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试点工程实施方案.pdf
《2017年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试点工程实施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试点工程实施方案.pdf(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年生态清浩型小流域建设试点工程实施方案目 录1 基本情况.-7-1.1.自然条件.-7-1.2 社会经济状况.-10-1.3 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12-2 工程建设指导思想、目标、规模和工程总体布局.-13-2.1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原则.-13-2.2工程布局和建设规模.-14-1)田面宽度和田坎高度设计.-17-选定田面宽度,计算田坎高度.-17-H=B/(ctg 0-ctg a).-18-V=S X L=1/8 X H X B X 10000/B=1250H.-18-3)田面平整.-19-1.1布设原则.-21-1.2 设计标准.-21-1.3 蓄水量计算.-21-1.4 工
2、程设计.-21-排水沟断面设计:排水沟设计是为了顺利通过洪水,以减少洪灾。排水沟的断面设计时以通过1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准,根据设计频率暴雨坡面最大径流量,按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24-1)整地方式和规格.-25-2)造林设计.-25-3 制度建设.-34-3.1 封山禁牧、封育保护的政策和乡规民约.-34-3.2 化肥、农药科学使用方法.-37-3.3 农村生活垃圾、畜禽和水产养殖排放的控制管理-3 7-3.4 加强对试点区工业企业、饮食服务等行业排污的监督管理.-38-3.5 落实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38-3.6 开展农村文明新村建设活动.-39-4监测措施.-40-
3、4.1水土流失监测的必要性.-40-4.2 水土流失监测的可行性.-41-4.3 水土流失监测目的.-42-4.4 重点监测地段.-43-4.5 监测内容.-43-4.6 监测方法.-44-4.7 监测时段和频次.-45-4.8 监测单位和费用.-45-4.9 监测成果的报送.-45-5施工组织设计和分年实施计划.-46-5.1施工组织设计.-46-5.2 分年实施计划.-48-6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49-6.1 投资概算.-49-(1)项目划分和编制方法.-49-(2)定额.-49-1)采用2003年 1月水利部 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49-6.2 资金筹措.-63-7 效益分析.-6
4、4-7.1 计算方法.-64-7.2经济效益.-66-7.3 生态效益.-67-7.4 社会效益.-69-8 项目组织管理.-70-8.1 组织管理机构.-70-8.2 组织管理措施.-71-8.3 技术保障措施.-71-8.4 监督保证措施.-72-永川市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位置示意图双桥区大足县荣昌县江津市大河小流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所在位置合江县一表一 项目区工程特性表项目单位数量项目单位数量一、建设条件四、施工1.所在项目区1.总工程量万n?9.162.土地面积k m229.79土方万府8.413.人口人15710石方万n?0.664.农业人口人12900混凝土万n?0.095.多年平均年降
5、水量m m1049.82.主要材料6.多年平均气温17.7钢材t7.森林覆盖率%13.3水泥i647.608.林草覆盖率。16.5炸药t61.759.水土流失面积k m214.97苗木万株13.711 0.流失程度%50.3种籽k g30.001 1.土壤侵蚀模数t/(k m2.a)18753.施工机械台班10651 2.已治理面积k m24.84.投工二、设计标准总投工万工日4.75工程防御(P=I O%)nu n166年均投工万工日1.58暴 雨 标 准(P=2 0%)m m132劳均投工工日5.66三、工程规模5.施工年限年31.综合治理面积k mJ14.97五、投资(1)坡耕地治理工程
6、1.工程静态总投资万元197.07土坎坡改梯h m220工程措施万元79.39坡 改 梯 石 坎 坡 改 梯h m2植物措施万元83.97蓄水池(窖)1 14封育措施万元0.81坡血萨工排水沟k m4独立费用万元27.17沉沙池口30基本预备费万元5.74作业便道k m42.单位治理面积投资万元/k n 913.16(2)塘堰整治口3.投资分摊(3)溪沟整治k m中央投资万元100.00(4)植物防护地方匹配万元40.00水土保持林(杨树)h m291.8群众投资万元57.07水土保持林(柏树)h m291.8六、工程效益水土保持林(柳树)h m237.71.治理程度%100.00植黑麦草h
