媒体2 .市场化媒体.境外媒体重点与难点:各类网络舆情信息源的特点。第七章网络舆情选题价值判断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了解网络舆情分析师的基本素养、舆情选题类别分析、舆 情选题价值判断以及舆情话题传播五维度。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网络舆情分析师的基本素养第二节舆情选题类别分析L突发公共事件3 .六大关系.社会热点第三节舆情选题价值判断L新闻性4 .网络性.敏感性5 .可行性第四节舆情话题传播五维度.网民线上参与1 .网络名人参与.具有采编资质媒体报道2 .商业门户网站推广.网民线下行为重点与难点:舆情选题的价值判断。第
10、八章舆情分析报告架构及规范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了解舆情分析报告的基本分类及其基本规范。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舆情分析报告基本分类第二节舆情报告基本规范重点与难点:舆情报告的基本规范。第九章舆情报告撰写注意事项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了解舆情的基本特点、媒体关注度分析、自媒体关注度分 析、网民观点分析、舆情分析偏差校正等舆情报告撰写注意事项。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舆情概述L交代事件发展脉络3 .对相关报道数据进行呈现.媒体和网民主要观点体现第二节媒体关注度分析.媒体报道量统计1 .关键报道节点分析.媒体报道分析第三节
11、自媒体关注度分析第四节网民观点分析第五节舆情分析偏差校正.社会舆论构成偏差1 .样本内容分析偏差.样本统计指数偏差2 .客户偏差修正要求重点与难点:媒体、自媒体的关注度分析与网民观点分析、舆情分析偏差校正。第十章舆情评论的写作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了解舆情生成中的受众认知特点,包括先入为主、信息 接收的选择性以及群体讨论中的心理效应。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舆情评论的定义.舆情评论的定义1 .舆情评论包含的范围第二节舆情评论的体裁特征L舆情评论的体裁2 .舆情评论与新闻评论、网络评论的区别第三节舆情评论常用的手法重点与难点:网络语境中的刻板印象、群体讨论中
12、的心理效应。第十一章网络舆情数据挖掘与分析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了解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舆情分析、大数据平台的建设 和意义、统计抽样方法以及舆情评估指标体系。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舆情分析第二节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意义.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意义1 .人民网舆情软件平台第三节统计抽样方法.抽样的意义和作用2 .几种常用的抽样方法分析.舆情样本内涵标准3 .舆情抽样外延标准.舆情抽样分类统计第四节舆情评估指标体系.意义4 .构建原则重点与难点: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舆情分析以及舆情评估指标体系。第十二章舆情研判及舆情工作体系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了解舆情工
13、作机制以及舆情分析工具和图表制作。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舆情工作机制.舆情工作机构1 .突发应急机制.新闻发布机制2 .舆情引导机制第二节舆情分析工具和图表制作.Excel 制图1 .其他工具重点与难点:舆情工作机制。第十三章舆情产业市场需求分析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了解互联网舆情服务的功能及其市场需求。 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主要内容:第一节 互联网舆情服务成为党和政府的耳目与决策参谋第二节互联网舆情服务成为企业的品牌顾问和发展助推器第三节舆情服务为其他社会单位提供发展支持 重点与难点:互联网舆情服务的社会功能。第十四章舆情产业服务现状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了解舆情产业服务主体以及互联网舆情服务市场存在的 突出问题。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舆情产业服务主体第二节互联网舆情服务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与难点:互联网舆情服务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五、课程考核方式1 .考核方法:开卷考察考试。2 .考核内容及成绩合成:学生课程考核成绩由学生平时课外作业成绩以及 课堂表现成绩(占30%,其中作业10%,课堂表现10虬 考勤10%)和每学期期 末的作业成绩(占70%)构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