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案7篇.docx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案7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案7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熟悉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晰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喜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神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嬉戏: 比视力、比嘴力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嬉戏,题目叫比视力、比嘴力。看录象,把你看到的大事、事物大声、快速、精确地说出来。 生:人类登
2、上月球。 生:潜入深海,探究神秘。 生:人造卫星。 生:程控电话。 生:高速火车。 生:飞机。 生:远洋船舶。 生:因特网、电脑、视频 2、导入课题: 师:你知道这些事物都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吗? 生:20世纪。 生:对,刚刚过去的20世纪。 师:20世纪消失了这么多新生事物,人们发觉了那么多新颖的东西,有人就把20世纪称为呼风唤雨的世纪。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第 29课。 师板书: 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读题。 二、质疑问难,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师:你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 2、沟通: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生: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的是哪个世纪? 生:20世纪。 师: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0世纪是
3、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读,师评价。盼望大家学完这节课后能读得更好。 学习其次自然段: 生:谁来呼风唤雨? 生答:固然是人类。 生:靠什么来呼风唤雨? 生答: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生: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20世纪有哪些了不起的成就? 生:20世纪使人类的生活发生变化了吗?怎样的变化? 生齐读。 3、师对学生的提问进展点评、小结: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刚刚同学们既提出了问题,又解答了问题。还有一些问题现在还解决不了,我们就一边学课文一边来解决。 三、依据提问解疑问,学习课文 1、师:路甬祥用哪些详细事例来说明人类把梦想变成现实,使得20世纪
4、成为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大声读课文。 (不动笔墨不读书,比脑力、比嘴力、比手力) 2、沟通: 生各自谈感受,师做引导: 生:古时候的千里眼现在有了,如望远镜、视频。它能让千里以外的人彼此看得到,还有一些可视电话也是。 生:古时候的顺风耳,现在有了,那就是程控电话,它可以让两个相距很远的人很快听到对方的声音。还有手机、录音机都是神话中的顺风耳。 生:千里马也有了。有了高速火车、飞机,想到哪里都很便利。 生:古代的人想腾云驾雾,没能实现,只能靠梦想,而现在我们可以腾云驾雾了。你只要坐上飞机就可以了。 生:以前的人想着飞到月亮上去看看,就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现在我们的飞船已经登陆月球,做了许多试验。
5、 师生小结:也就是说,在20世纪以前,人们始终生活在依靠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视,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想象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这些都是人们的梦想。而 20世纪,人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把这些梦想变成了现实。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齐读第三自然段前四句话。 3、师:这么多先进的、美妙的、奇妙的事物都在20世纪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冒出来了。而以往上百万年的历史中却没有。同学们,这说明白什么? 沟通: 生:20世纪的成就很大。 生:20世纪,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以前人们的许多梦想变成了现实。真厉害。 师总结:是啊,20世纪,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
6、术转变了自身的生活,这变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范围是如此之大,内容是如此之多。假如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你怎么体会这句诗? 生:忽如说明速度很快。一夜之间春风来了,许多的梨花都开了。 师:你从字面上来理解的。 生:20世纪,在整个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很短的,但是变化是许多、很大、很快的。 师:是啊,20世纪,人类把许多梦想变成了现实。假如请你读这句诗,你会怎么读。自己试一试。 指生读,评价。 4、师:同学们,现在教师再请你读本文第一句话,你会怎么读? 生读,评价。 生:我们要读出变化速度之快,内容之多,范围之广。 生齐读。 5、发觉与
7、创造: 师:请同学们看板书,20世纪,科学技术转变了我们的生活,人类发觉了许多,也创造了许多。你能说说哪些是发觉?哪些是创造? 生思索。 沟通: 生1:人类登上月球是创造。 生2:我不同意。人类登上月球是为了探究月球上的神秘,应当是发觉。 生1:那人类是怎么登上月球的?那人造卫星不就是创造的吗? 师:我来综合一下你们两个人的意见。人类靠人造卫星登上月球,这是创造;人类登上月球是为了探究神秘,这是发觉。 生1:我明白了。那潜入深海也是一样的。 生: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飞机、远洋船舶等,这些都是发觉。 师:假如请你给发觉与创造找意思相近的朋友,你会找谁? 生:发觉探究。 生:创造制造。 四、总
8、结、延长 师:20世纪,科学技术日益进展、进步,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人们如何评价这个世纪,如今人们还取得了哪些科技成果?我们下节课接着学。同时,也请你预备好需要沟通的资料,下节课,欢送你展现。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案篇2 一、教学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本课是第八组课文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文章的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晰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进展历程,展现了科学技术的飞速进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绚烂前景。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教学这篇课文,我觉得本课的设计应当始终围绕理解、品尝、运用语言来进展,在把握科学学问的同时,突
9、显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引领学生理解、品尝、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进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搜集信息,共同争论的力量,为了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根底上构建新知,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阅读了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创造的资料,培育了学生课前参加的力量,表达了生活中学语文的大语文关。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本课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学生习得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的好材料。教学时在运用视频资料的根底上对学生进展说话训练及词语辨析训练,使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水到渠成,轻松顺畅,体验也更加深刻,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1、熟悉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
10、写“呼风唤雨、洞察、依靠、神秘、改观、探究、联系、哲学“等词语。 2、有感请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晰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制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进展的惊人速度,及给人类带来得巨大变化,激发喜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神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教学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四、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日让我们一同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同去感受绚丽多彩的生活吧!(齐读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直奔主题、总体感
