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中考化学考前《历年真题》(含解析).pdf
《2021年山东省中考化学考前《历年真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山东省中考化学考前《历年真题》(含解析).pdf(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南中考相学精送总题制秣(含答案,专题一探秘水世界夯基提能作业一、选择题1 .(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箱误的是()A.浓氨水挥发一一氨分子不断运动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一一汞原子体积变大C.氢气燃烧生成水一一分子种类改变D.干冰升华一一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2 .(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下列对客观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事实 解释项Fe P p2+A 、微粒中的质子数不同学性质不同水通电产生氢气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和氧气稀盐酸、稀硫酸C 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均显酸性冰水混合物属于D 冰和水都含有相同原子纯净物3.(新疆中考)如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
2、下列现象与结论惜误的是()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分子在不断运动C.乙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D.乙、丙烧杯内溶液的颜色会改变4.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B.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D.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 :15.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混合物C.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D.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6 .(四川巴中中考)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
3、主要作用的是()A B实装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解集气瓶中的水: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释吸收放出的热量cD实验装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探究燃烧的条件集 气 瓶 中 的 水:解 冷 却 溅 落 熔 融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释 物,防止集气瓶炸裂7.如图是简易净水器,其中同时具有过滤与吸附作用的是A.纱布 B.石英砂C.小 卵 石D.活性炭8.(吉林中考)生活中可以使硬水软化成软水的常用方法是(A.沉降 B.消毒C.煮沸 D.过滤9 .(山东淄博中考)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
4、化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水的天然循环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运动的结果A.B.C.D.1 0 .(山东临沂中考)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碘酒 B.空气C.氧化钙D.生铁1 1 .(广东中考)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通电A.2 H20 2 H2 t +O2 tB.C O2+2 N a O H;=N a2C 03+H20C.C+H z 0(蒸汽)些 C O+乩D.NH3+CO2+H2O_NHiHCO31 2.(北京中考)电解水实验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Z-X z-x1 2引产A.试管2中得到H2B.产生乩与O 2的体积比约为1
5、:2C.该实验说明水由上和。2组成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021 3 .(福建中考)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指标。下列指标可通过过滤达到的是()A.澄清 B.无异色C.无异味D.无细菌和病毒1 4 .(江苏盐城中考)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一一分子体积变小B.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一一分子不断运动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一一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一一碳原子结构不同15.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氨水挥发一一分子不断运动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一一分子的体积变小C.18 g水中大约有6.02X 1
6、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D.50 mL酒精和50 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间有间隔二、填空题16.在通常状态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得到氨水。如图所示,A、B试管中各有一团用无色酚配试液湿润过的棉花,实验前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实验时,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的棉花上,观察到白色棉花变红,说明氨水呈碱性。再打开止水夹,几秒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氨气分子在运O动浓氨水止水夹A无色酚酸试液湿涧过的棉花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302=2此+6乩0,把下图中第三个方框补充完整。三、实验探究题1 7.掌握仪
7、器的使用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化学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量取一定体积的水需要用 和 o(填仪器名称)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是 0(答一点即可)蒸发时要用玻璃棒搅拌,目 的是。答案精解精析1.B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导致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不变,故B错误。2.B F e、F e2 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A不正确;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在通电条件下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故B正确;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是因为稀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故C不正确;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
8、构成的,所以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故D不正确。3.D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酸溶液变红,由题图实验可观察到乙烧杯中溶液变为无色,丙烧杯中溶液不变色,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 1分子不断运动到乙烧杯中,与氢氧化钠反应,使溶液红色褪去。A、B、C均正确;D错误。4.C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的杂质,不能将硬水软化,A错误;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是物理变化,B错误;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C正确;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 :8,D错误。5.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A说法正确,B说法错误;水是由水分子构成,而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C说法错误;元素
