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0分)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约占总质量的21%B.空气中的氧气能做燃料C.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相对比较稳定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造成酸雨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过滤蒸发皿不垫石棉网直接加热3.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O氢原子+8f(O+W 多碳原子甲 乙 丙 丁 氧原子A.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只有两种属于氧化物B.反应过程中每消耗1个甲分子,必然消耗1个乙分子C.该反应属于置
2、换反应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4.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往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可观察到泡沫较多,浮渣较少B.电解水的实验往水中加入硫酸钠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C.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可将海水淡化D.电解水时a管产生氧气,b管产生氢气,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5.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炭黑常用来制作碳素墨水-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B.CO和CO?都具有还原性C.金刚石、石墨和C60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结构不同D.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6.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的
3、操作是()A.红磷过量B.燃烧过程中未夹紧弹簧夹C.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D.实验后有水残留在导管中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温度升高,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B.12。(:时,把30g a放入50g水中,可得到80ga的饱和溶液第2页,共24页C.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c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D.tJC时,将b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8.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叙述,正确的是()A.铝比铁的抗腐蚀性好,说明铁比铝活泼B.锌比银活泼,故锌粉能与氯化银粉末生成银单质C.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其中含碳量较高的是钢D.自然
4、界中甲元素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乙元素有单质形式存在,说明甲比乙活泼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B.燃着的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C.用熟石灰可以鉴别氮肥中的氯化镂和硝酸钠D.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10.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只由一种分子构成B乙醇溶液不导电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C体温升高,水银温度计示数变大 汞原子体积增大D夏天晾干衣服比较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1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川 人 喀 淞 质
5、 堇/gCO2 块状石灰石B.号面夕薪状可以表示向等质量不同形状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后0 反应时间/I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t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C.可以表示加热高镒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的0 时间九变化+溶质的质旦分题D./可以表示向一定温度下的K N O 3饱和溶液中,加入K N O 3固体时0加入KNO,固体的质fit/g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1 2 .草地贪夜蛾虫严重威胁玉米产量,农药甲维盐对其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已知甲维盐的化学式为C 5 6 H 8 1 N 0 1 5,下列有关甲维盐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维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 0 0 7 gB.甲维盐由5 6个碳原子
6、、8 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 5个氧原子构成C.甲维盐中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5D.甲维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 3 .电导率传感器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同条件十工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i含有酚配的B a(0 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 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B.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C.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钢与硫酸钠反应D.甲曲线上的M点代表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1 4 .下列实验操作对
7、应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第4页,共24页A.A B.B C.C D.D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听到尖锐的爆鸣声氢气较纯B把少量食盐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固体逐渐溶解,形成无色溶液氯化钠分子不断运动并进入水分子的间隔中C将燃着的硫放入氧气瓶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D把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多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1 5.我国的材料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的地位。(1)我国科学家
8、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锢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己成为国际标准。锢是银白色并略带淡蓝色的金属,质地非常软,金属锢主要用于制造低熔合金、轴承合金、半导体、电光源等的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钱可以和钢合成液态金属,形成一种固溶合金,有望用于帮助修复人类切断的神经,该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锢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铝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 ;粉末状的锢可与水加热缓慢的作用,生成一种碱并放出一种可燃性气体,写出锢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1mm厚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中,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石墨烯
