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2(部编版含答案).pdf
《202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2(部编版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2(部编版含答案).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2一、积累与运用(2 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B.C.D.静 瞳(m i)彷 膳(f a n g)喜出望外(w a n g)识 别(j u e)气 阳(f e n)谡为一谈(h U n)烦 躁(Z Q O)超 首(q i a o)锐不可当(d a n g)旁 鹫(W 11)恪 守(k d)矫揉造作(j i d o)2.(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中考复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和观察问题的能力。把“观察”和“解决”的位置互换。B.春天的哈尔滨各大公园展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外出游玩的好
2、季节。把“成为”改 成“是”。C.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删 掉“能否”。D.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可能找到一种有效治疗新冠肺炎。句尾加上“的方法”。3.(3 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简爱是一个孤儿,被舅母送进洛伍德孤儿院,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B.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曾经驻守西北,巩固边防。倡 导“先忧后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 称“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令爱”是尊称对方的儿
3、子,“犬子”是谦称自己的儿子。4.(3 分)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饮酒第1页 共1 1页陶渊明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A.诗的前四句写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作者那种归隐田园,热爱自然,悠然自得的心境。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傍晚时分山间的云气缭绕景色甚佳,飞鸟结伴而还,寄托了作者与山林为伍的情意。D.“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是说感受到了人生的真义,想要表达出来,却忘了怎样说话。5.(
4、3 分)下列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今年的寒假不寻常,为了抗击疫情同学们都宅在家里。临近四月,疫情大有好转,你最好的朋友小亮给你发信息,想约你去他家玩,考虑到当前的形势,你想对他说:A.这个时候出门不安全,咱们得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咱们再坚持一下。B.这个时候去你家?还是呆在家里最安全!.C.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D.这些天都快憋死我了,好久没见面,咱俩好好聚一下!6.(3 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O但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犹如春风野草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A.B.C.D.7
5、.(7 分)按课文原文填空。(1)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第2页 共1 1页(2),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 木兰诗)(3)政通人和,o (范 仲 淹 岳阳楼记(4),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十二章)(5)黄梅时节家家雨,。(赵 师 秀 约客)(6),波涛如怒。(张 养 浩 山坡羊潼关怀古)(7)浩荡离愁白日斜,。(龚 自 珍 己亥杂诗)二、阅 读(4 5 分)(一)阅 读 出师表选段,回答8 1 0 题(8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
6、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思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或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思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部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咖眸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
7、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淑:(2)痛恨:9.(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第3页 共1 1页 此 皆 良 实,志虑忠纯1 0.(2分)作者分析当前形势时,指出了有利于蜀汉政权的一面,这有利的局面是怎么形成的呢?(二)阅 读 话“扇”回 答1 1 1 4题(1 2分)话“扇”扇子起源于中国,至少有三四千年历史了。扇,古 称 箕(s h a)说文:“差,扇也。”古 代“笑”、“扇”并称,方 言 杂 释 云:“扇自关而东谓之差,自关而西谓之扇,今江东亦通名扇为爱。”历史上,扇,也 称 作“五明扇
8、”。扇子起始于何时,众说不一,但多数学者认为扇子起源于虞舜时代,晋 人 崔 豹 古今注记有舜为了“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以 尔雅 中记载的“以木曰扉,以苇曰扇”来推测,早期的扇子应是长方形的苇编物。到了殷代,扇子就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野鸡的尾羽制成的,故“扇”字 里 有 个“羽”字。最早扇子不是用来取凉的,而是作为帝王礼仪之具,或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用的,故 称 作“障扇”。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扇风取凉,羽扇出风缓软,不 入 媵 理(c d u l i即肌肉和皮肤的纹理),深受人们的喜爱。东汉时,有人将羽扇改用丝、绢、绫罗之类织品制作,扇面上还绣上花朵图案。扇子在我国是一种文化,
9、并与竹文化、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扇 子 的“家族”非常庞大,有几百种之多,但又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平扇,不能折叠;另一类是折扇,可以敞开收叠。“平扇”应该是不能折叠的扇子的总称,月形的扇子称之为“纨扇”或“团扇”,也 称 作“合欢扇”。历史上平扇有长圆、葵花、梅花、六南、扃圆的多种形式,然后用木、竹、骨等材料做成把柄。在平扇的扇面上书写绘画,最晚是在魏晋时期就已出现了,唐代张彦远的 历代名画记载有曹孟德的主簿杨修与魏太祖“画扇误点成蝇”的故事;晋书 王羲之传有王羲之为老妇题扇的佳话。南宋时期,文人墨客题扇画扇成为了一种时尚,收藏盛行于世。到了明清时期此风更甚,扇子几乎成了文从雅士的必携之
10、物。第4页 共1 1页折扇,最早叫作“聚骨扇”、“聚头扇”、“聚扇”式“撒扇”,后 来 叫 作“折叠扇”、“摺叠扇”、“折迭扇”。说起折扇,多数学者认为在宋代就出现了。宋人郭若虚 的 图画见闻志,内中对折扇有过较为详尽的描述:“以鸦青纸为之,上画本国素青,杂以妇人鞍马,或临水为金砂滩暨莲荷、花木、水禽之类,点缀精巧。又以银泥为云气、月色之状,极可爱,宋人邓椿在其 画继中称赞折扇“展之广尺三四,合之止两指许。”这种由使臣进贡折扇的仪节,从宋代一直传至明代。扇面装裱,形式多样,但大体分为四种:一、将其装裱成条幅、屏条、中堂、镜片,作悬挂观赏之用;二、将其装裱成册页,主要是作以收藏;三、配上扇骨,拿
11、在手中把玩观赏取凉;四、一种专门为了陈设、观赏或展览,虽是扇形,但比普通扇子大出几倍或若干倍,相当于大幅的作品。扇子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扇子是夏令引风之品,男女常备之物。中国传统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选文有改动)11.(3 分)请简述文章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扇子的?12.(4 分)文章一段介绍了扇子有哪些用途?请简要概括。13.(2 分)指出下面句子的说明方法。宋人邓椿在其 画继中称赞折扇“展之广尺三四,合之止两指许。”()()14.(3 分)细读第段画线的句子,请用自己的话解释为什么人们喜爱用扇子来扇风取凉?(三)阅 读 刺绣时光回答1519题(14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中 语文 试卷 部编版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