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教学设计全册.pdf
《八年级数学上教学设计全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上教学设计全册.pdf(28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 年 级 数 学 上 学 期 教 学 计 划新 市 渡 镇 中 心 学 校 郑 益 范-、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已经出现两极分化的苗头。优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牢固;而潜能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得较差数学知识上一些基本的内容还很模糊,课堂上参及度不高,有时还需要教师提醒。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数学上的计算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及培养,对图形和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认识,逻辑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及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发展高度,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学生手中的及
2、数学有关的课外辅导书甚少,学生不能自行拓展及加深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育及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和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和思考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及进一步的发 展,课堂整体表现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学生乐于合作学习,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喜欢动手实验,对老师布置的思考题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本学期要思考如何克服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弊端,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学生对思考规律的小结和时复习 总结上的习惯,还需要加强。课堂上专心致志的听讲,想在老师和同学的前面,和时纠正作业和试卷中的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表扬和鼓励学生阅读及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
3、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及深度。在学习方法上,鼓励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 问 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需要加强训练及培养。二、教材分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1章:分 式,第2章:三 角 形,第3章:实 数,第4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第5章:二次根式。第1章:本章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分式的乘法和 除 法整数指数鬲,分式的加法和减法以和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和它的应用。教材从学生已知的分数概念出发,采用类比的 方 法,得出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分式的运算法则。本章的重点是分式的加 减 乘 除和乘方运算。难点是分式的混合运算
4、,解分式方程,以和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第2章:本章主要内容包括三角形的概念、命题及证明、等腰三角形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用尺规作三角 形。本章内容的容量和深度大大加强,内容和方法上也有大的发展如出现了许多定理,图形性质和判定方法等。本章基本上以训练符号语言和作图语言为主。画图方面以尺规作图为主,证明方面,加大了逻辑论证的训练。学好本章是学习四边形 多边形等几何知识的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养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章的重点是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定理
5、。难点是全等三角形性质、判定定理的条件和用定理解题,作符合条件的三角形。第3章: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平方根及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在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概念后,引进了无理数,从而对数的认识从有理数扩大到实数,使得数轴上的点及实数一一对 应,为学习函数和通过直角坐标系研究几何问题奠定了基础。本章包含了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学会了对数学概念进行分类的标准,这些知识在今后学习函数、一元二次方程、解三角形和在物理等自然科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本章的重点是和难点是平方根、立方根概念和性质。第4章: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通过观察、归纳
6、得出不等式的性质,并应用这些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第5章: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二次根式的加法和减法。本章主要学习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先引导学生复习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极的概念,从而得出二次根式的概念,并始终围绕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由浅入深地介绍二次极式的性质和有欠概念。本章的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难点是二次根式的四则混合运算。三、教学目标:本期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弄清分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学会分式的乘法和除法 整数指数器、分式的加法和减法等运
7、算,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从学生已知的分数概念出发,采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概念 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分式的运算法则。重点进行分式的加 减、乘 除和乘方运算 混合运算 解分式方程、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三角形,会用全等符号表示两个三角形的笑系,发展符号感,经历操作活动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并会用定理来解决简单问题。在现实情景中会求平方根、立方根和点的坐标会用科学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和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能估计无理数的大小逐步养成数感 培养估算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会进行简单的实数运算;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函数概念和三种表示法,能用适当的方法描述某些具
