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经典大题例题.pdf





《初中生物经典大题例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经典大题例题.pdf(18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生物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科学家尝试使用噬菌体来消灭细菌,缓解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下列关于细菌和噬菌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噬菌体结构比细菌结构更加复杂B.细菌和噬菌体之间是捕食关系C.细菌的耐药性与滥用抗生素无关D.噬菌体必须在活细菌体内寄生答 案:D解 析:细菌的特征:单细胞,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大多为异养(少数为自养)。噬菌体是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A.噬菌体的结构简单,只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细菌的结构比噬菌体的结构更复杂,A 错误。B.噬菌体寄生细菌中,与细菌之间是
2、寄生关系,B 错误。C.细菌后代中存在耐药变异,抗生素对细菌进行选择,耐药性状的细菌被保留下来,经过逐代积累,即便加大抗生素剂量仍无法杀灭,所以细菌的耐药性与滥用抗生素有关,C 错误。D.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细菌中,D 正确。故 选 D。2、图从左到右依次是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的心脏示意图。该图体现的生物进化趋 势 是(A.从水生到陆生B.从单细胞到多细胞C,从简单到复杂D.从体型小到体型大答 案:C解 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鱼的心脏一心房一心室、两栖动物的心脏两心房一心室、爬行动物两心房一心室,心室有不完全隔膜、鸟
3、和哺乳的心脏两心房两心室,由此可见从鱼到两栖动物,再到爬行动物,再到鸟和哺乳动物的心脏,结构越来越发达,因此,该图可体现生物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故选C。3、如图所示为某种物质经过肾小管时的浓度变化图,该物质是A.水B.葡萄糖C.尿素D.无机盐答 案:B解 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2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因此,图所示为某种物质经过肾小管时的
4、浓度变化图,该物质是葡萄糖。故 选 B。4、如图为神经元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是细胞体,内含细胞核B.是突起,短的传出信息,长的接受信息C.是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D.神经元能产生并传导兴奋答 案:B解 析:神经元结构示意图:细胞核细胞体A.C.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内有细胞核)和突起两部分。神经细胞生有许多突起,这是它与其他细胞的明显差别。神经细胞的突起,有的很长,有些则较短。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神经纤维末端3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它们分布在全身各处,A C不符合
5、题意。B.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树突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轴突是传出兴奋,B符合题意。D.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D不符合题意。故 选B o5、影响小麦的因素有()A.非生物因素和杂草B.植物、动物和细菌C .人类、阳光和空气等D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答 案:D解 析: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
6、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因此,影响小麦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以及除这只小麦外的其他小麦、其他生物。故 选Do小提示:本题考查生态因素的概念。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态因素的内涵
7、。6、今年各地学校都安排了肺结核病筛查。下列关于结核病的说法错误的是()4A.该病属于传染病B.引起该病的结核杆菌是病原体C.该病可以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播D.锻炼身体是预防该病的最好措施答 案:D解 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2)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A.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肺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属于传染病,A 正确。B.引起结核病的结核杆菌是一种细菌,称为病原体,B 正确。C.结核
8、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患者常表现为肺部或其他器官感染,可以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染,C 正确。D.肺结核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是空气和飞沫,接种卡介苗可有效预防结核病,D 错误。故 选 D。小提示:掌握肺结核的特点、传染病的三大环节和预防措施是解题的关键。7、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动物是()A.蝗 虫 B.企 鹅 C.猫头鹰D.蝙蝠答 案:D解 析: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5因为蝙蝠的体表无羽而有毛,口内有牙齿,体内有膈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这些都是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更重要的是,蝙蝠
9、的生殖发育方式是胎生哺乳,而且像鸟类那样卵生,这一特征说明蝙蝠是名副其实的哺乳动物,并且体内有脊椎骨构成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企鹅、猫头鹰属于脊椎动物中的鸟类。所以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是蝙蝠。故 选D o小提示: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哺乳动物的特征。8、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 误 的 是()A.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B.体循环的范围比肺循环的范围大C .体循环能运送养料和氧气D .肺循环使血液的含氧量减少答 案:D解 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如图所示:人体血液循
10、环的途径:静脉血A .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A正确。6B.体循环的途径为:左心室T主动脉T组织周围毛细管T上、下腔静脉T右心房,血液由动脉血变成动脉血;肺循环:右心室一肺动脉一肺部毛细血管一肺静脉一左心房,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体循环的范围比肺循环的范围大,B正确。C.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因此,体循环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地运来养料和氧气,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C正确。
11、D.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肺循环使血液含氧量增加而不是减少,C错误。故 选 Do9、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错 误 的 是()A.病毒十分微小,只有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病毒的形态结构B.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C.病毒离开了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环境条件适宜时便侵入活细胞D,病毒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病毒答 案:A解 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
12、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失去生命活动。病毒从其它生物的活细胞中获得营养物质,利用自己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繁殖新病毒。病毒分为三类: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侵染细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A.病毒比细菌还小得多,只有在电镜下才可以看到病毒,A 错误。B.结合分析可知: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也称噬菌体),B7正确。c.病毒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C 正确。D.由分析
13、可知:病毒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病毒,D 正确。故选A。10、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这种现象叫做()A.应激性B.生长C.繁殖D.新陈代谢答 案:D解 析:生物基本特征有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生物体能生长;生物体具有应激 性;生物体能生殖和发育;生物体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体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因此,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属于新陈代谢。故 选 D。小提示:掌握生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11、哮喘是常见的呼