7、m23.02.提高林草覆盖率%10.94经果林(龙眼)h m276.03.实现生态修复面积k m20.29经果林(李树)h m25.74.年拦蓄泥沙万t0.35(5)保土耕作h m21124.95.年蓄水能力万n?51.41(6)辅助措施6.直接经济效益万元173.71沼气池口200效益费用比3.30节柴灶200经济净现值万元339.62(7)封禁治理h i nJ29.11内部收益率%21%1 基本情况1.1、自然条件1.1.1 流域概况大河小流域位于永川市南部的朱沱镇,属长江上游干流水系,大河小流域行政区属朱沱镇,距永川市区4 7k mo地 跨 东 径1 0 5 4 7 1 8 一1 0 5
8、 5 0 4 2,北纬 2 9。0 2 3 0 2 9 0 5 4 3。大河小流域东与江津隔江相望,南临合江县,西接泸县,北与仙龙镇相交界,流域呈近似的圆形。最高海拔3 85 m,最低海拔2 0 8m,平均海拔高度2 6 3 m,相对高差1 77m。为中浅丘宽谷型地貌,总的走向是东部陡峭,西部平缓。大河小流域幅员面积2 7.79k mI水土流失面积1 5.5 5 k m201.1.2地质 地貌一、地质大河小流域属川东与平行岭谷褶皱区,华莹山向西南延伸的丘陵体系。出露最老岩层为三迭系上统须家河组砂岩,出露早老岩层侏罗系中统紫色泥岩,成交叉分布,砂岩面积1 0.3 7k m2,占3 7.3%,紫色
9、泥岩面积1 7.4 2 k m2,占 6 2.7%o二、地貌大河小流域地貌属四川东南平行岭谷褶皱区,黄瓜山向西延伸的低山丘陵体系。流域地处大河与笋桥之间的中、浅丘宽谷向斜地貌。东部大河、笋桥为中丘区,面 积 为1 7.4 2*2,占幅员面积的6 2.7%;西部龙汇:a 龙宝山为浅丘区,面积为1 0.3 7%2,占幅员面积的3 7.3%。1.1.3 土壤 植被一 土壤大河小流域西北部地表土壤由自流井组砂岩、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土,主要分布在龙汇士亚村和龙宝山村,约占幅员面积的37.3%,面积约1 0.37k m 2;其余为下沙溪庙组紫色厚泥岩发育而成的棕紫色泥土,主要分布在大河村和笋桥村:其中水稻
10、土约占1 0%,面 积 为2.78k m?,土壤质地较粘,土层厚度90%左右,大约为25c m,荒山荒坡土壤平均土层只有1 5c m厚,肥力较差。耕地土壤多属侏罗统紫色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土,其特点是风化度浅,微酸性至微碱性,含磷钾较丰富,具有一定的自然肥力,但由于缺少有机质,使土壤肥力严重下降,土壤理化性状p h值为5.38.6,有机质一般在 1.58%左右,含全氮0.0 57-0.225%,全磷0.0 9%,全钾 2.1 6-4.0 3%,速效氮321 0 1 p p m,速效磷7p p m,速效钾381 84p p m,好耕好种,不粘不砂,水稻田为红砂泥田,其理化性状p h值 为7.7,钙
11、效应为中等,有机 质2.51%,全 氮0.1 51%,全 磷0.0 9,全 钾3.0 5,碱解氮72,速效磷7,速效钾97山地土壤为理化性砂粘土,粘性较重,土层较薄,坡度较大,氮 磷、钾和有机质含量较低,保水保肥能力弱。土壤理化性状详见表2。二、植被大河小流域所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落叶针阔混交林。植被的分布与地貌、土壤类型基本一致。树种多为喜温暖湿润的樟科、山毛棒科、大戟科为主的偏湿性阔叶林和马尾松、川柏为主的亚热带针叶林以及多种茎竹为主的亚热带竹林和零星庭院经果林。据外业调查,小流域林地面积5.36k m2,其中有林地面积3.8住(1?,灌木林及疏幼林面积1.55k m?,龙眼桃树 李树 梨
12、树等经果林0.96k m?。林草覆盖率为1 6.5%。表2 项目区土壤理化性状表土壤类型平均土层厚度土壤容重(t/m3)土壤养分含量P H有机质全氮闾速效氮(p p m)全钾(%)速效钾(p p m)全磷(%)速效磷(c m)(%)(p p m)水稻20.51.331.540.0 55-0.22732-1 0 42.1 3-4.0 638-1 840.0 975.3-紫色20.31.31.560.0 54-0.22634-1 0 52.1 2-4.0 536-1 850.175.4-黄壤20.41.321.570.0 55-0.22732-1 0 42.1 1-4.0 838-1 840.0
13、975.3-1.1.4水文、气象一 气象特征项目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主要特征是:季风性显著,四季分明,光热条件好;春秋气候不稳定,雨量充沛,地区和季节分配不均;全年日照少,但夏季日照较多;春早霜雪少,夏热多伏旱,晚秋多阴雨,冬短少严寒。1、温度与光热资源大河小流域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热条件好,季风性显著,气候温和,春秋不稳定,日照较少。年均气温为1 7.7,极端最高气温为4 0.8 (1 9 7 1年),极端最低气温为-5.7 (1 9 7 7年),大于等于1 0 积温为5 7 4 9.6 ,流域内无霜期年平均3 4 0-3 5 0 d左右,年均日照时数为1
