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主管技师章节考点习题解析汇总.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检验主管技师章节考点习题解析汇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主管技师章节考点习题解析汇总.pdf(1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检验主管技师章节考点习题解析汇总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1、下述不符合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规律的是A.胞体由大到小(巨核细胞例外)B.染色质由粗糙至细致C.颗粒从无至有D.核仁从有到无E.核膜由不明显到明显 答案 B 解析 细胞发育过程中染色质由细致到粗糙。2、造血微环境不包括A.基质B.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C.网状细胞D.成熟红细胞E.微血管系统 答案 D 解析 造血微环境是指造血器官实质细胞四周的支架细胞和组织。它包括微血管系统、末梢神经、网状细胞、基质以及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3、下列哪一项不是人体的造血器官A.肝B.肾C.骨髓D.淋巴E.卵黄囊 答案B 解析 造血器官是指能够生成并
2、支持造血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胚胎期造血首先在卵黄囊出现,然后在肝脏,最后在骨髓、胸腺及淋巴结等处。出生后主要是骨髓造血、淋巴器官造血和髓外造血。4、中胚叶造血期首先形成血岛的是以下哪个组织A.卵黄囊B.骨髓C.胸腺D.肝脏E.脾脏 答案A 解析 中胚叶造血期:此期造血大约在人胚发育第2周末开始,到人胚第9周时止。卵黄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层细胞是一些未分化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聚集成团称血岛。血岛是人类最初的造血中心。5、胚胎肝脏造血期开始时间为A.第2周末B.第6周C.7 个月D.第 1 0 周E.出生后 答案 B 解析 肝脏造血期:始于胚胎第6 周,至胚胎第5 个月逐渐
3、退化。6、成人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唯一器官是A.脾脏B.肝脏C.淋巴结D.骨髓E.肾脏 答案 D 解析 成人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唯一器官是骨髓。7、下列关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存在于骨髓和血液中,形态和淋巴细胞相似B.在特定条件下,可在脾内形成造血细胞结节C.既能产生骨髓干细胞,又能产生淋巴干细胞D.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向下进一步分化的能力E.造血干细胞来源于造血祖细胞 答案E 解析 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并有进一步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细胞。造血祖细胞则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但失去了自我更新能力的过渡性、增殖性
4、细胞群,过去称为定向干细胞。8、人体出生后的造血器官主要是A.脾脏B.肝脏C.卵黄囊D.骨髓E.胸腺 答案D 解析 出生后在正常情况下,骨髓是唯一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场所,也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9、自我复制能力最强的细胞是A.造血干细胞B.前体细胞C.定向祖细胞D.网织红细胞E.淋巴细胞 答案A 解析 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并有进一步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细胞。骨髓检查的内容与方法1、婴幼儿骨穿宜选用的部位是A.器前上棘B.器后上棘C.胫骨外侧D.胸骨E.腓骨 答案C 解析 骨髓穿刺部位选择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骨髓腔中红骨髓丰富;穿刺部位应浅表、易定位;应避开重
