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高效课堂全册教案1.pdf
《2015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高效课堂全册教案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高效课堂全册教案1.pdf(1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具体安排如下:二、教学目标编排形式具体内容运算顺序解决问题加减混合运算(例 1)第一级运算乘除混合运算(例 2)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例 3)两个商(积)之 和(差)的混合运算第二级运算(例 4)二步式题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例 5)含小括号的运算引导总结有关0 的运算(例 6)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
2、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三、编写特点1、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本单元在整理教学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2、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本单元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教学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的问题是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教材创设了热闹的滑雪场情境,由此生出一系列的情境串,引出相应的4个例题。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
3、决问题。四、教学建议1、将探求解题思路过程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
4、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如,可引导学生这样描述思路”先算出每天接待多少人,再计算6天接待多少人。”不要停留在“先用987 3,再乘6”的描述方式上。可能开始学生不习惯,但要逐步培养这种分析方法。第 一单 元 四 则 混 合 运 算第一课时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主备:刘 莉 审核:杨雪艳教学内容P4-5页例1、例 2,练习一 14 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5、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1、主题图引入让学生观察主题图,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揭示课题(二)展示学习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5页 例1和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从 例1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怎样列式计算?2、从例2中你又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怎样列式计算?3、对比例1和例2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4、想一想,在
6、一个算式中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它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二)学 生 自 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5页 例1和 例2,并完成口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先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再口算出结果。21+79-32 364-6X15 28X54-70 58-26+44三、合作探究(-)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
7、生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3)告诉学生: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 算。(4)让学生说一说,书写时应注意的事项。(用递等式、等号对齐等)2、指名小结,教师板书: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四、达 标 训 练(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为思考题)1、口算下列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 7 +3 X 7 4 5+8-2 3 2 8 4-4 X 73 X 6 4-9 6 3 4-7 X 8 3 5+2 4-1 22、用小棒摆了 8个六边形,如果用这些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几个?3、某路口 1小时内以下三种汽车通过的数量如下
8、表:种类公共汽车小汽车货车数量/辆9 87 0 35 9 4这个路口 1小时共通过多少辆汽车?(先估算,再笔算)4、看主题图,你还能提出用两步计算来解答的数学问题吗?同桌交流。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五、堂清检测(-)出 示 检 测 题(1 3题必做,4题选做,5题思考题)1、计算下列各题,注意运算顺序。4 9+1 5 4-3 8 1 2 0-6 5+3 1 2 7 8 4-3 X 1 5 4 6 X 1 5 4-2 32、图书室有故事书9 8本,今天先借出了 4 6本,又还回了 2 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3、一
9、箱 橙 汁1 2瓶 售 价4 8元,芳芳买了 3瓶,需要付多少钱?4、一件儿童上衣4 8元,一条长裤比一件上衣便宜9元,一条裙子又比长裤贵9元,一条裙子多少钱?5、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3030303=1 3030303=2 3030303=3(二)堂清反馈:板书设计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第二课时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主备:刘 莉 审核:杨
10、雪艳教学内容教材P67 页例3,练习一 5一10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1、什么是第一级运算?什么是第二级运算?如果一个算式里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它的运算顺序是什么?2、如果一个算式里既含有第一级运算又含有第二级运算,它的运算顺序又是怎
11、样的呢?(揭示课题并板书)(二)出示学习目标(同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6贝 例 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认真读题,结合情境图分析: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计算买门票需要多少钱该怎样列式?你有几种解答方法?2、在列出的算式中,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怎样计算?3、你能总结出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6页 例 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去“冰雪天地”游玩,如果买3张成人票
12、,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三、合作探究(-)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方法一:24+24+24+2=24+24+12=48+12=60(元)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 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所需要的钱。方法二:24X2+24+2=48+1
13、2=60(元)24X 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 4+2,再把三张门票的钱加在一起就是购买门票的总价。(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2、引导学生总结:如果题目中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指名讲一讲,自学检测题你是怎样想、怎样列、怎样算的?四、达标训练(12 题必做,3 题选做,4题思考题)1、火眼金睛辨一辨:下列两组题目的运算顺序相同吗?(1)2 X 9+3 (2)3 6-6 X 52 +9 -3 3 6 +6 X 52、三门峡到郑州的公路长3 2 0 千米。一辆汽车走高速路的速度是8 0千米/小时,走普通路的速度是4 0 千米/小时。走高速路比走普通路
