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pdf
《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pdf(1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急诊医学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 版人民医院医院资料仅供参考目 录第 1 章心肺复苏术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心搏呼吸骤停的判断.第三节人工气道.一、口咽通气道.二、鼻咽通气道.三、喉罩气道.四、食管气管联合导管五、气管插管术.六、气管切开术.七、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八、环甲膜穿刺术.九、吸氧术.十、吸痰术.第 四 节 人工通气一、口对口呼吸.二、口对鼻呼吸三、口对气管造口呼吸四、口对人工屏障面膜呼吸.五、口对面罩呼吸.六、球囊-面罩通气七、呼吸道异物阻塞清除术.八、机械辅助呼吸术(便携式呼吸机使用技术)第五节胸外心脏按压.第六节心脏电复律.一、电除颤.二、自动体外除颤第七节现场心肺复苏第八节静脉通
2、道的建立一、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二、深静脉穿刺置管三、静脉切开术四、动脉穿刺插管术第九节紧急心脏起搏术一、体外无创心脏起搏术二、经静脉心脏紧急起搏术第十节人工循环的辅助装置一、自动心肺复苏器二、间隙性腹部按压心肺复苏三、主动加压-减压心肺复苏四、胸腹联合主动加压-减压心肺复苏五、充气背心CPR第十 一 节 开胸心肺复苏术第十 二 节 婴儿和儿童心肺复苏一、经鼻气管插管术二、口对口鼻人工通气三、复苏器人工通气四、胸外按压五、除颤六、骨髓腔内输液七、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八、儿科心肺复苏常用药物九、解除呼吸道异物第十 三 节 特殊情况下心肺复苏一、淹溺二、电击.三、低温.四、中暑.五、妊娠.第十四节
3、心肺复苏的评价与判断一、心肺复苏有效性的评价.二、自主循环恢复的判断.三、终止心肺复苏的标准.第2章创伤救护技术第 一 节 止血第二节包扎.第三节外伤固定术.第四节搬运伤员的技术.第五节转运传染病患者的防护与消毒隔离第3章急诊诊疗操作技术第一节胸膜腔穿剌术.第二节腹腔穿刺术.第 三 节 心包穿剌术.第四节洗胃术第五节导尿术.第六节腰椎穿刺术第七节骨髓穿刺术第八节食管三腔两囊管的应用.第九节急诊人工心脏起搏术.第十节溶栓治疗.一、溶栓药物.二、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三、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四、大面积肺栓塞的溶栓治疗第十一节心脏电复律.第十二节呼吸机的临床应用.第十三节血液灌流的临床操作.第4
4、章急危重症的监测技术.第一节呼吸功能监测.第二节血液气体监测.第三节脑功能监测.一、概述二、脑功能监测的基本内容第四节体温监测.一、体温的分布与调节二、体温的监测第五节心电图监测.一、概述.二、床旁心电图监护仪和导联设置三、心电图监护的影响因素和处理方法四、床旁心电图监测的临床应用五、小结.第六节血流动力学监测.第七节内分泌代谢功能监测.一、下丘脑-垂体功能监测.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监测.三、肾上腺髓质功能监测.四、甲状腺功能监测五、胰腺功能监测第八节出凝血的监测.一、临床监测.二、实验室监测第 1 章心肺复苏术第 一 节 概 述心肺复苏技术是治疗心搏骤停的有效方法。心搏骤停是指各
5、种原因导致的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中止,是临床上最紧急的危险情况,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全身组织器官尤其是心、脑的不可逆损害而导致死亡。自从4 0多年前现代心肺复苏术确立以来,已经成功地拯救了无数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命。尽管如此,当前心搏骤停和心肺复苏仍然是医学上的难题之一,国内外的专家们长期以来致力于本领域的研究,以期寻找最佳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存率和减少致残率,在西方国家院外心搏骤停患者初始的心肺复苏成功率约为39%(13%-59%),大部分初始复苏成功的病人,死于发病后72h内,其主要的死亡原因归结为顽固性低血压、心功能衰竭、再发心室颤动,仅 有1.4%5%初始复苏成功的病人能够维持生理功能相对