5、要脏器。临床上常用的穿刺部位包括胸骨、棘突、骼骨、胫骨等处。骼骨后上棘处骨皮质薄,骨髓腔大,进针容易,骨髓液丰富,被血液稀释的可能性小,故为临床上首选的穿刺部位。婴幼儿骨穿宜选用的部位是胫骨外侧。2、患者,男性,1 8岁,发热原因不明,持 续1 0多天,血常规检查发现大量可疑幼稚细胞,肝脾肿大,应做的检查是A.尿常规B.肿瘤标记物检查C.骨髓检查D.血凝常规检查E.肝生化检查 答案 c 解析 骨髓检查可以对细胞形态学做进一步的确认,以便于对疾病进行诊断或辅助诊断。3、油镜观察骨髓象,一般要求连续观察并分类计数多少个有核细胞A.5 0 个或1 0 0 个B.1 0 0 0 个C.8 0 0 个D
6、.1 0 0 0 个E.2 0 0 5 0 0 个 答案 E 解析 油镜观察骨髓片,选择满意的片膜段,观察2 0 0 5 0 0 个细胞。4、下列哪项不属正常骨髓象特征A.见到少量的网状细胞和肥大细胞等骨髓成分B.有核细胞增生活跃C.全片(1.5 c m X 3.0 c m)有 3 0 个巨核细胞D.粒红比值为1 0:1E.幼红细胞占有核细胞的2 0%,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 答案 D 解析 正常骨髓象粒/红比为2 4:1。5、染色血涂片中,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见于A.溶血性贫血B.巨幼红细胞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多发性骨髓瘤E.先天性贫血 答案 A 解析 嗜多色性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7、,胞质内尚存少量的嗜碱性物质RNA,见于骨髓造血功能活跃,如溶血性贫血或急性失血性贫血。6、下列哪项不属于骨髓检查的范围A.有无寄生虫B.有无特殊细胞C.有无转移癌细胞D.血小板功能E.红细胞形态 答案 D 解析 血小板功能不属于骨髓检查的范围,是独立的一项检查。7、骨髓检验对下列哪项不能作出肯定诊断的疾病A.巨幼细胞性贫血B.白血病C.缺铁性贫血D.多发性骨髓瘤E.骨髓纤维化F.答案C 解析 骨髓检查可诊断造血系统疾病:骨髓象检查对各种类型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恶性织细胞病、戈谢病、尼曼-匹克病、海蓝色组织细胞增生症、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诊断价值,也常通过复查骨髓象来评价疗效或判
8、断预后。而对缺铁性贫血是协助诊断的作用。8、下列何种情况不需行骨髓检查A.不明原因的肝、脾、淋巴结肿大B.不明原因发热,有恶病质C.血涂片中有幼稚细胞或可疑细胞D.血细胞原因不明减少或增多时E.血友病 答案E 解析 骨髓检查的禁忌症:由于凝血因子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9、关于骨髓穿刺的临床应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确诊淋巴瘤B.确诊白血病C.诊断尼曼-匹克病D.诊断多发性骨髓瘤E.辅助诊断各类贫血 答案 A 解析 骨髓检查可以协助诊断淋巴瘤,并不是确诊。1 0、健康成人骨髓象中早幼红细胞不应超过A.2%B.5%C.7%D.1 0%E.2 0%答案 B 解析 正常骨髓象中早幼红细胞小于5
9、%o骨髓细胞形态学1、不符合原红的特点的是A.染色质粗颗粒状B.胞体大,可见突起C.核仁暗蓝色,界限模糊D.胞质呈均匀淡蓝色E.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旁 答案 D 解析 原始红细胞:胞体直径1 5 2 0 i i m,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钝角状或瘤状突起。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旁,约占细胞直径的4/5,核染色质呈颗粒状,比原始粒细胞粗而密,核仁1 2 个,胞质量少,深蓝色,不透明,在核周围常形成淡染区。2、以下哪一项不符合早幼粒细胞的形态特征A.胞浆中不含颗粒B.胞浆中有紫红色非特异性的天青胺蓝颗粒C.胞核位于中央或偏位D.核仁可见或消失E.胞质量较多,呈淡蓝、蓝或深蓝色 答案 A 解析
10、 早幼粒细胞含有紫红色非特异性的天青胺蓝颗粒。3、下述不符合正常骨髓象特征的是A.中、晚幼粒细胞均小于1 5%B.原淋+幼淋占1 0%C.全片巨核细胞数为2 0 个D.可见极少量的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骨髓成分E.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红细胞比例为2 4:1 答案 B 解析 正常骨髓象中原淋和幼淋细胞极罕见。4、巨核细胞胞体较大,核分叶,无核仁,浆内充满紫红色颗粒,周边无血小板形成,符合下列哪种巨核细胞的特点A.幼稚型B.颗粒型C.裸核型D.产血小板型E.原始巨核细胞 答案 B 解析 颗粒型巨核细胞胞体较大,核分叶,无核仁,浆内充满紫红色颗粒,周边无血小板形成。5、区别中性中幼、中
