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份试卷合集》邵阳市名校2020年高一下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
《《5份试卷合集》邵阳市名校2020年高一下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份试卷合集》邵阳市名校2020年高一下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 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森林遭到乱砍滥伐 B.含硫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 D.含氮、磷的废水任意排放2.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用青铜铸造。关于铜的一种核素6429C 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9C u的核电荷数为29 B.与9 3 的质子数为35C.已9 3 的中子数为64 D.6429CU的核外电子数为64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O2的大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酸雨的pH为 5.6,主要是因为溶解了 SO2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替代化石能源可以
2、改善空气的质量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不会导致水体污染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废电池要集中处理A.B.C.D.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的绝对值均正确)A.Fe2O3+3C O=2Fe+3C O2 A H=-24.8 kJ-m oL(反应热)B.C H3OH(g)+V2O2(g)=C O2(g)+2H2(g)AH=-1 9 2.9 kJ-m oL(反应热)C.C4H10(g)+l O2(g)=4C O2(g)+5H2O(g)AH=-2 658.0 kJ m o L(燃烧热)D.NaOH(aq)+HC I(aq)=NaC I(aq)+H2O(l)AH=+57.3
3、 kJ-mo|T(中和热)5.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在lOOkPa时,lm 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据此,试判断在lOOkPa的压强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不属于化学变化 B.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C.lm ol石墨比lm ol金刚石的总能量高 D.石墨和金刚石是碳元素的同位素6.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无需气体存储装置等优点。一种以脐(N2H。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KOH作为电解质。下列关于该燃料电池的叙述不正确 的 是()A.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B.负极发生的电极
4、反应式为N2H4+40H-4e-=N2 t+4H20C.该燃料电池持续放电时,K*从负极向正极迁移,因而离子交换膜必需选用阳离子交换膜D.该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应采用多孔导电材料,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HB.NH4CI 的电子式:H:H|CIH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黑)D.聚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0 W一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5、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一般条件下都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B.原子半径大小:XWC.化合物Z2Y和ZWY3都只存在离子键D.Y、W的某些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作水的消毒剂9.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电极A 电极BA.电池工作时,CC一向电极B移动B.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 CO32C.电极A上山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 H-2e-=2H2O催化剂D.反应 CH4+H2O 3H z+C O,每消耗 1 mol CH4 转移 12 moi 电子A
6、1 0.在一密闭容器内,充入0.8mol氢气和0.6mol碘蒸气,发 生 反 应 匕 +以 加2Hl(g),反应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正确的图像为A.用滨水能区分乙酸、己烯、苯、四氯化碳HJ(B.分子中至少有11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C.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往大试管中依次加入浓硫酸、无水乙醇、冰醋酸D.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储12.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已知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B.XW4属于共价化合物C.WZ2是一种新型的杀菌消毒剂D.由Y和Z形成的化合物中Y的化合价可以是+L+513.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裂化
7、汽油均能使酸性高镒酸钾褪色 B.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C.CHJCH=CH2所有原子共平面 D.化学式C 2 H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14.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0H)2悬浊液B.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用灼烧的方法C.鉴定苯中无碳碳双键:加入高镒酸钾酸性溶液D.鉴别己烯和苯:将溟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己烯和苯中15.下列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Al B.Mg C.Si D.Cl16.反应C(S)+HzO(g)kCO(g)+Hz(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
8、无影响的是()A.增加C 的量 B.保持体积不变,充 入 使 体 系 压 强 增 大C.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电使容器体积增大1 7.在一定温度下,反 应&(气)+B2(气)W2AB(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 A2同时生成n m ol的 AB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C.单位时间生成2n m ol的 A B 同时生成n m ol的 B2D.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 A2同时生成n m ol的 B218.下列属于新型环保电池的是()A.氢氧燃料电池 B.锌锌电池 C.锲镉电池 D.铅蓄电池19.(6 分)短周期元素X、Y、Z、W 在元素周期表