9、只论种类不讲个数,所以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故D说法错误。6.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故 A项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7.D小卵石、石英砂和纱布的作用为过滤,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同时具有过滤与吸附作用。8.C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加热煮沸时钙、镁化合物会转变成碳酸钙、氢氧化镁沉淀,降低了钙、镁化合物的含量,使硬水软化,选Co9.D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正确;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正确;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
10、水资源的重新分配,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正确;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运动的结果,正确。10.C碘酒中有碘和酒精,属于混合物;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氧化钙属于纯净物;生铁中有铁、碳等,属于混合物。11.A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一变多”的特征,故 A为分解反应。12.D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故 A 选项错误;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 B 选项错误;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 C选项错误;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02,故 D选项正确。1 3.A 过滤
11、可将不溶性固体杂质除去,故可达到澄清的目的;无异色和无异味需通过活性炭吸附才能达到;一般通过消毒才能达到无细菌和病毒的目的。故本题选A。1 4.B 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是因为分子的间隔(而不是体积)变小,故 A项解释错误。公园里间到花的香味,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 B 项解释正确。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氧气和氢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水由水分子构成,故C 项解释错误。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 D 项解释错误。1 5.B 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
12、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分子体积不变,故B错误。1 6.售答案 试管B中白色棉花变红、守好解析 限 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 N H3+3 02-2N2+6 H2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第三个方框中缺少1 个水分子和1 个氮分子。1 7.0 答 案(1)量筒 胶 头 滴 管(2)滤纸破损或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 边 缘 等(3)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0解 析(1)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用倾倒法加液到接近刻度线,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是量筒和胶头滴管。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专题二海水中的化学夯基提能作业一、选择
13、题1.(广西梧州中考)海水综合利用流程如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机 处 俘 一 较纯净的氯化钠)I海水 I 一发池 I 结 晶 池),_,_母 淞)_-I多种化工产品)A.从母液中可进一步制得金属镁B.处操作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海 水“晒盐”得到的粗盐还含有杂质D.析出粗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2 .(江苏南京中考)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C.称量精盐前,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D.蒸发时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3 .(山东青岛中考)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4、实验。下图是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取一定量粗盐B.溶解C.过滤7.蒸发结晶4.(湖南衡阳中考)现有盐酸和Ca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i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s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沉淀质最/g 。6 c 4碳酸饱溶液质U/gA.滴 加 碳 酸 钠 溶 液 质 量 为a-c克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aCk+Na2co3 =2NaCl+CaC03(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克时,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克时,溶液质量比原混合溶液质量大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克时,溶液呈中性5.下列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
15、后无明显现象的一组是()A.HC1 Na2cO3、K2soiB.KNO3、Ba(OH)2、NaClC.KC1 AgNO3 HNO3D.NaOH、FeCk、(NHj2S0t6.(湖南衡阳中考)下列归纳和推理,你认为合理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生成C.原子核中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D.测定溶液的pH时,如果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测定结果一定偏大7.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增加B,溶剂质量减少C.溶
16、液质量不变D.溶质质量分数减小8 .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利用海水制取镁等物质。有人设计如图实验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金属钱|A.由无水氯化镁制取镁单质,同时还有氯气生成B.操作I和n i均用到玻璃棒,且用途相同C.加N a O H溶液过量,其目的是使M gCk完全反应转化为沉淀D.处理等量海水,若将N a O H溶液换成石灰乳,能节约成本9.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流程简图如图),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沉淀池中的反应物共含有五种元素B.过滤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只含有两种溶质C.图中X可能是氨气D.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