6、正常地存活出院。在我国,根据有关在大城市开展的初步调查,大约只有不到的病人能够存活出院,在急救条件较差的城镇或边远地区,虽然没有准确统计,最终生存率远低于1%。如何提高心肺复苏抢救的成功率是我国乃至全球医务工作者面对的难题。心搏骤停往往是突发性事件,能否立即正确地实施现扬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环节。送时候生存率的高低取决于公众CPR训练程度,以及在特定扬所是否有合理安排的除颤器急救计划。在美国的某些特定的场所,非专业急救人员紧急CPR与自动体外除颤器急救计划的开展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于这些场所拥有受过良好急救培训的工作
7、人员、相应的应急措施以及快速反应的流程。第二节心搏呼吸骤停的判断1.突然意识丧失、昏迷,面色由苍白迅速转为发钳。2.颈动脉搏动消失,触摸不到搏动。3.心音消失。4.血压测不出。5.呼吸骤停或呼吸开始由抽泣样逐渐缓慢,继而停止。6.双侧瞳孔散大。7.四肢抽搐。8.大小便失禁。9.心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无脉性心电活动、心室静止。第三节人工气道人工气道是指通过辅助装置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维持、监测有效通气以及引流气道分泌物。一、口咽通气道【适应证】1.舌后坠等原因导致的上呼吸道梗阻。2.需要引流呼吸道
8、分泌物。【禁忌证】1.呼吸肌麻痹或中枢性呼吸衰竭。2.下呼吸道梗阻。3.患者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操作方法】1.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2.根据患者的年龄大小选用合适的型号。3.将口咽通气的咽弯曲部分凹面向上抵住舌,轻轻插入口腔,当头端接近口咽部后壁时,将其旋转180,使凹面向下,推送通气管至合适的位置。4.对意识障碍、牙关紧闭者,用开口器将牙关橇开,压舌板从磨牙处放入抵住舌,口咽通气管凹面向下对准咽喉部迅速置入,使前端置入舌根之后,位于上咽部,口咽通气管尾端固定在患者上下切牙外。5.放置成功后,用胶布将口咽通气管固定于患者双侧面颊部。【注意事项】1.保持口腔清洁,当口腔分泌物、呕吐物、血液多
9、时,可用吸痰管由口咽通气管两侧插入,轻轻将口咽部的分泌物吸净。2.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出汗多或胶布被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胶布,重新固定。3.注意导管在口腔中的位置,避免不正确的操作将其推至下咽部而引起呼吸道梗阻。4.清醒患者采用口咽气道可引起恶心、呕吐,或由呕吐物引起喉痉挛。二、鼻咽通气道【适应证】1.舌后坠等原因导致的上呼吸道梗阻。2.患者存在牙关紧闭、咬伤、颠下颌关节紧闭、颌面部创伤等情况妨碍口咽气道置入时。3.患者不耐受口咽通气管。【禁忌证】1.怀疑有颅骨骨折的患者。2.下呼吸道梗阻。3.需要进行机械通气者。4.严重的鼻腔疾病导致鼻咽道狭窄患者。【操作方法】1.在鼻咽通气管上涂抹润滑
10、油。2.将导管沿垂直面部方向插入鼻孔,深度达到会汲上方为止。3.固定导管于鼻部。【注意事项】L 导管到达会厌上方的长度,一般相当于从鼻翼至耳垂的长度另加2cm。如导管插入过长,会刺激声门引起喉痉挛、恶心及呕吐。2.动作应轻柔,以避免引起鼻咽黏膜损伤、出血。三、喉罩气道【适应证】1.无法进行气管插管或插管失败。2.非专业人员院外急救。3.气管插管困难时,可经由喉罩引导气管插管。4.替代面罩麻醉。【禁忌证】1.因异物或喉头水肿引起的上呼吸道梗阻患者。2.易发生误吸患者。3.存在高度胃内容物反流危险患者。【操作方法】1.患者取仰卧位,头尽量后仰。2.排出喉罩内空气,在其背部和顶尖部涂上润滑剂。3.操
11、作者一手将患者口腔打开,一手握住喉罩金属柄,由上切牙内面置入口腔,贴近上颌和后咽部送人,直至感觉到阻力。4.根据喉罩型号自注气管注入20 40ml空气。5.固定喉罩位置。【注意事项】1.置入喉罩时注意患者有无义齿、卡环等,避免因尖锐物品损坏喉罩气囊。2.检查双侧呼吸音,确定导管位置。3.通气时患者头颈部应处于正中位置,稍微弯曲。头颈部位置变化可影响喉罩密封性和通气效果。4.注意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的可能,一旦出现应加强吸引。5.喉罩放置时间过长可压迫咽喉黏膜引起喉头水肿,故放置喉罩最长一般不超过24ho若需长时间应用时,应改用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等确定性人工气道。四、食管气管联合导管【适应证】1.
