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三字经》教学设计(通用7篇).docx
《国学《三字经》教学设计(通用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三字经》教学设计(通用7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国学三字经教学设计(通用7篇) 教学目标: 1、诵读三字经原文“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一段,理解其义,到达熟读成诵。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3、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重点:实践中到达朗读成诵。 教学难点: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教学预备:课前了解“三王”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这几天,我们这儿都是阴雨绵绵,给我们上学和生活带来许多的不便。但是在海南省,从上月底开头已经连续下了9天大暴雨,范围涉及15个市县,受灾人口达164.8万,海南万宁特大暴雨中心区致经济损失约5亿元,是1951年海南省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
2、峻的一次大暴雨过程。水灾如此严峻,我们不得不说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治水。早在夏朝就有一个君主对治水很有方法,他就是大禹。你听说过他治水的故事吗? 2、是啊,大禹是一位很好的君主,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孔子论语?泰伯篇中说:“禹,吾无闲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闲然矣”!意思是:对于大禹,我没有什么好批判的,为什么呢?由于他自己吃的很差,但是把祭祖先祭神的祭品办得特别丰富;自己穿得很差,但是把祭服,祭祀时穿的衣服做得很华美;他住得也很简陋,不住好房子,但是却把力气完全用在水利建立上。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好批判的。这是孔子
3、的原话。这就足以证明在孔子的心目中大禹的地位是多么崇高。我们的三字经就把大禹这个出名的人物编了进去。你想读一读吗? 二、大声诵读、品读解意 1、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 (1)从这四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夏统治了四百年,商朝统治了六百年,周朝统治了八百年。禹、汤和武王指的是三个君主。 (2)你听说过他们的故事吗?学生分小组说说各自收集的故事。再每组推举一名代表来介绍故事。 (3)小结:从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能得到世的人敬
4、重? (4)是啊,商汤、周武王和大禹一样,也是特别和善、仁爱、开明的国君,所以这段经文的意思是: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5)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次诵读,学生齐读。 3、各种形式朗读 (1)学生练习朗读 (2)男生、女生赛读 (3)小组竞赛读 4、背诵竞赛 A、重点字空留记忆 夏( ) 商( ) 周( ) 称三王 B、主句缺失记忆 夏有禹 ( ) 周武王 ( ) 5、理解“称三王” (1)这里的“王”字,不是指哪一个详细的帝王,而是特指“王道”。王字是“三画而连其中”,三画表示天地人三才,中间是顶天立地的一竖代表道,
5、即孔子所谓“吾道一以贯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王,天下所归也”。王既然是垂示于天地间的大道,它在人间的首席代表天子人王,也应当顶天立地,成为人群的典范和样板。 王道指的是先王之道,即夏商周三王的统治方法。三王的统治用的是仁义道德,其结果就是无为而治,天下太平,这种政治体制是王道。历史上描绘这个时期,是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万民乐业,天下太平。 三、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假如你长大后,做了市长,你会怎么做呢? 四、课堂小结,提出盼望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夏有禹,商有汤, 周武王,称三王 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理清
