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粽子教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粽子教案7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品粽子教案7篇 品粽子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幼儿能相互帮忙,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 本次活动的难点: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二、活动预备 1、有湿度的碎泥 2、粽叶若干、橡皮筋 3、范例、课件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情境导入,引入今日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包粽子的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外形的粽子? (2)教师出示课件,帮忙幼儿了解不同外形的粽子。 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
2、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 2、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看粽子,看看粽子的形状和特点。 (2)教师拿出示范作品,小朋友请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3)以前,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4)你们知道粽子叶里面是什么吗?它是什么做成的呢? (5)平常,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你吃过什么馅儿的粽子呢? 3、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包粽子的活动感兴趣。 (1)你们包过粽子吗?今日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 (2)教师讲解介绍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重点讲解将粽叶卷
3、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a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瘦长。 b在锥筒中填入糯米。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 c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 d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牢固即可。 4、幼儿分组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鼓舞幼儿大胆尝试,相互帮忙,对于力量弱的幼儿准时进展指导。 四、活动总结 活动前,依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阅历的调查表,鼓舞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存阅历。活动中,鼓舞幼儿依据自己的调查资料,相互沟通、共享有关端午节的阅历。完毕后,教师与幼儿共同将所搜集的资料进展分类展现
4、。 品粽子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运用力度与音色的变化来表现歌曲中不同的角色与情景,并表达对小青蛙宠爱的心情。 、通过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随音乐动一动, 、引导学生感受3/8拍在音乐中的表现特点。 教学过程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今日教师想转变一下以往问好的方式 3、我们试一试有节奏的问好。 你可以用这个节奏? 4、再创编一句吗? ?这个节奏是本歌曲中的一个难点节奏,把这个节奏用到这里,为歌曲学习也是一个铺垫。】 5、导入: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教师给你们出一个小谜语,很简洁,大家来猜一猜,“身穿绿色衣,露着白肚皮,爱护庄稼小卫士,农夫伯伯心高兴
5、。” 生:青蛙。 师:你对青蛙的了解有多少? 生:自由说说。 师: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小青蛙,你唱吧 ?用趣味性的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对唱曲的学习热忱。】 6、歌曲学习: 放录音机范唱。 请你谈谈你对这首歌曲的初步印象,或者说感觉怎么样? 听歌曲。 师: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感受一下歌曲。 师弹奏第一段的旋律,请同学用“la”在心里默唱。 奏第一段旋律,这次请同学们轻声用“la”模唱。 教师提示学生表情,声音,引导学生再次用“la”模唱。 生用“lu”模唱。 找一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教师范唱。 学们试着轻声唱唱第一段歌词。(教师伴奏,引导学生轻声哼唱第一段,错误
6、地方教师赐予订正。) 教师伴奏,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第一段。 学生试着轻声唱唱其次、三段歌词。 教师伴奏,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其次、三段歌词。 ?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如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感受。】 教师伴奏,学生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请几名同学为歌曲伴舞,感受音乐的节拍特点。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但我觉得假如能为歌曲配上一些打击乐器和舞蹈那就更棒了,教师这有一些打击乐器,谁来试一试选一种打击乐器为这首三拍子的歌曲伴奏。 5、完毕局部: 师:今日教师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大家一起来观赏一下。 盼望同学们通过对小青蛙,你唱吧这首歌曲的学习,能够更加爱惜我们
