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5篇.docx
《四年级数学教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教案5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四年级数学教案5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96页上的内容,第97页上的课堂活动,练习十八第58题和思索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平行的现象,理解平行线的意义,理解两条直线在什么状况下相互平行,体会平行线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把握平行线的画法。 3、经受探究平行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胜利体验。 【教具学具预备】 教师预备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展现台;学生预备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教师:前一节我们学习了相交,你能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吗? 学生画后,抽几个学生作业在视频展现台上展现。 教师:同学们能
2、画两条相交的直线了,生活中有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吗?假如有,想象一下它们是什么样子。 学生想象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 教师:图中的跑道线延长出去会相交吗? 学生答复:不会相交。 用多媒体课件延长跑道,证明学生的结论是正确的。 教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另一个内容,平行。 板书课题。 点评:从学生原有学问入手教学新学问,既有利于强化学问的整体性、系统性,又有利于学生通过相交与平移的比拟深刻地熟悉平移的本质属性;这样利用原有学问推动新学问的学习,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的迁移力量。 二、进展新课 1?熟悉平行线。 教师:我们来看一看生活中的一些平行现象
3、。 多媒体课件突出双杠、吊杆、长方形花台和新增加的铁轨图。 教师:这些图形都反映了这样一些数学现象。 多媒体课件闪动图中平行的两条边,并隐去图中的其他图形,只留下闪动的两条线。图6?4 教师:这4组直线有什么共同特点?指导学生说出每组直线之间的距离是一样宽的,并且把每组直线延长出去,都永久不会有交点。 教师:同学们选一组你喜爱的直线延长一下,看你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学生选一组直线来延长后,汇报自己的结果。 教师:你们所说的直线延长是在同一个平面内进展的延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 引导学生说出:在正方形和长方形中,第条边和第条边相互平行,第条边和第条边相互平行。在第3个图形中,第
4、条边和第条边相互平行,第条边和第条边相互平行,第条边和第条边相互平行。 点评: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留意把生活中的平行现象抽象为数学现象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平行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且通过学生延长平行线和推断原来学习的图形中哪些线是平行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平行线的理解。 2?画平行线。 教师:我们可以用两个三角板或一个三角板和一把直尺画平行线。 教师示范画平行线后,学生照教师的方法画平行线。画完后抽一个学生的练习在视频展现台上展出,并且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教师:同学们能画出下面直线的平行线吗? 教师:画平行线时要留意些什么?你能给同学们提个醒吗? 引导学生答复:画平行线时,用一个三角板的一
5、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的延长线重合。另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或直尺的短边)靠紧,另一个三角板(或直尺)靠着这个三角板移动到适宜的位置。就可以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了。 教师:用画平行线的方法还可以检验两条直线是不是相互平行的。 教师用视频展现台上学生的作业来进展检验,让学生看清教师用三角板检验平行线的过程。 学生检验后,让学生在视频展现台上演示检验的过程。 点评:这个教学环节主要通过画平行线和检验平行线来加深学生对平行线的理解,由于这两个操作都比拟难,学生又没有相应的阅历的支持,所以教学中采纳了教师示范画平行线和检验平行线,然后让学生照着教师的方法进展操作的方式组织教学,这样可以削减学
6、生在操作过程中的盲目性。操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说一说操作时要留意些什么?通过学生说操作要留意的问题使学生操作更加标准,这样能提高学生对平行线的理解水平。 三、稳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第97页的课堂活动。 四、课堂小结(略) 五、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八第58题,最终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思索题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 篇二 升和毫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熟悉容量和升。 学情分析 这局部内容在以往教材中是安排在熟悉体积之后学习的,但在学生的生活中已被广泛运用,学生具有肯定的感知。 教学要求 学问目标:使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熟悉容量单位“升”,了解“一升”的实际意义,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
7、生体会采纳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力量目标:增加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力量。情感目标: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熟悉“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熟悉。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操作法 教学组织形式 4人小组 教学预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熟悉容量: 1出示两个茶杯: 2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杯子里盛水多? 3说明:哪一个杯子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板书:容量) 4出示两个水壶: 5你知道哪一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假如学生是通过观看得到的结果,可再提示可以怎样来证
8、明) 6你说举举例子来比拟容量的大小吗?(如家中的热水壶跟水瓶比拟) 7请同学们观看在这个水壶中盛了多少水? 8想一想,你能说出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你是怎么想的? 9我们可以把这壶水倒入杯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 10小组活动,将一壶水分别倒入各自预备的水杯中。 11谁来说一说,这壶水有几杯? 12同学们说的都不太一样,大家觉得这样说科学吗?假如别人这样告知你,你能知道这壶水的容量吗? 13因此,人们就给容量定出了统一的单位。 二、熟悉升: 1请同学们拿出从家中带来的各种容器。 2请同学们分别在小组里沟通一下你带来的容器上标明的容量是多少? 用的是什么单位? 3指名两小组答复最大的容量和最小