11、性晚幼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时,最重要的标志是A.胞浆中颗粒的多少B.染色质粗细情况C.胞体直径的大小D.胞核的凹陷程度E.胞核的形状 答案 D 解析 中性晚幼粒细胞胞核明显凹陷,但其凹陷程度一般不超过核假设直径的一半;中性中幼粒细胞胞核椭圆形或一侧开始扁平,占细 胞 2/3 1/2;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胞核凹陷程度超过假设直径的一半,核径最窄处大于最宽处1/3 以上。6、在粒细胞成熟过程中,最先含有特异性颗粒的是A.中幼粒细胞B.早幼粒细胞C.晚幼粒细胞D.杆状核粒细胞E.原始粒细胞 答案 A 解析 在粒细胞成熟过程中,最先含有特异性颗粒的是中幼粒细胞。7、原粒与原红鉴别,不符合原粒特征的是A.胞体
12、圆形或类椭圆形B.胞浆染深蓝色,常有突起及核周淡染区C.核仁界限清楚D.核染色质呈细致颗粒状E.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但后期有时也可呈阳性反应 答案 B 解析 胞浆染深蓝色,常有突起及核周淡染区属于原红特点。8、正常骨髓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比例大约是A.1:1B.1:2C.2:lD.1:4E.2-4:1 答案 E 解析 正常骨髓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比例2 4:1。9、核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呈块状,核仁消失,胞质嗜多色性,符合以下哪种细胞的特点A.早幼红细胞B.中幼红细胞C.网织红细胞D.晚幼红细胞E.成熟红细胞 答案 B 解析 中幼红细胞核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呈块状,核仁消失,胞质嗜多色性。1 0、
13、下列符合早幼粒细胞形态特征的是A.胞核圆或椭圆形B.核染色质较粗糙C.核仁常清晰可见D胞质量多,淡蓝色,偶有少量深染紫红色天青胺蓝颗粒E.以上都是 答案 E 解析 早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 22011 n1,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大,核染色质较原粒粗糙,核仁常清晰可见。胞质量较多,呈淡蓝、蓝或深蓝色,浆内含紫红色非特异性的天青胺蓝颗粒。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1、鉴别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多毛细胞白血病首选的细胞化学染色是A.耐L-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C.非特异性酯酶加氟化钠抑制D.苏丹黑染色E.过氧化酶染色 答案 A 解析 多毛细胞白血病时多毛细胞的酸性磷酸酶染色为阳性反
14、应,此酶耐L-酒石酸的抑制作用。淋巴肉瘤细胞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淋巴细胞,酸性磷酸酶染色也呈阳性反应,但此酸可被L-酒石酸抑制。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NAP)在下列疾病的鉴别中,哪项是不正确的A.慢粒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类白血病时则明显升高B.急淋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急粒时则明显升高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积分明显升高,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无明显变化D.PNH病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再障时则明显升高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NAP积分值减低,骨髓纤维化NAP可增高 答案 B 解析 急粒细胞白血病时NAP积分值减低,急淋细胞白血病时NAP积分值一般增高。3、过氧化物