9、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 中 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 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XY Z WA.原子半径:rW rZrYrXB.含 Y 元素的氧化物的硬度大于金刚石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 wD.Z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易溶于水20.(6 分)已知A、B、C、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 倍,B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 倍,C 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CD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BC.四种元素能在同一周期 D.原子
10、半径:AC二、计 算 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 10分)21.(6 分)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A、B,发生如下反应:A+2B=3CO反应经2min后,A的浓度从开始时的LOmol/L降至0.8 mol/Lo已知反应开始时B 的浓度是1.2 m ol/L求:(1)用 A 来表示2 m in内 该 反 应 的 平 均 速 率;(2)2min末 C 的浓度;(3)2min末 B 的转化率.三、实 验 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 10分)22.(8 分)I、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实验室利用如图的装置制备乙酸乙酯。(1)与教材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此装置中采用了
11、球形干燥管,其作用是:。(2)请写出用C H 3 c H 2 1 80 H 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为.(3)为了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 m i 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 m i 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I I 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实验编号试 管 I中的试剂试管n中的试剂有机层的厚度/c mA2 m L 乙醇、1 m L 乙酸、l m L 1 8m o l L-1 浓硫酸饱和N a 2 c 0 s 溶液3.0B2 m L 乙醇、1 m L 乙酸0.1C2 m L 乙醇、1 m
12、 L 乙酸、3 m L 2 m o l L_ 1 H2S 040.6D2 m L 乙醇、1 m L 乙酸、盐酸0.6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 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 m L 和 m o l ,L-1 分析实验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 z S O,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4)若现有乙酸90 g,乙醇1 3 8g 发生酯化反应得到80 g 乙酸乙酯,试计算该反应的产率为(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H、已知乳酸的结构简式为o试回答:乳酸分子中的官能团有:(写名
13、称);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一C O O H 不会发生催化氧化,写出加热时,乳酸在C u 作用下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晴纶织物产泛地用作衣物、床上用品等。晴纶是由C H z=C H-C N 聚合而成的。写出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制备演纶的化学方程式。四、推 断 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 1 0 分)23.(8 分)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 是自然界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且 A、B两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相邻,B、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 倍,B、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
14、电子数之和,D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 元 素 符 号 为,其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第 周期,第 族。(2)元素A、B形 成 的 最 简 单 的 气 态 氢 化 物 稳 定 性 较 强 的 是(填 化 学 式),元素C和 D可形成化合物D2c2,其 电 子 式 为 .(3)F的单质加入到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中,发 生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上述反应的气体产物和C元素的单质设计成的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试写出以30%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这种 电 池 在 工 作 时 负 极 的 电 极 反 应 式 为 O工业制取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o
15、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 10分)24.(1 0 分)管道工人曾经用浓氨水检测氯气管道是否漏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原理。其中A、F 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氧气与氨气的反应装置。ABC DE F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 的 烧 瓶 内 固 体 可 以 选 用 (选填序号).A.二氧化镒 B.碱石灰 C.五氧化二磷(2)装置F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装置E 的作用是(3)通入装置C的两根导管左边较长、右边较短,目的是 o(4)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氧化
16、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o 从装置C的 G处逸出的尾气中可能含有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如何处理?。参考答案一、单 选 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 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A.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会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与温室效应有关,故 A 不选;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使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增加,为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故 B 选;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与温室效应有关,故 C 不选;D.含氮、磷的废水任意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故 D 不选;故 选 B。2.A【解析】试题分析:核 素 洪 u,其质量数为6 4,质子数=电子数=2 9