6、课文内容的层次。 力量目标: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思品目标:了解课文叙述的道理和事例,从中吸取对自己成长有益的内容。 教学重点:理解字、词和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给课文正确地划分层次。 教具预备:布置学生预习,查阅有关资料。课件制作。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谁会背诵三字经?给我们大家展现一下。 2、你对三字经还有哪些了解?给大家说说。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代表性的一种,相传是南宋学者王应麟编撰,后经明、清学者补充。它构造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而且全书均为三字韵语,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 二、练习正确地朗读课文 (一)检查预习 1、谁来把课文读一遍。留意
7、订正字音窦燕山读一声教五子读一声方少时读四声择邻处读三声。 2、俩人一组相互读课文,留意订正字音。把“琢惰杼”等字音读正确。 3、指名读课文,留意把课文读正确。 4、生字我们已经都熟悉了,字形有什么要提示大家的地方吗? 乃得笔顺是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杼不要多写一撇。琢不要遗忘写点。窦是上下构造,留意把字写均匀。 提起笔来把字组成词语写一遍。 三、看解释,查字典理解短文内容。 1、自己看解释,查字典,说说短文的内容。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集体沟通,理解课文内容。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性:人性,天性。相近:一样;相像。相远;差异大。 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人生下来的时候,天
8、性都是和善的。由于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受到的影响不同,每个人的性格才有了很大的差异。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假如不对儿童进展教育,他们和善的天性就会由于外界的不良影响而转变,对儿童进展教育,最重要最珍贵的规律就是要用心致志、持之以恒。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有良好的环境,曾经几次搬家,选择好的邻居居住、安家。有一次,孟子不好好学习,逃学回家,孟母非常生气地折断了织布机上的梭子,以此来教育孟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窦燕山把握了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因此,他教育出的五个儿子,都成了国家的有用之材。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对儿女只是养活而不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对学生
9、光教育而不严格要求,是做教师的懒散。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你不学习是不应当的,小时候不学习,长大了能有什么作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玉石不经过打磨就不能成为有价值的玉器,人假如不学习就不会知道做人的道理。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四、把课文连起来读一遍。 第2课时 一、理清课文层次,练习把课文背下来。 1、指名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几方面来谈做人做事的道理的? 2、集体沟通,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层:(第一行)人生下来的时候,天性都是和善的。由于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受到的影响不同,每个人的性格才有了很大的差异。 其次层:(25)
10、孩子一生下来,就要承受教育,教育者要讲究教育方法。 第三层(610)人要学习,要知礼仪,要孝敬父母,敬重长辈。 3、指导学生根据层次背诵。 第一层比拟简洁,学生问题不大,直接竞赛就可以。 其次层以提问形式进展背诵练习,如“人生下来为什么要进展教育?孟母是怎样教育孟子的?”窦燕山教育成果怎么样?”在此根底上男女生对背,最终进展背诵竞赛。 第三层方法同上。 二、思索。 谈谈你学习课文后有什么感受? 三、背诵。 推举三字经全文,让有兴趣的同学练习背诵。 四、作业。 连续练习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三字经的片段。 2、知道黄香温席和孔
11、融让梨的故事,从故事中明白“孝”与“悌”的道理。 3、在日常生活中能学会感恩,孝敬父母,学会友爱、谦让,形成美妙的品德。 教学内容: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课前播放三字经诵读) 1、教师想和大家一起做个嬉戏,名称叫“动作猜猜猜”。预备好了吗?(请你跟我这样做:拍手、坐神气摆好手、仔细倾听状、举手) 2、你从刚刚的动作中,猜出教师想告知你们什么? A、上课要坐神气。(评:瞧,XX就坐的很神气,教师喜爱) B、仔细听。(评:是呀,不仅要仔细听教师讲,还要仔细听同学的答复) C、积极举手。(评:教师就喜爱你两眼放光,积极举手回答
