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阴阳五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阴阳五行.ppt(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合称,古人用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用以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重要的论理工具。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着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都源于阴与阳对立双方的矛盾运动。第一节 阴阳学说 源头 易经: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医亚健康:阴阳的轻度失衡中医 西医的区别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阴阳家学说的观点:最初的阴阳家多为天文学家,汉书.艺文志对阴阳家的评论,“舍人事,任鬼神”。其论说的要点在于顺应自然,对于自然的看法在于循环轮回,而不是在于对立的两面。但,对立学说逐渐成为主流。五行学
2、说家的观点:中国古代人最早分类思想,重分类逐渐变为重循环的学术(1)一阴一阳之谓道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2)渊源 最初指日光的向背:阳-向日;阴-背日(3)阴阳的概念 是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既可代表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两种事物或现象;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阴阳的概念(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阳: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阴: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举例:天地、水火、上下、表里 五脏为阴,六腑为阳“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
3、的无限可分性阴阳概念的相对性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概念,而是相对的一是阴阳可以相互转化二是事物的无限可分性,所谓“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阳中之阳、阳中之阴 如昼夜可无限可分关于三阴三阳三阴三阳:太阴 少阴 厥阴 阳明 太阳 少阳六经辩证:(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的对立是指阴阳双方属性相反,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的作用。如春夏阳气上升且盛,抑制了寒凉之气,因而春夏温热;秋冬阴气上升且盛,抑制了温热之气,因而秋冬寒冷。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斗争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故阴与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相互
4、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联系。阴阳互根是指相互依存,即阴阳双方中任何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依据,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的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如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和血两者的关系,气属阳,血属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是互根互用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消有消减衰弱之义,长有增加盛大之意。阴阳消长是指对立统一的阴阳双方的量和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消长变化之中。导致阴阳消长的根本原因是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与
5、互根互用。阴阳消长的形式有两种:其一是此长彼消,此消彼长,这种消长形式一般出现在阴阳的对立制约过程中。其二是阴阳皆长与阴阳皆消,这种消长形式一般存在于阴阳的互根互用过程中。(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当阴阳消长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时,即称为阴阳平衡。因此,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不是静止或绝对平衡,而是指在一定限度内的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相对平衡。如四时气候的变化,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为“阴消阳长”;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为“阴长阳消”。人体是气血为例,气虚久了会导致血虚,属于“阴阳皆消”;而补血后,气血得以恢复为“阴阳皆长”就治疗而言,总的原则是调整
6、阴阳以恢复阴阳的平整。(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一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转化的条件是“极”、“重”。事物的总体阴阳属性之所以会发生转化,是因为该事物内部阴与阳的量和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消长变化之中,一旦这一消长变化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使阴与阳的比例出现了颠倒,则该事物的总体属性即发生转化。所以说消长是转化的条件,转化是消长的结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和“极”是事物发展到了极限、顶点,它是阴阳转化的必备条件。阴阳转化的形式一般有两种:一是渐变,如四时寒暑的更替,昼夜的转化既是。二是突变,如某些急性热病,由于热毒极重
