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和倍数总复习的教学反思3篇.docx
《因数和倍数总复习的教学反思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数和倍数总复习的教学反思3篇.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因数和倍数总复习的教学反思3篇因数和倍数总复习的教学反思篇1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的概念特别多,即抽象又简单混淆,如何使学生更加简单理解这些概念,理清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学问之间的网络体系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同时学会整理学问的方法更是本节课教学的灵魂。 胜利之处: 1、构建学问网络体系,理清学问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教学中,我首先通过一个联想接龙的嬉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利用因数和倍数单元的学问来描述数字2,学生特别简单想到2是最小的质数、2是偶数、2的因数是1和2、2的倍数有2,4,6、2的倍数特征是个位是0、2、4、6、8的数,通过学生的答复教师准时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引出本单元的全部概
2、念: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2的倍数特征、3的倍数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如何整理使这些凌乱的概念变得更加简洁、更加有序、更加能表达学问之间的联系呢?通过学生课前的整理发挥小组的合作沟通作用,在相互沟通中,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渐渐对这些概念的联系有了更进一步的熟悉,然后通过选取几名同学的作品进展展评,最终教师和学生共同进展整理和调整,最终来完善学问之间的网络体系。 2、教给学生整理学问的方法。在教学中,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师莫过于教给学生必备的学习方法。在这节课的整理复习中,课前我让学生把其次单元的关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进展了汇总,
3、涉及的概念有如下几个:因数、倍数、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2的倍数特征、3的倍数特征、5的倍数特征,并提出详细的要求:一是观看分析这些概念,哪些概念之间有着亲密的联系;二是依据这些概念之间的严密联系可以分为几类;三是用你自己喜爱的方法表示出来,可以以数学手抄报的形式来呈现。通过课前的设计,我事先搜集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放在课件中,让同学们进展观赏,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课堂中在小组争论沟通的过程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对本单元的概念进展了整理和总结,并得出学问网络图。 纵观本节课的设计,就是通过学生的联想,回忆前面学过的学问,并在头脑中构建学问之间
4、的相互联系,从而提醒出这个学问网络图就是思维导图。把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把数学中的每一个单元进展整理,也可以把每一册学问进展整理,还可以把小学数学的学问进展系统的整理,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思维导图方法的强大之处,学生在感慨这种方法的魅力同时,并把这种方法推广到其它学科,让学生真正把握学问整理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单元学问整理中加以运用。 3、在练习中进一步对概念进展有针对性的复习。在练习环节中,我依据这些概念设计了一些相应的”练习。目的是以练习促复习,在练习中更好的体会这些概念的详细含义,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仅把握了学问整理的方法,还深刻地理解了学问的来龙去脉,对每个学问点
5、的概念理解也更加清楚了,起到了复习回忆旧学问的作用。 缺乏之处: 1、个别学生在展评中不会去评价,只是从设计的美观上去思索,而没有从表达学问之间的联系上去进展说明,在这一点上教师还要加以引导。 2、消失个别学生由于其次单元的学问是在开学初学习的,有些学问点已经遗忘,导致消失连最小的偶数是几都不知道了,因此在学完每个单元后要不连续的进展学问的稳固和练习。 3、由于本节课的学问点过于多,练习的时间有些缺乏,导致根本的练习时间可以保障,但是需要拓展的学问没有更好的呈现出来。 再教设计: 1、抓住数学学问的本质,美观的整理形式只是一些外在的,并不是重点,留意引导学生从数学的本质去思索问题,排解数学本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因数 倍数 复习 教学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