12、气管插管困难或失败。2.上消化道或呼吸道出血阻塞呼吸道。3.心肺复苏不能或不允许进行气管插管时的初步呼吸道处理。4.严重面部烧伤,或开口困难不能放入喉罩、气管内导管等装置。【禁忌证】1.年龄小于16岁,身高不足150cm者。2.气道保护反应强烈者。3.食管病变或急性腐蚀性食管炎患者。4.异物或咽喉疾病导致上呼吸道梗阻者。【操作方法】1.患者仰卧,取头正中位。2.操作者一手提起患者舌及下颌,另一手持食管气管联合导管,从正中沿咽腔自然弯曲度将导管置入,直至标志线正对门齿。3.先将近端导管球囊充气约100m l,再将导管远端球囊充气5-10ml。4.通过近端导管连接呼吸囊进行人工通气,若观察到胸廓起
13、伏,无胃充气膨胀表现,并听到双肺呼吸音,即证实有效通气。若未听到肺部呼吸音,并存在胃充气膨脓,表明导管在食管内,则通过远端导管通气。【注意事项】1.若由两个导管通气均听不到呼吸音,表明导管可能插入太深,可将球囊放气,重新调整导管的位置。2.应进行呼气末8 2 浓度监测,以确定通气是否有效。五、气管插管术【适应证】1.心搏骤停。2.严重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经药物治疗无效。3.各种原因引起的通气障碍,如存在上呼吸道阻塞、狭窄、损伤、气管食管瘦影响正常通气者,咳痰无力、药物中毒、气管内肿瘤、重症肌无力、多发肋骨骨折等。4.患者的气管保护功能丧失,用其他方法不能改善昏迷患者的通气状况;或患者虽然清醒
14、,但呼吸不能满足生理需求。5.较长时间的全身麻醉或是使用肌松药的大手术。6.因诊断需要或者治疗需要,在短期内要反复插入气管镜者,亦可事先行气管插管。【禁忌证】1.部分气管横断的患者直接喉镜下气管插管为相对禁忌证,因为气管插管过程中可导致气管全部横断及气道损伤。2.不稳定颈椎损伤不是禁忌证,但是插管时颈椎必须保持严格的呈线性固定。【术前准备】1.器材(1)手套、口罩、吸 引 器(插管前检查是否正常)、球 瓣 面 罩(连接好氧气源)、10ml注射器、气管内导管夹(也可用布胶带代替)、气管插管及管芯、有合适镜身的喉镜。(2)喉镜镜身主要有两种:Macintosh型(弯型)及Miller型(直型)。3
15、号或4号Macintosh型及2号 或3号Miller型适用于大多数的成年患者。(3)插管型号取决于气管内径,7.0 mm.7.5 mm或8.0 mm的气管内插管适用于大多数成年人,插管可以选择有套囊或无套囊的插管。有套囊的插管适用于成人或大龄儿童。插入有套囊的插管后,应注入气体使套囊膨胀,封闭气管和插管之间的腔隙,可以避免漏气及胃内容物的吸入(表)。表 VI不同年龄、性别气管插管及吸痰管选择与搭配年龄性别导管气管内径(mm)吸痰管序号新生儿3CPR时,不需要长时间中断徒手CPKo【缺点】1.心 脏泵的按压机械头在胸廓上的移位和紧贴的吸盘可能会松掉,从而造成心脏泵按压和提举胸廓不足,故难于在救
16、护车中使用。2.ACD-CPR的运用人员必须经过在人体模型上的正规训练,与徒手CPR相比,使 用 心 脏 泵 时 的 按 压 频 率、按 压 深 度 和 按 压 时 间 显 著 低 于 200 0国际心肺复 苏 及 心 血 管 急 救 指 南 的 要 求。3.ACD-CPR仅推荐用于成 人,不 用 于 婴 儿 和 儿 童。四、胸腹联合主动加压减压心肺复苏胸 腹 联 合 主 动 加 压-减 压 心 肺 复 苏 也 叫 做 复 苏 杠 杆 心 肺 复 苏(I i festick CPR),它 是 利 用 复 苏 杠 杆 来 完 成 的 CP R。复 苏 杠 杆 是 一 种 I A C 和 A C
