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草原教案范文合集10篇.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有关草原教案范文合集10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草原教案范文合集10篇.doc(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关草原教案范文合集10篇草原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表演我是草原小牧民及相关音乐活动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二、认知目标:能用自豪、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三、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唱、舞、奏、创等音乐实践,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教学难点: 歌曲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一起玩点名游戏 二、创设情境 1、过渡谈话 师:“咱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接下来,老师给你们表演一段舞蹈,请你们猜猜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生: 师:你
2、们想不想学学?(跟师学动作) 2、表演我是草原小骑兵伴奏 师:现在我们配上音乐跳一段好吗? 3、师:说起蒙古,会让你想到什么? 生: 3、发声练习 师:从你们的回答中,我知道了蒙古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看,准备好,我们出发喽!瞧,我们到了(媒体展示大草原画面),哒哒 哒哒 哒(师模拟马蹄声从弱到强),这是什么声音啊? 生: 师:原来有马儿正向我们跑来。谁能来模仿马蹄声?(个别)现在请你们随着琴的音高来模仿。(师指导字要唱的清晰、带上唱歌的状态) 1 1 1 1 1 1 1 1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三、学唱歌曲 1、师: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马终于走近我们了,你们听,还传
3、来了小牧民的歌声呢! 2、听录音范唱 师:听了小牧民的演唱,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回答 3、复听歌曲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再来欣赏一次。 4、朗读歌词 师:谁来按节奏朗读一遍歌词? 生:个别读(其他同学拍节奏) 不准的地方可请会读的同学纠正 师生:一起按节奏朗读歌词(第二遍加上感情轻快地朗读) 5、用la轻声跟琴学唱 6、带上歌词轻声地演唱 7、解决问题(用对比法) 师:你们演唱觉得有困难吗?(可请其他同学帮忙)注意休止的地方 分句练唱 8、完整随琴演唱 9、师生接龙演唱 (提醒分句) 10、歌曲处理(原速演唱) 师:现在要考考你们的耳朵灵不灵了?你们听老师唱,哪一种演唱更能表现小牧民
4、开心的心情? 生:第二遍 师:现在就请你们带着这种自豪、欢快的心情来演唱。有信心吗? 11、完整演唱 12、随录音伴奏演唱 四、创编活动(分打击乐、演唱、表演表现歌曲) (一)创设情境 1、师:你们唱得真好听,今天呀牧民们要在美丽的大草原举行一年一次隆重的那达慕大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媒体展示:骑马、射箭、摔跤挤奶图片) 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参加他们的那达慕大会呢? 2、师:那就得学会蒙古族人会做的事。你们看,在这些动作的下面有一组节奏,想一想,这些节奏应该和哪些动作交朋友? 挤奶 摔跤 射箭 骑马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刷 刷 刷 刷 嘿 嗖嗖 嗖 3、节奏模拟 (分组
5、模拟) (二)分组排练 师:下面让我们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吧!我们排练一个节目为他们助兴,怎么样?(分配任务) (三)创作表演 1、第一编表演 师: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那就让我们开始吧! 2、互相评价 3、再次表演 六、小结、下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领略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一起唱唱、跳跳、动动,你快乐吗? 生:快乐! 师:这些都是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音乐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到处都是音乐。希望小朋友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快乐。 草原教案 篇2 、学会本课个生字,认识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
6、着的意思。 、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具体体会课文中静态、动态描写 理解重点句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新词,质疑问难。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谈话: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观看草原电视教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