7、身边的动物,让它们和我们一起欢乐的成长。 品粽子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歌曲中表达对国旗的赞美和宠爱之情,能够养成对祖国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完整而充分的倾听歌曲,运用仿照、体验的方式,提高音乐审美力量。 ?学问与技能】 感受2/4拍的强弱规律,并能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难点】 感受2/4拍的强弱规律。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指导学生看课本上的插图,请学生找出天安门、国旗和国徽。在天安门广场,我们得意的解放军叔叔每天早晨都会伴着雄壮的国歌将国旗升起,现在让我们也
8、来感受一下国旗升起时的场面吧。 教师播放在天安门升国旗的视频,并请学生谈谈观看视频之后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画示意图并说明各局部分别代表什么,引导学生懂得升国旗时应起立,目视国旗。我们的国旗这么漂亮,所以有人给她编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今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歌曲中所描绘的国旗吧! (二)新课教授 1.教师播放歌曲,并设问,听完这首歌曲你能想象出什么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价并总结,五星红旗飘扬在蓝蓝的天空中,那么漂亮,那么宏伟和感动人心。 2.复听歌曲,并设问,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价并总结,歌曲的速度是中速,心情欢快且感动。 3.教师弹琴范
9、唱歌曲,学生跟琴轻声哼唱,提示学生留意心情。 4.教师运用奥尔夫教学法,用强拍拍手,弱拍拍腿的方式让学生感受2/4拍的强弱规律,并说一说2/4拍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前面一拍是强拍,后面一拍是弱拍。 5.跟随教师的示范一起拍出2/4拍的强弱规律。 6.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随琴声律动身体,再次体会歌曲的拍子、速度和心情。 7.教师教唱歌谱,学生用拍手、拍腿的方式挥拍演唱曲谱。 8.学生齐读歌词后填词演唱。 品粽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仔细观看图片并能大胆想象理解故事内容。 2、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晰连贯的表达。 3、激发幼儿对故事喜爱的情感,体验故事的趣味性。 【
10、活动预备】 粽子里的故事ppt 【活动过程】 1、导入 出示图片(粽子)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幼:粽子 师:对,你们吃过粽子吗? 幼:吃过 师:那什么时候吃粽子呢?(请幼儿答复) 幼:端午节 师:(出示图片)对,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这一天我们中国人都要吃粽子。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一个人,你们知道是谁吗? 幼:不知道 师:出示图片,为了纪念古代宏大的诗人:屈原,在这一天除了吃粽子还会做什么呢? 幼:挂艾草 师:出示图片,(总结)端午节我们除了吃粽子还会进行划龙舟竞赛,会在家里挂上艾草和菖蒲,有的地方还会挂香袋。今日教师发觉粽子里有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幼:想 师:故事的
11、名字就叫粽子里的故事 2、.分段观看ppt,观赏故事 师:在一个森林里,有一个小屋。小屋里住着一位老奶奶。老奶奶观察很多事情,所以心里有了很多故事。可是不幸的是,有一天老奶奶生了一场大病,等她病好了以后,她已经不能大声地讲故事了,所以老奶奶就来到了小河边,她采了青青的叶子,回到家又用了白白的米,老奶奶用青青的叶子和白白的米包粽子。她每包一个粽子都在里面讲一个故事,她想:谁吃了粽子,谁就可以讲故事。老奶奶包好了粽子,森林里的动物朋友来了,它们想吃粽子讲故事。看谁来了? 幼:小松鼠和小狐狸 师:小狐狸和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你们猜它们会讲出故事吗? 幼:会 幼:不会 师:点图片,小松鼠
12、只能吱吱的叫就是讲不出故事。小狐狸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只能哩哩的叫,也讲不出故事。看,又来了一些小动物,孩子们你想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呢 幼:我想请小猴子吃粽子讲故事 师:小猴子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就是上串下跳讲不出故事 幼:我想请小白兔吃粽子讲故事 师:小白兔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就是一蹦一跳的讲不出故事。孩子们,应当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呢?想一想谁可以说话 幼:请小朋友来吃粽子讲故事 师:对,你们会讲故事吗? 幼:会 师:你们的故事是哪里来的? 幼:我是听妈妈讲的 师:哦,你的故事是听来的 幼:我的故事是看爸爸手机上的 师:你的故事是看来的 师:看,小动物们去找小朋友来吃粽