14、吸系统疾病,严重时会导致肺泡的弹性回缩减弱,此情况将直接影响()A.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B,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C.胸廓的扩张与回缩D.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答 案:D解 析:8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量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其弹性回缩作用可促使扩张的肺泡回缩。如果弹性纤维退化变性,肺泡弹性减弱回缩较差,会影响肺的通气,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A.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与血液的组成成分及血液循环有关,与肺泡的弹性回缩能力无关,A不符合题意。B.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属于身体内部的气体交
15、换,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氧气等物质扩散到细胞内,而二氧化碳等废物会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被运输,这与肺泡的弹性回缩能力无关,B不符合题意。C.胸的扩张与回缩主要是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与舒张造成的,与肺泡的弹性回缩能力无关,C不符合题意。D.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主要是由肺泡来完成的,肺泡的数量很多,可以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如果肺泡回缩能力减弱,会影响肺部的通气效果,从而影响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D符合题意。故 选D。12、衣藻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根据衣藻的形态结构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 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能进行光合作用C.能在水中运动D.可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答 案:A解 析:藻类植物
16、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种类多种多样。掌握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9A.衣藻属于藻类植物,具有细胞结构,有成形的细胞核,A 错误。B.衣藻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B 正确。C.衣藻有鞭毛,能在水中游动,C 正确。D.衣藻属于单细胞植物,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 正确。故选A。13、如图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它的原型为我国国宝大熊猫。保护大熊猫的最有效的 措 施 是()A.领 养 B.建立自然保护区C.圈养D.严厉打击偷猎犯罪活动答 案:B解 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如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
17、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A.C.领养和圈养都是在特定环境下,由人工进行饲养为主,A C 不符合题意。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 符合题意。D.严厉打击偷猎犯罪活动,可以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安全,但不是最为有效的措施,D 不符合题意。10故 选 B。14、2021年 10月 8 日,
18、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特别节目 寻找勺嘴鹉,将直播镜头聚焦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并于当天下午拍摄到第一只勺嘴鹤。勺嘴鹳被誉为“鸟中大熊猫”,全球只有600多只,因嘴型像一把小勺子,被鸟类爱好者亲切地称为自带“饭勺”的小鸟。下列影响勺嘴鹳生活的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A.适宜的气候B.广阔的滩涂C.丰富的虾蟹D.丰沛的水源答 案:C解 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影响
19、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A.适宜的气候属于非生物因素,A 不符合题意。B.广阔的滩涂属于非生物因素,B 不符合题意。C.丰富的虾蟹属于生物因素,C 符合题意。D.丰沛的雨水属于非生物因素,D 不符合题意。故选Co15、某学校兴趣小组做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设计了如表两组实验(和是试管编号)其中有两处不合理的地方,下列的更改正确的是()编号加入物质控制条件检验方法淀粉液+2mL唾液充分搅拌:100分水浴10分钟加 2 滴碘液淀粉液+1mL清水充分搅拌:100C。水浴10分钟加 2 滴碘液A.号的水浴改为37C。水浴B.号 1mL清水改为2mL清水,(2)号 100C。水浴改为37
20、C11c.碘液改为抗凝剂D.号的10分钟改为1分钟答 案:B解 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要 探 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就要以唾液为变量形成对照试验,除唾液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A.水浴温度过高会使酶失去活性,不能只修改号100C水浴改为37C,2)号100C嘟 改 为37C,A错误。B.因为此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变量是唾液,和号试管应加入相同量的液体,号试管应加入2ml清 水;由于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在37C。左右最强,在100C。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不能正常发挥,无法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所以要将号
21、1mL清水改为2mL清水,号100C。水浴改为37C。,B正确。C.淀粉遇碘液会变蓝色,可以用碘液来鉴定淀粉,不需要改为抗凝剂,C错误。D.号的10分钟改为1分钟,实验变量不唯一,D错误。故 选B o16、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是()A.目镜5 x,物镜10 xB.目镜1 0 x,物镜40 xC.目镜1 5 x,物镜8 x D.目镜2 0 x,物镜45x答 案:D解 析:此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而且比装片上的实物大得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
22、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12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在四个选项中A 选项放大50倍,B 选项放大400倍,C 选项放大了 120倍,D 选项放大900倍。D 选项的放大倍数最大,所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故 选 D。小提示:有关显微镜使用方面的题很重要。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熟能生巧,有些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经常操作使用显微镜的话,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了。17、人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有关这一结论的下列例证中,不正确的是()A.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裳,皱裳上有许多小肠绒毛,适宜消化食物B
23、.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小肠吸收食物C.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和弹性纤维,适宜气体交换D.鼻腔中的鼻毛和鼻黏膜,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温暖且湿润答 案:A解 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可以从小肠的结构、毛细血管的特点、肺泡、鼻腔的结构与功能方面来切入。A.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裳,皱裳上有许多小肠绒毛,扩大了营养物质吸收的面积,适宜吸收营养物质,故 A 符合题意。B.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小肠吸收食物,故 B 不符合题意。C.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宜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故
24、 C 不符合题意。D.鼻腔中有鼻毛和鼻黏膜分泌的粘液,可使空气保持清洁、温暖且湿润,适宜吸气,故 D 不符合题意。13故选A。小提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悉胃和肠的结构特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肺的结构。18、肺动脉与心脏相连的腔是()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答 案:D解 析:试题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考 点:心脏的结构。19、下列有关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
25、分配到新细胞B.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形态不同C.两个新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不同D.两个新细胞染色体的形态相同答 案:C解 析: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其目的是保证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与原细胞相同,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如图:14N表示染色体N-2 N 新细胞原细胞 NA.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前,染色体会讲行复制。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D N A,而DNA就是染色体的成分之一,细胞分裂实现了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也就是实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均分。因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生物 经典 例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