7、 、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布置预习 、学习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音形义。 、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 、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 、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质疑问难 、读生字组词,并读读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 组词: 骏( ) 俊( ) 竣( ) 限( ) 驰( ) 峻( ) 唆( ) 梭( ) 垠( ) 弛( ) 蹄( ) 茶( ) 貌( ) 杯( ) 跤( ) 缔( ) 荼( ) 藐( ) 怀( ) 胶( ) 、理解词语。 、质疑问难,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四、理清课文的线索 、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
8、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 、理清课文线索 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的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几个意思? 、交流、整理: 草原美景 欢迎远客 亲切相见 热情款待 联欢话别 五、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和词语。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听写生字新词。 、读课文,说说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意思。 二、学习第一段 、听师范
9、读,边听边在脑海中勾勒画面。 、自由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哪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一特点? 投影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再读这一段,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概括了草原的特点,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呢?看图,默读这一段,画出有关语句,小组交流细细体会。 教师适时点拨。 、朗读第一段,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心情。画出有关词句,集中交流。 、再读第一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的。 三、学习第二段 、自由读第二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初入草原和走了许久后景色有什么不同?画出有关语句,集中交流。 、出示投影片:读句子,说说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10、?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分组讨论,教师点拨。 、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 四、学习第三段 、默读第三段,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 、指导朗读第三段。 五、学习第四段 、自由读,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把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们听。 、请学生朗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 六、学习第五段 、齐读最后一段,谈谈你的感想。 、反复朗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说说你的理解。 七、总结 总结全文:本文通过写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
11、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 八、布置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板书设计 课文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访问记。文章记叙了作者到内蒙古草原访问时所看到的优美景色和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汉族同胞的动人情景,反映了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在初读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线索。然后借助录音、录像、图片,结合对课文重点词句的品味,逐段领略草原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说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
12、庭 草原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们在体验、探究、模仿、合作、综合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让学生真正感受蒙古族曲调的风格特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难点 为歌曲创编不同的动作 教学过程: 一、感受大草原 1、师:小朋友们,愉快的音乐课开始了。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瞧!(出示小红马画面)
13、它来自辽阔的大草原,今天特意来请我们到它的家乡做客呢!想不想去?(想)那好,全体起立,我们拉好缰绳,摆好姿势,跟着小红马出发吧! 2、律动:随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做骑马动作 二、走进大草原 1、欣赏草原风光 2、学跳筷子舞 师:(出示筷子)咦?这是什么?(筷子)你可别小瞧它,在蒙古人民的眼里它可是跳舞的好道具呢!老师看到有些小朋友似乎有些怀疑,那让老师给你们跳一段吧! (1) 师示范动作 手位:简单的筷子交叉敲击动作 脚位:前蹲、后仰 (2)师:怎么样?信了吧!谁学会了? (3)指名学生上台示范动作师指导台上学生带领大家一起跳全体学生跟音乐齐跳 3、变化筷子舞节奏 (1) 师:简单的筷子舞小朋友