7、,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阳气暴脱的危象,这种病证变化,即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突变过程。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的对立统一观点被古代医家所吸收,并与长期所积累的解剖、生理知识和疾病防治经验相结合,从而形成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其组织结构可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且又彼此相互联系,密切合作。首先,就人体的部位与结构来说,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头部为阳,足部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而体表之中的皮肤为阳,肌肉筋骨为阴;就脏腑
8、的生理功能而言,则六腑为阳,五脏为阴。五脏之中,则心肝为阳,肺脾肾为阴。再具体到每个脏腑,则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胃有胃阴、胃阳等。若从经络系统循行部位来说,则循行于人体四肢外侧 者属阳,循行于人体四肢内侧者属阴。气血中,气为阳,血为阴。但是应当指出,人体各部位、各组织结构、各脏器之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们常根据一定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如以胸背关系来说,则背属阳,胸属阴。若以胸腹上下关系来说,则胸又属阳。腹则属阴。同样,五脏若以上下关系来分,则心肺在膈上属阳,心为阳中之阳脏,肺为阳中之阴脏;肝脾肾在膈下属阴,肝为阴中之阳脏,肾为阴中之阴脏,脾亦为阴中之阴脏。
9、总之,人体部位、组织结构上的阴阳,只是其相对属性的一般归类而已。(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医生理学认为,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两方面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结果。人体的生理功能,一方面表现为机体防御邪气侵袭的整体卫外功能,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从机体的防御机制来说,阳在外,为保护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卫外机能;阴在内,则为阳的物质基础,并不断地为阳储备、提供能量补充。从脏腑功能活动来说,则五脏主藏精气为阴,六腑能消化、传导饮食水谷为阳。而每一脏腑之中又各有阴阳,凡是功能活动则属阳,而产生这些功能活动的器质和营养物质则属阴。如心有推动血液循环和主持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此种功能属阳,
10、而心血、心脏器质则属阴;肾有藏精生髓,主生殖发育,主持水液代谢等功能属阳,而肾精、肾脏器质则属阴。对于人体整体生理上的阴阳关系,则主要强调其协调和平衡。如就人体机能状态而言,则机能兴奋属阳,机能抑制属阴;功能亢进属阳,功能减退属阴。而在生理活动中,兴奋和抑制、亢进和衰退等是互相拮抗的,并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阳气和阴精的转化,阴精是化生阳气的物质基础,而阳气的作用又是在不断地产生着阴精,因而阳气和阴精,相互转化,相互为用,并保持着相对的平衡。故素问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生之本,本于阴阳。”(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的阴阳关系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而
11、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从而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即阴阳失调)。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到正气与邪气两方面:病邪有阴邪、阳邪之分,正气则包括阴精与阳气两部分。所以,病理上的阴阳失调,多表现为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且一方面的异常,亦必影响及另一方面。所以,素问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又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因此,尽管疾病的变化复杂,但就其阴阳属性来说,亦不外阳盛、阴盛、阳虚、阴虚等四大类病变而已。故中医学把“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称为病理总纲。另外,机体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亦常导致对方之不足,即所谓“阳损及阴”
12、和“阴损及阳”,最后则可导致阴阳两虚,气血双亏,此即慢性病常见之病理发展过程。阴阳互损病机示意图(1)阴阳偏胜a.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 阳邪致病,邪并于阳,可导致阳偏盛,阳盛则表现出阳的特性热,因而出现热证。同时阳盛则伤阴;阴邪致病,邪并于阴,则可导致阴偏盛而伤阳,因而出现寒证 阳偏胜病机示意图 b.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 阴邪致病,邪并于阴,则可导致阴偏盛而伤阳,因而出现寒证;阳气虚损不能制阴,则可出现阳虚阴盛的虚寒证;阴液亏耗不能制阳,则可出现阴虚阳亢的虚热证。阴偏胜病机示意图(2)阴阳偏衰a.阳虚则寒:泛指人体阳气虚损的病理状态,根据阴阳动态平衡,阳的不足必然导致另一方相对偏盛。阳虚不能制