12、下列问题的仔细样。) 3、教师这里还有一道题,看看你们能不能答复出来,听认真了你知道,古时候的小朋友上学学的是哪本书? 4、对了,就是三字经(课件图片),读过三字经的小朋友请举手。 评价:你们可真爱读书呢! 三字经中藏着很多小故事呢,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听听三字经中的故事,学学其中的道理。 设计意图:兴趣是的教师。本教学环节以嬉戏形式导入新课,不仅是对一年级孩子学习习惯的培育,如上课要仔细倾听、积极动脑举手发言等的提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二、整体感知 1、【出示】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2、听范读录音。 3、想学吗?教师读一
13、句,小朋友们跟读一句。 4、下面借助拼音,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看谁能把它读熟了。 指名读2位(评:你把每一个字音都读准了;你读的很有节奏感。) 5、在这几句中,藏着两个小朋友呢,你能找出来吗? 香九龄中的“香”就是黄香;融四岁中的“融”就是孔融。 设计意图:究竟孩子才一年级,对文本的把握还在起始阶段。本段学习内容,第一个字是人名,第一句话中藏着故事,其次句话则是道理。因此,从全局把握,让孩子有个整体的了解。 三、学习“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过渡:让我们先来听听黄香的故事,小朋友可要听认真喽,待会教师会提问题来考考你们的。 1、视频黄香温席 2、故事中的黄香做了什么事情呀?冬天给爸爸
14、暖床温席,夏天给爸爸扇凉席子 3、黄香帮爸爸温席,这时他多大?他九岁时帮爸爸冬天暖被窝,原来这故事就藏在“香九龄,能温席”这句中。【出示】,谁来读好这句?(评:听出来了,他才9岁;这句告知我们他做的事情)齐读 4、从故事中,我们知道,黄香母亲生病了,他就照看他母亲。母亲死后,冬天他为父亲暖被窝,夏天为父亲扇凉席子,对父亲非常爱护。这就是孝顺父母的表现。 (1)【出示】“孝于亲,所当执”,在这句中,“孝”就是孝顺、孝敬的意思。跟教师读“孝”,孝敬、孝顺。 (2)那你知道“孝于亲”是什么意思吗?(孝顺父母亲) (3)从孩子诞生起,爸爸妈妈就为了孩子操劳,那作为子女孝顺父母,就是理所应当要做到的。“
15、执”就是做到的意思。 (4)亲爱的孩子们,能说说你们是怎样孝顺父母的吗? 评:会做家务,你是个能干的孩子;知道父母上班辛苦,你是个爱护的孩子;学学习上让父母少操劳,你是个懂事的孩子请你读好这句。 5、看来,在我们班有一群孝顺的好孩子,你们像黄香一样,到处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父母们的关爱、关怀和孝敬。把掌声送给自己。 6、喜爱小黄香吗?为什么?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句,把黄香的品质牢牢记在心里。 (1)男女竞赛读 (2)四小组合作读 设计意图:本节教学环节以孩子们喜爱听故事入手,视频播放了故事,听故事前还提出了“听”的要求,目的明确。结合故事,讲解本句三字经中何为“孝“,继而拓展到生活中。在明理的根底
16、上熟读而成诵。 四、学习“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过渡:黄香温席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孝顺父母的黄香,懂得了“孝”的道理。孔融身上也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1、竖起小耳朵,让我们听一听孔融让梨的故事。(生上台讲故事)故事讲的真好,掌声送给她。 2、看图 (1)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评价:刚刚的故事你听的真认真! (2)孔融最先拿梨,原来能拿到、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师:他把大梨让给哥哥。这时的他才多大?这就是“融四岁,能让梨”【出示】告知我们的故事。谁来读? (3)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爸爸看到了是什么表情?他会怎样夸奖孔融?谁能学学爸爸来夸夸孔融? (4)孔融小
17、小年纪就知道要把大梨让给哥哥,这是对哥哥的尊敬,【出示】悌于长,宜先知。“悌”,在古代就是敬重、尊敬得意思。跟教师读“悌”。“长”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哥哥,“悌于长”的意思懂了吗?(尊敬哥哥),跟教师读:悌于长。 孔融4岁就懂得把大梨让给哥哥们,这个道理他知道,我们也应当从小就要明白这道理。跟我读:悌于长,宜先知。(男女生读) (5)指导读好整句:我们一起四小组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 3、孔融在4岁时就尊敬大哥,把梨让给哥哥们,这种尊敬表现在谦让上。在生活中,你做过哪些事情,表达对哥哥姐姐的尊敬? 评:你也懂得了孔融让梨中的道理,嘉奖你读好这句。 扩大“悌”的内涵:班级里排队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坐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字经 国学 教学 设计 通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