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pdf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pdf(1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宁陕小学 李齐莲一、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
2、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经 历 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 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3、。二、学生知识现状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 8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有少数学生自觉性不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还有儿个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孔实,学习数学有很大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三、全册重点难点关键(1)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整理和复习小学数学知识。(2)难点: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
4、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措施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3、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
5、出圆柱儿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4、统计图教学时首先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5、在例题和练习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6、复习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7、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知识网络。五、教研教改的打算或项目名称计算教学的研究六、教研组讨论意见:七、课时安排及进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 6 0 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一、负 数(3 课时)二、圆柱与圆锥(9 课时)1 .圆柱.6 课时左右2 .圆锥
6、.2 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 课时三、比 例(1 4 课时)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 课时左右2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 课时左右3.比例的应用.5 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 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1 课时四、统 计(2 课时)节约用水.1 课时五、数学广角(3 课时)六、整理和复习(2 7 课时)1 .数与代数.1 0 课时左右2 .空间与图形.9 课时左右3 .统计与概率.4 课时左右4 .综合应用.4 课时第一 单 元 负数第一课时负数教学内容:教材2-4 页例题及“做一做”的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过程
7、与方法: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 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理 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学具准备:温度计、练习纸。教学过程:一、知识铺垫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 戏 叫 做 我反 我反 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向 上 看(向下看)向前走2 0 0米(向后走2 0 0米)电梯上升1 5层(下 降1 5层)。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我在
8、银行存入了 50 0元(取出了 50 0元)。、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 2 0分(扣了 2 0分)。、1 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 50 0元。(亏了 50 0元)。零 上1 0摄 式 度(零 下1 0摄式度)。二、创设情境: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1 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三、探究新知:1、例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看教材: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
9、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 0小格呢?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 示0摄式度)。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 温 度 计 上 拨 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 C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儿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
10、度用负儿来表示。5、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P4第2题)(2)、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 8 4 4.4 3米 或8 8 4 4.4 3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 5 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6、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7、小结: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 为界限线,0 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 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儿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儿表示。0就象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象+4、4、+8 8 4 4.4 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象-
11、4、-1 5 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这节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正数和负数。(板书:认识正数和负数)五、巩固练习1、练习一第2、3题2、你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o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o 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正数和负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零摄式度以上和零摄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与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负数教学内容: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过程与方法: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
12、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教学过程:一、知识铺垫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8 5.6+0.9-+-0 -828 32、如果+2 0%表示增加2 0%,那么-6%表示。二、创设情境: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 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一摄氏度。三、探究新知(一)教学例3: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2、出示例3:(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
13、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汇报。(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6)、引导学生观察: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T.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和T.5处,应如何运动?3、自学例4:(1)、出示未来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四、巩固练习:做一做的第1、2 题。五、知识拓展1、练习一第4、5 题。2、练习
14、一第6 题。3、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 0 m或(O k g)o 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六、全课总结(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板书设计:第三课时:认识负数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巩固、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深化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正、负数的意义 正、负数的比较。教学准备:课件知识铺垫:1、什么叫正数?什么叫负数?2、先读一读
15、下面这些温度,在写下来。汽油蒸发的温度是四十摄氏度。()汽油凝固的温度是十八摄氏度。()金星表面的最高温度是四百六十五摄氏度。()3、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放入相应的框内。正数:()负数:()4、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1 )升降机上升1 2 米记作+1 2 ,下降2 0 米记作()o(2)、庆丰大厦共有2 4 层,地面以下有2 层。地面以上第5 层记作+5层,地面以下第2 层记作(),地面以上第1 层记作()层。(3 )、妈妈于8月8日在银行存入5 0 0 0 元,在存折上应记作()元,9月2 9日取出4 0 0 元,存折上应记作()元。(4 )、学校举行爱祖国知识竞赛,抢答题评分规则是答对一
16、题加2 0分,答错一题倒扣5 分。如果加2 0分记作+2 0分,那么倒扣5 分记作()现在王君答对了 4 题,打错了 1 题,他的得分是()。二、基本练习1、6 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老师蒋8 0 分作为标准将他们的成绩简记为:+3,+1 0,0,+7 ,4 ,5 ,这 6 名同学的实际成绩分别是多少?平均成绩是多少?2、一种精密仪器的长度标明为:1 00.0 5 (单位:毫米)。你知道这种零件的标准长度是多少毫米吗?它的最大和最小长度分别是多少?三、提高练习:小刚从0 点向东行3 米,表示为+3,那么从0 点向西行3 米,表示为()米;(2)如果小刚的位置是6 米,说明他是向()行()米。(3
17、)如果小刚的位置是一9 米,说明他是向()行()米。四、拓展练习:-一 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出发,途径6 个车站,最后到达终点站。下面是这辆公共汽车全程投客情况统计表。车站起点站第一站第二站第三站第四站第五站第六站终占站五、检测评价:数学大练习相应题六、全课小结:本单元你学会了什么?课后反思:上、下车人数+3 4+64-0+1 2+7+6+1?-11 461309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第一课时、圆柱圆柱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 01 2页圆柱的认识,练习二的第1 4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过程与方
18、法: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并掌握它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教学过程:一、知识铺垫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 =2 n r或C=m d)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1)、半径是1米(2)、直径是3厘米(3)、半径是2分米(4)、直径是5分米二、创设情境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三、探究新知:找找圆
19、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1、圆柱的表面(1)、摸摸圆柱。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2、圆柱的高(1)、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2)、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3)、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4)、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深化感知:面对这数
20、不清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老师引导学生操作分析,得出测量圆柱边上的这条高最为简便。4、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厂 长方形板书:沿高剪T 斜着剪:平行四边形1正方形强调:我们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同学交流后说出自己的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
21、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讨论: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长方形?、想一想:当圆柱底而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引导小结:不管侧面怎样剪,得到各种图形,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四、巩固练习做第1 1页“做一做”的第2题。五、拓展知识1、做第1 5页练习二的第3题。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2、做 第1 5页练习二的第4题。六、全课小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板书:厂长方形沿高剪T 斜着剪:平行四边形1正方形圆柱的底面周长一长方形的长圆 柱 的 高 一 长 方 形
22、的 宽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内容:P 1 3 1 4页 例3一例4,完 成“做一做”及练习二的部分习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知识铺垫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2、口头回答
23、下面问题.(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乂宽.二、创设情境1、圆柱的侧面积。(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X高)三、探索新知(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
24、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3、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儿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X24、教学例4(1)、出示例3。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
25、确。四、巩固练习1、做 第1 4页“做一做”。(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2、练习七第6题。五、小结: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底 面周长X高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X2例4:侧面积:3.1 4 X 2 0 X 2 8=1 7 5 8.4 (平方厘米)底面积:3.1 4 X (2 0 4-2)2=3 1 4 (平方厘米)表面积:1 7 5 8.4 +3 1 4 =2 0 7 2.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六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