14、 2 9 9.0小时。详见表3:表3 项目区气象特征表观测站名气温()年均降雨量(mm)79月降雨量(mm)暴雨天数2 1 0 c 积温(C)无霜期(d)年均日照 时 数(h)太阳总辐 射 量(J/cni2)年最高年最低多年平均最大量年份最小量年份多年平均永川气象站40.8-5.717.714431962708.619611 0 4 9.8443.7185 7 4 9.63 1 21 2 9995.872、降水大河小流域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1 0 4 9.8 m m,最大年降雨量为1 4 4 3 m m (1 9 8 2 年),最少年降雨量为7
15、0 8.6 m m (1 9 6 6 年)。1 0 年一遇2 4 h 最大降水量为1 6 6 m m,3-6 h 最大降雨量为7 8 m m o 2 0 年一遇2 4 h 最大降雨量为1 9 8 m m,3-6 h 最大降量为9 3 m m o二、水文大河小流域属长江流域水系,流域内主要河流为大陆溪河。年径流总量 1 0 8 4.5万 径 流 年 际 变 化 在 0.30.6 m 3/s,径流深为3 7 0 m m,多年平均输沙量0.7 万 t/a。小流域水低田高,灌溉和人畜饮水十分困难,人在山上走,水在脚下流,水资源难于利用。(详见表4)表 4 项目区水资源利用现状表水源情况输 水 管(渠)
16、抽水站需要解决灌溉条件需要解决生活用水水库塘堰水井蓄水池数量(座)年供水量d o V)数量(座)年供水量d o V)数量(座)年供水储(i o V)数量(座)年供水(i o V)数量(座)年供水量:(i o V)数量(座)年供水(i o V)水田(亩)果园(亩)梯坪地(亩)人口(人)牲畜(头)12 8.6 12 5 21 3.0 23 2 41 6 2 8824.6 21 9.22 4.65 2 11 3 180 4 01 4 4 03 4 51 2 90 0 1 0 0 1 41.2社会经济状况1.2.1 人口与劳动力大河小流域涉及大河、龙汇;、龙宝山、笋桥四个村9 0 个组,4 8 0 5
17、户,总人口 1 5 7 1 0 人,农业人口 1 2 9 0 0 人,人口密度5 6 5 人/k m z,人口自然增长率5%。从 2 0 0 5 年统计年报看,项目区外出务工人员占农业劳动力的1 5%。按此计算,项目区尚有7 1 4 0 人在家务农,按每人投工1 8 个,小流域年投工可达1 2.8 5 万工日,完成治理本项目的劳动力完全可以得到保障。1.2.2 土地利用现状大河小流域内有各类用地2 7.7 9 k m2,人 均 用 地 0.2 2*2/人;有耕地1 9 0 4.O h m2,农业人均占有耕地0.1 5 h n L大河小流域现有水田6 9 8.5 h m2,梯地4 3.3 坡耕地
18、1 3 1 5.9 h n?(其中 2 5 为 1 0 6 h m?),经果林9 6.0h r 林 地 3 9 5.1 h m2,荒山荒坡1 5 2.0 h m2,水 域 1 4 1.8 h m2,难利用地3 2.0h m2,非生产用地1 0 4.5*2。在土地利用现状中,利用结构不合理,造成农经比例失调,粮食作物比例搭配不当,经济作物偏少;经果林不具规模,品种落后;土地零碎,没有成片开发;路、沟、困、池不配套,水系不畅;缺乏整体开发、统一治理模式,山上影响山下,缺乏总体效益。这些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带来以下不利影响:一是粮食产量低,经济难以发展;二是种植果树品种老化,价格难以提高;三是种植面积
19、过小,产品难以销售,不可能成批进行深加工,给运输 销售等带来诸多不便,上治下不治,你治我不治,水系不畅通,山上冲山下,上坡冲下河,损坏庄稼,破坏耕地淹没农田 河道淤塞、塘堰装沙,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进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四是产业少,房屋分散,浪费土地资源,在农业生产上粮食生产占用耕地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八成以上,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只有一成多,中低产田面积大,林地面积少,且多为四旁树,林草覆盖率低,只 有 1 6.5%,不利于水土保持。水面面积大,利用差,水产品数量和质量都不高。同时,一些开发建设项目乱挖乱建,乱倾乱倒,人为造成水土流失。(详见表5):表 5 项目区耕地坡度组成
20、表土地总面积(h m2)其中耕地坡度组成 3 5 面积(h m2)占比例(%)面积(h m2)占比例(%)面积(h m2)占比例(%)面积(h m2)占比例(%)面积(h m2)占比例(%)面积(h m2)占比例(%)2 9 7 9 2 0 5 7.7 6 9,1 7 4 1.8 2 4.9 8 9 0 2 9.9 3 1 9.9 1 0.7 8 4 2.8 2 2 0.7注:耕地坡度是指耕作面坡度。1.2.3 农村经济状况据 2 0 0 5 年统计,农村经济总收入5 2 4 0 万元,其中农业产值4 9 6 9 万元。林业产值4 8 万元,占农林经济总产值的0.9 2%;牧业产值1 9 9