17、碳的吸收,析出更多沉淀1 0.(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有一包不纯的碳酸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钾、氯化亚铁、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该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部分白色沉淀消失。(2)另 取 1 3.8 g 该粉末于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2 0 0 g-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钢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 9.7 g 白色沉淀。(资料:稀硝酸与碳酸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稀硝酸与氯化银不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杂质中一定不含有氯化亚铁
18、B.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可能含有硝酸钾、碳酸钠C.该包粉末的组成只有两种情况D.所用氯化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 0.8%二、填空题1 1.(湖南娄底中考)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以下物质(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稀 硫 酸 甲 烷 小 苏 打 熟 石 灰(1)工 业 上 通 常 用 来 除 铁 锈 的 是;(2)生活中常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可 以 用 来 做 建 筑 材 料 的 是;(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o1 2.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 图1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在其左侧得到淡水,其原因是海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但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透过。
19、请回答:采 用 膜 分 离 技 术 淡 化 海 水 的 原 理,与 化 学 实 验 中 常 见 的操作相似。对 淡 化 膜 右 侧 的 海 水 加 压 后,海 水 中 溶 质 的 质 量 分 数 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图2是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可知盐场从海水中得到食盐晶体利用的方法是 结 晶(填“降温”或“蒸发”)。0102030405060708090100温度代图21 3.(山东东营中考)东营市东临渤海,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请思考下列问题:(1)已知东营盐场测得:海水中含N aC l 约为3.5%;在海边打深井,井水中含N aC l 约为8
20、吼 晒 盐 最 好 用(填 序 号)做 原 料。(2)关于晒盐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oA.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析出盐B.日光照晒后,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海水晒盐提取食盐晶体后留下的母液叫卤水,其中含有的K C KM g C b、M g S O i等物质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908070605040302010溶解度/g0 40 80 120 160温度6 0 时,将 5 0 g 硫酸镁加入到1 0 0 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若使其形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 oA.增 加 溶 质 B.蒸发溶剂C.升 高 温 度 D.降低温度对卤水中含有的
21、K C 1、M g C b、M g S O i三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A.三种物质均为易溶物质B.2 0 时,向4 0 g K C 1 固体和4 0 g M g C b 固体中分别加入1 0 0 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溶液均能达到饱和状态C.6 0 时,三种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浓度可能相等专项训练制镁、晒盐、制碱工业流程1.(吉林,1 9,7分)新华社2 0 1 7 年 5月 1 8 日电,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连续8天稳定开采可燃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与煤、石油相比,可燃冰污染小、热量大,而且全球储量足够人类使用1 000年。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海洋资源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们查阅资料,得到下
22、列信息:(1)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沉积物和陆地冻土的岩石中;可 燃 冰 开 采 难 度 大,如果气化后的甲烷逸散到空气中,将会加剧全球 气 候变暖;(3)海 水“晒盐”得到的盐叫粗盐,含 有CaCk、Na2sO4等杂质。他们分成两组对此进行探究:I组同学研究海底资源中的可燃冰,明确了两个问题:(1)可燃冰在海底不燃烧的原因是一 可 燃 冰 形 成 的 条 件 与、压强有关。II组同学研究海水物质资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做了两个实验:模 拟 海 水“晒 盐”实验:将海水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吹干,产生白色固体,得到盐,这 种 结 晶 方 法 的 原 理是0 模 拟 粗 盐 除 杂 实 验:【提
23、出问题】如何将粗盐中的CaC12、N a2 s杂质除掉【可 选试剂】稀H2s。4、稀盐酸、Na可 溶 液、Ba可2溶 液、N a2c溶液【进行实验】步骤 过程 现象实验解析第一步11工加入过量B&C1滞液(2)加入过fitN*CO|溶液(3)过上产生白色沉淀加入过量N a 2 c溶液的目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第二步S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稀盐破有气泡产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第三蒸发所得溶步 液析出白色固体得
24、到较纯净的食盐【反思与评价】浩瀚的海洋将为我们全人类贡献丰富的资源。同学们:除了可燃冰、食盐以外,你还能从化学学科角度再说出一种你所知道的海洋资源吗?2.(天津中考)(1)下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陋际包电M黑 二 黑 虫上图中是 池(填“蒸发”或“冷却”)。(2)粗盐中含有少量C a C l2 M g C L N a 2s o 4和泥沙,某同学将该粗盐样品进行提纯。将 样 品 加 适 量 水 溶 解,然 后 进 行,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得到澄清溶液;向所得的澄清溶液中依次加入稍过量的B a C k溶液、N a O H溶液和溶液,除去生成的沉淀后,再滴加稍过量的稀盐酸,得到较纯净的N a
25、 C l溶液;蒸发溶液,得到较多氯化钠固体时停止加热,他注意到不能立即把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3)另一同学用所得的氯化钠和蒸馈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 制 步 骤:称 量 和 量 取 溶 解 计 算 装 入 试 剂 瓶贴好标签。配制上述溶液的正确顺序是(填序号)。3.(江苏宿迁中考)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下图为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简易流程图。|贝克|妈 之 隹:灰|(已知: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J叵一繇A 还西 国呼画 海 洋 中 含 量 最 多 的 物 质 是;实验室中进行操作I时,玻璃棒的作用是;生石灰转化为石灰乳的过程是 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年真题 2021 山东省 中考 化学 考前 历年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