14、一学就会了,现在老师要给筷子舞变个魔术,你们仔细找一找,它变在哪? (2) 师示范 在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的最后一小节加入某某 X (3)学生说练习某某 X 4、师: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啊!(出示节奏谱)变变变,你们瞧!这个新节奏变到这儿来了,老师用红色的符号表示,还变了一个动作在这儿呢!(师示范) 5、师生合作表演节奏:我邀请你们跟老师合作一下,我来念前面的节奏,你们来念后面红色的节奏,可以吗? (1) 师念前面节奏,生念后面 (2) 念前面节奏,生敲后面 (3) 师:敲的这么好,我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我来敲前面的节奏吧,你们还是敲后面的部分(师敲前面节奏,生敲后面) (4) 师:用你们的节奏告
15、诉老师它的节奏,让筷子发出声音吧!(学生完整敲击歌曲节奏) (5) 播放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生随音乐齐跳 (6) 师:这么厉害,看来难不倒你们,如果让你们加入脚步来跳,会吗? 6、加入脚步师生齐跳 7、师生随音乐齐跳筷子舞 三、歌唱大草原 1、师:欢快的筷子舞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而草原上小牧民的生活更是多姿多彩,他们勤劳、勇敢、放牧、欢歌,你们听 2、聆听范唱我是草原小牧民 2、 随琴哼唱:你觉得小牧民在唱起这首歌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跟着老师的琴声高兴的唱起来吧! 4、指导缺点: “草儿青青羊儿肥”青青的草儿跳起来了,肥壮的羊儿扭起来了!(休止符、前倚音) 5、随老师琴声再唱 6、师生用欢
16、快的歌声对唱:听到小牧民唱的这么自豪,老师也想来当一回神气的小牧民,让我们来比一比,谁唱得更神气?(师生随琴接龙唱) 7、师:唱得比老师还神气,我可有点不服气,我要拿出筷子,边唱边跳跟你们比一比。师生接龙加入筷子舞表演唱 8、师:小朋友的表演就像草原上一个个神气的小牧民,现在就让我们唱起歌,跳起舞,做一回真正的小牧民,好吗? 9、拓展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在草原上度过了快乐的一节音乐课,我们一起骑马、唱歌,最高兴的是一起学习了筷子舞。其实呀,筷子舞只是蒙古舞蹈中的一种,聪明的蒙古人民还能用许多生活中的东西跳出一段一段好看的舞蹈呢。你瞧(出示蒙古族各种舞蹈画面) 四、告别大草原 1、师:蒙古的舞
17、蹈多姿多彩,蒙古的人民热情好客。瞧!小红马又来了,让我们骑上小红马跟大草原告别吧! 2、播放歌曲,生随音乐唱起歌,边跳边出教室。 草原教案 篇4 草原上 课型:音乐课 教学对象:三年级 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唱好这首歌,并通过其他的创编活动来初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2.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在小组集体中用各种创编活动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难点:老师通过听、唱、吹、奏来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教材分析:这首歌曲为4/4拍的羽调式内蒙古族歌曲,音乐语言简练易
18、记,旋律线条起伏较大,基本素材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节奏舒展,旋律优美,生动地勾画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就仿佛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当中,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热爱家乡的美好生活,刻画了内蒙古人民的爽朗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 教具:多媒体、钢琴、电子琴,录音机,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易拉罐) 一、组织教学: (一)师生问好 愉快的音乐课又开始了,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个游戏听音点将。 (二)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你们想不想去呀? 生:想! 师:在看的时候如果你有什么感受都可以用你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跟着唱、打拍子 等等(放美丽的草原
19、我的家flash给学生看) 1.情境想象,进入主题 (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老师作提示: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草原有什么颜色? 它们分别是什么?生:天上有白云,地上有羊、马、狗,草原有绿色、蓝色、红色、白色、棕色,绿色是草和山,蓝色是天空和河流,白色是云和绵羊,还有蒙古包是白色红边的,棕色是马和狗) 2.初步掌握歌曲风格: 师:下面再给你们听一首歌,也是关于草原的。听的时候要思考这首曲子是什么速度、情 绪、节奏和旋律是怎样的?(放草原上这首歌,并把有草原图片的歌谱展示出来) 出示多媒体: 师:所以年年光景好,草原人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得很幸福,对吗? 生:对! 师:好,下面听着录音伴奏,看
20、老师手的指挥,一起来草原唱歌。2.有感情地跟老师电子琴伴奏 师:全班同学自己再来唱一次,要求有感情地,就好像我们正在大草原上正享受着美好的风光。 (二)知识点 1.初步感受 师: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唱这曲子的时候,在同一个小节里有一些词唱得短一些, 有的要唱得长一些?比如在哪个小节里的哪些词?请同学回答。 生:高、照、跑、跳、壮、肥 师:那他们分别相对唱什么音呢? 生:“高、跑、壮”唱6,“照、叫、肥”唱6。 师:请一组的同学把这两个音前的短音唱出来,另一组同学接着用竖笛把长的这两个音吹出来感受一下。 (一组同学唱短音,另一组用竖笛吹长音,然后轮换) 师:师:我们把这个长音叫做二分音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关 草原 教案 范文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