9、的容量。(板书:升或L)假如有毫升则向学生说明下面再来学习。(板书完整课题) 4从同学们的答复中,我们可以知道,升是容量的单位之一,那么,你认为1升有多少呢?小组沟通一下。 5要想科学的熟悉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熟悉这个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6现在,教师将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中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你发觉什么? 7板书: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 三、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1: 1实物投影出示想想做做第一幅图 2图上的3个容器,哪个容量最小,最个容量最大?你有什么好方法比拟吗? 3指名生上台操作
10、。 想想做做2 1请每个小组将预备的杯子拿出来,先估量一下,哪个容量最大,哪个容量最小? 2接下来,请每个小组像刚刚一样试验一下,你估量对吗? 3指各两小组答复:你们是怎样做的? 想想做做3 1指名读题。 2指名口答。 想想做做4 你能估量出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吗?说说你的理由。 熟悉毫升(1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已能正确的熟悉容量的含义和升这个容量单位,同时,通过生活实际,一局部学生 已知道毫升这个单位,但对毫升详细含义以及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不是很了解。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正确熟悉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2、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展简洁的换算。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正
11、确熟悉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展简洁的换算。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践法 教学组织形式 2人小组 教学预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熟悉毫升: 1前面二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的单位升,依据同学们的了解,在一般的容器上,除了用升做单位之外,还用什么做单位? 2这节课,我们就来熟悉“毫升” (板书课题:毫升) 3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现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 4大家觉得,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和前面我们学习的用升做单位的容器有什么不同? 5可见,毫升是在讲师比拟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毫升也可以用“mL”或“ml”来表示。(板书:mL,ml) 6师拿出装有1毫升水的量杯。这个量杯里的水大约是1毫升
12、,谁来形容一下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 7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试验,我用滴管向量杯里滴水,大家数一数,几滴水大约是1毫升。 8通过这个试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熟悉? 二、升与毫升的进率: 1请每个组长拿出课前教师发的量杯。请小组里的同学认真观看量杯上的刻度,并依次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接下来,请同学们将自制量器中的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 (提示学生留意倒入量杯时到500毫升是就算一杯) 3通过试验,请小组里的同学争论,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答复后板书:1升=1000毫升,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 三、想想做做: 想
13、想做做1 1指名读题后指名口答。全班集体订正。 2再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容器,以毫升做单位,在小组里说一说它们的容量各是多少。想想做做3 1指名分别说一说三种饮料的容量。 2说一说,每一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为什么? 想想做做4 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指名:为什么20xx毫升是2升? 想想做做2、5课前完成,课上汇报结果。 四、你知道吗? 生自由阅读后沟通感想。 教学反思 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除法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能应用所学学问主动探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会进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力量目标 学习用类比、迁移的方法解决问
14、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培育学生的思维力量。情感目标 学生在探究、争论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在自评、互评、师评中获得胜利体验,增加自信念。 教学重点 经受试商方法的探究过程,在理解算理的前提下娴熟进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 (1)697是由()个百()个十()个一组成,697是由()个十()个一组成。 (2)524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612呢? 小结:同一个数,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来表示,就有不同的看法。 2问题情境一。 同学们,最近市二小正在开展“经言、名言”诵读活动,何教师也参与了这项活动,还去书店买了一
15、本名言集有612页,教师想9天看完,请大家帮助算一算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出示) (1)读题。请同学们自己读题。 (2)独立完成。会计算吗?谁想在黑板上做?(指名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3)订正。采访板演生。为什么要用除法做?板演生讲计算过程。 请同桌相互检查。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谁来说一说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怎样计算呢?生答复。 师小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我们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假如不够除,就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上,商就写在那一位上。这节课就用同学们把握的这些学问来讨论新学问。 二、探究新知。 1 (1)出示问题情境二。 (出示)要往灾区运送2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