11、知课文 师:通过读书你了解到课文的哪句话与课题的意思一样呢? 出示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指名并齐读中心句(理解呼风唤雨的意思) 师评价过渡:那么在这篇文章中呼风唤雨的是谁呢?又是靠什么呼风唤雨的呢? (三)指导精读、积淀感悟 1、学习其次自然段:屏幕出示其次自然段: (1)指名读其次段: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两个问题告知我们的?(设问) (2)师生对读设问句(师问生答) (3)师:那么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用课文中的语言来告知大家? 出示重点句子,进展词语的辨析 句子: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觉和创造 指名读
12、句子,初步理解发觉和创造 师过渡:同学们真会学习,那么20世纪人类都取得了哪些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觉和创造呢,谁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第四段)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答复、出示片段 (2)为什么说这些发觉和创造都是奇迹呢?(学生答复) (3)播放科技短片,进一步理解20世纪的奇迹般的科技成就和创造。 画面播放:(人类登月球、潜入深海、原子核等;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等) (4)出示课件:同学们,20世纪的科技创造还远不止这些,教师将同学们搜集的关于20世纪科技方面的发觉与创造的资料做成了课件,看完后你对发觉和创造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5)搭配课件词语练习,进一步理解发觉和创
13、造(图在上,文字在下) 指名读短语 师小结:20世纪消失了如此多的奇迹般的发觉和创造,看完以后你对20世纪有一个怎样的评价?(20世纪真是太宏大了,太了不起了。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过渡: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觉和创造,使得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 出示句子:正是这些发觉和创造,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转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a指名读句子,说说“改观”是什么意思?它和“转变”的意思有何不同? b齐读句子,体会用词的精确 师过渡:正是这些发觉和创造,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转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那么上百万年前的农耕社会又是什么样子呢? 默读课文
14、:用“”画出描写人类上百万年历史中生活状态的语句 出示句子: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始终生活在一个依靠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随即媒体出示农耕社会图 以图为背景掩盖文字: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始终生活在一个依靠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师:想象一下没有()没有()的生活该怎么过呀? 师:一百多年前,人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的,读出你的感受! 师过渡:可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渴望能够拥有奇妙魔力,那么人类是借助什么来寄予自己美妙的愿望的? 出示句子: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予自己的美妙愿望。
15、指名读句子 师:你在哪里听说过“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神话西游记) 让学生说说故事情节,活泼气氛。 师:可是在20世纪以后,人类社会真的有了“千里眼、顺风耳,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啊? 出示课件图片:上下比照出图片(千里眼天文望远镜、顺风耳雷达、腾云驾雾民航飞机) 师过渡:由于有了这些发觉和创造,在20世纪短短的一百年中,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速度之快,变化之大足以令我们赞叹,用文中的一句经典的古诗来表达你此时的感受好吗? 屏幕出示句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齐声朗读 a理解诗句 b师范读:听教师读,同学们认真品尝,同学们细细品尝其中的含义 师过渡:科学在转变着人类的
16、精神文化生活,也在转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我们的祖先也许谁也没有料到,在短短的一百年中,人类那么多梦想纷纷变成了现实,难怪发出这样的感慨: 齐读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学习最终一段 师过渡: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究竟,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八十年后,这段话依旧适用。 屏幕出示句子: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究竟,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八十年后,这段话依旧适用。 (1)指名读句子 (2)师:1923年,闻名数学家、哲学家的这句话到八十年后的20xx年,这句话仍旧适用,那么到今日
17、、明天、后天乃至将来这句话是否依旧适用? 此时,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同来感受并畅想21世纪的美妙明天吧! 课件:播放科技短片(卫星探测月球、太空出舱) (3)小组合作说话练习:看了短片后,绽开你想象的翅膀,畅想21世纪的科技进展美景吧!(可以是异想天开) (4)汇报沟通 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真聪慧,你们真会想象,信任,在你们刻苦的努力下,这些想象肯定会变成现实,我们坚信,21世纪更将是一个宏大的世纪,也更将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有效练习,扩展文本 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组成员共同合作,查找资料,然后选择题目,完成一篇科学小短文。选择题目如下,也可以自拟。 五、教学媒体运用
18、的说明 1、上课伊始,播放画面,教师随画面内容,一方面将学生引入文本,另一方面激发学生想了解科技制造创造的兴趣。 2、引导学生直奔主题,课件出示中心句,初步理解“呼风唤雨”这个重点词语的意思。 3、在指导精读、积淀感悟的环节中,学习其次自然段。利用课件出示重点句子进展词语辨析,进一步区分“创造和发觉”、“转变和改观”两组近义词的意思和用法。 4、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是学生习得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的好材料。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利用课件中的发觉和创造引出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播放科技短片,配乐课件展现了大量的关于20世纪科技方面的发觉与创造的资料,让学生了解20世纪的奇迹般的出
19、乎意料的发觉和创造,进一步理解、品尝语言,体会用词的精确。媒体的使用,使20世纪的高科技创造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像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等画面给了学生很直观的视觉感受。 5、在学习第四段的根底上进展比照学习引出课文第三自然段,媒体出示农耕社会图,运用课件进展排比句的品析及朗读指导,运用课前搜集到的西游记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的图片与20世纪的天文望远镜、雷达等现代科技的创造及发觉的图片进展比照学习,图片的呈现使学生一目了然,深切地体会到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6、在教学最终一个环节时,利用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在运用视频资料播放科技短片的根底上对学生进展说话训练,使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20、水到渠成,轻松顺畅,体验也更加深刻,媒体的使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运用多种媒体与语文课进展整合的过程中,媒体的使用起到了不行替代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运用语言、积淀感悟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运用媒体出示重点句子加以理解并随机指导朗读,突破了难点,受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晰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喜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神秘的兴趣。 教学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呼风唤雨 世纪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