21、2 万元,占农村经济总产值的3 8.0 2%;渔业产值5 0 万元,占农村经济总产值的0.9 5%;农业产值2 8 7 9 万元,占农村经济总产值的5 4.9 4%;其它收入2 7 1万元,占农村经济总产值的5.1 7%。农业人均年纯收入2 5 4 5 元/人。1.2 .4 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大河小流域内基础设施脆弱,虽然村村通机耕道,但路面窄 陡、弯凸凹不平,运行困难,危险性大,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小流域水利设施现有堰塘25 2座,年供水量13.0 2万疗,蓄水池82口,年供水量4.6 2万淀,输水管(渠)19.2k m,年供水量24.6 万m:水井 324眼,年供水量8.91万a?。当地农
22、民的生活燃料主要来源于蜂窝煤 作物秸杆和薪柴,农作肥料主要是家禽粪便产生的有机肥,喂养家禽饲料主要以自家生产的红薯、玉米及大豆为主,目前饮用水主要以挑取村水井及自家钻井为主。1.2.5 社会经济指标基准率本方案使用的各项社会经济指标均以20 0 5 年度指标为准。1.3 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1.3.1水 土流失状况大河小流域幅员面积29.7 9k m?,水土流失总面积14.97 1 (占幅员面积的5 0.3%,其中:轻度流失面积880.6 7*2,占流失总面积的58.8%;中度流失面积46 2.34*2,占30.9%;强度流失面积15 4.0 1*2,占10.3%0年土壤侵蚀总量5.5 8万
23、 t,平均侵蚀模数187 5.0 t/k m 2.a。小流域水土流失地类分布情况见表6:表6 小流域水土流失地类分布情况 单位:h m2项目坡耕地经果林有林地灌木林疏幼林荒山荒坡水域难利用地面积占 面积占 面积占%面积占 用 面积占 面积占%面积占%面积占%合计1 3 1 5.94 4.2963.22 2 6.97.61 3 9.14.72 9.1 0.981 5 25.11 4 1.84.83 21.1轻度86 1.0 6 1 90.21 9.66 7.3 3中度4 5 2.83 1 0 0.09.5 1 3 2.6 7强度2.0 10.41 5 21 0 01.3.2 水土保持现状由于水土
24、流失对土壤、环境等造成的危害性越来越明显,大河小流域所在的朱沱镇政府非常重视水土流失治理。本流域在此之前尚未启动由国家投资的水土保持工程,只是由当地群众自发地搞了一些相关措施,已种植经果林96 h n A如农户四旁植树 栽培零星经果林 一家一户植树等生物措施;横向开厢,逆向挖地等农耕措施;还有部份农户实行林山禁牧等管育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持水土的作用。但由于这些措施不规范不统一,达不到综合治理的目的。2 工程建设指导思想、目标、规模和工程总体布局2.1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原则一 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以农 村“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为切入点,以小流
25、域综合治理为重点,以改善农村水土流失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着力点,做到水土流失治理与水源和水环境保护、农村集约化生产 人居舒适,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二 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坚持地方和农民投入为主,国家适当补助;坚持水土保持与环境治理和新农村建设 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 水土保持措施与其它措施相结合;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协调推进;坚持示范引导 政策扶持的方法,用 好“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的机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三、目标(一)通过大河小流域试点工程建设,实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4.97k m2,治理程度达约1 0 0%;减少泥沙量0.3 5万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生态 清洁 小流域 建设 试点 工程 实施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