14、节省多少时间?3、王奶奶家养了 5 6 只鸭,养的鸡的只数是鸭的一半,王奶奶养鸡和鸭一共多少只?4、星期天,8 名学生去参观海洋世界,共付门票费4 0 元,每人乘车用去3 元,平均每人花了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课堂小结: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堂清检测(-)出示检测题(1 2 题必做,3 题选做,4 题思考题)1、按运算顺序计算。2 0 3-1 3 5 4-9 2 8+1 2 0 X 89 7-1 2 X 6+4 3 2 6 X 4-1 2 5 4-52、实验小学学生到荒山上植树,2 0 0 9 年共植树3 9 6 棵,2 0 1 0 年植树3 次,每次植树1 4 0 棵,哪一年
15、植树多?多多少棵?3、爸爸带明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 3 分钟,缆车每分钟行1 5 0米:滑雪下山用了 1 8 分钟,每分钟行7 0 米。他们滑雪行了多少米?滑雪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4、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如果从上层取出6本放到下层,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书架上下层原来各有多少本书?(二)堂清反馈:板书设计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1)24+24+24+2(2)24X2+24+2=24+24+12=48+12=48+12=60(元)=60(元)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课后反思(
16、教学得、失及感悟):_第三课时 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主备:常睿 审核:杨雪艳教学内容教材P io页例4,P7页做一做1、2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步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能够正确规范地进行计算。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1、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2、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能提
17、出什么数学问题?3、揭示课题: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0材例。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根据例1题中信息列出算式。2、想-想:你还可以怎样列式?3、观察两个算式的不同点,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4、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儿点: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最后算什么。(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0页例4,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三)自学检测李老师用450元买了排球,又用350元买了篮球,已知排球和篮球的单价是一样的,每个50元,排球比篮球多买了几个?1、你能用两
18、种方法列式计算吗?试一试。2、说说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三、合作探究(-)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别的学生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遗留的问题。(如有问题教师及时纠正)板书:270+30-180 30=9-6=3(名)(2 7 0-1 8 0)+3 0=9 0 4-3 0=3 (名)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做法的
19、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3、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2)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四、达 标 训 练(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1、计算。2 4 X 1 2+6 0 0 4-2 0 (1 2 8+5 6)X 4 5(4 6 0-3 2 0)4-1 5 5 8 0+2 9+7 2 X 1 8教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抓住关键部分引导学生巩固。2、四个同学跳绳,数量如下图。姓 名小丽小亮小明小贝数 量(个)1 2 81 3 01 2 61 3 2平均每人跳几个?3、火车从南京开往上海,原来每小时行
20、驶1 2 0千米,要3小时才能到达。铁路提速以后,火车的时速达到1 4 0千米。现在从南京坐火车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五、堂清检测(-)出 示 检 测 题(1 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1.对 号 人 座(先 什 具 卜 回 咨 黝,用 与 相 应H9座 位 相 连J。光 盘15元/盒一共花多少钱?软 盘8元/盒4、李老师去服装城批发了 18件上衣用去450元,35条裤子用去770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堂清反馈:作业布置教材第89页的5 9题。板书设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上午冰雕区
21、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1)2704-30-180-?30(2)(270-180)4-30=9-6=90+30=3(名)=3(名)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第四课时 混合运算主备:常睿 审核:杨雪艳教学内容教材P11页例5及P9页做一做1、2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过程与方法: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
22、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三步式题。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1、回顾学习过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闭上眼想一想)2、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3、揭示课题:混合运算(二)展 示 目 标(见教学目标)二、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口学教材P11页例5,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说一说它们的
23、运算顺序,再计算。2、观察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有什么异同?3、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最后算什么。(-)学 生 自 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1页例5,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1 5 X 4 +2 0 +5 1 5 X (4 +2 0)4-51、你会计算这两道题吗?试一试。2、说说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三、合作探究(-)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
24、讲解)。(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别的学生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还遗留的问题。(如有问题教师及时纠正)板书:(1)4 2+6 X (1 2-4)=4 2+6 X 8=4 2+4 8=9 0(2)4 2+6 X 1 2-4=4 2+7 2 4=1 1 4-4=1 1 02、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3、什么是四则运算呢?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4、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加法、减法、乘法和
25、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板书)四、达 标 训 练(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1、计算。1 4+2 5 X 6-2 0 1 4 +2 5 X (2 0-1 8)2 8+4+2 2 X 5 2 8 4-(1 2+1 6)X 52、杨 树1 0 8棵,柳树是杨树的2倍 少1 0棵,柳树有多少棵?3、李老师去商店买钢笔,付给售货员5 0元,找 回1 5元,每支钢笔的售价是5元,李老师买了多少支钢笔?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五、堂清检测(-)出示检测题(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1、计算。3 4+1 5 X 4-2 0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年人教版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高效 课堂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