17、,中子数=64-29=35,故 A 正确;故选A。考点:考查了原子的构成的相关知识。3.C【解析】【详解】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故正确;正常雨水的pH为 5.6,是因为溶解了二氧化碳气体形成的碳酸造成,故错误;太阳能、风能和氢能替代化石燃料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气体的排放,故正确;含磷合成洗涤剂会引起水生富营养化,使植物快速生长引起水体污染,故错误;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会带来水和土壤污染,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废电池要集中处理,故正确;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环境污染,
18、注意明确温室效应、酸雨、清洁能源、含磷洗衣粉、电池等对环境的污染的原因是解答关键。4.B【解析】【详解】A.没有注明物质的状态,故 A 错误;B.物质的状态、焙变均注明,书写合理,故 B 正确:C.im ol纯物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燃烧热中水应为液态,故 C 错误;D.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焰变为负,故 D 错误;答案选B。【点睛】热化学方程式中需要注明物质的状态、婚变的正负号、婚变的数值及单位,且lm ol纯物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中和反应生成lm 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以此来解答。5.B【解析】【详解】由于在lOOkPa时,lm ol石墨转化为
19、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则说明金刚石含有的能量比石墨多,物质所含有的能量越多,物质的稳定性就越差。A.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所以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B.金刚石含有的能量比石墨多,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B正确;C.lm ol石墨不如lm o l金刚石的总能量高,C错误;D.石墨和金刚石是碳元素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单质,所以互为同素异形体,D错误。答案选B。6.C【解析】分析:该燃料电池中,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左侧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N2T+4H2O,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右侧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
20、+4e=4 O H 电池总反应为:N2H4+O2=N2T+2H2O,结合离子的移动方向、电流的方向分析解答。详解:A.该燃料电池中,右侧通入氧化剂空气的电极为正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即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A正确;B.通入燃料的电极为负极,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N2T+4H2O,B正确;C.该原电池中,阴极上生成氢氧根离子,所以离子交换膜要选取阴离子交换膜,C错误;D.因为电池中正负极上为气体参与的反应,所以采用多孔导电材料,可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D正确;答案选C。详解:本题考查了燃
21、料电池,明确正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结合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书写,注意电流的方向和电子的流向相反,题目难度不大。7.C【解析】A.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 7,原子结构示意图:0),A错误;B.NH1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H _H:N:H +:C 1:-,B错误;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可表示为I;。,C正确;D.乙烯的结构HH、/H式:Q=C,D错误。答案选以点睛:注意了解有机物结构的常见表示方法,(D结构式:完整的表示出有机物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成键情况。(2)结构简式:结构式的缩简形式。结构式中表示单键的“一”可以省略,“C=C”和“C C 不能省略。醛
22、基、竣基则可简写为一CH0和一C00H。(3)键线式:写键线式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般表示3个以上碳原子的有机物;只忽略CH键,其余的化学键不能忽略;必须表示出C=C、C三C键等官能团;碳氢原子不标注,其余原子必须标注(含羟基、醛基和竣基中氢原子);计算分子式时不能忘记顶端的碳原子。另外还需要注意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的区别。8.D【解析】【分析】【详解】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X为C元素,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则Y为。元素,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W为F或CI元素,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3、,则Z为N a元素,W只能为CI元素,则A.X与Y形成的化合物有CO、CO?等,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NaOH,CO和NaOH不反应,故A错误;B.一般说来,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大小XY,Z W,故 B 错误;C.化合物Z2Y和ZWY3分别为Na?。、NaCIO3,NaCICh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故C错误;D.Y的单质臭氧,W的单质氯气,对应的化合物CIO?,可作为水的消毒剂,故D正确。故 选D。9.B【解析】【详解】A.电池工作时,CO3向负极移动,即向电极A移动,选项A错误;B.B为正极,正极为氧气得电子生成C S ,反应为Oz+2
24、co2+4e=2CO 33选 项B正确;C.A是负极,负极上CO和Hz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电极A反应为:H2+CO+2CO32-4e=H2O+3CO2,选 项C错误;催化剂D.反应 CHk+HzOA3Hz+C0,C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至!|+2价,H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0价,每消耗ImolChU转移6moi电子,选项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电源新型电池,明确原电池中物质得失电子、电子流向、离子流向即可解答,难点是电极反应式书写,要根据电解质确定正负极产物。甲烷和水经催化重整生成CO和 心,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2价,H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价,原电池工
25、作时,CO和出为负极反应,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极为氧气得电子生成c o-。10.B【解析】【分析】由题可知,起始时d为。.8mol,h为0.6moL H I为0 m o l,随着反应的进行,心、h的浓度逐渐减小,HI的浓度逐渐增大,直至达到平衡,三者浓度均不再发生变化。【详解】A.%为反应物,随着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的进行,浓度逐渐减小直至不变,且起始时C(H 2)C(L),图像不符,A项错误;B.起始时C(H2)C(2),川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随着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的进行,Hz、Iz的浓度逐渐减小,H I的浓度逐渐增大,直至达到平衡,三者浓度均不再发生变化,B图像符合题意,B项正确;C.h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5份试卷合集 试卷 邵阳市 名校 2020 年高 一下 化学 期末考试 模拟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