8、体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数学建模的方法: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回顾拓展;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观察、归纳得出不等式的性质,并应用这些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 转化的思想方法,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作用,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也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熟悉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在教学中选择生动活泼 贴近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审美
9、情趣体验数学的和谐及美感。四、教学措施: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把教学工作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爰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 学 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 题,激发学生的兴趣。3、引导学生积极参及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 谐、平 等、自主 探 究、合 作、交 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
10、题多解,多解归-,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7、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课堂上照顾 好 好 中、差三类学生。9、进
11、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父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10、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 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 牢 固。11、开展课题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习中,拓展学生的知识 面。五、课时安排章 节 时 间第 一 章 分 式第1章分式约14课时第2章三角形约18课时第3章实数约6课时第4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约10课时第5章二次根式约10课时总复习综:合练习约8课时测试约8课时第1课 时教学内容:1.1分式(1)教学目标:(一)知识及技能1、掌握分式的概念能辨别出分式.2、理解当分母为零时分式无意
12、义。能确定一个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二)过程及方法通过合作探究 理解什么情况下分式值为0或 有、无 意 义。(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体验分式在实际中的价值。教学重点:分式的有关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并能确定分式何时有意义,何时无意义。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出新知。1 出示P2的情境问题,感受分式的特点。2观察分数的特点引入分式的定义。(设计说明: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分式来源于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再出示一些如:2,出 口,i的 例 子,a x+2 c让学生比较说出这些代数式及过去学过的整式有什么不同?(可能学生只讲出有分母,教师应适当的引导。)(设计说明:让学生自己感悟分式及整式的不
13、同,培养学生归纳和表达能力。)(板 书)分 式:把这些分子 分母都是整式且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叫做分式。二范例分析:1、做 一 做: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31b 3x+2y a+b,2 x a+1 5 aba2 议 一 议:分式二的分母中的字母能取任何实数吗?为什么?b2x-3分 式 一7中的字母x呢?x+2总结得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中字母的取值不能使分母为零。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就没有意义。设计说明:通过及整式比较突出对分式概念的理解。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分式意义的认识。3 P3练 习1三应用巩固,掌握新知2x+l1例1:对 分 式 3x-5(1)当x取什么数时分式有
14、意义?(2)当x取什么数时,分式的值不存在?(3)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的值为零?(4)当x=l时,分式的值是多少?设计说明:这是例题,一则是应用新知,二则是经历解题过程三则让学生体会解本题的关键。2.练一练:(课内练习)填 空:1(1)当 时,分式一无意义。x1-X(2 )当_ _ _ _ _时,分式y 有 意 义。4X-o3X-9(3 )当一时 分式Q值 是 零0设 计 说 明:给学生展现身手的机会,加强学生对什么情况下分式有意义,无 意 义,值为零的理解。3.例2 :甲、乙两人从一条公路上某处出发,同向而行已知甲每时行a千 米,乙每时行b千 米,a b,如果乙提前1时 出 发,那么甲追上乙
15、需要多少时间?当a=b,b=5时,求甲追上乙所需的时间。分 析:此题是行程问题中的追和问题,小学里学过追和时间二路程差(追和路程)速度差,本题中把字母代入即可。第二问题是求分式的值,注意解题格式。b想 一 想:若 取a=5,b=5,分式r 有意义吗?它们表示的a-b实际意义是什么?b(当a=5,b=5时,分式r 无 意 义,它表示甲永远也追不a-b上 乙)。解后反思:在用分式表示实际问题时,字母的取值一定要符合实 际。4.练一练:(课内练习)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 而 行已知甲的速度为V i千米/时 乙的速度为V2千米/时A B两地相距20千 米,若甲先出发1时,问乙出发后几时及
16、甲相遇?四合作探究,延伸提高探 究 题:(课内练习)口袋里装有若干个白球和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均相同,设黑球的个数为n-白球的个数为(18-m)个,p表示从口袋中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1)你能用关于m、n的代数式来表示p吗?它是哪一类的代数式。(2)这个代数式在在什么条件下有意义?(3)p有可能为0吗?有可能为1吗?如果有可能 请解释它的实际意义。设计说明: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体会到(1)分式的应用很广(2)在用分式表示实际问题时,字母的取值一定要符合实际。五清点收获1.分式的概念;2.什么情况下分式有意义、无 意 义,分式的值为零。3.在实际问题中应注意什么?六作 业:课后作业题P3练