13、约阴,则阴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出现自汗、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脉微等寒象。阳偏衰病机示意图b.阴虚则热:泛指人体阴液不足的病理状态。阴虚不能制阳,则阳相对偏亢而出现热象。如久病阴虚,出现潮热、自汗、脉微等阴阳两虚常常存在着偏于阳虚或偏于阴虚的主次、轻重之分。阴偏衰病机示意图(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由于阴阳失调是病理变化的总纲,所以临床诊断疾病时也要分阴阳。首先四诊当辨阴阳:例如望诊,一般面色光滑润泽为阳,面色沉浊晦暗为阴;青、白、黑色多属阴,而黄色、赤色则多属阳。又如闻诊,凡气粗声高属阳,气弱声低属阴。而在切诊中则把浮、大、滑、数等脉象归属于阳脉,把沉、小、涩、迟等脉象归属于阴脉。1、分
14、析色泽、声息、症状的阴阳属性 色泽:黄、赤属阳,青、白、黑属阴 声息:语声高亢洪亮而多言属阳,语声低微无力而少言属阴 呼吸:有力声高气粗者属阳,呼吸微弱而省低气怯属阴 症状:口干而渴、躁动不安属阳,口润不渴属阴,蜷卧静默属阴。2、辨别证候的阴阳属性 八纲之中,表、热、实为阳;里、寒、虚为阴。辨证,即是把通过四诊所获得的症状、体征及多种病情资料,进行客观地分析和判断,从而对病因、病位、病性及正邪关系得出正确的结论,以指导临床治疗。中医诊断以阴阳作为辨证之总纲,用以辨别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故凡表证、实证、热证均属于阳证;凡里证、虚证、寒证均属于阴证。所以临床病证虽然千变万化,总不出阴阳两纲范围
15、。阴证与阳证阳证:凡见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具有向上、向外、容易发现、阳邪致病、病变较快等特征者。阴证:凡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具有向下、向内、不易发现、阴邪致病、病变较慢等特征者。(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如顺四时,调阴阳,适寒暑。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阴阳变化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相应,必须协调一致,才能延年益寿。“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由于阴阳失调是病理变化的总纲,所以,调理阴阳,补偏救弊,使阴阳关系恢复相对平衡,就是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故素问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调整阴阳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寒者热之
16、”、“热者寒之”、“实则泻之“虚者补之”以及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等。2.用于疾病的治疗 其中阴阳偏盛者宜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如阳热亢盛而致的实热证,则应用寒凉药物损其有余之阳,此即“热者寒之”之法;若因阴寒过盛而致的实寒证,则应用温热药物以祛其过盛之阴寒,此即“寒者热之”之法;阳偏胜病机示意图 阴阳偏衰者宜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如阴液不足不能制阳而形成的虚热证,则须用滋阴以敛阳的方法治疗,即所谓“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由于阳气不足,阳虚不能制阴而形成的虚寒证,则须用补阳以消阴的方法去治疗。这就是“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考虑到阴阳互根互用的原理,治疗阴虚或阳
17、虚时,在滋阴或补阳的同时,稍佐以补阳或滋阴的药物,即所谓阳中求阴,阴中求阳。阴偏衰病机示意图 同样,在归纳药物的性味功能上,阴阳亦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可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药物的四气、五味,以及升降浮沉等一般性能,都具有阴阳之不同属性。以四气来说,则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以五味来说,则酸、苦、咸属阴,辛、甘、淡属阳。以升降浮沉来说,则具有重镇敛降作用的药物属阴,具有轻浮升散作用的药物属阳。所以临床用药必须注意病证阴阳与药物阴阳之关系,正确运用药物的阴阳性能,以改善或调节病理上失调的阴阳关系,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第二节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则是古代的一种哲学范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
18、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和相克的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内容主要包括:五行特性;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和类归;五行生克、乘侮等运动变化规律。五行,即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木、火、土、金、水:1、五材“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尚书大全2、行列、次序、运动方式“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秉五常,以有五脏”(一)五行各自的特性 尚书 洪范对五行的特性作了经典性的概括:即“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木曰曲直”,是指木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特性;“火曰炎上”,是指火具有
19、温热、向上的特性;“土爰稼穑”,是指土具有受纳、承载、生化、长养的特性;“金曰从革”,是指金具有收敛、肃杀、变革、沉降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的特性。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木曰曲直肝、春 所谓“曲直”,是形容树木的生长形态特征,主干挺直向上生发,树枝曲折向外舒展,根向下伸展,故引申为木有升发、生长、条达、舒畅,曲直刚柔于一身等特性。凡具有此类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可归属于木。另据尚书本义的疏证,认为“木可操令曲直”,故称“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心、夏 所谓“炎上”,是说火在燃烧时,能发光放热,火焰蒸腾上升,光热四散于外,故火有发热、温暖、光明、向上的特性,进而引申为