15、酶染色阳性反应程度最强的是A.嗜酸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D.淋巴细胞E.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答案A 解析 过氧化物酶染色:分化差的原始粒细胞为阴性,分化好的原始粒细胞至中性粒细胞均呈阳性。随细胞的成熟,阳性反应的程度逐渐增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强阳性反应,嗜酸性粒细胞阳性反应的程度最强,其阳性颗粒比中性粒细胞粗大,有折光性,嗜碱性粒细胞呈阴性反应。4、关于a-丁酸蔡酚酯酶(a-N B E)染色,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A.粒细胞系统均为阴性反应B.幼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不被N a F抑制C.非T非B细胞可呈颗粒状阳性D.组织细胞呈阳性反应,不被N a F抑制E.幼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可被
16、N a F抑制 答案B 解析a-丁酸蔡酚酯酶(a-N B E)染色,幼单细胞呈阳性反应,这种反应可被氟化钠抑制。5、缺铁性贫血与慢性感染性贫血鉴别方法A.红细胞形态观察B.红细胞内游离原吓琳测定C.血清铁测定D.骨髓铁染色E.铜蓝蛋白 答案 D 解析 缺铁性贫血时,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低,甚至消失;铁粒幼细胞的百分率减低。经有效铁剂治疗后,细胞外铁增多;因此铁染色可作为诊断缺铁性贫血及指导铁剂治疗的重要方法。非缺铁性贫血细胞外铁正常或增高,铁粒幼细胞正常或增高。6、A.P O X 强阳性B.P O X 阴性C.酸性磷酸酶阳性且不被酒石酸钠抑制D.a-N A E强阳性,能被N a F 抑制E.N
17、A P 明显降低,常为“0”问题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答案 A 解析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 O X 强阳性。问题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答案 E 解析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N A P 明显降低,常为“0”。问题3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答案 D 解析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N A E强阳性,能被N a F 抑制。问题4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答案 B 解析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OX阴性。7、属于细胞化学染色的是A.革兰染色B.墨汁染色C.抗酸染色D.铁染色E.瑞氏染色 答案 D 解析 细胞化学染色包括过氧化物酶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过碘酸-雪夫反应、铁染色等等。8、过氧化物酶染色中,被初生
18、态氧氧化的物质是A.重氮盐B.过碘酸C.四甲基联苯胺D.亚铁氟化钾E.酒石酸 答案 C 解析 血细胞内的过氧化物酶分解H202,稀出初生态氧,使无色联苯胺氧化成蓝色联苯胺,后者进一步变成棕黑色化合物,沉着于胞质内。9、过氧化物酶染色结果显示“颗粒较粗,局灶分布,结果判断应为A.(+)B.(+)C.(+)D.(+)E.(-)答案A 解析 过氧化物酶染色结果判断:阳性结果为胞质内出现棕黑色颗粒。(-),无颗粒。(土),颗粒细小、弥散分布。(+),颗粒较粗、局灶分布。(+),颗粒粗大、密集、分布较广,占胞质的1/2 2/3。(+),颗粒粗大,成团块,几乎布满胞质。(+),颗粒成团块状,充满胞质,并覆
19、盖胞核。1 0、关于细胞外铁,下述概念错误的是A.反映骨髓中贮存铁的量B.用普鲁蓝显示其存在C.它是铁蛋白的聚合体D.正常为弱阳性E.位于幼红细胞外或巨噬细胞内 答案D 解析 细胞外铁参考值为(+)(+),大多为(+)。血细胞染色体检查的临床应用1、人体的细胞有常染色体多少条A.44 条B.2 3 条C.2 2 条D.2 条E.46 条 答案 A 解析 正常人体细胞有46 条染色体,其中有44条是常染色体,有 1 对性染色体。2、A.多一条8号染色体B.3 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C.臂内倒位,断裂点发生在3 号染色体长臂2区1 带和长臂2区6带D.染色体数6 9,性染色体为X X Y,三倍体E.