17、习2.3。第2课 时教 学 内 容:1.1分式(2)教学目标:(一)知识及技能1、感受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类比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2、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理解并掌握其符号法则。(二)过程及方法通过类比,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和符号法则对分式进行变形和 约 分。(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体验数学概念的发展是现实生活的需要,感受代数学习的价值,积极参及探索过程。教学重点:利用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对符号法则的理解教学难点:对符号法则的理解和应用教学过程:-类比引入,探求新知1.下面这些式子成立吗?依据是什么??2x5 10 16 16+2 83 3x5-15 42 42+2 21待学生讲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18、后,再让学生讲出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板书)2.类似地,分式也有以下基本性质:(板书)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及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 0 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并举例对性质中的关键词:考B、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加以理解)A AxM A A-M用式子表示为X =丁7 7=。7(其中M是不等于零的整B BxM B B +M式)二.应用新知,巩固新知1、想一想:下列等式成立吗?为什么?-a a-a a a-b-b b-b-b先让学生讨论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分式的符号法则:(板书)分子、分母及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2、做一做:(课内练习)不改变分式
19、的值,把下列各式的分子及分母中的各项子数都化为整数。1x+y(i)2x-y0.2a+0.5b0.7a-b3 不改变分式的值,把下列分式的分子及分母的最高次项的系数都化为正数。(1)-2x-lx-1(2)3-x-x2+24 练 一 练:课内练习:P25 1 2设计说明:目的是应用和巩固分式的基本性质和符号法则。5、做 一 做:化简下列各式:-8ab2c a2+4a+4(1)-12a2b(2)-a2+4教师先写出一个能约分的分数,让学生化简,并指出化简的实质:是约分(学生应该能讲出的)。对比分数的化简让学生试着完成例3。(教师巡视过程中应对基础弱的学生加以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反思:1 例题化简过程的
20、依据是什么?(分式的基本性质)具体是怎样操作的?(先找出分子和分母中的公因式,再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式)由此得出:(板 书)分式的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及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设计说明:因为前一章刚刚学过因式分解学生对公因式应该比较 熟 悉,所以直接让学生完成给学生探索和尝试的机会。6 练 一 练:(课内练习)用分式表示下列各式的商并约分(1)4a2b4-(6ab2)(2)-4m3n24-2(m3n4)(3)(3X2+X)4-(x2-x)(4)(X2-9)+(-2X2+6X)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评价方式应以学生为主,尤其做错的,应该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和时改正。三.清点收获由教师开
21、出清单,学生进行清点1、分式的基本性质2、符号法则3、约分4、以上知识在应用时应注意什么?设计说明:为了避免学生毫无目的、流于形式的随意讲,由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开出清单,让学生有的放矢。四.作业:课后作业题(P6练 习)教学反思:第3课 时教学内容:1.2分式的乘法和除法(1)教学目标:(一)知识及技能1、能根据分数的乘除法则叙述分式的乘除法则,并会用字母 表 示。2、能进行分式的乘法、除法运算。3、能进行分式及整式的乘除运算。(二)过程及方法类比分数的乘、除 法 则,通过猜想、合情解释,归纳出分式的乘 除法则(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经历探索分式的乘除法的过程,培养大胆猜想缜密思考合情解释
22、及推理的思维品质及作风。教学重点:当分子、分母是单项式时的分式乘除法.教学难点:分式及整式的乘除运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你知道吗?同一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只有在地球上的7.65请 问:(1)A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为 牛 顿,那么它在月球上的重力是多少?5(2)B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为 牛 顿,那么它在地球上的重力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后回答。)5 1 5 5 1 5列式可得:(1)-x-=(2)-=-x6=103 6 18 3 6 3解后反思:(1)式是什么运算?依据是什么?(2)式又是什么运算?依据是什么?能说出具体内容吗?(如果有困难教师应给予引 导)设计说明:创设情景,目的激发
23、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解后反思意在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并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试 一 试,并说出依据。b d b d-.-O-二-a c a*c(学生应该能说出依据的是: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法则)教师加以肯 定,并指出及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板 书)分式的乘除法则是: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及被除式相乘。a c a d adEJ =:-i-=-=b d bd f b d b c be设计说明: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类比让学生经历知识迁移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二.应用新知,体验成
24、功练 一 练:(课内练习)1、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请 改 正:-x 6b 3b 4x a 22b x x 3a 2x 3(学生认为错的让学生指出错在哪里)2、做 一 做:例1、:计算7b 8a(2)2ab+(-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待学生完成后,教师反问:是什么运算?怎么做的?在师生的互动过程中,总 结 出:(1)分式乘除运算时应先确定结果的符号(2)计算结果应是最简分式或整式(3)变除为乘 除式颠倒,写好中间步骤。(4)可先约分再 相乘;(5)运算中遇到整式,可看成分母是1的式子。设计说明:让学生在经历应用新知的过程中,体会出法则表达式中字母含义的广泛性和解题的步骤、关 键。板演或投影展示
25、学生的解题过程,评价方式以学生为主,尤其做错的,应该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根据学生的解答引导学生归纳出分式的乘除法混合运算可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能约分的先约分再 相 乘。三.合作探究,检验能力1、例2、一个长、宽、高分别为I、b、h的长方体纸箱装满了高为h的圆柱形易拉罐,求纸箱空间的利用率,(易拉罐总体积及纸箱容积的比,结果精确到1%)。教学建议:待学生看完题目后,教师让学生举出及本题相符的实际例子(学生一定能举出的,如:一箱键力宝、一箱可口可乐等)就从学生的举例入手根据题意设问:(1)纸箱的容积怎么求?易拉罐总体积怎么求?(学生应该能回答出纸箱体积=dbh;易拉罐总体积:一个易拉罐的体积x易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八年 级数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