20、凡具有温热、升腾、温通、昌盛、繁茂等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可归属于火。土爰稼穑脾、长夏“稼穑”,是指庄稼的播种与收获,即所谓“春种曰稼,秋收曰穑”。土有播种庄稼、收获五谷、化生万物的作用,进而引申为土具有生长、承载、化生、长养的特性,凡具有此类生长、受纳、承载、化生等作用的事物和现象,皆可归属于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土为万物之母”诸说。金曰从革肺、秋“从革”,顺从和变革。金所谓“从革”的特性,来自于对金属可以顺从人意、改变外形、制成器皿的认识。故尚书正义洪范在疏证“金曰从革”时说:“可改更者,可销铸以为兵器也。”另外,还有人认为,“金曰从革”是说金属是由对矿物的冶炼而成,即所谓“革土成金”。
21、以后,将金的特性,引申为变革、肃杀、下降、洁净等。水曰润下肾、冬 所谓“润下”,是指水有滋润寒凉、柔顺、流动趋下的特性,进而引申为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闭藏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均可归属于水。用五行属性对宇宙间事物进行推演和归类,首见尚书。周书洪范“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将五行的抽象属性推演而及“五味”。(二)事物按五行属性进行归类 左传将五色、五声等分归于五行。如该书昭公元年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吕氏春秋则以五行为纲,把气候、天象、物候等自然现象与农事、政令、祭祀等社会活动联结起来,构成一个无所不包
22、的整体系统。对世界诸事物进行五行的归类,是以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为基本方法的。五行学说之所以能概括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其主要的思维方法是按照“五行”的特性,根据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和形态,采用“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将事物或现象分为五大类,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并根据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说明各类事物或现象的联系和变化。“取象比类”,就是从事物的形象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征,直接与五行各自的特性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属性的方法。“推演络绎”法,就是根据已知的某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归纳与此事物相关的其他事物的五行属性的方法。将事物进行五行归类的意义在于,通过五行属性归类,
23、将人体与自然界的多种事物或现象作了广泛的联系,从而构筑了人体内外环境相互联系的五行系统,表达了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五行属性与人配属关系表五行 人 体五脏六腑五窍五体五液五志五声木 肝 胆 目 筋 泪 怒 呼火 心小肠舌 脉 汗 喜 笑土 脾 胃 口 肉 涎 思 歌金 肺大肠鼻皮毛涕忧悲哭水 肾膀胱耳 骨 唾 恐 呻五行 自 然五音五时五臭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木 角平旦臊 酸 青 生 风 东 春火 徵日中焦 苦 赤 长 暑 南 夏土 宫日西香 甘 黄 化 湿 中长夏金 商日入腥 辛 白 收 燥 西 秋水 羽夜半腐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五行属性与自然界诸事物配属关
24、系表(三)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制化 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制化调节是五行关系的正常状态,用以解释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和机体的正常生理。(1)相生,即五行之间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促进、助长的关系。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相生关系又称为“母子关系”。(2)相克,即五行之间有序的依次递相制约与克制的关系。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关系,我克者为“我所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所以,相克关系又称为“所胜”、“
25、所不胜”的“相胜”关系。(3)五行的制化:制,即制约。化,是生化。所谓制化调节,主要是指五行系统结构在正常状态下,通过相生和相克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调节作用,又称为“五行制化”。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发展;没有克,不能维持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与发展。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维持促进事物的相对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构成了事物正常情况下的循环运动,因而事物是经常处于运动发展之中的,是不平衡的。然而就五行整体来看,相生与相克又都在总体运动中表现出了相对的动态平衡:五行中的每一行,由于既生别行,又被别行所生;既克别行,又被别行所克,故在整体上呈现出动态均势。由五