9、的制备方法之一是低温扩张法,把石墨粉、钠、液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特定装置中进行剥离,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再放入烘箱内烘干即得石墨烯。制得的石墨烯的比表面积越大,质量越好。科学家测定了烘干温度对制得的石墨烯的比表面积的影响如图 1所示。回“8宓画帐出125 165 205 245 285烘干温度七图2图1石墨烯具有强度高、透光率高、导电性强、韧性好的特点,是构成其它新型碳材料的基本组成单元,如图2 所示。将含有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种纳米材料的水溶液低温环境下冻干,去除水分、保留骨架,制造出的一种超轻固体材料被称为“全碳气凝胶”,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
10、料之一,吸收量可高达自身质量的900倍。随着石墨烯制备方法的研发,石墨烯必将广泛应用到各领域中。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石墨烯由 (填“原子”或“分子”)构成;“1mm厚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 ;由 图 1可知:制备石墨烯时最佳的烘干温度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A.自然界中不存在石墨烯B.石墨烯可用于制作新能源电池,主要利用石墨烯的导电性C.碳纳米管具有可燃性,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全碳气凝胶”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1 6.家居洁净是健康的重要保障,下表是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功能:名称洁厕灵84消毒液炉具清洁剂功能清除厕所污垢与异味漂除衣物污
11、渍,消毒地板与家具清洁厨房顽固油污有效成分HC1NaClONaOH第6页,共24页(1)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84消毒液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次氯酸钠中含有的原子团是 (填离子符号),次氯酸钠中氯元素化合价为 84消毒液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切不可以与洁厕灵混合使用,否则会生成有毒气体(Ch),生成物还有水和一种氯化物,写 出 反 应 方 程 式。(2)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认识正确的是 (填字母)。A.在空气中容易潮解并变质,需要密封保存B.俗称纯碱C.能用于中和酸性土壤D.去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3)盐酸是一种常见的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非常广泛。在充满HC1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
12、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下列有关HC1气体和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HC1气体和盐酸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B.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酸碱度会导致pH值偏大C.向盛有CaC03固体的试管通入氯化氢气体,能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HC1气体和CO2气体溶于水后,溶液中都产生氢离子在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镁条,充分反应,可 能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为 (填字母),三、探 究 题(本大题共4 小题,共 30.0分)1 7.高纯氧化铁(Fe2()3)又 称“引火铁”,可作催化剂,在现代工业上有广泛应用前景。如图是用废铁屑(含 Fe单质、Fe2O3,Fe304.其他杂质)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的生
13、产流程示意图。、工co适 里.广 滤 液I(NH6c0m滤液Fe、杂质足量稀硫酸 FeC03洗涤、干 燥,杂 质|已知:(N H 4)2 C C)3 溶液呈碱性,4 0 久以上易分解。(1)高温时废铁屑中的F e s。,与 C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加适量氨水的目的是 ;使加入的(N H J 2 C O 3 能顺利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 e C 0 3,则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加入(N H 4)2 C C 3 后,该 反 应 必 须 控 制 的 条 件 是。(4)研究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用氧化铁做催化剂,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速率的因素,做了 5 组实验,具体实验如下:
14、实验编号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溶液的用量/m L氧化铁的用量/g反应温度/冤收集气体体积/m L所需时间/S520.22 02 07.41 520.12 02 02 1.61 520.22 02 02.82 050.15 52 01 0.52 050.18 52 03.8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对 比 实 验(填 序 号,下同)证明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与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有关;写出温度对该反应速率影响的结论:。1 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相关装置,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实验室用高锈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第8页,共2 4页是。a.加
15、热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加入药品,固定装置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熄灭酒精灯甲烷是一种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常温下与空气不反应。某同学想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加热制取一瓶干燥的甲烷气体,应该选择的装置组合是(从A到 E中选择)。F 装置可收集和储备氢气,若用水将该装置中的氢气排出,水应从(填“m”或“n”)端通入。(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钠、硫酸铜、碳酸钠、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鉴别该白色粉末,做了如图实验:加入过量白 色 固 体 事 目 较 舒 解产生气泡取样溶解-无色溶液滴加B a C h溶液-无色滤液滴加氯化钢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根