17、D 的 联 合 装 置,有 2 个 把 手 和 2 个 带 有 黏 合 剂 的 橡 胶 垫,通过交替地进行胸部和腹部的主动加压 和 减 压 来 达 到 同 时 施 行 IAC-CPR和 ACCTCPR的 目 的。【工 作 机 制】复 苏 杠 杆 C P R 与 IA C-C P R 和 A C I C P R 的工作机制都以胸泵理论为基础,复 苏 杠 杆 CPR将 这 些 作 用 融 为 一 体,在 胸 部 正 压、腹 部 负 压 时,下腔静脉负 压 将 减 少 血 液 回 到 胸 腔,从 而 扩 大 全 身 灌 注 压 力。而 在 胸 部 负 压、腹部正压时下 腔 静 脉 正 压 能 有 效
18、 地 促 进 心 脏 的 充 盈。【优 缺 点】与IAC-CPR和 ACD-CPR相彳以。五、充 气 背 心 CPR充 气 背 心 C P R(v e s t C P R)其充放气类似于血压计的袖带,,它的设计原理是 利 用 血 流 的 胸 泵 机 制,使 胸 内 压 力 增 加 来 造 成 前 向 血 流。胸内压的增加降低是 通 过 对 穿 在 胸 部 的 充 气 背 心 进 行 规 律 的 充 气 和 放 气 完 成。使 用 CPR背 心 与 徒 手 CPR相 比,可 增 加 主 动 脉 压 和 冠 脉 灌 注 压,但对于存 活 率 的 影 响 目 前 仍 没 有 大 规 模 的 随 机
19、对 照 试 验 进 行 比 较 研 究。在 并 发 症 方 面,没 有 证 据 证 明 C P R 背 心 会 增 加 复 苏 时 医 源 性 创 伤 的 发 生 率 和 因 安 装 C P R 背心而 延 误 C P R 开 始 时 间。2 0 0 0 国 际 心 肺 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指 出 X P R 背心 可 以 作 为 院 内 或 转 运 过 程 中 复 苏 时 徒 手 C P R 的 替 代 装 置,但复苏现扬必须有 数 量 足 够 的、经 过 良 好 训 练 的 医 务 人 员 才 能 使 用。第 十 一 节 开 胸 心 肺 复 苏 术【适 应 证】1.胸部穿透伤伴心搏骤停。
20、2.由于低温,肺动脉栓塞,心包压塞引起的心搏骤停。3.腹腔内出血,腹部穿透伤并心搏骤停。4.胸部畸形无法做闭胸心肺复苏者。5.标准闭胸心肺复苏未能恢复自主循环者。6.胸腹手术过程巾出现心搏呼吸骤停者。【操作方法】1.通过气管内插管或口对口通气建立人工呼吸。2.迅速消毒,快速做左前胸第4 或 第 5 肋间切口进胸,立即用胸腔撑开器撑开切口,切开心包。如显露不佳,可将第5 肋软骨切断,扩大切口。3.心脏按压单手按压法;术者站在病人左侧,右手握住心脏,拇指和大鱼际放在右室前侧,另4 指平放在左室后侧。注意应使手指与心脏的接触面尽可能大,避免用指尖抓挤,以减少财心肌的损伤,其至穿孔。挤压时应避免心脏扭
21、曲,用力要均匀、有节奏,频率为6 0 s80次/min。(2)单手压向胸骨法:术者右手拇指牢牢固定于切口前方,即胸骨上,其余4 指放在左心室后方,将心脏压向胸骨纵隔面,有节奏地推挤。按压时,力的传导为右手掌指*左心室壁一室间隔一右心室壁一胸骨。相当于两个面的力量均匀压在室间隔。成人按压频率为60A80次/min。双手按压法:左手及右手拇指在前,右手其余四指在后,或两手拇指在前,两手其余四指在后,两手有节奏地按压和放松。这种方法适宜于按压较大的心脏。4.药物治疗,根据需要应用肾上腺素等复苏药物,可考虑心内注射。5 .心室除颤。如果存在心室颤动未能复律,则应作电击除颤。操作时将两片盐水纱布包裹的心