13、子讲故事,它们观察了森林里有一位采蘑菇的小女孩。可是小女孩观察这么多动物吓的拔腿就跑,怎么办呢?小动物们想了一个方法,它们把蘑菇排在通往小屋的路上,小女孩采呀采到了小屋前,老奶奶请小女孩进屋吃粽子。小女孩吃了很多粽子,肚子里也有了很多故事,她把这些故事讲给小动物听,大家快乐极了。可是小女孩觉得这还不够,她想讲给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听,于是她告辞了森林里的奶奶和小动物们,回到了自己的幼儿园去了。孩子们,今日教师也带来了粽子,你们看有几个? 幼:有三个 师:我们一起来吃吃看,好吗? 幼:好 师:你们想吃哪一个粽子? 幼:红色的粽子 师:(点击图片)听话,看看我们小朋友听的本事大不大,刚刚老奶奶用了什
14、么来包粽子? 幼:用了叶子和米 师:对,老奶奶用了青青的叶子和白白的米包粽子,好连续听我说了什么:下雨了,沙沙沙,奇妙极了 幼:下雨了,沙沙沙,奇妙极了 师:小朋友听话的本事真棒,接下来我们吃蓝色的粽子,接龙;就是我说俩个字,你也说俩个字,我说小熊,你接下来说熊什么? 幼:熊猫 师:谁接下去猫什么 幼:猫咪 师:咪什么 幼:咪咪叫 师:小朋友接得真棒,还有一个粽子,来看看是什么,传话。传话就是说静静话,在旁边小朋友的耳朵边说静静话,我请几个小朋友上来玩玩这个嬉戏。(教师对旁边孩子说,然后一个传一个,问最终一个小朋友)她说的什么?对,我说的就是这个 师:孩子们,今日的故事好听吗? 幼:好听 师:
15、那我们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幼:好 品粽子教案篇5 1、设计思路 孩子们见过粽子、吃过粽子,但不了解粽子。包粽子、吃粽子作为我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以故事主要线索的形式消失,更易于为孩子承受和理解。怎样 包粽子?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端午节还有哪些民俗活动?结合“我是中国人”的大班主题,粽子里的故事将引发二场孩子们关于“粽子”的大争论以及“端午”热。 2、活动目标 (1)熟识故事情节,能学说老奶奶的心愿。 (2)了解一些端午节的习俗,和朋友一起品尝粽子,共享节日的欢乐。 3、活动预备 镑图画书、ppt课件不同外形、不同馅料的粽子图片 不同馅料的粽子若干,餐刀、水果叉
16、若干 4、活动过程 (1)导入激趣 一(播放课件。)你吃过粽子吗?粽子里有什么? 一(出示图片。)你还看到过怎样的粽子? 一听说过粽子里的故事吗? (2)叙述故事 完整叙述: 一老奶奶为什么要包粽子? 一谁吃了粽子?最终谁会讲故事? 一粽子里包着的究竟是什么? 品粽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体验故事角色,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学习看图创编简洁的故事。 3、引导幼儿细致观看粽子,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能宁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索,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预备: ppt故事;包有故事纸的粽子(人手一个,上面写有幼儿的名字);空白故事书;背景版一块;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
17、趣 师:(出示一个粽子)瞧,这是什么?(粽子)前几天我们为什么放假呀?(端午节)你们都吃粽子了吗?粽子好吃吗?你都吃了什么粽子? 师小结:原来,粽子里可以包很多好吃的东西,包的东西不一样,吃出来的味道也不一样。 二、倾听故事 1、故事前大半段 师: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好玩故事,你们想听吗? 幼儿完整观赏ppt配音故事。 提问,体验角色: (1)故事里有谁? (2)(出示老奶奶)老奶奶有一个什么大本事?(会讲很多故事) (3)老奶奶不能讲故事了,她想了个什么方法? (4)谁先来吃了老奶奶包的故事粽子? 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有了故事,可它却说不出来,它怎么叫的?小松鼠焦急吗? (幼
18、儿角色体验,引发编故事的愿望) (5)后来,又来了谁? 小狐狸吃了粽子,肚子里有了故事,可它却说不出来,它怎么叫的?小狐狸焦急吗? (角色体验) 2、完整观赏故事 师:小动物们吃了奶奶的粽子,却不能讲故事,你们能帮小动物想个好方法吗? (幼儿自由想象述说) 师:我们来听听,小动物们想的方法是不是跟你们想的一样呢? (幼儿完整观赏故事) 三、创编故事 师:你们想不想像故事里的小姑娘一样,吃了粽子会讲很多的故事? 1、幼儿分组或个别看图创编故事。 2、幼儿共享故事。 品粽子教案篇7 目标: 1、学习包粽子,进一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2、体验劳动和共享的乐趣。 幼儿反映: 包粽子的活动提
19、早已经通知孩子和家长了,孩子们可快乐了,总是来问我什么时候开头。他们急迫地等待和希望着。活动那天,孩子们好像来的很早,还一个劲地叮嘱来参与活动的家长等一会不要迟到。活动之 前的预备,孩子们已经急不行待了,看者调好料的糯米、粽子壳、线一样样地摆上桌子,他们纷纷要开头动手了。活动中,孩子们学得可仔细,可积极了,一个劲地要求大人帮助指导。虽然他们包的并不好,有的甚至屡屡失败,但那份积极性和兴趣依旧很浓。下午,孩子们吃上自己包的粽子,又说又笑,离园时还带一个回家让大人品尝,胜利的喜悦溢与言表。 家长反映: 家长很支持我们的活动,所以当日来了不少的热心家长。在活动中,他们教得很仔细很急躁,手把手地指导孩子如何卷棕叶、如何压实糯米、如何包裹和捆扎。活动完毕,家长们还主动帮忙我们整理场地,扫地、擦桌、拖地、摆桌椅,一会儿工夫教室就洁净干净了。 六、活动效果与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好玩,活动效果好。 首先,幼儿的参加很积极仔细,通过谈话“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折纸“粽子香袋”、毛线编制“长命缕”、积塑搭建“龙舟”以及家长们共同参与的包粽子等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肯定的了解和熟悉,同时也进展了动手力量,感受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其次,家长们在活动中也特别的协作,纷纷拿来了香袋、菖蒲等端午节特有的物品,还特地请假来参与包粽子的活动,使活动的开展很顺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