16、据实验现象判断此白色粉末的成分:。1 9.下表是2 0 国时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数据,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物质C a(O H)2N a O HC a C O3C a(H C O3)2N a 2 c O 3N a H C O3溶解度/g0.1 61 0 90.0 0 6 51 6.62 1.89.6(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C O 2,先生成N a 2 c。3,继续通入C O?,N a z C C h会转化为N a H C O3;若向2 0 久时饱和N a 2(X)3 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 O 2,可观察到的现象是(2)2 0 冤时,配 制 1 0 0 g饱和氢氧化钙溶液所需要的氢氧化钙质量为 g(
17、保留小数点后两位)。(3)选用表格中的物质填空:若以2 0 冤时,1 0 0 g饱和溶液吸收C O 2 的最大质量为依据,则除去CO气体中的C O 2杂质,应选择;欲检验C O 2 气体的存在,则应选择;欲除去C C 2 中的H C 1 气体,应选用饱和的。(4)将2.2 g C O 2 通入47.8 g稀 N a O H 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无明显现象(反应过程中没有C O 2 逸出,水也没有蒸发),溶液中的溶质仅有N a 2 c。3 和N a H C O 3,则此时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 0.小明同学在学习第四单元课题2 水的净化后,对明研的组成和性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查阅资料可知
18、:I .明研【K A 1(S O 4)2-12H 2。】又称钾铝矶、钾帆和钾明帆,溶于水,能解离出两种金属阳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解离出的A N+很容易水解,生成H+和胶状的氢氧化铝A1(OH)3O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使之沉降下来;U ,氢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反应方程式:A I(O H)3+Na O H =Na A 102+2H2O,产物偏铝酸钠Na A l O z 是一种可溶性钠盐。(1)明矶可用于净水的原因:。(2)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硫酸铝钾K A 1(S()4)2属于。(填字母)A.化合物B.混合物C.氧化物D.盐E.酸(3)预测明矶的化学性质,说明预测
19、的依据,并设计实验验证。限选试剂:明矶溶液、稀盐酸、稀H 2so 4、B a(NO 3)2溶液、蒸储水、Z n C%溶液、N a O H 溶液、酚醐溶液、石蕊溶液。第10页,共24页预测预测依据验证预测的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能够与可溶性碱反应明矶溶液中有 A13+取少量明矶溶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如果观察到_ _ _ _ _ _;则预测成立 能 够 与 _ _ _ _ _ _ 反应(填与上述不同的物质类别)明矶溶液中有 _ _ _ _ _ _取少量明矶溶液于试管中_ _ _ _ _ _,预测成 能够与_ _ _ _ _ _ 反应(填与上述不同的物质类别)明机溶液中有 _ _ _
20、_ _ _取少量明矶溶液于试管中_ _ _ _ _ _ _预测成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空气中的氧气约占总质量的21%错误,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故选项错误;B、空气中的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故选项错误;C、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相对比较稳定;故选项正确;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会造成酸雨,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错误。故选:CA、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B、氧气不具
21、有可燃性;C、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相对比较稳定;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用途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答案】D【解析】解:A、过滤液体时,要 注 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不能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以防止损坏滤纸,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所示操作错误。C、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
22、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A、过滤液体时,注 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第12页,共24页C、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答案】A一定条件【解析】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co?+3H?_-_ CH3OH+H2O;A、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
23、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物质的组成可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只有甲、丁两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说法正确;B、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反应过程中每消耗1个甲分子,必然消耗3个乙分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A、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判断;C、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D、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本题主要考查物
24、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4.【答案】B【解析】解:A、往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可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故A认识不正确;B、硫酸钠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用移动的离子,所以电解水的实验往水中加入硫酸钠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故B认识正确;C、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可将海水中的不溶性的杂质、细菌病毒除去,不能减小盐类物质的含量,不能将海水淡化,故C认识不正确;D、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电解水时a管产生氧气,b管产生氢气,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 D 认识不正确。故选:BoA、根据硬水的检验方法分析;B、根
25、据硫酸钠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用移动的离子分析;C、根据净化水的方法分析;D、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书IDE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加强有关水知识的归纳和学习即可分析解答。5.【答案】A【解析】解:A、炭黑常用来制作碳素墨水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说法正确;B、CO?没有还原性,说法错误;C、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说法错误;D、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碳酸,说法错误;故选:AoA、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广东省 广州市 天河 中考 化学 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