26、行之间的相生、相克所达到的这种动态均势协调平衡,即是五行的制化调节。1、相生关系的异常:五行母子相及,及,即连累之义。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母病及子:又称“母虚累子”,系病变从母脏传来,并依据相生方向传于属子的脏器。如水不涵木 子病及母:又称“子盗母气”,系病变从子脏传来侵及属母的脏器,临床多见先有子脏证候,继则又见母脏证候。-心病及肝(四)相生、相克关系的异常 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另一种表现。导致相侮的原因同样也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克者亢极,不受制约,反而欺侮克者。如金应克木,若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反而侮金,即为木(亢)侮金。二是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
27、衰而反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气虚衰,则木因其衰而侮金,即为木侮金(衰)。2)五行相侮:3)相乘与相侮的关系:五行的相乘与相侮往往同时发生,即:“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即是说,五行若某一行之气太过,则对其所胜(我克)之行过度制约,即发生相乘。而对其所不胜(克我)之行发生相侮,即反克。若某一行之气不足,则克我之行必过度制约而乘之。而己所胜者,即我克之行必因我之不足而反克相侮。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 在中医学中,根据五行特性归纳五脏的生理特点,构建起五脏与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与病理联系,揭示以五脏各大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内
28、在联系;同时,借助于五行学说,中医学奠定了人体自身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协调的认识,构筑了中医学的整体观。根据五行特性,确立与心、肝、脾、肺、肾五脏相对应的五行属性,并推演类归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五行属性,构建起以五脏为中心的,与六腑、形体、官窍等相联系的组织系统。如“心”脏腑体系 腑脏:小肠 五窍:舌 五体:脉1)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的系统构成 以五行相生规律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资生关系,以相克规律说明其相互制约关系,并用生克制化的理论来阐释五脏之间动态的生理平衡。2)说明人体脏腑生理的正常活动与相互关系黄帝内经以五行相生规律来阐释五脏之间的相互资生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生筋,筋生
29、心”,可理解为木生火,肝藏血以养心;“心生血,血生脾”,可理解为火生土,如心阳可以温暖脾阳,以助运化;“脾生肉,肉生肺”,可理解为土生金,如脾运化之水谷精微化气以充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可理解为金生水,如肺之精津下行以滋养肾精,肺之肃降以助肾纳气;“肾生骨髓,髓生肝”,可理解为水生木,如肾所藏之精可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以制约肝阳,防其上亢。素问五藏生成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这里所谓的“主”,即制约、相畏之义。水克火,肾阴上济心阴,共制心阳,以防心火过亢,故肾为心之主。“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火克金,心火温煦肺脏,推动呼吸,以防肺之过寒,故心为肺
30、之主。“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金克木,肺气清肃下降,可抑制肝气的升发上腾,故肺为肝之主。“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木克土,肝气之升发,疏泄条达,可促进脾胃的运化,防其壅滞,故肝为脾之主。“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土克水,脾气之运化水液,可防肾水泛滥,故脾为肾之主。以五脏相克规律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也首先见于黄帝内经。如某脏的器质性病变或功能虚弱,不仅可以出现本脏病变,还会影响他脏而出现与之相关的病变。如以肾为例:肾水本可涵养肝木和上济心阳,当肾精不足时就会出现所谓“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或心阴不得肾水滋养而引起“心肾不交”、“心阳偏亢”
31、等病变,并进一步导致肾水更亏这些都是五脏正常的生克制化关系遭致破坏,构成了五行相胜乘侮的病理关系。3)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关系 脏腑之间病理上的相互影响,谓之传变。脏腑之间的传变可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1)相生关系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种情况:母病及子,又称“母虚累子”,系病变从母脏传来,并依据相生方向传于属子的脏器。临床多先见母脏证候,继则又见子脏证候。如水不涵木证,即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肝阴,阴不制阳,以致肝阳虚亢,临床可见腰膝酸软,耳鸣遗精,眩晕,健忘,失眠,急躁易怒,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等症。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系病变从子脏传来侵及属母的脏器,
32、临床多见先有子脏证候,继则又见母脏证候。如心肝火旺证,即心火亢盛而致肝火上炎,可见心烦失眠,或狂躁谵语,口舌生疮,舌尖红赤疼痛,又兼见烦躁易怒,头痛眩晕,面红目赤等症。相乘传变,即相克太过而致疾病传变。如木亢乘土,即肝脾不和证或肝胃不和证,临床多见肝气横逆,侵及脾胃,导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多先见肝病证候,继则又见脾气虚弱或胃失和降证侯。如肝气横逆,可见烦躁易怒,胸闷胁痛,眩晕头痛等证。横逆犯胃则继见恶心,嗳气,吞酸,呕吐等症。横逆犯脾则继见纳呆,厌食,脘腹胀满,大便溏泄或不调等脾虚失运病证。相侮传变,即反克为病。如木火刑金,即肝火犯肺之证,临床多见心肝火旺,肝火亢逆,上犯肺金,灼伤肺津或肺络,