20、第9号染色体短臂2区1 带断裂,其远端异位至1 1 号染色体长臂2区3带 问题1 、46,X Y,t(9;l l)(p 2 1;q 2 3)所代表的意义是 答案 E 解析 46,X Y,t(9;l l)(p 2 1;q 2 3)所代表的意义是,第9号染色体短臂2区 1 带断裂,其远端易位至1 1 号染色体长臂2区3带。问题2 、46,X Y,i n v(3)(q 2 1;q 2 6)所代表的意义是 答案 C 解析 46,X Y,i n v(3)(q 2 1;q 2 6)所代表的意义是,臂内倒位,断裂点发生在3 号染色体长臂2区1 带和长臂2区6带。问题3 、6 9,X X Y 所代表的意义是
21、答案 D 解析 6 9,X X Y 所代表的意义是,染色体数6 9,性染色体为X X Y,三倍体。问题4、47,X Y,+8 所代表的意义是 答案 A 解析 X Y,+8 所代表的意义是,多一条8号染色体。3、人类体细胞染色体数为A.2 2B.46C.56D.7 8E.2 3 答案 B 解析 人类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6 条。4、人类体细胞具有多少对常染色体A.1B.2 2C.2 3D.44E.46 答案 B 解析 人的体细胞有46 条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2 2 对。5、A.倒位B.插入C.丢失D.等臂染色体E.易位 问题1 、在核型书写中,t 表示 答案 E 解析 在核型书写中,t 表示易位。问
22、题2 、在核型书写中,i n v表示 答案 A 解析 在核型书写中,i n v表示倒位。问题3 、在核型书写中,i s o 表示 答案 D 解析 在核型书写中,i s o 表示等臂染色体。问题4、在核型书写中,i n s 表示 答案 B 解析 在核型书写中,i n s 表示插入。问题5、在核型书写中,-表示 答案 C 解析 在核型书写中,-表示丢失。6、染色体结构畸变不包括A.缺失B.嵌合C.易位D.重复E.断裂 答案 B 解析 结构畸变是指染色体出现各种结构的异常,主要的畸变包括缺失、断裂、重复、易位、倒位、等臂染色体、环状染色体、双着丝粒染色体。7、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的国际体制(S I C
23、 H)将人类46 条染色体编为A G7 组的依据为A.显带技术在各号染色体上所显现的带分布特点B.染色体长短和着丝粒的位置C.染色体上所包含遗传信息D.染色体的形态E.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所处位置 答案 B 解析 人类46 条染色体按其长短和着丝粒的位置编为A G7 组。贫血概述1、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无关的是A.中性粒细胞核左移B.M C H 3 3 50 P gC.M C V 1 1 0 1 6 0 flD.M C H C 3 2 0-3 50 g/LE.大细胞正色素性 答案 A 解析 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呈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计数减低,粒细胞核分叶增多,血小板计数可减少。M C V
24、9 4fl,M C H 3 2 p g,M C H C 3 2 0-3 6 0 g/L o2、男性,65岁,5 年前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检验:RBC1.2X1012/L,Hb60g/L,WBC2.8X109/L,血小板 55X109/L,MCV129fl,MCH37pg,MCHC340g/Lo最可能的诊断是A.铁性贫血B.巨幼红细胞贫血C.溶血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骨髓病性贫血 答案 B 解析 根据RBC、Hb值可判断出该病人贫血且红细胞下降比血红蛋白更为明显,结合本题干给出的MCV、MCH、MCHC与形态学分类大细胞贫血的诊断标准(MCV100fl,MCH34pg,MCHC320360
25、g/L)相符。3、患者女性,35岁。头晕,乏力,面色苍白1 年,活动后心慌、气急2 个月来诊。为确定患者有无贫血,首选的化验指标是A.红细胞数量和血细胞比容B.血沉C.MCH、MCHCD.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E.血细胞比容 答案 D 解析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比容低于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4、贫血患者合并贫血性心脏病时,血红蛋白浓度应A.W 3 0 g/LB.4 0 g/LC.W 6 0 g/LD.W 5 0 g/LE.W 7 0 g/L 答案A 解析 贫血患者合并贫血性心脏病时,血红蛋白浓度应 3 0 g/L。5、患者,女性,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检验 主管 技师 章节 考点 习题 解析 汇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