22、内除颤电极板分别紧贴在左右心室壁,用 1 CJ直流电电击除颤.无效可增加到2040J。【注意事项】1.按压时随时观察心肌颜色和张力,若见心肌张力逐渐增强,心肌颜色由暗红转为鲜红。心室颤动由细颤变粗,说明按压有效。2.按压时手指应避开冠状动脉,防止指尖损伤心室壁。3.注意在按压时不要压心房,不要使心脏扭转移位,手指力量不要作用在心脏的一点上。每次按压后手指要迅速放松,以利于静脉血充分回流人心房、心室。4.如在开胸切开皮肤时见有活动性出血,说明心搏并未停止,应即中止手术,严密观察。5.目前一般不主张使用该技术,创伤患者特别胸部创伤心搏停止者可选用、第十二节婴儿和儿童心肺复苏心肺复苏(CPR)效果的
23、差异与多种因素有关。小儿并非成人的缩小,而有其自身的生理特点,故复苏时应结合其特点才能取得较好效果。如婴幼儿气管软骨柔软,颈部不可过度伸展以免气管塌陷致呼吸道阻塞;婴儿口鼻小,常用口对口鼻法人工呼吸;舌相对较大,容易后坠引起呼吸道阻塞;婴儿会厌柔软狭长。卷 曲 呈“Q”形,并向后倾斜,其游离缘与咽后壁贴近,用喉镜时要用直镜片,将会厌挑起,方可见到声门;喉头位置较高,声门靠前,气管插管时有时需在环状软骨处加压才能暴露声门;环状软骨处是婴儿上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而成人上呼吸道最狭窄处是声门,故8岁以下小儿少用带套囊气管导管。婴儿环甲膜很窄,不能行环甲膜切开术,胸膜顶较成人高,气管切开时需要注意。儿
24、童心搏呼吸骤停常是呼吸或心血管功能逐渐恶化的后果,因心肌炎或心律紊乱造成的“突发”事件少见,因此开放呼吸道、人工通气、充分供氧尤为重要。小儿心输出量的维持主要依赖足够的心率,不明原因的心动过速可能是休克的早期表现;而心动过缓则是休克迅速恶化的指标,可使心输出量急剧下降。实际上,心动过缓是小儿最常见的终末心律之一。此外,从心肺复苏角度,儿科年龄段的划分与一般儿科学稍有不同,1个月以内为新生儿,1个 月 岁 属 婴 儿,岁为小儿,8岁以上儿童心肺复苏程序和方法基本与成人相同。本节仅介绍小儿与成人心肺复苏技术不同之处。一、经鼻气管插管术【概述】气管插管即建立人工呼吸道,是窒息、心肺复苏、呼吸衰竭必不
25、可少的治疗手段。其目的是开放呼吸道,确保通气。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维持呼吸道通畅及减少呼吸道阻力。为正压入工呼吸、气管内给药、机械通气提供条件。【适应证】1.功能性或解剖性上呼吸道梗阻,如喉痉挛。2.任何原因导致自主呼吸不能维持正常气体交换,需使用机械通气时。如窒息、心搏呼吸停止、神经肌肉麻痹、严重胸廓损伤或开胸手术、呼吸衰竭等。3.呼吸道痰堵或误吸,需行气管、支气管冲洗。【禁忌证】1.颈椎损伤,颅底骨折。2.颌面、鼻咽部、上呼吸道畸形或损伤。3.口咽部灼烧,吞食腐蚀性物质。注意:作为抢救生命的呼吸支持措施,上述禁忌证有时仅为相对禁忌证。【术前准备】除室息、心肺复苏需立即插管外,插管前应尽力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民医院 急诊 医学 临床 技术 操作 规范 20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