33、一般先见胸胁疼痛,口苦,烦躁易怒,脉弦数等肝火亢盛之症,继则又见咳嗽,甚则咳血,或痰中带血等肺失清肃之候。由于肝病在前,肺病在后,病变由被克脏传来,故属相侮规律传变。(2)相克关系传变包括“相乘传变”和“相侮传变”两种情况:应当指出,所谓五行母子或乘侮关系之传变,在临床上并不是必定要发生的,此种传变发生与否,还与脏气虚实、病邪性质,以及护理治疗等多方面因素或条件有关,一般来讲,脏气虚则传,脏气不虚则不传或难以传变,对此应灵活看待,不能机械理解。中医重视面部色诊,根据五行主色理论,以面部色泽的变化判断病情轻重。肝青心赤,脾脏色黄,肺白肾黑,五脏之常。脏色为主,如脾虚病人,面色除黄色还见青色为木旺
34、乘土。4)指导诊断,推测病情轻重,判断疾病预后 根据五行学说,疾病的传变规律是母子相及和乘侮,故其治疗原则有“补母泻子”和“抑强扶弱”。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根据五行相生理论,疾病的传变规律是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因而其治疗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又称补母和泻子。补母,用于治疗母子两脏的虚证。不管是母病及子还是子病及母的母子两脏皆虚,以及单纯的子脏亏虚,皆可用补母之法治之。如“土不生金”的脾肺母子两虚,或肺气虚久而影响脾之健运的肺脾子母两脏皆虚,可用健脾益气的“补母”法治之。因脾为肺之母,故补脾则能生肺,不但治母脏脾虚,还能治子脏的肺虚。但应指出,“虚则补其母”,并非说子脏虚
35、弱者只补其母脏即可,而是说子脏虚弱者应在补养本脏的基础上兼补养其母脏。5)指导疾病的治疗 泻子,适用于治疗子母两脏的实证。不管是子病及母还是母病及子的子母两脏皆实,以及单纯的母脏亢盛,皆可以泻子之法治之。如心火亢盛,子病及母导致的心肝两脏火旺,或单纯的肝火上炎,或肝火上炎,母病及子,引动心火的肝心两脏皆火盛,皆可以清泻心火的“泻子”之法治疗。需要说明的是,“实则泻其子”,并非是见到母脏亢盛时只泻其子脏而置母脏于不顾,而是在清泻母脏盛实的基础上兼以清泻其子脏,以使病邪速除。根据五行相生理论确定的具体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濡木生火、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金水相生、泻火清木、泻土清火等法。滋
36、水涵木法:指通过滋养肾阴以养肝阴,从而涵敛肝阳的治疗方法,又称滋肝养肾法、滋补肝肾法、乙癸同源法。主要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致肝阴不足,甚则肝阳偏亢的病证。益火(肾阳)补土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肾阳式微而致脾阳不振之证。金水相生法:是滋补肺肾阴虚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主要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荣于肺,以致肺肾阴虚的病证。培土生金法:是指补益脾气而达到补益肺气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脾虚不能滋养肺脏而致肺脾两虚的病证。虚则补其母:泻火清木(肝旺泻心法):清心火以治疗肝火旺的方法。泻土清火(肾实泻肝法):泻肝火
37、以治疗肾功能偏亢的方法。实则泻其子: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或侧重于制其亢盛,使其不得乘侮弱者;或侧重于扶其不足,增强抵御乘侮的能力,避免弱者被欺凌;或抑强与扶弱兼用,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以阻断病证的传变。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抑强用于五脏中的某一脏过于亢盛有余而可能引起的对其所胜的“乘”或对其所不胜的“侮”的病理传变。如肝气郁滞或亢逆,则可乘脾犯胃,或化火刑肺。治应抑强为主,可用疏肝或平肝之法。临床应用这一原则时应注意,无论亢盛的脏气有没有乘侮其所胜和所不胜,抑制或削弱这一亢盛的脏气都是必须采用的治疗方法。扶弱用于五脏中某一脏虚弱不足而可能引起的其所不胜之“乘”
38、或所胜之“侮”的病理传变。如脾气虚弱,其所不胜肝(木)及所胜肾(水)会相对偏亢,因而可出现“土虚木乘”或“土虚水侮”的病理传变。治疗时应以健脾为主,脾气得健则精气充满,抵御肝肾的乘侮的能力增强,故能阻断传变而使病得愈。抑强与扶弱兼用用于五脏之中一脏亢盛有余而其所胜或所不胜虚弱不足,或一脏虚弱不足而其所不胜或所胜偏盛有余而导致两脏以上的病理传变。如肝气亢盛,同时又有脾气虚弱或肺气不足,而产生的肝乘脾或侮肺,治应抑强与扶弱兼用,即疏肝或平肝与健脾或补肺同时并用。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具体治法,概括起来主要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即泻火滋水)、补南泻北(即通阳利水)、补火泻金、泻火
39、润金法等治法。抑木扶土法:是以健脾疏肝药物治疗脾虚肝郁病证的一种方法,又称疏肝健脾法。主要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培土制水法:是指用温运脾阳或健脾利水药物治疗水湿停聚病证的一种方法,又称健脾利水法、墩土利水法。主要运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的水肿病证。佐金平木法:指通过清肃肺气,以抑制肝火亢盛病证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清肺泻肝法。主要适用于肺虚无力制肝而肝旺或肝旺挟火反侮肺金的“木火刑金”证。泻南补北法:指通过泻心火,补肾水以交通心肾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主要适用于肾阴不足,心阳偏亢,水火失济,心肾不交之证。此外,在针灸疗法中,十二经脉近四肢末端的穴位井、荥、俞、经、合五俞穴,分属于木火土金水,临床上即可根据不同病情,运用五行生克规律进行选穴针刺治疗。同样,五行生克关系,对于精神疗法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临床上即可以运用情志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而达到治疗目的。如素问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等,即是运用五行相克关系来调整情志,从而达到治疗精神性病症的目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